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

“新一期的宣報出來了吧!”趙匡義問。

“是!”趙德崇應道。

“拿給我看看!”

夜幕降臨,燈火閃亮的花軒之內,換上常服的趙匡義端坐在食案後,手上拿着一份新出爐的宣報,仔細地閱讀着。

隨着活字印刷術的進一步研究利用,大漢的報紙業也應運而生,當然這有世祖皇帝的催動作用。邸報自不用說,自古有之,只不過到了大漢時代,有了大跨越的完善。

基本上是10到15日一期,皇帝與大臣的重要講話,國家大政方針,朝廷的政策解讀等等,都會擇其要者刊載,並傳報天下。基本上,大漢邸報就是一份大漢政要綱略,一直以來都是由內閣在操作此事。

而與邸報齊名的宣報,則由宣慰司進行刊發,同樣是嚴肅性的報刊,宣報就更加偏重於宣傳教育了,同時也輔助朝廷各項政策要旨的解讀宣講,着重宣揚忠孝仁義。

其所取內容也更加廣泛,不論官民,只要符合大漢統治階級思想核心需要,都有可能登載上去。許多發生在國內的軍政大事、改革狀況,包括各地乃至海外的一些風土人情,也有記錄。

與邸報專供統治階級體制內的勳貴、官僚等羣體不同,宣報更新的頻率要快一些,5到7日期出一版,同時面向普通士民進行售賣,要更親民一些。

不過,價格就不那麼親民了,每一份要20文銅錢,絕不是一般底層小民能夠消費得起的。當然,知識與信息的昂貴,也不是針對黔首屁民的。

但即便如此,宣報從正式刊發始,便一直很火熱,售賣量居高不小,到如今,每期都能保持在十萬份以上。

當然,交通的落後導致消息滯後是很尋常的事,除了一些突發重大事件,宣報上刊載的很多事蹟,很可能是幾個月甚至幾年前發生的。但對於見識閉塞的廣大知識分子、富貴羣體而言,仍舊具備極強的吸引力。

爲此,宣慰司下屬的制報工場,曾三次擴大規模,增加技師人手。而宣報,也成了宣慰司的一項重要收入,可謂暴利,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可說是獨家生意。

辦報如此賺錢,當然抵不住一些垂涎的饕餮下場,於是過去十來年,在兩京出現了各種由官民組織的報紙,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都沒辦法做得如宣報這般紅火。

但是,五六年前,在兩京也殺出了幾分極具競爭力的新報。洛陽這邊是“民報”,開封那邊,也有兩份,一曰“市報”,二爲“商報”,都是由富商大賈牽頭創辦,背後也都有權貴及有關部司背書。

內容呈豐富化,尤其是反應市井民民生的市報,內容更是五花八門,價格也更低,只有宣報的一半,深受商賈士民喜歡。銷量年年增加,工場逐步擴大,甚至售賣到洛陽來了。

大漢商業上的利益之爭,殺人投毒、綁架威脅,那是常有的事。何況是同宣慰司這樣的實權部司,全吃全佔幾乎是其本能,眼瞧着本司利益遭到挑戰,宣慰司也一直在策動對報紙這項“新興產業”的整頓與管理,理由也很強大,要避免居心叵測、陰謀逆亂份子借報紙興風作浪。

畢竟有些小報,爲博眼球,傳播一些不良內容,妖言惑衆,莠言亂政那是常有的事情,必須雅歐加強打擊。以此作爲利器,打得同樣在搞報紙的權貴們節節敗退,尤其在郭國舅郭信上任之後,更是重拳出擊。

雖然角力仍在持續,但就趙匡義所知,郭信在此事上取得勝利那是必然的事情,郭信針對報紙已經準備了一整套的限制管理條例,全面取締過於粗暴,但從法律上將之置於宣慰司的監管之下,是一定要實現的。

當然,從新興的那些報紙中,躺着分享一部分利益,卻是很多宣慰司官吏積極推動此事的初心。

趙匡義對郭家老二的做法,也很支持,對於輿論方面的東西,他本能地感到不安,覺得至少要將之控制在手中才能安心。

但是,不管其他“雜報”如何崛起發展,對於大漢的中上層階級,尤其權貴官僚,邸報與宣報纔是他們仕途研究必讀的東西。對許多中下士民來說很枯燥無聊的內容,於他們而言卻別具價值,即便是趙匡義這樣的的宰相也是一般。

