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章 上海新區(七)

楊育新又認真的想了想,這才發現自己無論是當利順德飯店的經理,還是現在上海新區的最高負責人,都是通過穿越者的公開招聘獲得來的,而不是靠推薦或直接任命。這也造成自己現在也算是地方大員,但在中央裡卻沒有一個同盟者,一但出了事,連個幫自已說話的人都沒有。

想到這裡,楊育新道:“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蔣怡道:“首先你趕緊先帶流蘇去審覈,把這個程序補上,並且向辦事處承認錯誤,就算是審不過去也沒關係,可以暫時讓她住到中心的宿舍去,而且這次你回青島,把她帶回去參加學習,這一關總是要過的,所以也別捨不得,就是幾個月的事情,把這個手續補齊了,也就不會再被別人抓住把柄。”

楊育新想了一想,也覺得蔣怡說得有道理,早一天讓白流蘇通過審覈,自己也就能夠正大光明和白流蘇在一起了,因此也點了點頭,道:“好吧,明天我就帶流蘇去辦事處,並且會勸說她到青島去好好學習。”

蔣怡道:“這次回青島,不光是辦流蘇的事情,而是借這個機會,和青島那邊的有關部門走動走動,和行政院的人多多交流,找幾個盟友。別看我們上海新區的規模不大,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收入也不低,這就是我們最大的資本,因此和我們結盟,對行政院的任何一個人都有好處。”

楊育新聽了,也連連點頭,自己以前確實是太忽視這方面的事情了,搞政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盟友,單槍匹馬是出不了頭的,現在要趕緊將這一步給補上。而且楊育新也不是笨人,立刻就想到自己和商務委員委會、文教衛委員會還是有共同的利益的。因爲現在上海新區的主要任務還是發展經濟,由其是對外經濟,因此和商務委員會是天然的盟友;現在上海辦事處最拿得出手的還是文化產業,而且楊育新還有意引領上海的時尚,叧外在以前上海方面多次進行輿論的對抗,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華東政府也有意將上海打造成一個對外宣傳的窗口,這一切事務都屬於文化的範圍,那麼自己就和文教衛委員會有很一談了,除此之外,還有建設委員會也能夠爭取一人。這麼看來,其實自己現在的環境並不差,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不過這時楊育新也不禁有些後悔,道:“前幾天徐濟超和葉巖福在上海的時候,就應該和他們好好交流一下,結果這麼好的機會卻被錯過了。”

蔣怡道:“這也沒什麼可惜的,徐濟超是最早的五巨頭之一,這五巨頭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聯盟,不僅在穿越者中的威信極高,又有軍隊的支持,是其他團體無法相比的,有五巨頭在,其他的團體就翻不起多大浪來,這就註定了他們是不會再輕易的擴大自己的團體,而對其他團體秉持一個公證的原則就可以了,就算你現在去投靠,他們也未必會收你,至於葉巖福到是一個不錯的結盟人選,雖然你沒有正式對他表明態度,但他在上海期間,你對他的招待很好,這也爲下一步交流留下了餘地,這次你去上海也不訪找個藉口,就說他在上海期間,事務太多,沒有時間詳談,這樣也是說得過去的。”

楊育新聽了以後也佩服不己,而且對蔣怡也要重新認識,在穿越以前,蔣怡在楊育新的眼裡就是一個還算是精明的職業女性而己,而在這個時代,雖然蔣怡在利順德飯店、還有上海新區的工作都完成的很好,但也並沒什麼特別突出的能力,卻沒有想到蔣怡還有這樣清晰的政治頭腦,在這樣複雜的局面中找到可行之路,自己原來和蔣怡結婚,不過是抱着湊合一起過日子的打算,而現在看來,這一步棋到是走對了,兩人到是可以互相扶持配合,幹出一番大事業來。

而想到了這裡,楊育新忽然想到自己對上海未來的規劃,以及自己的三個建議。雖然自己認爲規劃和建議都不1錯,但還是和蔣怡協商一下更保險一些。

於是楊育新立刻將這三個建議和自己的打算詳細的對蔣怡講說了一遍。而聽完了楊育新的講說之後,蔣怡認真的想了一想,才道:“這三個建議都不錯,如果能夠實施,確實將會讓上海新區的發展更進一步,而且這也可以增加我們的份量,不過其中的細節還可以再修正一下。”

楊育新道:“怎麼修正?”

