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兄弟之國

劉承祐目光中的玩味,讓蕭護思心裡略感難受,有不善之感。而心裡也曉得,這漢帝分明是明知故問,念及此來的使命,壓下心中的不適,拱手道:“我天祿皇帝率軍遊獵于歸化州,不幸崩逝,壽安王柩前即位......”

“呵呵!”劉承祐很不禮貌地打斷蕭護思,作恍然狀,感慨道:“早聞契丹主,帥十萬之衆南下,原來竟是爲畋獵,好大的陣仗!”

說着語氣轉冷,威視凜然:“朕也準備了十萬甲士,本意與契丹主會獵於幽雲。只是如今看來,天公不作美,可惜,可嘆吶......”

劉承祐的話,讓蕭護思眉頭緊皺而起,擡眼直視着這個年輕的漢天子,果如傳言,性格強勢,言辭帶鋒。

注意到蕭護思神情的變化,劉承祐轉而問道:“來使且直言吧。你們新皇帝遣你來,意欲何爲?”

聞言,蕭護思一下子打起了精神,不過表現仍舊沉着,答道:“我天順皇帝向來仁厚善良,見遼漢兩國,多年以來,兵伐不斷,邊境軍民苦於戰事紛爭,生計幾難維持。今即皇帝位,有感於此,想要兩國重修於好,各自罷兵,重開榷場商集,溝通往來。應漢人之言,化干戈爲玉帛,共襄友好!”

聽其來意,劉承祐顯得很是意外的樣子,陰陽怪氣:“契丹新帝,有仁善之心,和平之志,這倒是令朕感到意外吶......”

蕭護思眼睜睜地看着劉承祐問坐在殿中的郭威:“如今河北,已徵調了多少軍隊?”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郭威答:“回陛下,步騎大軍二十萬!”

聞答,劉承祐這才以一種讓蕭護思驚顫的語氣道:“知道嗎?就在方纔,朕還在考慮,率我漢家兒郎二十萬,北上幽州燕,給你天祿皇帝弔唁,向你天順皇帝道喜,賀他登臨大位。就是不知,契丹皇帝,會如何待客?”

面對漢帝這幾乎赤裸的威脅,蕭護思有過那麼一絲慌亂,但迅速地穩定心神,腦中回憶起南下之時耶律屋質的叮囑,此行雖爲議和罷兵,卻也不可弱了大遼之勢。

嘴角稍微勾了一下,蕭護思直視劉承祐,語氣也變得強硬:“我天順皇帝雖則年輕,卻也有賢臣良將、部卒猛士相隨,南院諸州,尚有大軍十萬,國內控弦之士,可隨時再聚十萬。陛下若北來祝賀,那麼外臣必建議大遼皇帝,於上京內造一別院,供陛下長住!”

“大膽!”

“放肆!”

蕭護思此言一落,郭威及升任殿中補闕的熱血書生王著先後出言呵斥,魏仁浦沒有作聲,那雙眼睛也帶有不善。所謂主辱臣死,這是必要的表現。

而蕭護思面對此景,反倒更顯安然了,腰板挺得更直。相較於臣子的激動,劉承祐表現得倒要自然多了,不以爲意,饒有興趣地看着蕭護思,收起了此前又是隱言威脅,又是威勢凌人的態度,道:“契丹主欲使兩國弭兵修好,對兩國百姓都有其利,朕也非好戰之君,沒有不允的道理。不過,契丹主遣你南來,不會就帶來這乾巴巴一句話吧!”

聽劉承祐這麼說,明顯感受到了漢天子語氣中的轉圜,蕭護思也收起了倨傲的意態,答道:“外臣南下之前,已得皇帝陛下全權,和議條件,皆可斟酌而定!”

“既如此,那就先談着,慢慢談。事涉兩國和平,百姓安定,朕着二宰臣,好生與你商討,議出個和談章程!”劉承祐淡淡道。

蕭護思見狀一喜,不過眼神一閃,又請道:“外臣南下之時,見大漢境內,兵馬調動頻繁,大軍北上,無邊無際。漢皇陛下既有和談之心,可否先表誠意,暫止進軍?”

“呵呵!”劉承祐笑了:“那首先要讓朕看到你契丹的誠意。不過,朕可以先下詔,燕南漢軍,退回城關,邊線且先停戰!”

漢帝這般態度,反使得蕭護思心中稍安。劉承祐着人,引蕭護思去禮賓院,又傳諭馮道及範質,讓二人先去談着,再探探契丹人的底細。

而政殿之中,劉承祐問魏仁浦與郭威:“二卿以爲,這遼使蕭護思如何?”

“雖有張狂,進退有據,不墮其威,謂契丹主識人!”郭威沒有刻意去貶低來使。

魏仁浦也平靜地答道:“臣如今所思者,正是昨日殿中所慮,契丹如能臣勇將,力挽狂瀾,其局面只怕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混亂,情勢也沒我們想象中的樂觀。據聞,契丹新主,而今不足二十歲,弱冠之年,軍前即位,只怕有賢臣輔佐啊!”

“魏卿所慮甚是,這也是朕有所體會的!”劉承祐點頭道:“當初皇考崩殂,朕以幼弱之年繼位,可謂主少國疑,契丹南略,僞唐擾邊,孟蜀入寇,蓋有小覷我朝之心。正仰賴諸臣輔佐,將帥奮武,方纔外御邊患,內修德政,保定社稷。”

“今契丹皇帝亡於內亂,同樣幼主繼位,朕與諸卿皆以此爲天賜良機,直覺燕地唾手可得,亟欲出征北伐。雖則如今已計定南征,卻也不禁思考,自己是否也陷入了‘先入爲主’的彀圈,小覷契丹!”

