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劉皇帝腦子還是清醒的

樞密院,軍機房。

龐大的輿圖上,大漢北方軍事形勢勾劃得一目瞭然,劉皇帝以及文武重臣齊在,傾聽樞密使石守信講解北伐方略。

劉皇帝微微斜靠在一張龍椅上,面無表情,只是目光直直地放在地圖上。周遭,或站或立,劉暘、劉承勳、劉煦、趙普、宋琪、高懷德、向訓、趙匡胤、韓通、潘美、曹彬等人,也都表情嚴肅,聚精會神。

“稟陛下,英國公求見!”樞密使直學士張雍前來稟報。

聞之,劉皇帝略感訝異,坐正了身體,吩咐道:“去把英公迎進來!”

“慢!”稍加思考,劉皇帝又道:“朕親自去!”

對此,在場的大臣們多少有些訝異,既是因爲劉皇帝這少有的降階親迎之禮,也因爲英國公柴榮如今已然逐漸淡出朝廷,有隱退之意,近一年來,更是寓居府邸養病,少有出入。

顯然,北伐之事,朝野震動,連抱病在家的柴英國公都給驚出來了。

正堂前,柴榮以一個佝僂的姿態站立着,雖然努力地挺直腰桿,但總給人一種弱不禁風的感覺。當年雄姿英發的英國公,也如此遲暮了。

劉皇帝一出堂門,便見到柴榮的身影,邁動的腳步明顯一個停頓。柴榮如今才邁入五十歲的關頭,這個年紀,並不算大,然而,白髮染鬢,面帶病容,身體也格外孱弱。

“臣參見陛下!”見到劉皇帝,柴榮當即要行大禮。

劉皇帝快步走下階梯,用力地攙住他:“快快免禮!”

“臣何能德,不敢受陛下降階之禮!”柴榮聲音中透着蒼老。

“這種話就別說了!”劉皇帝有些關切地說道:“知道你身體不好,才特地沒命人去打擾你,有病就好生休養着,何必親自進宮......”

柴榮雖然身體不爽,但志氣依舊昂揚,蒼白的臉上露出一道笑容,應道:“多謝陛下關懷!臣雖老邁,病症纏身,但北伐大舉,即便不能再提戈縱馬,沙場征戰,也願意爲陛下做些籌謀!北伐契丹,掃定塞外,也是臣的願望啊!”

“好!”劉皇帝大笑幾聲,滿朝之中,最合劉皇帝性情的人,還得屬柴榮,拉着他的手,往樞密院內走,劉皇帝到:“就讓你我君臣,運籌帷幄,觀大漢健兒,北伐建功!”

“是!”柴榮恭敬地擺脫劉皇帝,鄭重一禮。

從劉皇帝的話也能聽出,此番北伐,他是沒有御駕親征的打算了。

看柴榮有些顫顫巍巍的,劉皇帝眉頭一皺,朝喦脫招招手,吩咐道:“吩咐尚金局,打造一柄龍頭柺杖,賜予英公,以助行路!”

“陛下,臣不敢當啊!”聞言,柴榮老臉上略感驚詫,嚴肅地說。

劉皇帝溫和一笑:“朕說你當得,不提其他,一根柺杖罷了!”

與柴榮聯袂進堂,劉皇帝輕聲說道:“朕回京方知,虞公也病了,你們不只是大漢的重臣,更是朕的良師益友,大漢的還未到最強盛的時候,還有更光明的未來,你們可要好生保重,陪朕一起看到四夷臣服河清海晏的那一日,陪朕見證大漢的輝煌!”

“臣堅信彼日不遠,如能親眼見證,此生無憾!”柴榮表示道。

“你家四郎宗訓,多少歲了?”劉皇帝問道。

“回陛下,快滿十八了!”柴榮應道。

劉皇帝說:“我家有女初長成,年紀相仿,還記得當年的約定嗎?朕可沒有忘記,你啊,改日領他進宮,給皇后看看......”

“謝陛下!”柴榮趕忙道。

陪同劉皇帝一起出來的大臣們,見着被皇帝親自攙扶並親密交談的英國公,都不禁面露感慨,多有豔羨。

回到軍機房內,劉皇帝讓柴榮坐下,而後自己取過一張短凳,示意石守信:“繼續!”

“是!”應命之後,石守信滿臉的嚴肅,而後繼續講解道:

“漢遼疆界,綿延萬里,太過漫長,臣等以爲,此番北伐,若全面出擊,想要縱橫萬里,一舉擊潰消滅遼國,以大漢如今的國力、軍力,也難以竟全功!

因此,臣等建議,如若發兵,不必謀大求全,當有所偏重,不求速戰速決,反而應當發揮大漢在國力、軍力、人力上的優勢,穩紮穩打,逐步破之......”

聽其言,韓通忍不住提出異議:“遼國那萬里草疆,曠野無垠,若依石樞相之言,穩步推進,那出塞之後,要打到何年何月去?倘若遼軍避而不戰,採取拖延戰術,我軍則求戰不得,豈能不空耗國力,且稍有差池,必陷大軍於險地?”

