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財計

就如當初楊邠下獄那般突然,此案的結束,也同樣意外,讓一直默默關注此事的大漢朝臣們措手不及。如此巨案,戛然而止,從始至終,針對於楊邠案,都沒有拿到檯面上來說,在天子的授意下,低調調查,突然處理,事情結果之後,方纔發出了一份簡單而平淡的通報......

這樣的過程與結果,讓大漢的朝臣們突然有些不適應,漢宮之中那個年輕的天子,權勢似乎有些重了,不知覺間,君權已然開始蓋過臣權了。

這樣的形勢下,本該有大臣牽頭,表示對天子不合規矩的做法表示抗議。以往,衝在前頭的,正是楊邠。

然而作爲此次政治事件的主角,被拿下後,遍觀朝中文武,有此能力,有此影響的,竟然點不出一個人了。

郭威倒是有這個威望,不過這個武臣,已逐漸進化成爲一個政治動物,老謀深算,看得清形勢,並不會就此事,去纓天子的鋒芒。王章因楊邠的下場,意志有些消沉。蘇禹珪,仍掛着宰相的職位,但已逐漸淡出權力中心。至於馮道、趙瑩等輩,沒這個影響。

而範質等政治新貴,且不說他們受劉承祐親自提拔,根基尚淺,還沒有那個資格向君權發起“挑戰”。

驀然之間,大漢王朝的權力,開始向君主集權邁進了一大步,就因爲拿下了一個老臣。可以想見的是,在接下來不短的一段時間內,朝廷中樞,不會出現皇帝的“反對者”,至少不會像楊邠那般流於表面。

而楊邠的倒臺,也註定不可能波瀾不興地度過,一場政治洗牌不可避免,而楊邠去朝之後留下的權力空白,勢必引起政治格局的大變動。

楊邠事件,並未以楊邠的入罪而告終,針對於“楊邠集團”的政治清洗,在劉承祐授意之下,緊接着從容展開。這是一個外強中乾的政治集團,諸司六部的黨羽僅僅依附於楊邠,大樹一倒,藤蔓、枝葉,在面對天子的重拳出擊之時,毫無反抗能力,只能任由御史臺及武德司炮製。

上元節後的第一次大朝,朝臣是萬衆期待,劉承祐知道他們在期待什麼,但是並沒有滿足他們。沒有就楊邠案做個正面的迴應,更重要的,對於羣臣們更關心的政事堂調整,也沒有做明確指示。總之,突出一個聖心難測。

乾祐二年的多災多難已然過去,對乾祐三年的展望也在上元夜宴的時候發表了。故在大朝上,劉承祐是實實在在地議政,迅速進入“工作狀態”。

議題只有一個核心,錢。大漢的財政,經過兩年的拮据,到如今,勉強算是緩了一口氣。然而國家窮困的本質並沒有得到改善,自上而下,都過着苦巴巴的日子。

交流好書,關注vx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這樣的情況,根本無法供劉承祐實現他的宏圖大略,是故,必須得改變。自繼位起,耗費兩載時間,用以穩固皇權,梳理軍政之後,劉承祐終於能騰出手來,專心致力於發展國力,強國強軍。

關於財政,無非開源節流。在節流方面,劉承祐以身作則,提倡全國性的節儉,漢宮縮衣節食持續兩載,一切宮苑建造修繕,盡數停罷。朝廷之中,亦少無用靡費。

甚至於,劉承祐對朝臣的俸祿、絹糧有所削減,只是後來引起的怨念過大,且大部分中下層漢臣的日子,也確實艱苦,劉承祐方淺嘗輒止,沒有繼續對他的臣子們下手。

故大朝議政,討論重點,只在如何開源。而以如今大漢朝臣目光侷限所在,大多數人,無非在稅賦之上動心思。對於這些人的意見,劉承祐基本無視。

在耶律德光滅晉的中浩劫之中,中原元氣大傷,漢興之後,又幾度戰亂,遠遠未到恢復的程度。雖然在朝廷秉施養民生息的政策下,大漢的子民過上了勉強安穩的日子。但對於大部分人,尤其是基層的農民來說,生計依舊貧苦。

