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退讓

天底下的婆婆,再是自詡公平的,在兒子和兒媳發生矛盾時,心裡肯定都是向着兒子的,史夫人也不例外。不過王氏會做人,她雖是要告賈政的狀,卻隻字不提他的錯處,只說自己生性愚笨,生的孩子也不聰明,珠兒都一歲半了,還不會背三字經,丟了二爺的臉,是她對不住二爺。王氏把姿態放得如此之低,史夫人還能說什麼,賈珠這個表現,比起賈瑚,也不差什麼了。

兒媳無可指責,史夫人只好說了兒子幾句,就是在她看來,賈政對賈珠的要求,也是有些偏高了。旁的不說,就是賈政自己,也是滿過三歲以後,才把三字經給背下來的,史夫人那會兒還覺得他很聰明呢。如今看來,珠兒比他老子還要強些,可賈政倒好,居然還不滿意,實在是吹毛求疵了。換個聰明點的,這個時候肯定就點頭說是了,一歲多的小娃娃,何必那麼嚴苛。

不想賈政是個脾氣孤拐的,他見史夫人居然站在王氏那邊,心中不由暗道,婦人心軟,如此溺愛孩子,將來如何能有成就,他從四歲啓蒙起,哪天不是苦讀詩書,何曾有過偷懶的行徑。於是,賈政洋洋灑灑發表了長篇言論,主題概括下來,不外乎六個字,子不教父之過,氣得史夫人差點一個倒仰,你個死性孩子,你老子當日也沒這麼管教你啊,王氏更是直接暈了過去。

一場鬧劇至此收場,隨即就有大夫上門給王氏診脈,診斷出來卻是喜事,原來她已有了一個多月的身孕。史夫人見王氏要安胎養身子,就提出把賈珠接到她身邊養一段時間。王氏想到有史夫人護着,賈政不能肆意逼迫兒子,立即答應下來,心中卻有些不解。史夫人牢牢抓着管家大權,遲遲不肯下放給張氏,不然以她對賈政的偏愛,只怕賈珠一生下來,就要被她抱去。

如今,史夫人突然說要帶孫子,是不是意味着張氏要開始管家了,否則史夫人哪有那麼多的空閒時間。想到這裡,王氏不由有些着急,史夫人什麼時候放權不好,偏要在她有孕的時候,想打着給張氏幫忙的旗號,從中分一杯羹都不行。王氏哪裡曉得,史夫人之所以這麼做,並不是心甘情願的,而是賈代善催問了好幾次,說長媳娶回家,不是擺着看的,要學會給長輩分憂。

當然了,史夫人也不是要把榮國府的中饋,一股腦兒都交給張氏,她先是把府中各處的管事,該升的升,該換的換,確保各個位置都有自己的心腹,才把賬本全部清理了,賬面做得漂漂亮亮,只剩下應付日常開支的銀兩。史夫人的算盤打得很響,賬本和內庫的鑰匙都在她手裡,張氏所謂的管家,不過是幫她跑腿,若是她做得不好,等王氏生產了,她正好可以讓她幫張氏。

屆時,兩個兒媳婦互相制衡,她這個當婆婆的,只要冷眼看着、從旁點撥就好,日子豈不自在。史夫人的這番心思,自然是不會向王氏道明的,她只說讓她安心養胎,早日給珠兒添個弟弟。

王氏心有成算,曉得凡事不能一躇而就,只要史夫人的心在賈政身上,她就沒什麼可擔心的。眼下,她最要緊的任務就是安心養胎,不管兒子女兒,總要長得好、人聰明,長輩纔會喜歡。

倒是張氏,進門自在了這些年,突然被史夫人叫去幫着管家,心裡頗有些不習慣。張家書香傳家,慣是最會教養女兒的,管家理事這些技能,張氏十來歲就跟着母親和嫂子們學過,還親自在家實踐過,可以這麼說,真把榮國府的中饋全交給她,她定能管得妥妥當當。可像現在這樣,凡事有人鉗制,錢銀捉襟見肘,上頭還有個婆婆虎視眈眈,就等着尋她差錯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日常用度倒也還好,一切照着規矩來,史夫人以前怎麼做的,她就怎麼做,哪怕明知不妥,也堅決不做改動,反正她依例而爲,誰也無從指責,要是有人說她錯了,就是在打史夫人的臉。

可是突發事件,就比較麻煩了,按照舊例來吧,顯得不好看,可要是改了原來的規矩,史夫人只怕有話要說,張氏目前頭痛的,就是賈三姑娘的婚事,她的那個嫁妝,着實是讓她爲難了。