蔣怡道:“首先是建造發電廠這一項,可以加上只用我們上海新區的財政收入解決,不用向青島審請拔款,反正這筆錢我們也出得起,這樣還能省了青島那邊的麻煩,而且推進的速度也要快得多,只要是青島那邊一批,馬上就可以實施,現在上海新區是越早出效益越好。”

楊育新道:“也對,現在青島那邊立項拔款,什麼事情都要講程序,然後就是層層審批,真不如我們自己來做。”

蔣怡又道:“成立建築公司的事情,最好是先和建設委員會通個氣,也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和建設委員會搞好關係。”

楊育新也點點頭道:“在上海成立建築公司,本來就是對建設委員會有利的事情,相信這份大禮他們是不會不收的。那麼成立製衣廠呢?可以找工業委員會嗎?”

蔣怡道:“這就沒有必要了,現在天津己經有製衣廠,可以大規模生產服裝,而我們的製衣廠是要引領上海時尚,這就註定了我們的服裝是走中高端的路線,不會形成大規模的生產。而且工業委員會看重的還是大工業項目,不會把這一點小利益放在眼裡。”

楊育新道:“這麼說製衣廠就不辦了?”

蔣怡道:“當然要辦,不過不是由政府辦?而是由私人來辦,更確切的說是由我們自己來辦?”

楊育新怔了一怔,道:“由我們自己來辦?不是說政府官員不允許私人經商的嗎?”

蔣怡點了點頭,道:“好辦!我辭去政府的職位,來經營這個服裝廠,規定只是不允許在職的政府官員不許私人經商,並沒有禁止政府官員的配偶經商,所以只要我辭去政府的職位,就不違反規定了。”

雖然今天蔣怡給楊育新帶來了很多意外,但楊育新再次被蔣怡的思路感到了震驚,道:“你要辭職?”

蔣怡道:“其實我早就想過辭職的事情了,本來想找個時間和你認真的商量一下,我們倆現在都在政府裡任職,這樣很不好,一來是官場的風險太大,我們在舊時空裡又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未必會一帆風順,因此我們倆都在政府裡任職,是把所有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二來即使是從政,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經濟實力本來就是從政的基本條件之一,在我們穿越之前,政治穩定的國家基本都是家族化了,現在我們這方面還不明顯,是因爲我們的政府纔剛剛建立,早晚都會到這一步。而我們倆現在的收入雖然不算低,但也只能保證我們的生活,要爲從政提供資金支持,遠遠不夠。因此我們倆人不如有一個人從政府裡退出來,轉向經商,這樣互相扶持發展,萬一從政這條路走不通,那麼將來也有一條退路。正好碰上你提出的建議,在上海開辦一家高端的服裝廠,利用我們在上海的影響力,加上現代的服裝設計思路和營銷思路,經營的問題不大,是一個很有發展的項目,正好借這個機會。”

楊育新道:“我承認你說的有道理,但也沒有必要讓你退出政府,流蘇不算,但雯秀、雯綺姐妹倆都是通過了審覈的,讓她們倆出面來經營製衣廠,我們在背後指揮不行嗎?”

蔣怡道:“估且不論這樣的做法在經營上面有多麼麻,你對製衣廠的期望可是要引領上海的時尚,你認爲弄個傀儡在臺前,能夠達到這一步嗎?而且不是我這人小心眼,從法律上說,雯秀、雯綺姐妹倆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最多隻能算是有事實夫妻關係,但那有什麼用,別到頭來我們白忙了一場,給別人作了嫁衣。因此只有我米”

楊育新苦笑了一聲,忽然道:“怎麼在穿越以前沒看出來,你還有這樣的見識和頭腦呢?”

