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51 皇太孫

三年的時間裡,對劉繼英、劉維箴這一子一孫,劉文濟是有一些深入考覈考察的,當被置於放大鏡下仔細觀察時,再光鮮華麗的外衣,都難免褪色。

建隆二十一年開始,睢陽公劉繼英便被劉文濟安排進朝廷部司,實地實際參與朝政,學習培養處置國事的判斷、處置能力。

而劉繼英先後在理藩院、財政司、都察院、吏部、樞密院這些朝廷最核心的部司輪職鍛鍊,一直到建隆二十二年,賜侍中銜,入政事堂行走......

這一系列的安排,無不說明一點,劉繼英在“預備太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深。即便劉文濟以強勢酷烈的手段維持着朝局,壓制太子黨爭,隨着時間的流逝,睢陽公劉繼英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就源於皇帝這種極具指導性與迷惑性的安排。

同時,在治事方面的能力,劉繼英也的確表現不錯,尤其在隨皇叔祖劉曜在理藩院的那段時間,十分踏實認真,很明白皇父對宗藩關係事務的重視,用心地學習相關事務的判斷與處理。

在其他部司輪值時,也是賣力表現,雖不乏疏漏,但那股渴求進步的態度,是分外積極端正。便是政事堂那些能才幹吏、理政能手,不管真心如何,都對劉繼英交口稱讚,漸漸認可其“賢”與“能”。

只不過,兩三年下來,或許是爲那些聲名所累,又或許是過於追逐所謂賢名與才名,劉繼英開始在捨本逐末的路上越走越偏,實事幹得少了,高談闊論多了,慢慢地,連心思都變了,開始專心致志地揣摩聖意,一心一意地邀買人心。

而對這種沽名釣譽、務虛避實的行爲,劉文濟還特地加以訓斥指正,效果是有的,但劉繼英很快就故態復萌。也是被他的近臣幕僚給帶偏了,皇帝的指正行爲,經人一“翻譯”,就變成聖意屬定,否則何以如此費心......

可以說,在章德太子劉繼禮剛剛薨逝的時候,劉繼英是佔了不少優勢的,不在於楊氏外戚、軍功貴族的鼎力支持,以及朝野之間那如潮聲勢,根本在於,皇帝劉文濟對他的好感與喜愛。

至少,比之那個迂緩遲鈍的皇長孫,要更受劉文濟鐘意。畢竟,劉文濟自詡英明之主,在繼承人的選擇上,總還是更喜歡找一個“類己”的。

故太子劉繼禮,雖然“仁弱”,但並不意味他不聰明,相反,他很聰明,只是性格原因,導致行事作風,給人一種軟弱之感罷了。

而對劉文濟來說,眼瞧着寄予厚望的嫡子,一步步滑落,亮眼的光環逐漸暗淡,暴露出“平庸”的本質,這同樣是一種煎熬。

劉繼英的平庸,不在於才識智慧上有什麼重大缺陷,但若是作爲一個帝王,他太不聰明,在競爭太子過程中的諸多表現與手段,也顯得太不明智。簡單地講,多做多錯......

若是劉文濟於建隆二十年就冊立新太子,那麼勝出者很大可能就是劉繼英,但偏偏這件事情,拖了整整三年,遲則生變......

而作爲劉繼英最主要的競爭對手,皇長孫劉維箴就顯得樸實多了,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他就只做了兩件事,守孝與讀書,除此二者之外,劉維箴並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對奪嫡之事,也顯得漫不經心,朝中的聲勢都彷彿是支持者們以及楊氏的反對者們自發形成。

當然,劉維箴能如此穩坐釣魚臺,萬事不縈於懷,除了性格因素之外,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有人出謀劃策。時任太子中允的王士廩,這是世祖、太宗朝名臣,前武德使、江南道布政使、宰臣王玄真之孫。

王士廩以祖蔭入仕,因此比起那些通過科舉正考入仕的權貴子弟,仕途要稍微“坎坷”一些,但此人其他地方或許不如人,但在政治的敏感性以及觀人識人上,卻深得其祖父真傳。

在奪嫡之爭初起之時,便仔仔細細地替劉維箴分析了包括皇帝態度、朝廷局勢、外戚實力、宗親態度、貴庶風向等一系列優劣對比,最終給劉維箴的建議,核心只有一條,低調做人,踏實做事。

也無需怕被劉繼英成功奪嫡,倘若聖意已定,那什麼努力都是白費,若陛下心存猶豫,那麼朝廷上下,絕對少不了替皇孫說話的人......