以大漢如今的實力,兩國之間強弱形勢,將帥們心裡也都有個數,也有底氣,正面對決,大漢不說碾壓遼軍,但絕對能佔據優勢。但是,塞外作戰,最值得顧慮的,還是後勤線拉長,糧草轉運不利,以及遼軍避而不戰。

對於韓通的疑問,石守信淡淡一笑,應道:“此番北伐,關鍵並不在出塞作戰!”

看了眼劉皇帝,石守信從容說來:“遼國疆域再廣,但它有幾處必守之地!一上京臨潢府,二東京遼陽府。

上京遠在塞北,山高路遠,不便貿然遠征,但遼陽則不然,那是在遼東、渤海之地的首府,也是遼國數年發展壯大的根基之地,人丁相對充盈,錢糧賦稅大半出於此地,更是我中國故地。

因此,臣等以爲,倘若大兵東進,攻取遼東,奪佔遼陽,再以此爲基,繼續攻略東北之地,對遼國必是重大打擊。

攻其必守之地,則不懼其避戰,對我軍而言,攻城拔寨,也可更加從容......”

聽其言,劉皇帝微微一笑,看向柴榮:“對於此略,英公以爲如何?”

柴榮聽得認真,思考得也認真,聞問,點了點頭,說道:“想要畢其功於一役,一口吞下遼國,確實太難,攻其必守,是個不錯的戰略!將進攻目標選在遼東,臣認爲沒有問題!”

“你們怎麼看?”劉皇帝又瞧向其他人。

都是能征慣戰,有豐富戰場經驗的將帥,高懷德、趙匡胤幾人更是參與過對遼戰事,因此,對於主戰遼東構想,也都表示支持。

宋琪則站出來,指出:“陛下,遼東同樣偏遠,又有關山之隔,且遼國經營已久,根基深厚,倘以堅城頑抗,取之仍舊不易!隋煬帝東征殷鑑在前,還請陛下多作審量!”

雖然宋琪對北伐持保守態度,但經過劉皇帝與他一番坦誠交流後,還是達成了共識。否則,此番軍事會議,都不會讓他參加。

然而,他的想法言辭,仍舊這般患得患失,也實在令劉皇帝着惱。看着他那張嚴肅的面龐,劉皇帝不由無奈道:“宋琪啊,你這是將朕比作隋煬帝啊!”

“臣失言!請陛下恕罪!”聞言,宋琪臉色一變,也覺話出不妥,剛忙告罪。

“罷了!”劉皇帝擺了擺手,道:“朕知道你一心爲國,老成之言,但是,朕不是隋煬帝,也沒有那般好大喜功,不以實際。歷代征伐遼東,有勝有負,但大漢可做充分準備,朕也不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

“是!”宋琪埋頭應道。

對於樞密院擬定的北伐攻略,劉皇帝自然是認可的,關鍵就在於,有重點。一舉吞下遼國,橫掃北疆,劉皇帝自當然也想,但是他心裡也清楚,那不現實。

因此,大舉北伐可,全線出擊卻沒有必要,劉皇帝也從不視戰爭爲兒戲,漢遼之間要打大仗,劉皇帝也會選擇大漢勝率最高的目標與方式。

滅遼,還得一步一步來,先去其首尾,而遼東就是其腦袋,集中力量,斬其首,再分其屍,從容擊滅之,可要穩妥得多。

經過這麼多年的深入瞭解,東北地區對遼國有多重要,劉皇帝可清楚得很,那也是其漢化並且保持如今胡漢分治的基礎。

打掉了遼東,就是掘斷其根基,也是如今契丹遼帝國崩塌的開始,劉皇帝對此有着十分清晰的認識。

戰爭,尤其是兩大帝國的全面戰爭,劉皇帝怎麼可能亂來,目標清晰,主次分明,他可拎得清楚!

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69章 愛將第268章 機遇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9章 武夫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33章 延禧驛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47章 談話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這纔是感言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0章 潞州三傑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43章 東京聲色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455章 見聞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9章 武夫第465章 遼奸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41章 祭關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67章 遺表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41章 “戲言”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30章 邊情暫解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5章 瑤華春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14章 還京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41章 高麗國王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450章 落幕第353章 信使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世宗篇51 皇太孫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65章 “教匪”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章 乾祐滅佛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
第4章 中原易主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69章 愛將第268章 機遇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9章 武夫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1787章 講個笑談,說個趣事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133章 延禧驛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347章 談話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這纔是感言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9章 西拓南並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117章 趙匡義也慌了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53章 兵制改革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67章 親赴雲州第293章 生於憂患第40章 潞州三傑第75章 敖萊小城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299章 溫情脈脈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43章 東京聲色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455章 見聞第511章 最後的旅途10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9章 武夫第465章 遼奸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41章 祭關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67章 遺表第2107章 太宗篇54 皇帝的認可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41章 “戲言”第270章 騷擾,進攻第1786章 面目可憎第230章 邊情暫解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64章 朕要親征爲耿公復仇!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91章 淮東大案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5章 瑤華春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314章 還京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471章 勞民傷財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45章 聰明的瑤蠻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41章 高麗國王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38章 河西局勢由此轉變第450章 落幕第353章 信使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世宗篇51 皇太孫第439章 枉作小人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61章 南北之爭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65章 “教匪”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1章 乾祐滅佛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