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冬夜

夜下,太子行在,也許是氣候的緣故,環境冰冷而壓抑,侍衛的衛士們,都不免微低着頭,瑟縮在棉袍裡,以避風寒。

寒風瘋狂地涌入房間,使得室內燈火晃動不已,明滅不定,晦暗旳光線,也彷彿映襯着劉暘那不爽的心情。

“殿下,喝點熱湯,暖暖身子吧!”一名內侍恭恭敬敬地端上祛寒的甜湯,貼心地說道。

劉晞坐在劉暘對面,拿起一小碗嚐了一口,當即吩咐道:“這如何能祛寒,要暖身,還得靠烈酒,你去,尋人把我帶的那兩壇汾酒取來!”

“是!”晉王殿下發話,一個小小的內侍哪裡敢多嘴,哪怕他是太子的近侍。

“二哥,還在生氣?”見劉暘冷着一張臉,仍舊意氣難平的樣子,劉晞露出他漫不經心的笑容:“事情出了,解決便是,不值爲之過分氣惱!”

聞言,劉暘搖了搖頭,輕聲嘆道:“我又豈只是爲此事着惱,只是略感失望,也覺惶恐。開國這纔多少年,吏治便有如此敗壞的跡象,河工水利,數百萬生民安危憂切相,他們怎敢在這等事務上上下其手,營私舞弊!”

聞言,劉晞說道:“古語有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此爲常理,不足爲奇!莫說當下,就是在乾祐早期,朝廷用法那般嚴苛,同樣不乏斗膽犯行者,想想當初的揚州貪腐大案吧!似此等事件,是永遠無法避免的,這些年,三法司處置了那麼多官吏,二哥也應該見怪不怪了吧!”

“道理如此,我也明白,但總是義憤難填!”劉暘撩動了一下袖子,端正坐姿,頭一次有些失了他太子的風度,冷冷道:“我憤怒的,是這些人夠膽包天,利慾薰心。今秋河決,數十萬河南百姓,慘受其害,朝廷嚴懲厲誡,處置了那麼相關職吏,竟然沒有人引以爲戒,還敢從中作奸,他們真是一點敬畏之心都沒有嗎?

天道昭昭,在當下大漢之下,竟有人膽敢行如此逆天害民之舉,置朝廷信任於何地?置堂堂國法於何地?置數百萬生民於何地?

原本我尚有些不相信,不相信有人敢頂風違法,若不是親自去走一趟,焉能看到這清平盛世之下,竟有如此猖獗腐敗!

朝廷中收到的,總是河清海晏,政通人和,天下太平,出了這樣的事,如何能夠放下心來,安享太平?”

“二哥就是看得高遠,看得深刻,明察秋毫,見微知著啊!”聽劉暘這番話,劉晞也感慨道,但語氣總是顯得有些輕鬆,彷彿看透了這等事況一般。

“三弟,你爲何能夠保持如此平常心態,等閒視之?”劉暘盯着劉晞,反覆打量了他幾眼。

迎着劉暘的目光,劉晞沉默了一下,收起了一些俏皮,變得認真起來,答道:“二哥,這自古以來,朝廷爲政,屬吏政最難,絕無一勞永逸之法。朝廷法制再全,終需天下官吏去執行,去維護,官吏手中有權,那就難免倚權弄法,恃權謀私。

朝廷雖然提倡廉政,褒獎清官,但是,想要天下官吏皆是道德君子,顯然也不可能。爲政治民,官吏們治的是民,朝廷治的則是官!

民有難,官解之,官有弊,則朝廷治之,如是而已!”

劉晞這一番論調,理性之中,也詮釋着一些讓人心寒的現實,劉暘張了張嘴,終是有些無奈地感慨一聲:“你倒是看得透徹!”

“不是我看得透徹!以二哥之睿智,秉政這麼多年,處置了那麼多事,見識了那麼多黑白,又豈能不明白,只是二哥胸懷天下,心憂黎民,對這世間寄寓太多罷了!”劉晞搖搖頭道,略顯直白地捧了太子一句。

劉暘聞言,脣角不由帶上了少許的苦澀,他是太子,他儲君,對於大漢,對於朝廷,自然寄託着太多美好的事物,只是現實情況,總是讓人心冷。

“二哥,你嘆息的模樣,是越發像爹了!”看着劉暘,劉晞道。

聞言,劉暘終於笑了,隨機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表情,沉吟幾許,嚴肅道:“以你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置?”

劉暘也正經道:“事情尚未調查清楚,無法定論,臣弟以爲,不需操切,待結果出來,依律制判罰,有一個算一個,絕無姑息便是了!官員治政行事,都該是有底線,觸犯了底線,天理尚且難容,何況國法!”

下意識地點着頭,對於劉晞的想法,也沒有異議。但想了想,回身坐到書案後,提筆便寫下一篇公文,檢查一遍,用印之後,朝外邊招呼道:“懷遇!”

“在!殿下吩咐!”一直作爲劉暘貼身武官的馬懷遇聞聲,立刻入內,拱手受命。

劉暘將手中書文交給他,吩咐道:“將此信密封,快馬送呈西京!”

