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效果已顯

對於南唐發生的那稍顯可笑與諷刺的狀況,回師途中的劉承祐,也纔剛剛收到。只有一句帶着鄙視語氣的評語:算彼識相。

南唐的做法,在劉承祐看來,就是有賊心沒賊膽的典型,猶猶豫豫,拖拖拉拉,甚至還不如荊南。高賴子想討便宜,一般都是先幹了再說,頂多事後再認慫討饒。

當然,對於南唐的國情與朝爭,劉承祐並不清楚,但僅從其展現出的東西來看,南唐並不足爲懼。並且其富庶繁華,饞得劉承祐直流口水。與範質等近臣討論之時,甚至直言,僞唐若敢北上,他必提兵南進。

依大漢朝廷拮据的財政情況,以及整個國家貧瘠的現狀,若僅憑自身的發展,不花費個幾年的時間改革弊病,種田生產,恐怕是難以有所改善的。默默發展,絕對沒有搶得來得快,尤其在一口肥肉就在嘴邊的時候。

大抵是語氣的緣故,範質等人只當劉承祐是在說氣話,卻不知,李守貞方平,劉承祐已然將注意打到南唐那邊了。縱觀周邊,也只有打淮南一地,有利可圖了,還是大利。

當然,以大漢如今的狀況,實在不宜再動大兵,尤其是掀起國戰。一則平叛李守貞幾乎耗盡朝廷近一年以來積攢的錢糧,府廩空虛;二則北邊契丹侵擾不斷,邊事不寧;三則內部積弊的改革纔剛剛開始,猶待深化;四則禁軍尚需整練。

九月丁未朔,凱旋大軍過西京,駐停。

史弘肇率西京留臺官員及上下勳臣,出城十里相迎,劉承祐下御輦接見,簡單地講了一番激勵人心的話,隨即命衆臣散去。入紫微宮,僅設一小宴,與史弘肇等臣小作寒暄交談。

“河中兇頑,敢犯天威,陛下神武之姿,親提大兵,不過月餘便稔滅叛賊而歸,洛陽羣僚聞之,俱喜而西望,振奮不已,爲陛下與大漢軍威之盛喝彩不已!”再見史弘肇,此人似乎已經完全沒了以往的桀驁與張狂,竟然對劉承祐大唱讚歌。

而劉承祐見從史弘肇嘴中吐出這一番文縐縐的話,劉承祐稍顯訝異,想來是提前找人打好了腹稿的。不過,對史弘肇的態度,劉承祐詫異的同時,也表示理解,心裡甚至帶着點淡淡的“竊喜”。

“史卿乃沙場悍士,勇銳英健,但說起這些文辭,卻也讓人耳目一新。”劉承祐誇了一句。

史弘肇看起來竟有些不好意思,說道:“臣近來處理公務之餘,也多向賓客識字習文,而今看來,倒也覺樂在其中。”

“讀書明智,知忠義,習禮節,大漢的將士們,都該向史卿學習啊!”劉承祐點着頭,語氣雖則平淡,但滿是讚許之意。

史弘肇聞言稍愣,不過很快當廷大笑了出來,聲音很大,捋着毛須,卻不見謙虛,直刺刺地道:“臣倒願爲這天下表率!”

倨傲之色,又自史弘肇面上顯露無疑,但見其表現,劉承祐倒也沒太過意外,反覺正常。人哪是那麼容易就改變的,史弘肇身上的武夫習性很濃。想來,也就在自己面前收斂一些。

“此次西征,功大者有二,一爲隨徵將士用命,奮勇廝殺於前;二爲東京羣僚,調聚糧械,支度前方,致無匱乏,此鎮定謀劃於後。洛陽當輜需轉運之要,扼平叛大軍糧道咽喉,史卿居中鎮撫,使前線無虞,亦有大功,當賞!”微微一嘆,劉承祐鄭重地對史弘肇道,獎勵撫攏之意很濃。

史弘肇嘴咧開,鬍鬚直顫,以一種肯定的語氣笑應道:“臣不敢居功。”

同在宴,見劉承祐與史弘肇那君臣“相協”的場面,楊邠漠然的目光在史弘肇身上停留了一會兒,臉皮微微顫動了一下,嘴角揚起一點不屑的弧度。

在他看來,史弘肇這向天子獻誠靠攏伎倆太過拙劣了,也太天真了。前番芥蒂已深,楊邠眼中的劉承祐,可是個刻薄寡恩之人,縱使再順服,遲早有清算的一天。不說其他,僅看薛懷讓與侯章的結局便可知,此二者,可沒有像李守貞那般舉旗造反......