賈代善的三個庶女,賈大姑娘和賈三姑娘是杜姨娘生的,杜姨娘原是徐太夫人的丫鬟,賈代善征戰在外的時候跟着伺候過他,算是賈家的有功之人,後來生了賈大姑娘,就提了姨娘。

賈二姑娘是鄧姨娘生的,鄧姨娘是史夫人的陪嫁丫鬟,據說長得特別漂亮,曾經有段時間很得賈代善的寵愛。不過杜姨娘和鄧姨娘都是薄命的,杜姨娘生賈三姑娘的時候難產沒了,鄧姨娘則在生下賈二姑娘的第二年,一病去了。因而賈家的姑娘們,都是跟在史夫人的身邊長大的,一應待遇,全部相同。外面的人知道了,都說史夫人賢惠,對待庶女也是視如己出。

賈大姑娘比賈政大一歲,賈二姑娘跟賈政同齡,只比他大了不到兩個月,兩人都是出了徐太夫人的孝期,就被史夫人匆匆嫁了出去,畢竟她們是姐姐,她們沒有嫁,賈政不好娶王氏進門。

史夫人給庶女挑人家,可是很講究的,都是挑的有爵位的勳貴之家,不可能繼承爵位的庶出子弟。說起來不僅名聲好聽,還省了不少嫁妝,誰家的主母會給庶子娶媳婦下重聘呢,聘禮少,嫁妝自然也少,自古皆是如此。史夫人的做法,不能說是有錯,只是在張氏看來,顯得有些浪費,反正都把庶女養大了,何必隨便打發出去,挑個窮苦些的讀書人,興許還能有回報呢。

大燕的勳貴,都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起家的,前兩代可以說是真的英勇無敵,沒有他們,就沒有大燕的天下。可從第三代起,由於天下承平,大部分人就是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睡覺,像賈赦這樣的勳貴子弟,京中枚不勝舉。賈赦還好,他是嫡長子,他爺爺和老子留下的東西,大部分是他的,庶子就不同了,尤其子弟多的人家,只要一分家,就跟平民百姓沒什麼區別。

把養了十幾年的庶女嫁給這等人,不是浪費是什麼,張氏看得出來,史夫人在生活上,真沒虧待過她的幾位庶女,賈敏有的,她們都有,明面上絕對是公平的,何必婚事上這麼短見呢。

賈三姑娘的婚事,和她的姐姐們差不多,史夫人爲她挑選的夫婿,是撫順伯卓家的庶出三子。國公府的庶女嫁伯府的庶子,雖然顯得低了一點,也還說得過去,嫁妝數額也是有舊例的。

誰知就在去年,撫順伯家出了件丟人現眼的事,撫順伯的長子逛青?樓,爲了搶花魁,跟人打了起來,還鬧出了人命,更要命的是,混亂之中被他推下樓摔死的,還是他同胞的兄弟。

撫順伯差點被兩個不爭氣的兒子氣死,兄弟鬩牆,還鬧出人命,這件事傳到皇帝耳朵裡,說不得就要定他一個治家不嚴之罪,真要鬧得兇了,奪爵都是有可能的。撫順伯先給二兒子辦了喪事,又把大兒子杖責一頓,趕回老家去了,伯夫人哭着求情都沒用,差點被他一起趕了回去。

撫順伯總共三個兒子,一個犯了大錯,在老家反省,一個已經死了,剩下最後一個,雖然是庶出,好歹安分守己。撫順伯前些年在戰場也是立了功的,要是他跟皇帝求情,將來庶子繼承家業,完全有可能。這樣一來,賈三姑娘的嫁妝就讓人棘手了,是跟她的姐姐們一樣,還是適當添加點。

雖說撫順伯的庶出兒子有了繼承爵位的可能,但也只是可能,萬一撫順伯捨不得,將來又把長子接回來,誰能說得清呢。張氏就覺得,不管她怎麼做,史夫人都在前面等着她,她依照舊例吧,史夫人肯定會說,她這個當嫂子的苛待小姑子,未來妹夫的身份都變了,小姑子的嫁妝也該增添點,她說給賈三姑娘添點嫁妝吧,史夫人多半就要說她不按規矩辦事了,朝令夕改。

賈赦見張氏舉棋不定,給她出了個主意,“阿嫣,你也不用爲難,有什麼拿不定的,直接去問太太,你剛學着管家,不會是正常的,太太管了這麼些年,肯定有法子,你多學着點。”

張氏聽了低頭不語,賈瑚則是一臉崇拜的表情看着他爹,他突然發現,賈赦的推脫戰術,在很多時候還是用得上的,就天真道:“娘,爹說得對,你有不會的,只管去問祖母。還有我的血燕,你跟祖母說,讓她叫人多買點,不然二嬸孃想吃,兒子就沒得吃了。娘,你要記得說哦。”

