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較量

賈瑚淡定地看了一眼那個胭脂盒,毫不猶豫地伸出手去,抓起了胭脂盒旁邊的一把小弓。

隨着他抓弓的動作,就有唱和的聲音響起,揚聲道:“瑚哥兒抓了一把小弓,定能延續祖上雄風,建功立業。”其餘人等,也對賈瑚讚不絕口,都說他有國公爺的氣度,定當繼承他的衣鉢。

抓週不過是個形式,通常來說,不管小孩子抓了什麼,都有好話可說,可是那個胭脂盒,恐怕沒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賈瑚爬到胭脂盒前面的時候,張氏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她隔得遠,聞不到上面的香味,可是那般鮮豔的色彩,歷來就是小孩子的最愛,是誰不懷好意,把這個不該出現的玩意兒也給拿了出來,張氏緊張地心都差點跳了出來,眼角的餘光更是瞄向了王氏。

抓週儀式是史夫人主持的,王氏一向得她看重,暗中做點手腳什麼的,真心不是難事。

好在賈瑚聰明,沒有去抓胭脂盒,而是抓了小弓,消息傳到外間,賈代善那叫一個得意,不愧是他的大孫子,真是懂得他的心意,不枉費他那麼疼他,等賈瑚長大一點,他要親手教他武功。

賈瑚抓了小弓,張氏鬆了口氣,可她發現,王氏臉上也沒露出失望的神色,莫非錯怪她了。

熱熱鬧鬧的抓週結束,賈家衆人忙得人仰馬翻,晚些時候回到自己院子,張氏累得只想躺下,賈瑚卻是意猶未盡,他拿着那本天天翻看的三字經,遞到張氏面前,嘴裡還說:“娘,香香的。”

張氏不明白賈瑚的意思,還逗他道:“你纔多大一點,就知道書香了,真是個小人精。”

不怪張氏疏忽,而是那本書上的氣味,其實非常淡薄,成年人幾乎聞不到,反而是小孩子,嗅覺更加靈敏。再說三字經這樣的入門讀物,張氏可以倒背如流,說是念書,也是拿在手上,給賈瑚做個樣子,根本就沒翻開來看,不像賈瑚,他可是抱在懷裡玩了幾天,才聞到那股沁人的清香的。

賈瑚見張氏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放下了書,轉身跑向張氏的梳妝檯。他個頭矮,根本看不到上面的東西,就叫紅楊抱他起來,指着上面的胭脂盒說:“這也是香的,跟書一樣,香香的。”

看到胭脂盒子,張氏猛然領悟過來,賈瑚說的香味,只怕不是書香,她拿起那本三字經,拿到鼻下輕輕嗅,隨後給了嚴嬤嬤等人,她們每個人嗅了好幾遍,終於發現了那股極淡的香味。

張氏的眉心,緊緊蹙了起來,厲聲吩咐道:“紅楊,你把那本事拿出去,拿到藥鋪,着人辨認那是什麼香,對人可有害。”紅楊點頭應是,拿出張乾淨帕子,把書小心翼翼包了起來。

張氏隨即又讓綠柳去打聽那天抓週用過的東西,都收到了哪裡,如果可以的話,看能不能找到那個胭脂盒。張氏這回動了真怒,她原以爲,那個胭脂盒只是顏色吸引人,抓週禮不是她籌辦的,防不住他人做手腳,實在防不勝防,卻沒想到,她用來吸引兒子注意力的書,也被人盯上了,還被動了手腳,要是那香聞了對人不好,賈瑚拿着書玩了好幾天,後果她簡直不敢想下去。

嚴嬤嬤見張氏心神大亂,忙勸道:“大奶奶,你別急,奴婢雖不懂香,可那味道聞着,不像是什麼髒東西,你別自己嚇自己,而且你看瑚哥兒,這幾天都好得很,未必就有什麼影響,你要實在不放心,就找個理由,傳太醫進來看看。現在最要緊的,是查清楚那本書是怎麼回事,是誰神不知鬼不覺在上面塗了香,若是揪不出人來,就算這次不是髒東西,下次可就說不好了。”

張氏聞言冷靜下來,回味道:“那本三字經,我是從大爺的書房裡拿的。”張氏的陪嫁裡,書籍雖然不少,卻沒三字經,倒是賈赦的書房收着一本,據說是他小時候念過的,保存了好些年。

