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驚陶谷

初春的****鬧已是滿目可見,汴水橫貫京邑,夾岸桃花綻開,柳絮飄飛,亭臺樓閣之間,人影幢幢,喧囂之聲盈載於市。

東南碼頭,停靠着不少官船、軍船,此處乃專供公船停泊所用,守備很嚴密。比起民埠,倒是少了稅吏。

經過近十日的旅行,又是出境換船,又是財貨轉運,隨陶谷出使南唐的一行人,方纔復歸東京。

“終於回來了啊!”再度站上東京的土地,望着熟悉的都邑,陶谷竟生少許的唏噓。

不知是舟車勞頓,還是別的什麼原因,陶谷的臉色有些發白,氣色並不好,另外,腳步有些虛浮。

將隨使屬吏安排了一番,又讓護衛軍士,各自還衙覆命歸建,陶谷這才吩咐起自己的隨從。

“將從南方帶回來綾、錦、瓷、茶還有那些特產,全數拿到市內,售賣了!”陶谷朝家僕小聲吩咐着:“動作快些,處事切勿張揚!出埠之時,如有旁人問起,就說是我的傢俬!”

“是!”

大小四五箱,陸續被搬運下船,只待裝車拉走。這些貨物,一部分是在江東採購的,一部分是收受的禮物,出使一波,謀點利益,是很正常的。只是,已有走私之嫌,故得想名目遮掩之。

“其他人,先回府安頓!”陶谷眼神特地在兩個美嬌娥身上停留了一下,隨即嚴肅道:“老夫要進宮,覲見天子!”

“官人,馮相公送的禮物呢?”船上又搬下七八隻箱子,家僕問道。

馮延巳所贈,除了金銀之外,都是上好的潤州綾,在東京,更是價值不菲。陶谷自是眼熱不已,不過,硬生生忍住貪慾,道:“找兩輛車,與我同去皇城!”

雖然有些肉疼,但陶谷心頭還繃着一根弦,守着一個底線。夾私帶貨,已觸法,實在不可表現得過於貪婪,尤其是馮延巳給的,可涉及到外事。

至宮門,詣朝闕,正冠理服待詔。

“陶舍人,陛下召見!”張德鈞親自出來宣召。

“有勞大官了!”陶谷不敢小瞧這小太監,回一個禮,注意到其升級的服色,臉上帶着點笑容,悄悄地自懷裡拿出一塊白玉:“還未恭喜大官高升,小小萬物,聊表心意......”

若是以往,張德鈞也就收了,不過此時,似乎沒有看到陶谷的小動作一般,只是目不斜視,淡淡道:“陶舍人,陛下還等着你呢!”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微感詫異,面上露出一小抹尷尬,這可是崇政殿前,哪裡敢動作過大,陶谷很自覺地收回了禮物。

上前一步,又試探着問道:“敢問大官,陛下今日,心情如何?”

張德鈞停下腳步,斜看陶谷,那張年輕的臉上竟然流露出一抹似有似無的笑意,說出來的話,卻讓陶谷打了個激靈:“陶舍人,這甫一還朝,便行探問官家情況,是何居心?”

“下官不敢!下官失態!”陶谷連連否認。

張德鈞當先而去,陶谷跟在後邊,望着其人背影,心中嘀咕:“這閹人,是怎麼了?何時變得這般不近人情了?”

張德鈞的反應,讓陶谷心裡,蒙上了一層陰影。

入得大殿,躬身禮拜,擡眼看,大漢天子仍舊如常,正坐於御案。手執硃筆,書寫天下,還是那般從容沉着,似乎一切都沒有變過。

“坐!”陶谷歸來,劉承祐似乎很高興的樣子,讓內侍遞上一碗茶,態度親和:“這是貴妃煮的茶,品一品!”

陶谷有點受寵若驚,連着茶葉沫子,喝了幾口,嘴裡自然是大讚一番。

“此番使金陵,來回奔波,辛苦了!”劉承祐流於形式地勉慰一番。

“爲國效力,豈敢言苦?”金陵的日子如何逍遙,陶谷自個兒可清楚,趕忙開口,有點要岔開此話題的意思:“臣此番歸來,正欲向陛下覆命述職!”

劉承祐點了點頭,示意他說,陶谷見狀,立刻將使唐的情況做了個詳細的彙報。

雖然嘴裡一直說,對於南唐君臣如何反應,如何抉擇,並不在意。但真將事情辦成了,劉承祐這心裡,還是溢於言表。

南唐往湖南投入多少精力、兵力、財力,異日江北攻伐,大漢軍隊面對的阻力便將相應減少多少,對於這一點,劉承祐還是有很清晰的認識的。

嘴角咧起,劉承祐的親和度彷彿又增加了10%,對陶穀道:“陶卿說唐之功,朕給你記下了,這就算是給淮南攻伐,起了個好頭吧!”