劉維箴聽從了王士廩的建議,也是按照其建議做,並且做得還不錯,謹言慎行,人畜無害。並且,根據朝局變化,不斷調整言行舉止。當然,更多的時候,劉維箴只是老老實實地做自己。

就這麼着,當劉文濟把目光轉移到這個長孫身上,卻驀然發現,這個皇孫在滿朝喧囂的環境下,竟能如此守靜,這可是一個很難得的特質,劉文濟也是第一次奇之。

劉文濟不喜其“迂懦愚鈍”,但在一次讀書時,他讀到《太宗實錄》中的一段記載,文字描述有春秋筆法,但明白地指出,太宗皇帝年輕時,比之秦、晉、趙三王,亦以“迂緩”着稱。

這則“發現”,也是劉文濟改變對劉維箴看法的開始。值得一提,將那冊《太宗實錄》放到皇帝讀書目錄中的,乃是時任內閣侍講的包拯。

當劉文濟同樣將放大鏡照向劉維箴的時候,王士廩的建言,就起很大作用了。因此在劉文濟眼裡,劉維箴這個孫兒雖然不那麼讓人滿意,但他至少持重、純粹,失之英睿,但“不折騰”,也是一個帝王難得的特質......

該是從建隆二十二年開始,劉文濟第一次以同等目光,來時審視、看待這一子一孫,劉繼英於政事堂行走治事的同時,召見劉維箴問對的情況也變得頻繁了。

二十二年黃河夏汛,水勢異常,劉文濟下詔,破天荒地以皇孫劉維箴作爲河防使,率隊出京,巡視黃河下游諸州縣河防民情。

然後在巡視過程中出岔子了,劉維箴巡至濮陽時遇刺了,人雖沒事,但嚇得不輕,而刺客儼然是死士,行刺不成,果斷自盡,沒有留下任何有用線索。

在王士廩的建議下,劉維箴沒有將此事上報,訴苦告狀什麼的,而是以國家大事爲重,繼續遵從詔命,巡視下游州縣,濟民之困。

但顯然,這件事是不可能瞞得住朝廷的,密集的眼線,迅速將此事上報給皇帝劉文濟。對此,很難說劉文濟是何感想,但他迅速下達密令,要求將此事壓制掩蓋,禁止泄密。

事情雖然壓制下來了,但在一些不爲常人所知的領域,此事卻在不斷髮酵,影響之深遠,可以說徹底改變了奪嫡之態勢。

當然,劉維箴“濮陽遇刺”,也是建隆朝廷的重大疑案之一,不在此事本身,而在刺殺背後牽扯到的一系列奪嫡鬥爭。

至於說影響到奪嫡形勢,刺殺案也只是一個引子,作爲最大“犯罪嫌疑人”,奉聖諭,皇城使陳巍很正常地對睢陽公劉繼英展開調查。

結果,刺殺案確實沒查到與睢陽公府有什麼干係,但卻被陳巍找到了一些其他東西,比如,劉繼英秘密交結朝臣的一些行爲,與內廷勾結刺探消息,藉着楊氏的影響力將手伸入禁軍三司,試圖染指軍權,甚至被其收買的一些將領都暴露了出來......

還有一些舊賬,比如早在章德太子在世時,劉繼英就已經蠢蠢欲動,秘密培植勢力,甚至將眼線埋入東宮之中......

一樁樁,一件件,足以讓劉文濟腦溢血。當然,這些事,劉文濟依舊沒有拿出來審判,皇家的威嚴總歸還是要維護的,其樂融融的假象也需要維持。但是,關於劉繼英封王的提議則徹底擱置了。

從建隆二十二年下半年開始,對於繼嗣如何,劉文濟已經有所偏向了。歸根結底,劉文濟的得位過程,雖屬運氣,更不乏陰謀成分,但他也不喜歡自己的子孫,也搞這麼一套,還是劉繼英這種搞法。

一手好牌,如此爛打,實在讓劉文濟意難平。

當然,即便劉文濟對儲君有着最高、最終的決策權,但在做出決定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他人的影響,大漢帝國,畢竟不完全是他一個人的。