漢廷的稅收,本就沉重,劉承祐繼位之初取消了不少苛捐雜稅,但對於王章牽頭制定的一系列吸民血汗的政策,可一直沒有改弦更張的意思。

負擔已然夠重,若是再行加稅增賦之政,劉承祐可以想見,必起民亂。而若加上各地素質堪憂的官員將吏,他們這些執行者,能導致什麼樣的惡果,劉承祐也不敢保證。

故,縱使財政再艱難,朝廷也不當繼續壓榨農民。甚至於,劉承祐想到的,是適當地削減農民的負擔,而這隻會加劇朝廷的財政壓力。

集思廣益,總有所得。度支判官薛居正等人,倒是提出了一些讓劉承祐滿意的辦法。核心只有一條,繼續在朝廷已有的稅入之上,挖掘潛力。

比如官營的鹽鐵,酒麴,這兩項本是朝廷財政收入的大項,他們建議,重立條制,深入規範,同時嚴厲打擊非法。

在鹽鐵、酒麴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官營範圍,將茶、糖等項,盡數納入朝廷“統籌”管理經營。壟斷的,總是賺錢的。劉承祐心中僅有的遲疑,只是朝廷有沒有這個執行力......

有人提議,繼續幣制的改革,新舊錢的淘換,中間可操作的空間太大。

也有臣子將目光放到了商稅上,然而大漢的商業,並不算髮達。劉承祐的想法是,養肥了再殺,非但沒有同意加徵商稅,反而定下,貫徹落實此前減免規範關稅的政策。在之前,各地把朝廷政策當放屁的將吏太多了,也該着手整飭。

爲國家財稅,羣臣爭相諫言獻策,而身爲三司的王章,卻出奇地,未發一言,未進一策。

還是在崇政殿,劉承祐喝了口熱茶,舒緩長時間議政的疲乏。將王章喚至御前,就朝上事問他:“國家貧瘠,財稅拮据,朕向爲錢糧一道,焦頭爛額。崇元殿上,臣僚競相發言,以抒策略,王卿何故緘默不言。”

“臣素愚鈍,不知通變,實無良策。且而今朝堂,人才濟濟,何需臣這冬烘老朽妄言!”王章的回答,讓劉承祐稍顯意外,總覺其,話裡有話。

盯着冷硬着一張臉的王章,劉承祐心生不愉,被冒犯了的感覺,有些強烈。

“王卿何故菲薄,立國以來,財計大事,悉委於卿,能勞功苦,朕都看在眼裡!”劉承祐輕言道,但語氣有些不鹹不淡。

聞言,坐於案後,沉默了一會兒,王章忽地起身,步至殿中,拜道:“臣有一請,望陛下應允!”

見狀,劉承祐原以爲王章又有什麼財計方面的見地,卻沒料到,開口後,竟是辭官。

“臣病體纏身,久無良醫,愈發不濟,已無案牘勞形之力,未免耽誤國事,今上請致仕......”王章平靜地說道。

一句話,劉承祐微訥,打量着王章的目光,逐漸深邃。

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26章 問罪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36章 橐相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74章 善待第84章 示警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95章 大商人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97章 財計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95章 大洗牌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99章 北使南歸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4章 驚陶谷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70章 立場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41章 向錢看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78章 滄州府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27章 派系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4章 大論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84章 虛了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811章 歸來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809章 餞行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46章 驕將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80章 京觀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8章 下獄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8章 祭拜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
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26章 問罪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336章 橐相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374章 善待第84章 示警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44章 聽政湖湘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2111章 康宗篇3 率賓事件第317章 這山莊還是不建了第395章 大商人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95章 效果已顯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97章 財計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226章 馮道請辭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95章 大洗牌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99章 北使南歸第54章 聘納郭女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34章 驚陶谷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270章 立場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41章 向錢看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78章 滄州府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327章 派系第442章 金玉滿倉,堆積如山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4章 大論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84章 虛了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811章 歸來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81章 東河村之戰第1809章 餞行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69章 夫妻密談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8章 詔議國策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46章 驕將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80章 京觀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369章 功臣宿將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60章 三個青年第28章 下獄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314章 壬戌科狀元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8章 祭拜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233章 王使君在泗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