“不過,從你所述,對於僞唐君臣,不能太過樂觀。在他們沒有正式動兵之前,此次戰略欺騙,都不能算成功!我們,還不能高興得太早!”劉承祐又道。

聞言,陶谷當然點頭附和:“陛下所言甚是,陛下明辨睿智,令臣歎服。”

“不過,上了鉤的魚,想要擺脫魚餌,也不是那麼容易!朕只需靜待其變即可!”劉承祐神態自若,顧盼從容,淡淡一笑:“再者,僞唐不是還有馮延巳這等腹有機謀的幹臣嘛。有他在,想來也不會讓朕失望!”

“馮延巳者,虛有其表而已!”陶谷開口,也表示對其瞧不上。

使唐議定的結果,在此前,劉承祐已然收到過彙報,對於那份“協議”,劉承祐並不是特別看重,再聽陶谷口述,心中則更加有數了。

一時無話,殿中靜了下來,劉承祐卻放下了正襟危坐的姿態,微側過身體,語調輕鬆地問陶谷:“陶卿,朕有些好奇,‘西川狗,百姓眼,馬包兒,御廚飯’,這四句短語,竟是何意?”

陶谷此言一落,身體繃緊,面頰發熱,額間已有冷汗滲出,慌慌張張地起身,跪倒於地:“臣......臣羞愧萬分,請陛下治罪!”

見其偌大的反應,劉承祐卻很驚訝的樣子:“陶卿何以如此?”

“臣......臣......”陶谷顯然很侷促,直欲把頭埋入地板的樣子。

“先起來,朕給你看點東西!”劉承祐朝陶穀道。

面帶焦慮地起身,劉承祐讓張德鈞將一封奏疏給他看,嘴裡說着:“這是御史對你的彈劾,說你陶舍人,身爲大國天使,使唐期間,其行不正,流連青館,有失大朝國儀。且與僞唐宰臣馮延巳,過往甚密,收受賄賂......”

劉承祐話說得輕飄飄的,聽在陶谷耳中,卻讓他慌了神,倏地再拜於地,微張的嘴脣,都有些顫抖。劉承祐,就這麼平靜地看着他。

擰着眉,心生急智,陶谷拜道:“臣在金陵,斗膽妄言,非議大漢朝局,以迷惑僞唐君臣,請陛下治罪!”

“還有這樣的事?”劉承祐訝異。

陶谷當即將馮府夜宴的情況,那些被他下意識隱去的細節,也不加保留地說了一遍。

“呵呵......”聽完,劉承祐卻笑了,沒有一點慍怒的樣子,擺手對張德鈞道:“還不快把陶卿扶起!”

待陶谷被扶到位置,劉承祐方道:“當日臨行之前,朕可與你說過,只要能達成目的,過程手段,並不重要,陶卿不過施惑賊之計。綜其效果,朕很滿意,又豈會以此罪之!”

“臣謝陛下寬宥!”聞此言,陶谷這才鬆了一口氣。

言罷,又道:“陛下,北還之前,那馮延巳給臣以重禮,不敢保留,臣已命人運與城闕,欲上繳內帑!”

“那馮延巳倒是很大方吶!美人、金銀、綾羅......”劉承祐擺擺手,說道:“東西,你就自己留着,分一部分與隨行屬吏及兵士,就當此行的賞賜吧!”

“臣,拜謝陛下厚恩!”

待走出崇政殿,陶谷腦中的混沌方消散不少,驚魂甫定,擡手擦了擦額頭的細汗。

陶谷是個聰明的人,稍一思索殿中問對,發現有些問題了。他方歸東京,便直來謁見,怎麼就已經有人彈劾自己了,還對自己的情況清楚得那般詳細......

猛然回頭,望着那高高掛起的“崇政殿”,威嚴而莊重,暗自嘀咕,該不會是天子的安排吧。

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68章 撤了第36章 奉宸營第164章蜀臣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38章 破寨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62章 河東風雲(9)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32章 做媒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446章 流光園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80章 饒樂國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07章 還京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98章 事泄了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291章 酬功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811章 歸來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世宗篇51 皇太孫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456章 遺澤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84章 夏州降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69章 找上門來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90章 關右節度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321章 瑤女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74章 萬歲呼聲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690章 拼圖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27章 不允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
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37章 國舅劾郭榮第122章 西南土司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236章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68章 撤了第36章 奉宸營第164章蜀臣第2066章 太宗篇13 不那麼簡單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38章 破寨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162章 河東風雲(9)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32章 做媒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2073章 太宗篇20 元年爭儲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446章 流光園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380章 饒樂國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207章 還京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98章 事泄了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512章 最後的旅途11第291章 酬功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1811章 歸來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世宗篇51 皇太孫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1776章 東平王府內第456章 遺澤第435章 還是比爛的時代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84章 夏州降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369章 找上門來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90章 關右節度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321章 瑤女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74章 萬歲呼聲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52章 巫宦之國第23章 老臣凋零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690章 拼圖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127章 不允第346章 天子的“憐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