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泰來樓

“官家,接下來去何處?逛了這麼久,是否疲憊,要不要找個地方歇歇腳?”慢悠悠地走着,見劉承祐的表情逐漸嚴肅,張德鈞不由貼近,小聲地關心道。

“那就找個地方吧!”感受到略顯發脹的雙腿,又看了看老邁的高防,劉承祐也就從諫如流,點了下頭。

也不待張德鈞去安排,偶然得思,說道:“聽說陳王的家人,在東市也置有產業,是否有什麼好去處?”

什麼陳王家人,其實都知道,那就是陳王府的產業。張德鈞受意,當即命人引路,而高防卻不由意外地瞄了劉承祐一眼,畢竟身在局中,念及這幾年朝廷對北方軍政的調整,莫非皇帝對陳王趙匡贊有什麼看法?

或許是政治家的敏感,由不得高防不多想,與陳王趙匡贊,還是有一定情誼的,但願,皇帝沒有其他意思。

“派人去找小符,看看她們母女有沒有玩累,累了就來找我!”劉承祐又吩咐道。

“是!”

一般而言,劉承祐外出,總會帶個妃嬪隨侍,此番也不例外,今次出遊東市,隨行的則是小符惠妃與長女劉葭母女倆。

泰來樓,就是陳王趙匡讚的一處產業,是座三層酒樓,據說還是趙匡贊親自取的名字,雖然是新修的,但很有歷史,站在樓前,都能感受到一種沉澱的感覺。

“泰來樓!”望着那高懸的牌匾,劉承祐唸了一句:“否極泰來,名字不錯!”

地段不算太好,當兩條市道交叉路口,人流量大,身處樓中,四周街市景象也可縱覽無遺。其中管事、賬房、庖廚、雜役,以及倡伎等服務者,超過三十人。樓內環境,也屬上佳,很有秩序,畢竟是高檔酒樓,接待的賓客,大多數都是有一定身份與財富地位的人。

劉承祐這一行人,顯然身份不凡,被殷勤地迎入,直接引導向樓上的雅室。

“坐!”劉承祐朝恭立的高防伸手一禮。

“謝陛下!”

打量了一下室內的設施,稍顯浮麗,劉承祐說道:“像這樣規格的酒樓,東京有幾座?”

高防不知,因而未答。當皇帝目光投過來時,張德鈞當即答道:“就小的所知,當不小二十家。”

“都是有些背景,纔開得起來吧。”劉承祐這麼說道。

對此,張德鈞只能表示,官家英明。

“官家,喝口水吧!”沒有用酒樓的茶水,那還需要檢驗,太過麻煩,用的是隨身攜帶的水袋。

潤了潤嗓子,方纔說道:“方纔,與那蒲扇小販所談,你們都聽到了吧!”

“是!”

“有何感想?”劉承祐問,主要是問高防。

心知皇帝是在爲那攤販老漢言語中透露出的一些情況而慍怒,想了想,以一種開慰的語氣說道:“陛下,日月既照,縱光明世間,也難免有魑魅伺夜而出,鬼祟爲賊。既有所覺,查察處置即可,陛下不必過分鬱結於心!”

“道理我都明白啊!”劉承祐說道:“由此可見,所謂王化之下,仍少不了鬼魅橫行,朕目所不及之處,小民之苦猶多!”

“關於對將士、役夫的撫卹問題,多年以來,朕是屢次警示告誡,但仍有人不以爲意,欺上瞞下,自以爲伺隙,自以爲能避上視聽。若非今日得巧,恰聞其事,朕還真不知,當初嶽州戰後的撫卹,竟還有這等曲折……”

最令劉承祐氣憤的,在於當初對民撫卹,是包括所有軍前效力民夫的。如果朝廷沒有這種指示,礙於“國籍”問題,有所擱置酬賞,倒稍微可以理解,即便那樣,也可上表請示朝廷。然而,事實恰恰是最令人憤怒的情況。

幾乎可以肯定,在當年的酬賞中,少不了中飽私囊之事,這時間,總少不了鑽空子的“聰明人”。

“查!得徹查!”劉承祐突然嚴厲道:“不管是對軍隊民,一應賞賜撫卹之事,都該來一場查檢。嗯,還當發詔,讓軍民自舉……”

見皇帝這種反應,高防眉頭稍微皺了下,總覺得有些反應過度了。

邊上侍衛着的劉廷翰,難得地,主動向劉承祐開口了:“陛下!”

“你也有看法?不妨直言!”看着這個在北伐戰場上揚名,被自己提拔到御前的將領,寬和道。

劉廷翰說:“陛下,別的臣不清楚,但對於將士的撫卹,朝廷素來是優給到位的,否則,這麼多年,下邊豈會一點反應都沒有。嶽州之事,終究只是孤例,礙於其特殊情況……”

“你講的也有道理!”聽其言,劉承祐沉吟了一下,也點頭表示認可,語氣中仍帶幾分疑思:“不過,財帛動人心,這世間總歸少不了利慾薰心之輩,背德違制,以身試法。

當年,大漢初立,朕還在潛邸之時,就有剋扣將士酬賞撫卹之事發生,將士生怨,還是朕親自主持清查,結果觸目驚心。

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朕還是記憶猶新。也該當查察一番,沒有問題最好,若有,則必當嚴厲矯正!”

