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去鄴都

都是好酒之人,這羣人中,尤以趙匡胤的酒量最好,不過,都保持着剋制,酒意到了一定火候,都下意識地停杯罷盞,不約而同的表現,以烤肉而助談興。

帳幕再度被掀開,且此次力道很大,一股冷風捲着草屑直襲帳內,涼意侵面,趙延進不由打了個哆嗦,張口欲罵。不過見着入內的那名透着儒雅氣息的將領,硬生生管住了嘴。

“參見慕容都部署!”一干將領,立刻起身,整齊地拜道。

進帳的,正是此次行營都部署慕容延釗,簡單地掃了一圈帳中之景,慕容延釗露出一個和善而不失威嚴的笑容,問道:“諸位酒可喝好,肉可吃好?”

互相望了望,高懷德主動道:“承陛下賞賜,末將等已足食足飲。”

趙延進則輕鬆嚮慕容延釗邀請道:“還有些酒肉,慕容將軍要不要與末將等共享?”

在趙延進酒意淺薄的臉上停留了一下,慕容延釗表情一肅,音調上揚,喚道:“趙延進、趙匡胤!”

“在!”被點名的兩個人立刻腰板堅挺,高聲迴應。

“你二人陪同本都前往津頭,滑州官府已然準備好了浮樑,需要巡察一番,以備明日渡河,不能出紕漏!”慕容延釗吩咐着。

“夜已深,你們輪班巡視諸營,加強警惕,不得疏忽!御營那邊,輪值不得延誤,失期者斬!”又朝剩下的高懷德等人命令。

“是!”一干青年將校齊聲應命,神情十分肅重,在慕容延釗面前,還沒人敢端架子。

都不是蠢人,他們雖則爲皇帝看重,但心裡還是多少有些數的,眼前之人,可是天子真正的心腹將臣,潛龍之時便派人延請出仕的。

慕容延釗轉身離去,趙延進與趙匡胤,立刻拾起兜鍪戴在頭上,挎着鋼刀,便跟了出去。別看趙延進平日裡話,稍顯輕浮,但正經起來的時候,幹練之風立顯,舉止得體,就彷彿當初劉承祐第一次見此人之時,一眼便看上了他。

對於帳中的這些青年將校,慕容延釗心中也是很滿意的,對劉承祐看人的眼光,也是分外感慨。這些人中,可都是很有潛力的將帥之才。

慕容延釗前番奉命回京掌軍,除了應有加官升職,嘉獎恩賞之外,更表看重的是,將之召入進宮,與之深談。託以腹心之謀,將南征戰略徵詢他的意見,又對未來禁軍的發展與其交流想法,其中有一點,便是針對性地提拔有潛力的青年將校。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此番出巡,將高懷德等人帶上,劉承祐便朝慕容延釗叮囑過,讓他行進之間,對這些人多加提點。

行營的情況,有慕容延釗總領,足夠讓劉承祐放心。御營這邊,劉承祐與郭從義等滑州職吏,簡單地進行一場飲宴會談之後,已然告歇。

御帳中掛着一張河北輿圖,已經是張相對詳細的地圖了,河北諸州城池、主道、山川、林野,尤其是南易水一線,更是標記了其間的兵力部署、城防等重要軍情信息。北巡才起了個頭,劉承祐人雖然還未過河,但他的心思早就飄到北邊去了。

御前,一名渾身上下釋放着樸實無華氣息的禁軍低級軍官,簡單地將高懷德等將校聚會的情況上報,其一言一行,都有記錄。

“朕知道了!退下吧!”劉承祐輕點着頭,朝張德鈞示意了下:“賞!”

“謝陛下!”