此時趙匡義關注的內容,卻是有關西南叛亂的事情,他在朝中自然早就有所瞭解,甚至比宣報這披露的還要詳細,不過從宣慰司的解讀中,又有一番新的體會。

比如宣報上就提到,吐蕃部族動亂已尹繼倫撲滅;雲南、黔中之亂也在王師與地方土司的通力合作下,徹底平定;川東道的叛亂,也在老將田重進出馬之下,一一被剪除。

因此可以得出結論,發生在大西南,由蜀亂引發的西南大範圍動亂,已經得到控制,只待逆賊李順部被朝廷大軍撲滅,西南將重新恢復安定。

比起其他方向上的喜報,對於劍南那邊的情況,就多少有那麼一層隱晦了。

當然,還是提到了曹光實、康繼英這一老一青兩名將領分明在梓潼、巴西二縣取得的對叛軍勝利,殲敵數萬,沉重打擊叛賊囂張氣焰,進一步壓縮賊軍活動範圍。

作爲平亂統帥的西南招討使楊延昭,已然率重兵南下,當然不管預測具體日期,但是口吻堅定、信心十足地表示,蜀亂平定之期不遠矣

“丁謂.”讀完西南板塊,趙匡義忍不住關注起作者,發現這個署名,想了想,道:“似乎是去年秋舉的榜眼?”

食案邊只有趙德崇陪同,聞問很肯定地答道:“正是!”

“元年的科舉就是不一般,這纔多久,已經能在宣報上署名了!”趙匡義感慨了句:“文字中雖然有些狡猾心機,但內容讀起來,倒是個人才!”

“楊業在都察使的位置上也做不久了!”放下宣報,趙匡義又不禁感慨道,扭頭看向趙德崇:“你可知爲何?”

趙德崇想了想,道:“莫非是招討使楊延昭的緣故?”

對此,趙匡義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捋了捋鬍鬚,以一種感慨的語氣說來:“從世祖皇帝起,楊家便一直被標榜忠臣孝子,彷彿大漢除了他楊家就沒忠臣了一般,世祖還特地召楊延昭爲駙馬,可謂恩寵備至。

然而,陛下可不是世祖,對楊家再是信任,終究是有所保留的。兒子在外統帥十數萬精兵猛將,主持平叛,與此同時,老子在朝,位居宰堂,掌握重權,這種情勢,換誰都不會安心的,尤其對陛下而言”

聽其敘講,趙德崇默默地點了點頭,趙匡義又悠悠然地說道:“何況,都察院的權柄越來越重,事務越來越繁雜,都不是楊業所能把握住的。

行軍打仗楊業是個能手,但爲政辦差,再給他十年他也難把事情做漂亮。

當初世祖若是以我掌都察院,不謙虛地講,這幾年的亂象,能少一半,也不至於讓陛下到如今費心傷神地善後.”

聽趙匡義這般講,趙德崇只能迎合着,他也清楚,自家老父鬱悶多年了,心中始終積攢着一股怨氣與不甘。

看着趙德崇,趙匡義又道:“爲父替你向陛下謀了個差事,大理寺評事,明日去吏部報到,然後上任去吧!”聞言,趙德崇面露啞然,然後很是真誠表示道:“兒還是居家侍奉,料理府務!況,驟然提拔,也難服人望”

聽其言,趙匡義頓時面露不滿:“不做事,不表現,如何有人望?大丈夫,豈能自束府邸,困於些許俗雜務!

你也年近而立,成家多年,該爲自己前途考慮了!否則,即便將來繼承爲父名爵,又如何與同輩兄弟相爭,就是你那幾個弟弟,也未必服你。

在這方面,你真該同德明學學!”

