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

bookmark

漢宮內,一大早,宿醉醒來的劉承祐,稍作打理,第一件事就是到瑤華殿看望高貴妃以及方出生的二公主。方出殿,便得到稟報,北面都部署何福進已然進宮候見。

回到崇政殿,發現老帥正恭恭敬敬地站在殿外,氣力微弱,幾乎難以支撐他老邁瘦削的身體。見狀,劉承祐趕忙免其行禮,朝張德鈞吩咐着:“快,把何公扶進殿內!”

“謝陛下!”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入殿落座,看着老邁不堪的何福進,一場夜宴之後,其面上的病態似乎加重了,劉承祐不由嘆道:“是朕疏忽了,何公病弱至此,當登門拜訪纔是!”

何福進謙恭地應道:“陛下如此關懷,老臣已然感激不已!”

見他病重,有苦苦支撐之狀,劉承祐也不囉嗦了,直接快言快語,說道:“朕召何公來,是欲以北方戍防調整之事諮之。何公在北方掌兵多年,可謂干城,熟悉軍情,還望不吝賜教。”

“不知陛下,打算如何調整?”何福進臣聲音衰微地問道。

劉承祐以一種從容的語氣敘來,說:“不瞞何公。這些年,樞密院對天下軍隊進行整編、裁汰,實行輪戍制,而今已入正軌。唯有北軍,朕沒有大動,無他,只是天下未平,北虜尚竊占大漢山河。

若對北邊諸軍實行輪換,導致將兵疏離,難以保證戰力。何公都統在北,也當知,河北邊軍,朕是有大用的,不只是爲了構築那一條並不固若金湯的防線......”

聽劉承祐之言,何福進有些渾濁的眼神中,露出一抹恍然,想了想,坦然地向他道:“陛下前番,委老臣以信任,全權署理兵事、防務,有調動邊防,便宜行事之權。而今漢、遼議和逾三載,邊境少事,臣手中重權,也當交還朝廷了......”

“不!何公誤會了,朕不是這個意思!朕素來用人不疑,如不信任何公,當初便不會授以權柄!”劉承祐連連擺手。

“陛下,臣已老邁不堪,行將就木。有些肺腑之言,還望見諒!”何福進表情安然,說:“臣歷仕唐、晉,及至大漢,累在軍旅,朝廷所慮者,不過武夫權重,驕兵悍將爲禍罷了。觀三代之興亡,也確深受其害。

然而,當今之大漢,遠邁樑、唐、晉三朝,以中樞之實力,亦遠非一隅之地、一軍之力可對抗。再者,眼下北軍,一應糧草、軍械,都操之於朝廷之手,戰刀再是鋒利,刀柄卻握在陛下手中。

而陛下,意欲成就大業,終有一日,要揮兵北伐,屆時還需將士效命廝殺。而將士們,也多受陛下恩典,以陛下今日之威勢,大可不必以小慮而自縛手腳......”

聽何福進這一番陳情,劉承祐嘴角慢慢地掛着上了一絲淺笑,打量着何福進,說:“這些話,憋在心中許久了吧。就是不知,是何公的意思,還是軍中將校,都作此念?”

何福進:“只是老臣,個人愚見罷了!”

見皇帝陷入了思索,何福進又道:“陛下如欲整北軍,可對將帥統軍,進行調整。然諸路兵馬,都是編練多年的精銳,訓練有素......”

“將帥如何調整?”劉承祐打斷他。

何福進重咳了幾聲,應道:“老臣病態,陛下已然親眼看到了,將亡未亡罷了,已難堪大任。懇請陛下,另則統帥,以將北兵!”

看着何福進,劉承祐恍然,難怪今日,何福進這般大膽,好不避諱,盡道衷言。確是早早地,便考慮好了隱退。事實上,劉承祐召他回京,未必沒存此念。不說其他,就衝着其疾病,也不適合當北邊軍的統帥了。

劉承祐一時沒有應話,似在考慮。而何福進,臉上露出一抹遲疑過後,補充了一句:“河北諸軍使中,馬全義、羅彥瓌皆將才,馭兵有方,深得士心。唯有保定軍李筠,請陛下將之調離!”

“哦?”劉承祐眉毛上挑,意味深長地對他說道:“聽聞何公與李筠,素來不睦啊!”

何福進表情嚴肅了些,直面皇帝審視,應道:“誠然!但臣有此諫,非爲私怨。李筠爲人驕橫,自視甚高,素不滿足一軍使職位。然臣觀之,此人練兵或有可取之處,卻不能服人,粗有將勇,卻無帥才。長久置之於北邊,以其性情、野心,遲早必生事端,不利軍心,甚至影響陛下大計!”

“何公心意,朕知道了!”輕輕地吁了一口氣,劉承祐對何福進揮了下手:“公之進言,朕尚需考慮一番,先行退下,好生休養身體纔是!”

“是!臣告退!”