聞其報,劉承祐的關注點,偏到了趙匡胤的交際能力上,屬實不錯。不過,並沒有表現出更多的猜忌,軍中人緣好的將領並不少,劉承祐也不可能讓所有臣子都成爲孤臣,只是礙於“宋太祖”的威名,稍微多關注了些罷了。

駐足盯着輿圖一看,便是一刻多鐘,直到折小娘親親自端着盆冒着熱汽的水進帳,劉承祐方纔回過神。

“官家,時辰已晚,該歇息了!”折小娘睜着靈動的雙眼看着劉承祐,輕聲道。

看着折家小娘子,熱汽在她秀麗的面容前嫋嫋升起,劉承祐心中沒來由的有些觸動,道:“那就歇了吧。”

這小娘頓時露出了點喜悅的笑容。

帳間內侍拾掇着輿圖之時,劉承祐正坐在只簡單鋪了層軟褥的行軍榻側,褪去鞋襪,踩在盆中。折小娘則捋起袖子,跪於其側,親自替劉承祐搓拭着。

冬季臨睡前泡個腳,箇中滋味,分外舒爽。再加有美人相伴,劉承祐直感疲乏盡釋。折家娘子伺候人的手藝,當然算不得上佳,但是,貴在那份心意。讓一巾幗虎女,屈身下侍,雖然這是理所當然的,但劉承祐心中還是新生感慨。

微閉目,劉承祐隨和地同折小娘閒談着,言及不需她如此親侍,但爲其所拒絕,並且仰着玉頰,格外認真對劉承祐說,受皇后所託,不敢怠慢。

這個時候的折小娘,在劉承祐眼裡,比以往的英姿颯爽,更加讓他心動......

劉承祐原本動了也給折小娘洗洗腳的念頭,不過轉念便放棄了,畢竟,這等待遇,這等恩典,是大符都還沒享受過的。

當然,在此寒夜,劉承祐是與折小娘同榻而眠的,美嬌娘親承恩露,此前只被稍加開墾,此番劉承祐對之進行了一番深耕細作......

結實的身子,細膩的,飽滿的,圓潤的,修長的......

都帶着匠人精神,認真感受,認真體會。

翌日清晨,劉承祐在稍顯疲憊的狀態中,下令開拔,在滑州文武的恭送下,繼續北巡。

渡河籌備妥當,僅耗費了一個多時辰,三千多人,包括騾馬車仗,便順利地渡完。

過了河,踏上黃河北岸的土地,此次北巡纔算真正開始。

大河兩岸,厲來是國家膏腴之地,文化繁榮,經濟發達,尤以鄴都一域最爲突出。在由亂變治的過程中,恢復速度是很快的。

這是將近兩年以後,劉承祐再度踏上河北的土地,比起當初隨軍討逆,此番心態又有所不同,最大的差別,乃是他此番是以主人的身份而來,視察他的領土。

未再求快,在通往鄴都的路上,劉承祐不時停下察看鄉野,問詢民情。與當初的印象相比,最直觀的感受便是,秩序的恢復。

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3章 考校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364章 沉默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35章 坐不住了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84章 影響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51章 林邑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7章 附議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66章 商業互吹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1章 大典日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761章 新問題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6章 遺奏十條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6章 相形見絀第121章 大朝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95章 大商人第150章 蜀亡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48章 耿崇美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22章 “鄭州站”第387章 就國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
第370章 國法爲大第97章 再臨六合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3章 考校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69章 視察澶州第364章 沉默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750章 《桃蘭賦》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35章 坐不住了第53章 交代後事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208章 君臣密議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48章 接納迴歸第284章 影響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3章 楊業述職第2050章 最後的旅途21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51章 林邑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7章 附議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16章 滿朝震動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681章 陸海之爭第152章 又是一年二月二第48章 接納迴歸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66章 商業互吹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1章 大典日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7章 誘其北上第1761章 新問題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6章 遺奏十條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45章 非常之事第6章 相形見絀第121章 大朝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70章 衛公辭世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395章 大商人第150章 蜀亡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48章 耿崇美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22章 “鄭州站”第387章 就國第202章 劉皇帝已至長安第445章 捐資捐款,天災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