“兒本無意與衆兄弟相爭.”趙德崇嘀咕道。

“上有君恩,下有父命,你敢違逆?”趙匡義惱怒道。

“是!”見趙匡義發火,趙德崇自不敢再拒絕。

比起趙匡胤,趙匡義膝下可就子女衆多了,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深肖乃父的長子趙德崇,視爲傳家者。

相比之下,認識到繼承無望的其他兒子,在長成之後,多開始自己謀求發展,尤其是次子趙德明,二十八歲的年紀,已是介休縣令,當然走的不是正統的朝官知縣路子。

陽春三月,本是春暖花開,萬物茁壯成長的時節,然而曾經一派繁榮喧囂的成都平原,卻包裹在一片蕭索與破敗之中,滿目盡是烽煙過後的瘡痍,殺戮、飢餓與疾病,混亂與無序,成爲天府之國上空揮之不去的陰影。

作爲西南第一大都會的成都,闔城上下,都沉浸在一種壓抑而殘酷的氛圍之中,四面城垣都殘留着戰爭的創痕,而沿着成都城池展開的那些城廂建築,則大多毀於戰火,少數殘餘,也成爲叛軍棲身苟存的場所。

從城頭往下望去,城下是一片混沌,密集的屍骨代替譽滿西南的芙蓉堆在城基下,大段大段的護城河被攻守雙方的屍體淤塞。

而從城下向外,道路、原野、樹林、河流,或密集、或零落,堆疊着無數屍骨,無人理會。成都的官兵倒是有清理的意圖,不過每有出城之意,都會被城外的起義軍不要命地打回去,那是一種同歸於盡的氣勢。

也就是氣候還未完全熱起來,否則,這樣的環境下,大規模的疫病已經爆發了。

而在這些屍骨上,是攻守雙方几十上百萬人的熬鬥,死戰,過去的兩個多月,幾乎每天都有戰鬥,隔三差五就有一次衝城.

城外的叛賊,姑且算是叛賊吧,就像螞蟻一般沒有窮盡,死傷個十數萬人了,也能迅速補足。用城守主將上官正的說法,那賊首李順是把蜀中所有的泥腿子、賤骨頭都鼓動起來了,怎麼殺也殺不盡

事情還得從去歲雙流之戰後說起,王小波戰死之後,餘部四散而逃,按理說追剿殘寇,討滅餘黨,乃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即便有些波折,費些時間,最終川蜀都將重新恢復平靜,回到過去的秩序下。

但是,箇中的波折之大,出乎了所有人想象,而由起義軍重新捲起的巨瀾,幾乎把整個成都平原給淹沒。

這其中,官軍的過分逼迫,是很重要的直接原因,很多將領,爲了戰功,爲了升職加官,不許起義軍投降,甚至有殺俘的舉動,至於搶奪抄掠什麼的,簡直就是溫良之舉了。

雙流之戰起義軍雖然失敗,但蜀中旁戶、賤民的怒氣可還沒有徹底消散,而官府官軍逼迫更甚,於是在憤怒而狂熱的氛圍中,“二次起義”爆發了,領導者正是王小波妻弟李順。

雙流之戰後,他一路收攏餘部,逃回青城,其後率領數千人,西攻邛州,被其一舉攻克。

邛州固然貧瘠閉塞,當更爲尖銳的社會矛盾,反而成爲其擴充勢力的良所,早在王小波舉事之初,那裡便有漢夷百姓響應,只不過被迅速撲滅,而在李順大舉西攻之前,那裡對現狀不滿的貧民早就蠢蠢欲動了。

因此,入邛州的李順軍,不僅暫時擺脫了官軍的追剿,得到休整,隨着其延續王小波“均貧富”主張的展開,還獲得了大量兵源,邛州的窮苦百姓,踊躍加入,共抗苛政,數日之間,在李順麾下竟然聚集了兩萬多義軍。

而聞李順在邛州復燃起義軍,被官軍迫得降無所降,避無可避的王小波殘衆們,也紛紛入邛投奔,一時間,起義軍聲勢再起。

至於官軍,也終於從撈取戰功、錢財的興奮中清醒些許,上官正命令此前表現不錯的四州巡檢使張玘率軍前去征討。

這一回,或許是又犯了輕敵的毛病,張玘竟然在進軍途中被李順打了個埋伏,不只損兵折將數千人,本人還被起義軍射殺。在戰敗張玘這一波征討軍後,李順也徹底扛起了川蜀起義軍的大旗。

有鑑於王小波的失敗教訓,李順不敢再逗留邛州,那裡無法養軍,官軍主力還在附近的蜀州。

於是,李順採取了流寇戰法,從邛州始開啓流竄作戰,一路南下迂迴,圍繞着成都平原,展開與官軍的鬥爭。劍南南部,眉、嘉、陵、戎、資州等地區,被他躥了個遍。

每至一地,都是能戰則戰,城池兩日不克即走,同時大量發動當地貧苦小民,鬥地主,搶口糧,隊伍是越裹越大,動靜也是越鬧越大。

而官軍則有些疲於奔命,從冬到春,幾乎一直都在同起義軍纏鬥,雖然幾度咬上,並取得了幾次不小的殺傷,但都沒傷及根本。比起起義軍,官軍的負擔終究要重不少,不只要剿賊,還要收地,安民。