以車馬勞頓之故,簡單的廷宴很快散去,得了劉承祐的誇獎,史弘肇滿意得離去。

待殿中安靜了,劉承祐心思又開始氾濫了,思及方纔史弘肇的表現,不由幽幽感慨道:“史弘肇,一勇之夫,驕矜跋扈,乖張難制,此番竟然能在朕面前出此文雅之辭,積極逢迎,卻是太出乎朕之意料。”

時辰還早,範質仍受命伺候在御前,此時聞劉承祐之嘆,面態輕鬆,主動道:“臣卻看到了,陛下威臨天下,人心肅服,即便鄭國公這樣的桀驁武臣,亦俯首帖耳!”

有一段時間了,在劉承祐面前,範質開始主動發表看法了。以往,這個人積極做事,但爲人表現上,卻稍顯矜持。

對其所言,劉承祐搖了搖頭:“威臨天下?朕可沒有那麼樂觀!”

但範質很樂觀,拱手作揖道:“陛下以雷霆之勢掃滅李守貞,足以威懾天下,鎮壓諸節度之不臣心思。欒城一役,河中一役,已盡顯陛下之英武雄略,足以掌控朝堂,延洪社稷。宇內之大,再無一人,敢輕視陛下。”

面對範質這一番吹捧的說辭,劉承祐縱使沒有臉紅,心中感慨卻有些重。

但見劉承祐眉目之間,仍顯凝沉,範質不由躬腰道:“臣所言,皆據實而發。鄭國公方纔的表現,便足以佐證。”

“一個而今的史弘肇,可不夠啊!”劉承祐呢喃了一句。

很快收拾好心情,對範質吩咐道:“去問問,可有東京的奏疏新至,尤其是河北戰事狀況?”

“是!”

很快,範質歸來,稍顯嚴肅,報來一則戰況。來自成德張彥威的奏報,遼騎侵入趙冀兩州,大掠士民。劉承祐的心情,頓時就不好了。

大漢在北部的防線,實則還是去年劉承祐在冀中佈置的,漏洞實則很多,也一直沒有補強過,將才倒是不少,何福進、慕容延釗、李筠、羅彥瓌等,但是苦於客觀環境,兼朝廷重心不在,基本得靠北面州鎮諸軍自身。當契丹人,只顧搶掠的時候,漢軍對其,當真沒有太大的辦法。

對此,考慮幾許,劉承祐沒有進行什麼具體的指揮,只是命範質起草制書,讓河北諸將,對入寇的契丹軍隊,多加殺傷驅逐即可。更多的,暫不作考慮。

“陛下,西京留臺侍御史趙礪求見。”接到通事舍人的通報,內侍張德鈞入內上稟。

侍御史,一個芝麻大的小官,竟敢請求面君,劉承祐來了點興趣,命宣進。

很快,一名青袍官員小步入內,直接拜倒,十分恭謹地行了個大禮。

在劉承祐問話下,直接朗聲道來:“啓稟陛下,臣欲彈劾西京留守、鄭國公史弘肇!”

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2章 王、鄭二公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92章 事發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80章 進攻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695章 袁家莊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82章 殺俘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8章 走私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97章 財計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38章 殿議第34章 苦難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1章 大典日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43章 接見第141章 祭關公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31章 泰來樓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3章 接見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6章 涼甘瓜沙無題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86章 賜死第52章 對峙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765章 三郡公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64章蜀臣第193章 楊邠案(1)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406章 調任第54章 聘納郭女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76章 去鄴都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30章 蒼山洱海
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398章 換個思路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2章 王、鄭二公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92章 事發第10章 老將出馬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105章 逐一接見第80章 進攻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48章 耶律屋質真正的建議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695章 袁家莊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82章 殺俘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218章 走私第436章 真實而殘酷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197章 財計第87章 秋後算賬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38章 殿議第34章 苦難第294章 剎車,碎葉河畔戰鼓鳴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60章 驚喜來得太突然第11章 大典日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43章 接見第141章 祭關公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31章 泰來樓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2章 難得積極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767章 心頭髮慌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51章 以鎰稱銖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43章 接見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116章 涼甘瓜沙無題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86章 賜死第52章 對峙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27章 父子座談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765章 三郡公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164章蜀臣第193章 楊邠案(1)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406章 調任第54章 聘納郭女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68章 執迷不悟第163章 第三次北巡第176章 去鄴都第186章 邢州事了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130章 蒼山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