比如楊皇后,得益於良好的家風,楊皇后很賢明,劉文濟對她也還算尊重,但從劉繼英“事泄”開始,劉文濟對楊氏的忌憚,再度佔了上風,也導致楊皇后的加分項也變成減分項了。

宗室之中,劉文濟又分別垂詢宗正、燕王劉昭與中書令、許王劉曜的意見。燕王劉昭依舊滑不溜手,就和他“老狐狸”的外號一般,對此事是半點準確意見都不發表,皇帝要問,那就是“惟陛下自專”。

相比之下,還是二十多年君臣之誼,對劉文濟已經十分熟悉的許王劉曜,謹慎地指出劉繼英在理藩院的一些表現,隱隱表示擔憂,怕劉繼英華而不實......

當然,儲君之事,劉文濟是免不了同心腹大臣們商談的。他曾與兵部尚書蕭恭有過一份交心徹談,蕭恭則指出,朝廷內外,同情章德太子與皇孫者,衆多!

甚至,還斗膽說出了一番誅心之言,以二人脾性,劉維箴繼位,尚可保皇室和諧,但若是劉繼英,那就未必了,至少章德太子一脈未必能保全......

劉文濟始終對劉維箴的“迂軟”感到擔憂,又提出立其他皇子皇孫,對此,蕭恭堅決地表示反對,直言那是取亂之道。

那一番君臣問對之後不久,蕭恭就罷相了,被劉文濟派到山陽擔任巡撫使,蕭恭也甘之如飴,他進言不爲富貴,但遠離晚年的皇帝,還是很有必要。

到建隆二十三年正月朔,在大朝當日,皇帝劉文濟正式下詔,冊立皇長孫劉維箴爲皇太孫,正式確立大漢帝國的儲君,結束了長達三年的奪嫡之爭。

但結果出來,並不意味着鬥爭的結束,至少劉繼英是異常不服的。而皇太孫的冊立,也是朝廷又一輪政爭的開始,只不過,這一回,劉文濟這個老皇帝親自下場了。

在餘生裡,劉文濟最主要的工作,便是爲皇太孫劉維箴鋪路,這個工作包括清除上位的荊棘,聲勢浩大的“睢陽派”,被劉文濟一步步地瓦解,楊氏家族這個核心則被劉文濟拆得支離破碎。

楊業的後人們,或貶或殺,就連楊皇后,都幾乎被軟禁在坤明殿中,不得再與楊氏子弟交往。當然,樹大根深的楊氏,也沒那麼脆弱,劉文濟也沒有將之連根拔起的想法,只不過,在皇帝的辣手之下,輝煌了幾乎整個建隆時代的楊氏,開始滑落了,“第一顯貴家族”的名聲墜落。

至於劉繼英,則在建隆二十四年的時候,直接被劉文濟趕到南昌府去了......

淺談兩點第101章 大整軍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9章 不知死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2章 太子妃第368章 榮寵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324章 交代第329章 遊市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304章 楚州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87章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3章 兩廣運動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04章 平息第94章 汝公出山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4章 大論第488章 真實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470章 分封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55章 燕王病故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18章 蒲陰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97章 財計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59章 不知死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54章 聘納郭女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9章 寫得不錯!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4章 大論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無題第148章 還京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61章 新問題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4章 苦難第487章 “驚喜”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13章 晉王第171章 東京火災
淺談兩點第101章 大整軍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9章 不知死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79章 父子問對第172章 太子妃第368章 榮寵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324章 交代第329章 遊市第121章 父子異見第431章 吐蕃之亂 可安心乎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第76章 處置決議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95章 掘地求生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304章 楚州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24章 太子新結良媛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87章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99章 北使南歸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1683章 武德司的整頓第33章 兩廣運動第423章 安東國的權貴們第104章 平息第94章 汝公出山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0章 下定決心第26章 史卿,朕要重任相托第14章 大論第488章 真實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470章 分封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6章 西面來人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55章 燕王病故第78章 三百與十萬第118章 蒲陰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197章 財計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59章 不知死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54章 聘納郭女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10章 問題來了,誰做主帥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9章 寫得不錯!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32章 天子上門第39章 歸義軍有歸心第14章 大論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無題第148章 還京第124章 幽燕事了(續)第1761章 新問題第326章 尋覓終有果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4章 苦難第487章 “驚喜”第251章 此冬二三事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07章 南國風雨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313章 晉王第171章 東京火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