在流寇作戰中取得好處之後,李順軍更來勁了,分遣部下,到川蜀各地去發展鼓動起義,也由此牽動了整個西南地區的大動亂,畢竟,連雲南那邊都聞訊發生了數起騷亂。

雍熙元年十二月下旬,李順突然舉兵東進,連破普州、富州,意圖與川東的起義軍合流,在瀘州遭遇被朝廷緊急啓用的招討軍東路都部署田重進,在田軍有力阻截下,李順軍死傷慘重,不得不撤退,一路退至富州,才穩住陣腳。

元年十一月的時候,鑑於蜀中之亂遷延難定,朝廷那邊徹底失去了耐心,皇帝也徹底喪失對劍南文武的信任,正式下詔組建招討軍,以楊延昭爲主帥,田重進爲副帥,分別從關內、山南、京西、湖廣以及畿內調集十五萬精兵,從北、東分兩路入蜀平叛。

李順東進之時,正是田重進緊急上任之際,東路軍也還未進兵到位,但憑藉着過硬的軍事指揮能力與實力,還是把李順給教育了一頓。

在瀘州碰了壁,李順消停了一陣子,大概是察覺到官軍那股強大的扼殺力。危機之下,在開春之後,李順又搞了筆大的,把手中所有實力集中起來,忽然掉頭,再攻資州,拿下之後,不待休整,徑直引兵打簡州,不惜傷亡拿下州城陽安。

其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了,一路向北,破漢州,下彭州,攻綿州,面對叛軍潮水一般涌來,而各地小民又如蟻潮一般匯入,整個成都平原,也徹底亂了,星火燎原,烽煙遍地,蜀中叛局陷入糜爛之勢。

而更爲恐怖的是,作爲整個大西南心臟的成都城,就這麼着被數十萬叛軍、亂民所包圍了。

彼時,朝廷的征討大軍,還在路上,除了先頭部隊開拔迅速,有些甚至還在組建之中,而作爲招討使的主帥楊延昭,其親率的護聖、奉國兩部侍衛禁軍主力,則才入關內道。

若非劍南布政使向德明危機之時,處置果斷,皇帝劉暘在雍熙二年元夕御宴上,收到的或許是成都淪陷的噩耗。

第167章 請辭第43章 東京聲色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章 輕取江陵1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0章 如此處置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62章 奸宦昏主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331章 泰來樓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85 禮賓館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99章 北巡結束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779章 四王畢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381章 功臣閣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42章 殺肥第119章 難審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9章 濮州案(2)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93章 完了第52章 聯姻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18章 蒲陰第199章 遼帝之死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46章 驕將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89章 談話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5章 在滑州第27章 郭威病了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14章 大朝會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77章 間策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2章 稱帝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0章 收穫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81章 行宮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1章 功成
第167章 請辭第43章 東京聲色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05章 河北局勢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394章 還欠着外債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17章 輕取江陵1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0章 如此處置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9章 用兵籌劃,自此而始第62章 奸宦昏主第385章 怨艾、抉擇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331章 泰來樓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385 禮賓館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2076章 太宗篇23 進入深水區的稅改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93章 盧多遜治河西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99章 北巡結束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第61章 趙二爲官第1779章 四王畢第424章 年命不永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381章 功臣閣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51章 耿淑妃薨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42章 殺肥第119章 難審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9章 濮州案(2)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93章 完了第52章 聯姻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2145章 世宗篇20 劉旻走了第62章 緊鑼密鼓第1742章 漠北來人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38章 請立太子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118章 蒲陰第199章 遼帝之死半島史話·四十載安南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29章 將卸甲,帥卸職第146章 驕將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89章 談話第116章 涼甘瓜沙第175章 在滑州第27章 郭威病了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52章 隔代嗣君再起微瀾第114章 大朝會第135章 降將→良將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77章 間策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22章 稱帝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30章 收穫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2章 荊南既定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481章 行宮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31章 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