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

乾祐五年四月初十,晉陽城南。

永利驛已然恢復如初,劍痕刀印被消除,損壞的門窗建築也已修繕完畢,血腥味在一場夏雨之後,被洗刷得乾乾淨淨。並且,隨着新安排的驛吏到,也恢復了接待,供官旅之人落宿。

ωwш★ ттkan★ ¢ O 驛外道左,足足二十幾輛馬車一字排開,分別裝載着太原王劉崇一家老小,以及大量金銀細軟。

周遭,是爲數不少的軍卒護衛,禁軍與武德營士卒加起來,足有兩百多人。奉天子劉承祐詔令,由武德使“護送”太原王劉崇南下進京。

驛前的一座篷寮下,李少遊、範質、趙匡胤相對而坐,比較隨意,木桌之上,擺着一壺三杯,已有李少遊新收的美嬌娘伺候着斟酒。

“二位,我自南歸述職,先走一步,盡去繁累,河東的重任,可就落在你們身上了!”李少遊面帶笑容,意態瀟灑地衝範質與拱拱手。

“郡公灑脫,末將是既羨慕又佩服啊!”趙匡胤呵呵輕笑。

範質則還是一臉肅容,指着劉崇一行,叮囑道:“郡公南下,還需謹慎,善加保護太原王,一路平安!”

“飲罷此杯,就此別過!”李少遊微微一笑。

“請!”

排頭的一輛馬車,劉崇正坐其中,比起子孫家眷,他還能獨乘一車。此時的劉崇,鬚髮已然雪白,他年近六旬,歲數本就不小了,又遭逢大變,情緒起落之間,心神俱傷。

形容枯槁,面上的老人斑都明顯了許多,靠在車廂上,渾濁的目光透過簾幕,朝外望去。一陣恍惚之後,發現了李少遊的身影,一副浪蕩公子的舉止,漫步靠近。

只透過車簾口,朝裡看了看,與劉崇對視一眼,沒有多言語什麼,只是招了下手,大聲吩咐道:“出發!”

李少遊終食言了,並沒有同劉崇徹談一番,以解其惑。甚至於,在劉崇被拘押起來之後,就沒有再與之有過私下交流。

一名心腹下屬,跟在李少遊身邊,指着後邊的數輛裝載滿金銀珠寶的馬車,好奇地問道:“郡公,都是一干階下囚,何以還讓其保有這般多財貨?”

聞問,李少遊道:“陛下的詔命,只是讓我們,將劉崇一家,完整地押赴東京!”

“他們犯的,可是叛逆大罪啊!”下屬不解。

“事前爲叛逆,事後則不一定了......”李少遊幽幽道:“如何定罪,如何處置,都將由陛下一言而決,輪不到我們去考慮,做事即可!”

下屬則壓低了聲音道:“屬下只是擔心,郡公寬容善待於太原王,落入有心人眼中,會被打成‘同情’叛逆......”

“你嘴裡所說有心人,指的是誰?”李少遊嘴角揚起一道輕蔑的弧度,平靜地說道:“不管怎麼說,太原王都是我的長輩,天子的嫡叔,留那些錢財,到了東京,或可令其活動活動,也許能夠脫罪呢?”

從李少遊的語氣可以聽出,他似乎動了惻隱之心。

“傳令下去,河東的事,都給本公緘口不言!”李少遊突地,嚴厲地衝下屬吩咐着:“記住,武德司察人言行,也要善加約束自己的言行。我盯人,難免人盯我!”

“是!”

此番河東政變,拿下劉崇,雖然見了血,死了數百卒,但針對於此事,當如何定性,至少在李少遊眼裡,還有些懸念。

若是劉崇正式舉起反旗了,起兵作亂了,那麼沒得說,朝廷必發檄詔,將之打爲叛逆,派兵征討,將之挫骨揚灰。但是,終究事消於變亂之前。

劉崇有謀反之實,河東軍有叛逆異動,東京朝廷,河東將吏,有很多人都知道,但到此爲止,以善後的範質、趙匡胤爲首,都有意地在淡化“謀反”,顯然,是受了密諭的。

李少遊呢,他大概猜得出天子的某些考慮,事情沒有超出掌控,那麼對如今的大漢朝來說,就不當再存在“叛亂”之說,尤其是皇室內部的傾軋,最容易讓天下人非議、笑話,也不利於政局的穩定。

上得舒適的車駕,李少遊將他的美嬌娘攬入懷中,與之談笑嬉戲,盡享溫柔。只是神宇之間,已然帶上了些疑慮,他在考慮,還朝之後,該如何善後,善後他自己。

這些年,李少遊別的能力沒提升,但對於政治,對於君心的敏感性,卻是蹭蹭地往上漲。當今天子,最爲在意的是什麼,無他,一皇權,二軍隊。

此番,他李郡公,在河東,可是切切實實地操縱了好大一盤棋。擒得劉崇,消變亂於無形,以全河東,爲朝廷收兵制權,鋪平了道路。

功莫大焉!