“張德鈞,你派朕的御輦,送何公出宮!”眼神一閃,劉承祐吩咐着,又是那個恩待將臣的仁德之主。

“臣豈敢!請陛下收回成命!”何福進卻驚了,趕忙推拒。

“何公不辭辛苦,千里迢迢來京謁見,朕送你這短短一程,以表心意,不需拒絕!”劉承祐大氣道,滿臉的笑容。

“謝陛下!”深深地吸了口氣,何福進拜倒,難免感動。

“張德鈞,你扶何公出去!”

“是!”

待何福進退下後,劉承祐卻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何福進的話,讓他有些警惕。這些年,禁軍經過多輪的整頓,基本已牢牢掌控在手中。

反倒是地方軍隊,幾番大規模的編練,效果具體如何,軍情如何,此時讓他心存疑慮了。尤其是兩路邊軍,一河北,一西南。西南那邊,暫不足憂,伐蜀在即,朝廷重心所在。

而北線,六年多了,近五萬兵馬,份量可太重了。劉承祐不願輕動,但爲了安己心,又不得不動。北巡的念頭,又在劉承祐腦海中生根發芽了。

......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開封城外,草長鶯飛,曠野之間,茂林深處,多了不少遊人踏青賞景的身影。

而這幾日,劉承祐,則帶着進京的河北邊將們,外出打獵,飲酒聚宴,聯絡感情。

射獵歸途,得到急報:“陛下,何都帥病逝了!”

“什麼!”劉承祐面色一凝,眉頭擰在一起:“御醫不是說,這兩日,有所緩解嗎?”

此報,在旁的北將們,都聽到了,表情各一,皆露戚色,唯有李筠,眼神發亮,差點斂不住笑意。

劉承祐只環視一眼,顧不得許多,策馬動身:“回城!”

“何福進的死,有沒有問題?”回宮之後,劉承祐直接召來李崇矩,嚴肅地問道。

“回陛下!確係病亡!”李崇矩回道。

“御醫怎麼說!”劉承祐追問。

“何都帥一生戎馬,身上暗創頗多,年老爭相發作,御邊多年,又操勞成疾,早入膏肓。此番回京,一路勞頓,更加重其病情。昨夜,突生高熱,就此逝世。”李崇矩說道。

聞言,劉承祐不由閉目,露出懊悔之色:“那豈不,還是朕害了何公嗎!”

“陛下,何公之病,已非藥石可救。御醫也說過,縱使善加調養,也不過苟延續命,熬不過今年,陛下不需自責!”李崇矩解釋道。

何福進之死,事屬突然,與劉承祐無干,他也沒必要針對這樣一個病危老將。但是,他這突然病亡,卻還是讓劉承祐有些措手不及。

比較關鍵的是,他死得太不是時候了......

北將進京賀壽,沒幾日,大軍統帥就死了,即便病亡,也難免令人起疑揣測。尤其是,在劉承祐將進京諸節度、防禦,一概解職的情況下。

就看那幾名軍使的反應,便可知,何福進之死,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重重地嘆了口氣,劉承祐快速地收拾好心緒,吩咐着:“傳詔,輟朝三日,讓文武百官,前去給何公弔唁!”

事已至此,劉承祐只能儘量,將其影響降至最低。而於劉承祐而言,更加迫切的一個問題,擺在他面前了,何福進逝世,何人繼之?

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94章 減稅難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51章 壽國公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96章 橐駝兒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40章 荒唐太子第88章 童謠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章 風波第365章 看衰第90章 關右節度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329章 遊市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7章 先震後蝗半島史話·桓王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18章 走私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8章 請願第88章 童謠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2章 方略第361章 安東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40章 定論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章 登聞鼓響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6章 進士樓第125章 頌公亭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33章 捷報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404章 冬夜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9章 濮州案(2)第399章 還債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9章 又窮了第317章 修法第22章 稱帝淺談兩點無題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18章 蒲陰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07章 殿試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314章 門庭若市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37章 回鶻使者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4章 中原易主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96章 開寶八年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49章 降表第146章 驕將
第56章 腹心之談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94章 減稅難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51章 壽國公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196章 橐駝兒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40章 荒唐太子第88章 童謠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311章 爲太子劉皇帝也是操碎了心第396章 外放成都府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章 風波第365章 看衰第90章 關右節度第78章 安東這地不簡單第329章 遊市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67章 先震後蝗半島史話·桓王第24章 人事調整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218章 走私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21章 駕幸樞密院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8章 請願第88章 童謠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340章 《開寶總類》第12章 方略第361章 安東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340章 定論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234章 王公勤勉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81章 西巡路上怨言多第27章 西京風波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章 登聞鼓響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6章 進士樓第125章 頌公亭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36章 郭氏父子第133章 捷報第325章 成長與成熟第207章 王景崇之死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404章 冬夜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39章 濮州案(2)第399章 還債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99章 又窮了第317章 修法第22章 稱帝淺談兩點無題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118章 蒲陰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107章 殿試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1797章 吸血的拍賣會第2143章 世宗篇18 皇帝意志第1743章 臣服尚有門檻第79章 “撫遠之戰”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314章 門庭若市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37章 回鶻使者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4章 中原易主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2081章 太宗篇28 劍南“玩”脫了第96章 壽春城內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352章 皇城使和他的義子第196章 開寶八年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49章 降表第146章 驕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