聽劉承祐這番感慨,魏仁浦與郭威對視一眼,拜服道:“陛下能以史爲鑑,善省己身,實乃大漢之福!”

“你們可千萬別誇朕,朝中已不乏頌聖之臣,好話聽多了,朕怕迷失在這讚譽之中。朕還是希望,多聽點逆耳忠言!”劉承祐擺擺手,嘴裡雖這般說,語氣很輕鬆。

“臣想魏相公只是肺腑之言,非阿諛之詞!”郭威在旁說道。

“朕前思,契丹形勢,猶待觀察。然遼使之來,至少讓朕看清了一點,舊主亡於叛亂,新主繼位,其君臣確是不願作戰。如此,朕可稍安心!二卿,可自歸衙署,籌謀大事,朝廷的精力,要徹底轉到南征事務之上了!”劉承祐對魏、郭二臣道。

“是!”

待二臣告退,劉承祐又朝王著吩咐道:“你去找一下馮、範二相,讓他們好好與遼使談,只需保證一點,不墮我大漢威嚴,萬勿漏我虛實,餘者,自行權衡。”

“朕想,遼主那邊,給遼使的全權,只怕也是差不多這個意思......”

就如劉承祐所預料的一般,談判之中,雖有爭議,但總體還是比較順利的,畢竟落花有意,流水亦有情。

經過三日裡幾番和談,雙方議定,各自罷兵,解除邊疆戰備,各撤其軍。這是最核心的一點,弭兵罷戰,至於重開榷場,商賈往來,只是附帶的。爲表兩國重續友誼,契丹提供良馬一千匹,牛兩千頭,大漢則付之以等價之茶、鹽、銅鐵器。

重開之邊貿榷場,由雙方使者,在地圖上點了十處,從雲代之地,一直到幽燕。

原本,北漢這邊,還提出了一部分領土要求,被蕭護思強硬地拒絕了。不過,這不過是試探之言,萬一敲詐成功了呢,沒成,也不必在意。

領土的問題,暫作擱議,大抵是爲了照顧北漢的情緒,蕭護思答應,將今歲所俘之漢軍士卒及百姓,放還。

遼使這般有誠意,北漢這邊也作應和,釋放俘虜的契丹部卒,人數雖則不多,但心意在。

後,蕭護思又表示,可將被俘往塞外的前朝末帝石崇貴,放歸中原。這顯然有些“包藏禍心”的意圖,但於劉承祐而言,契丹人用計也用得這般粗糙。

當年若是直接在河北,重立石重貴爲帝,或許會給北漢江山的創立造成偌大的麻煩。但現如今,區區一個廢帝,於漢天子而言,與螻蟻又有何意?爲表天子之任德,乾脆答應,派人去接。

經過一番洽談,北漢與契丹於東京,正式締結和約,約爲“兄弟之國”,至於誰爲兄,誰爲弟,爭議一番,又擱置。至於納貢什麼的,提都沒提。

約成之後,蕭護思即辭,急欲回檀州向遼主覆命,劉承祐則派了一隊大內侍衛“護送”之,這返程中,可不能讓其再看到國內虛實。

同時,劉承祐又以翰林學士承旨充禮部侍郎徐臺符爲使,隨遼使北上,面呈國書,也算回訪。

此番“東京和議”,乃局勢所迫,倉促所致,但於漢遼兩國而言,稱得上共贏。遼國得意免南面之患,可放心安定國內,穩定政權,調整國策,以緩解耶律阮在位之時導致的內部矛盾;北漢這邊,則可更加放心南略。

至於此和約能持續多久,還得看此後的發展了。於北漢這邊而言,自然是越久越好。

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328章 默認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95章 遼帝第85章 異心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15章 冬月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大才蒙塵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80章 春夜第38章 殿議第141章 納降第243章 不自知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84章 影響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77章 小賢王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80章 開寶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65章 君臣相宜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9章 醫政第1676章 慘重第404章 冬夜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25章 邢州事第2章 父母兄弟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章 不宜擴大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450章 落幕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90章 關右節度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章 田畔問對第21章 西巡第75章 敖萊小城第406章 調任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5章 堂議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
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328章 默認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195章 遼帝第85章 異心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367章 下面的聲音第22章 慈父的關懷第115章 冬月第193章 遼國上層的憂患意識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76章 大才蒙塵第282章 新形勢,新階段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03章 趙普北上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80章 春夜第38章 殿議第141章 納降第243章 不自知第340章 杭州登陸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64章 強硬的道理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284章 影響第79章 楚昭輔之政第177章 小賢王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380章 開寶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65章 君臣相宜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195章 有此人,河西何愁不治第49章 醫政第1676章 慘重第404章 冬夜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353章 楊城大捷第1738章 逆賊授首,準備撤軍第190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第125章 邢州事第2章 父母兄弟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28章 劉承祐的想法第146章 近親通婚第323章 黨侯的智慧第3章 不宜擴大第23章 老臣凋零第350章 分封之始第450章 落幕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53章 兵制改革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90章 關右節度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471章 另起爐竈第493章 御前的表演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07章 老馬將軍值得重任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3章 田畔問對第21章 西巡第75章 敖萊小城第406章 調任第476章 趙匡義留臺喪龍鍾響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53章 改國號,去帝位,稱臣修貢第50章 南漢來使,慶功宴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5章 堂議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