“是!”馬懷遇沒有絲毫猶豫,也沒有任何疑惑,應聲而去。

“這懷遇,是越發幹練了!”看着自帶一股果敢之風的馬懷遇,劉晞不由道。

劉暘則露出一抹會心的笑容:“懷遇年少老成,這幾年,也受到了一些歷練,成長很快,可以爲朝廷辦事了!”

“跟在二哥身邊,何愁歷練,還是二哥提攜得好!”劉晞道。

劉暘擺擺手:“我一直視懷遇爲兄弟,何談提攜?”

劉晞也不糾結於此事,不由提起劉暘適才的吩咐,問:“二哥要將此事上報?”

劉暘點了點頭,說:“另外,我向爹請命,調動河南道武德司下屬的探吏,也跟進此案的調查!”

提起武德司,劉晞眉頭稍微皺了下,終是說道:“有武德司的人協助偵探,那此案想來可迅速水落石出了!”

顯然,對於武德司的功能,所有人心中都有個譜。而劉暘動用武德司,也想着先奏報劉皇帝,請得示諭,也足見這個太子,終究還是理智的,頭腦清醒,很有分寸。

“來,我們兄弟,也有許久沒有共飲了,我也嚐嚐你收納的美酒佳釀!”內侍取來劉晞帶的酒,爲兄弟倆備好酒具,劉暘也來了興致,衝劉晞笑道。

劉晞則親自動手,爲劉暘斟酒。對飲之間,慕容德豐跑了進來,幾乎是闖進房中,腳步有些急促。

見狀,劉暘眉頭微蹙:“日新,出了何事,讓你如此失態?”

慕容德豐面容間的興奮難以掩飾,激動道:“殿下,西京來人,通報說,趙妃娘子有喜了!”

“哦!嗯?”劉暘反應明顯慢半拍,隨即兩眼睜大,猛然瞪嚮慕容德豐:“你說什麼?”

“趙妃娘子有喜了,陛下特地差人來報,請殿下回京!”慕容德豐重複道:“恭喜殿下!賀喜殿下!”

“這......我......”劉暘也失態了,支吾片刻,化作一陣釋然的笑聲,彷彿卸下一份沉重的負擔,雙目之中竟有些潤意。

劉晞坐在一旁,見着劉暘微微顫抖的手,桌案上灑調的酒水彷彿訴說着太子的心情。舉杯,劉晞眼神閃爍了下,含笑道:“恭喜二哥!嫂嫂既然有喜,看來行程得有所更改了!”

劉暘嘴角咧開了花,但成長的城府足以讓他在短時間內平復心情,聞言,卻搖了搖頭:“確是喜事,不過,還不至於因私廢公,東宮自有人照料,我又豈能半途而止,急於返京!”

“吩咐下去,明日起行,先往博州視察!”劉暘朝向慕容德豐,吩咐道,聲音中仍舊帶有少許的顫抖。

“是!”劉暘這樣的表現,反倒讓人更加敬佩。

“添一副碗筷,再上些菜!”劉暘滿臉放光,招呼着慕容德豐,道:“日新,你也入席,今夜我三人,一醉方休,不醉不歸!”

“殿下有此雅興,臣自當奉陪!”慕容德豐笑道,看起來比劉暘要喜悅多了。

劉晞則主動斟起酒來,這冬夜原本有些壓抑沉悶的氣氛,明顯被打破了。

第361章 安東國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7章 嚇人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19章 難審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68章 婚宴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43章 不自知第396章 天花板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3章 舉城同歡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772章 處置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80章 進攻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68章 西縣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29章 遊市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487章 “驚喜”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9章 醫政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49章 降表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77章 嚇人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70章 大禮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3章 班師第252章 面聖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773章 質問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30章 小市民第125章 頌公亭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461章 癲狂?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76章 拷問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57章 鄭州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75章 高貴妃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35章 許州兵匪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67章 宿州一線第51章 詔令西進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713章 機遇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36章 母、妻、子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60章 宰割天下
第361章 安東國第182章 大漢最北端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77章 嚇人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19章 難審第1679章 太子過問軍事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世宗篇43 南定西南第68章 婚宴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43章 不自知第396章 天花板第12章 令人陶醉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200章 天子的態度第267章 仁厚太子第13章 舉城同歡第98章 灰溜溜地滾回去第1772章 處置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7章 王峻暴亡,將臣進京第360章 今日狩兔,他日獵敵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91章 今日開寶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80章 進攻第2044章 最後的旅途15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268章 西縣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345章 玉林狗肉館第329章 遊市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487章 “驚喜”第473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49章 醫政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49章 降表世宗篇28 朝暉之城,老年白龍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77章 嚇人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22章 安東國的第一個冬季第70章 大禮第1678章 保守與擴張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93章 班師第252章 面聖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1773章 質問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47章 負荊請罪第330章 小市民第125章 頌公亭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461章 癲狂?第184章 心照不宣第376章 拷問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363章 安西緩封第457章 鄭州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75章 高貴妃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135章 許州兵匪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67章 宿州一線第51章 詔令西進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83章 李相爲帥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42章 武德使之死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90章 欒城之戰(2)第1713章 機遇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63章 朝廷應對第328章 決議橫涉流沙第236章 母、妻、子第2054章 太宗篇1 變天第360章 宰割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