蔣怡“哼”了一聲,道:“在穿越之前,我們在普通人裡也許算是混得不錯的,有房有車有存款,但總體看還是屬於社會底層,最多是倒數2、3層,要不是穿越到這個時代,那有這樣的機會呢?”

楊育新一想這話也對,雖然說有能力的人在那裡都能出去,但時代環境、個人出身、機遇對一個人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所謂時世造英雄,失去了時世這個條件,英雄也難有用武之地,就像自己這批穿越者,如果在舊時空裡,估計絕大多數人最終也就只能到高級白領或高管的層次,但在這個時代,除了極少數屌絲之外,可以說到現在都己算混得風聲水起,達到穿越前無法達到的高度。

於是楊育新道:“好,你讓我好好想想,反正去青島還有幾天時間,我們還能再好好商量一下。”

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二零四章 正面進攻(中)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六五章 年終(下)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作者發言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
第三九六章 談判(四)第一一一章 接管天津(三)第四十一章 勝利第四一零章 旅順攻略(七)第三八一章 足球比賽(二)第十六章 權力下放與權益保障(三)第一五六章 對日談判(上)第二一七章 爪哇之戰(七)第二零四章 正面進攻(中)第三三一章 海歸(二)第一五五章 訪徳使團(中)第二五七章 公審大會(二)第五三四章 第二次鴨綠江之戰(五)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一六五章 年終(下)第五二四章 談判(二)作者發言第二九八章 脅迫(三)第五十一章 上海新區(四)第六三五章 納土納羣島海戰(七)第二一八章 青島戰役(三)第七百章 求和(七)第五九八章 濟南衆態(七)第十二章 軍艦出擊第三七五章 對馬海戰(二)第六十六章 工業(三)第六一三章 朝見風波(五)第十二章 接管濟南(五)第五三四章 土地政策(二)第三三五章 李鴻章來訪(十二)第四六三章 武昌之行(四)第二零五章 正面進攻(三)第二三四章 訪日艦隊(五)第一七六章 南洋鉅富(三)第三七八章 上海(六)第一七七章 南洋鉅富(四)第一五三章 徳國之行(十)第三九五章 全面開戰(四)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第二八八章 全面展開(三)第五六零章 夜襲(一)第三三八章 工業成就(四)第三四一章 李鴻章來訪(十八)第一八三 商務招標第一七零章 南下上海第三六六章 軍營釆訪(上)第二四零章 教育(上)第二一六章 青島戰役第五九五章 上海租界(七)第一八四章 德國海軍戰略(二)第四八五章 清廷朝議(下)第六十八章 德國使團(八)第四二六章 停戰期(七)第二三七章 作戰計劃(五)第一二七章 電報第三六七章 軍營釆訪(下)第一九四章 訪問英法(五)第四十八章 登陸作戰(下)第二三九章 王家寨第二零七章 奇襲庫倫(一)第二七一章 根據地(十三)第三十章 出兵(三)第三九五章 談判(三)第四十四章 錦州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錦州告急(二)第五九九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上)第三三七章 李鴻章來訪(十四)第二四八章 創業(一)第四十五章 導彈與炮彈(下)第九十七章 天津租界(四)第四七一章 迎擊俄軍(八)第一五零章 上任(四)第五八一章 進攻瀋陽(五)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二九一章 漁人行動(三)第四九三章 聯盟終結(上)第二一零章 戰爭規則(六)第二四一章 第二次長崎事件(四)第三六一章 徳國特使(九)第四十一章 敘舊(下)第十章 五年規劃(一)第一二三章 學校(二)第五九九章 濟南衆態(八)第三八六章 足球比賽(七)第六四六章 日本本土作戰(六)第十九章 海軍編制(三)第五九一章 濟南衆態(一)第一七二章 投資考察(三)第五十六章 上海新區(九)第二八六章 全面展開(一)第五一六章 試演(下)第三四七章 歐洲危機(四)第二七四章 戰爭開始(三)第五八四章 青島密約(四)第四八二章 統一商界(四)第八十七章 戰前準備(四)第二四二章 王家寨(四)第二四五章 天誅(二)第三六二章 徳國特使(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