“陛下所言甚是!”皇帝都這麼說了,高防、劉廷翰只能表示認可。

可以想見,一場風波,又不可避免了。只能希望,不要對大漢的政局產生太大的影響,當然,僅僅針對其事,也不會造成什麼大的動盪。

或許,劉承祐自己都沒發現,對於下面的官吏,他已形成了一種本能的戒備,總覺得他們會倚仗特權,違法亂紀……

道了一番心中想法,劉承祐心情也好轉幾分,又露出笑容,說:“看來,有時間,還得多出來走走。不管多少,不論好壞,能有收穫,就沒白出宮一趟!”

“陛下親民愛民,躬親體察,實乃聖君,何愁天下不治!”聞言,高防老臉上也跟着露出笑意,雖是恭維,卻也發乎於真心。

看着乾乾淨淨的桌案,劉承祐對張德鈞道:“朕也餓了,到了酒樓,總該點些酒菜,去安排一下!”

“是!”

又瞧向高防,劉承祐笑道:“高卿,就在此以一桌酒席,爲你就任開封府作賀!”

見狀,高防立刻拱手笑應道:“臣拜謝陛下恩典!”

“廷翰,你也坐下!”

室內的氣氛,明顯輕鬆下來。商談間,酒樓的管事,倒是想來交際一下,毫不意外地被拒絕了。

這一行人身份顯然特殊,不說那些孔壯的護衛,飯菜從烹飪到上桌都有人盯着,伺候也不用酒樓裡的人,這麼多年,可還沒見過這麼“講究”的客人,也不知出自哪家貴門。

等一桌酒菜上好之後,來得也巧,小符惠妃帶着劉葭來了。

時間如流水,當初的小姨子,也年滿三十了,也是妙齡少婦。不說其他,靚麗的姿容,搭配着成熟的風韻,還是很劉皇帝寵愛的。此番陪着劉承祐出宮,也感欣喜,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光彩照人,雍容貴婦的儀態,令人不敢褻觀,不過再是美豔不可方物,也只爲取悅劉皇帝一人。

劉承祐笑眯眯的,把劉葭抱在懷中,親切地問道:“逛累了嗎?”

劉葭點點頭,卻道:“不累!”

見狀,劉承祐笑了:“街上的人百戲好看吧!”

“好看!”聞問,劉葭立刻來了精神,說:“太精彩,太有趣了,那些人彷彿會法術一般,要是在宮裡也能看到就好了……”

顯然,那些雜耍百戲,把迷了這小丫頭的眼。聽其言,劉承祐立刻扭頭,對張德鈞道:“可以試着安排一下,請些民間藝伎,到宮內表演一番。”

“是!”

聞言,小符惠妃玉容之間,卻不禁露出一抹猶豫,說道:“官家,切莫太寵劉葭了!”

劉承祐微微一笑:“以往見多了宮廷羽商,偶爾看看民間百戲,也讓宮內接接民間風俗,與民同樂嘛……”

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52章 聯姻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10章 坦白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75章 按*不動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33章 聖訓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7章 新政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4章 中原易主第297章 怪圈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章 威臨荊南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34章 驚陶谷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47章 視察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97章 重拾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26章 問罪第68章 湖南亂第474章 立場第123章 幽燕事了半島史話·桓王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38章 爭執第17章 附議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6章 “座談會”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482章 李氏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296章 缺人了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74章 補漏匠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27章 皇城司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6章 異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9章 鳳翔戰況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59章 病榻陳情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1章 進軍令第396章 天花板
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52章 聯姻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110章 坦白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288章 敵酋首級獻上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75章 按*不動第2122章 康宗篇13 帝國病斑,皇帝無後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58章 洞房花燭夜第433章 聖訓第230章 邊情暫解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173章 鍾謨當秦檜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65章 決議南征第37章 新政世宗篇49 皇帝遲暮,太子早薨第4章 中原易主第297章 怪圈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26章 劉承祐被碰瓷了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章 威臨荊南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34章 驚陶谷第103章 送菜來了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47章 視察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241章 至此戰罷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97章 重拾第448章 劉皇帝:朕不需要佳麗三千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26章 問罪第68章 湖南亂第474章 立場第123章 幽燕事了半島史話·桓王第46章 郭榮奏事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38章 爭執第17章 附議第16章 新勳爵體系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6章 “座談會”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482章 李氏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241章 錦州陷落第91章 作別西行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121章 康宗篇12 狩獵天子第296章 缺人了第411章 偏航的吏政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74章 補漏匠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16章 態度迥異第32章 天子上門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27章 皇城司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6章 異見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9章 鳳翔戰況第228章 巡邊彙報第59章 病榻陳情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31章 進軍令第396章 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