但是,李少遊平日裡浪蕩不羈,但就好個琢磨。仔細想下來,爲了完成使命,此番在河東,可幹了不少犯忌諱的事。

與河東下屬的官員、將吏,牽扯太深了,太原、汾遼、岢嵐、忻代,武德司的滲透,太過厲害。換個角度想想,潛於暗處,悄然之間,便使得河東變了天。

可以說,在劉崇被擒之後,從那一刻開始,李少遊就是整個河東,最有權勢的人,即便是因爲有天子劉承祐的授權在。

但是,如果他李郡公也有異心呢?那麼,後果不堪設想。今日,能奉君詔,在河東,御文武,制兵將,異日換了個地方,矯詔亂命呢?

這些問題,李少遊並不覺得自己是杞人憂天,且,以他對天子的瞭解,他相信,天子一定會考慮到。即便眼下沒有,待事後,也一定會。

想得越多,李少遊自己都怕了......

此番,在河東軍政之間,武德司牽扯得太深了,已然過線了。那些身上,貼上了武德司標籤的官吏、將校,幾乎都在李少遊掌中,但此時於他而言,只覺燙手。

“得交出來啊!”李少遊幽幽地嘆了口氣。

“交出什麼?”聽李少遊突兀的一聲,懷中的新歡,好奇地問道。

回過神,偏頭看着依偎在自己身上的美人,這是他在晉陽城中尋摸的,一個良家小寡婦,玉面修容,身材豐滿,又會伺候人,很中他意。

嘴角,慢慢地盪漾開一抹笑容,李少遊擡指,點在那堅挺而柔軟的胸上,如指山巒,輕輕划動,引得小少婦嬌軀直顫。

李少遊道:“將這繡着玫瑰的褻衣給本公交出來,本公粗略一觀,必出自名工之手,要把玩品鑑一番......”

功名於我如浮雲,美酒佳人是最愛!

李少遊此人,從來都是個聰明人,早些年,或許還有些權欲,但人總歸會變的。手執重權,人人敬畏,在武德使的位置上,也體驗過了,但事實證明,並不足以讓他逍遙快活......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當初,主動分權與王景崇,又力勸其父去職解權歸養。到如今也一樣,自覺危險,能夠消除皇帝戒心的權力與事務,便絕不會捨不得。

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51章 詔令西進第269章 愛將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73章 解決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3章 考校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761章 新問題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676章 慘重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2章 絕境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5章 王樸走了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803章 運動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487章 “驚喜”第3章 取士不公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3章 兩廣運動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03章 抓起來!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85章 異心第159章 亂情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752章 放手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5章 瑤華春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75章 軍略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90章 老將可用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339章 那一腳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57章 河東風雲(4)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21章 登乾元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70章 御宴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78章 召還二郎?
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第51章 詔令西進第269章 愛將第154章 河東風雲(1)第73章 解決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116章 康宗篇8 侯府鍵政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3章 考校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1761章 新問題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1676章 慘重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102章 絕境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47章 兵臨、敵情、決策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5章 王樸走了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1803章 運動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487章 “驚喜”第3章 取士不公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3章 兩廣運動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03章 抓起來!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85章 異心第159章 亂情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94章 蕭護思眼中的強漢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39章 王昭遠:此乃戰機第55章 拉開序幕第1752章 放手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63章 武德奏事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55章 符氏姐妹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35章 瑤華春第52章 六穀土豪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175章 軍略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90章 老將可用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339章 那一腳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57章 河東風雲(4)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21章 登乾元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272章 徵發之苦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172章 潦倒的鐘謨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170章 御宴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98章 封禪之議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816章 一個勳貴家族的進化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164章 壽陽郡公的憂患意識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40章 大獲全勝第137章 迂迴之師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78章 召還二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