其實,賈瑚並不認爲燕子的口水有什麼好吃的,不過周圍的人都說燕窩吃了對身體好,他也就養成了每天一碗的習慣。榮國府不差錢,再多的燕窩也買得起,不過最珍貴的血燕由於產量有限,不是想要多少都有的,分到每一房的數量非常有限,也就只夠賈代善和史夫人,還有賈瑚和賈珠的。

王氏有了身孕,口味比較刁鑽,經常打發人到大廚房要各種稀奇古怪的吃食,稍微做得遲了,就說有人怠慢她。前段時間,史夫人把自己份內的血燕分了王氏一些,可能是吃着可口,就找廚房要了起來,張氏哪裡有多餘的血燕給她,他們長房有的,也就是賈瑚的那一份,她不想生事,就讓人分了些給她,賈瑚的血燕不夠吃,就只能跟着他們吃白燕了。

讓賈瑚自己說,他不覺得味道有差異,可王氏拿腹中胎兒作伐,總給他娘找麻煩,他就忍不了。

賈赦一聽賈瑚的血燕竟被王氏搶了,頓時義憤填膺,怒而拍桌道:“阿嫣,你就是太好說話了,你退了一步,有人只怕要進十步。”自從史夫人把賈珠抱到身邊,賈代善原本偏移過來的心思,又有些往回倒,賈瑚再是聰明伶俐,畢竟跟着他們,和賈代善有距離,不比賈珠,天天在他眼前。

張氏淺淺笑道:“我不退讓幾步,在公公婆婆面前,如何顯得我們委屈。”賈瑚聞言愕然,嚴嬤嬤教導有方啊,居然教會他娘以退爲進了,看來他的擔心,顯得有些多餘了。

第3章 清理第68章 交底第63章 化解第47章 悲喜第72章 完結第60章 地震第43章 寶玉第29章 禮物第47章 悲喜第70章 兒子第3章 清理第68章 交底第8章 還擊第48章 阿福第19章 伴讀第52章 選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1章 上學第60章 地震第42章 徵兆第45章 大婚第5章 抓週第40章 作死第13章 嫁女第72章 完結第60章 地震第28章 斐然第19章 伴讀第61章 糾結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4章 酒醉第46章 還債第20章 面試第30章 回鄉第42章 徵兆第32章 劫數第66章 戰事第25章 打臉第28章 斐然第19章 伴讀第24章 酒醉第36章 頓悟第69章 主線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49章 退婚第27章 秋狩第67章 受傷第70章 兒子第17章 兄弟第28章 斐然第48章 阿福第68章 交底第49章 退婚第65章 安排第9章 因果第48章 阿福第66章 戰事第1章 穿越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16章 難產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45章 大婚第17章 兄弟第58章 弊案第15章 再遇第8章 還擊第61章 糾結第23章 赴宴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29章 禮物第38章 心意第56章 誤會第1章 穿越第42章 徵兆第32章 劫數第29章 禮物第69章 主線第53章 下場第41章 畫像第7章 退讓第66章 戰事第48章 阿福第2章 偏心第9章 因果第28章 斐然第70章 兒子第9章 因果第45章 大婚第34章 許願第48章 阿福第17章 兄弟第24章 酒醉第45章 大婚第42章 徵兆第58章 弊案第61章 糾結
第3章 清理第68章 交底第63章 化解第47章 悲喜第72章 完結第60章 地震第43章 寶玉第29章 禮物第47章 悲喜第70章 兒子第3章 清理第68章 交底第8章 還擊第48章 阿福第19章 伴讀第52章 選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1章 上學第60章 地震第42章 徵兆第45章 大婚第5章 抓週第40章 作死第13章 嫁女第72章 完結第60章 地震第28章 斐然第19章 伴讀第61章 糾結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4章 酒醉第46章 還債第20章 面試第30章 回鄉第42章 徵兆第32章 劫數第66章 戰事第25章 打臉第28章 斐然第19章 伴讀第24章 酒醉第36章 頓悟第69章 主線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49章 退婚第27章 秋狩第67章 受傷第70章 兒子第17章 兄弟第28章 斐然第48章 阿福第68章 交底第49章 退婚第65章 安排第9章 因果第48章 阿福第66章 戰事第1章 穿越第23章 赴宴第24章 酒醉第16章 難產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45章 大婚第17章 兄弟第58章 弊案第15章 再遇第8章 還擊第61章 糾結第23章 赴宴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29章 禮物第38章 心意第56章 誤會第1章 穿越第42章 徵兆第32章 劫數第29章 禮物第69章 主線第53章 下場第41章 畫像第7章 退讓第66章 戰事第48章 阿福第2章 偏心第9章 因果第28章 斐然第70章 兒子第9章 因果第45章 大婚第34章 許願第48章 阿福第17章 兄弟第24章 酒醉第45章 大婚第42章 徵兆第58章 弊案第61章 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