聽說書是賈赦書房拿的,嚴嬤嬤反而鬆了口氣,張氏身邊,她和胡嬤嬤下了那麼大的力氣清理,這纔不到半年,要是就被人滲透了,她們就該自扇耳光了。倒是賈赦那邊,一直都是有釘子的,這麼多年下來,也不知埋了多少。張氏一介女流,總不能賈赦的什麼事都管着,那也不好看,大事不出錯,小事也就隨他去了,不想竟然被人鑽了漏子,看來長房的清理力度,還遠遠不夠。

聽了嚴嬤嬤的分析,張氏緊蹙的眉頭鬆開了,嚴嬤嬤言之有理,大爺身邊的人,也該管教了。

綠柳那邊先有了回話,抓週用的東西,都收在了二房,太太的意思是,再過不久,二房的大哥兒也要抓週,東西收回庫房再拿出來比較麻煩,就乾脆不收了,直接放在二房,到時候好使。

綠柳又說,二房的下人對他們長房,戒備心理很重,她比較熟悉的,就只有兩個灑掃的小丫頭,她們什麼也不知道。張氏聽了揮了揮手,示意綠柳不用再說,抓週用過的物品收在了二房,不管那個胭脂盒子是誰放進去的,現在也找不到了,不過在張氏心裡,她已經認定是王氏所謂,至於史夫人有沒有參與,她身爲晚輩,不想妄議長輩,她要求不高,只想保護好自己的兒子。

翌日,紅楊遞出去的書也問清楚了,是紅楊的哥哥紅松親自去問的。藥鋪的大夫說了,那香是好東西,是從西域傳來的,長期使用的話,對人的身體極有益處。紅松不放心,特意多問了幾家,結果除了兩家沒見過的,說法都和第一家藥鋪是一致的,他就來回話了。張氏的擔憂,因而去了幾分,看來王氏或者史夫人這回的目的,就是引得賈瑚抓錯東西,從而失了賈代善的歡心。

晚上,張氏把這件事跟賈赦說了,賈赦火冒三丈,可惜他們沒有證據,不能拿王氏怎麼着。

沒有出氣筒,賈赦就砸東西玩,砸了兩件瓷器又感覺心疼,乾脆把身邊的小廝、長隨全部召集起來,挨着挨着進行審問,這一審不要緊,簡直就是羣魔亂舞,什麼妖魔鬼怪都出來了。

看着搜出來的那些東西,賈赦的眼珠子差點瞪到地上,那些都是他的財物,他這個主子還在呢,他們就敢在眼皮底下動他的東西,還有沒有天理了。身邊的財物如此,祖母留下的那些田莊呢,賈赦隨便一想,就覺得頭皮發麻,他記得很清楚,徐太夫人在世的時候,她的莊子,收成可好了,每季都有各色新鮮果蔬送到府上,到了他的手裡,這纔過去幾年,就鬧起災荒了。

賈赦越想越怕,就命人傳話,要莊頭們上門說話。他是不懂種地,可過去這些年,京畿的天氣並無大變化,沒道理莊子一下子就大量減產吧。張氏有個陪嫁的莊子,跟他的有個莊子隔得很近,這幾年的收成也還可以,不過隔着二三十里地,不見得一邊就是一片天吧,賈赦再是無能,此時也反應過來,有人在挖他的牆角,挖得還很盡力,他要再不管,牆都要垮了。

賈赦搞出的這些動靜,史夫人有所耳聞,沒等她說什麼,就見賈代善一臉欣慰的表情,還說什麼,賈政終於有長進了,要是私房能管好,將來榮國府到了他的手上,肯定也就敗不了。

史夫人聽到這些,縱然心中有千言萬語,也是說不出口了。她明白,賈代善的心已經在往長房偏了,原因有二,一是賈瑚聰明活潑,遂了他的心意,二就是賈政遲遲沒有功名,讓他失望了。

史夫人從來不認爲自己教出來的兒子不行,賈政從小到大,哪個師傅不誇他刻苦認真,他考不上秀才,不過是運氣不好,跟能力沒有關係,每每想到這些,史夫人就怪罪閱卷的官員沒有眼見。

有了賈赦的這番徹查,長房從上到下,真的是變得鐵桶一塊,張氏上回清理門戶,礙於史夫人的面子,不過是小打小鬧,沒有大打出手,賈赦可沒這麼溫柔,該打的打該放的放,還美其名曰,瑚哥兒滿週歲,放些勞苦功高的下人出去,給他積福,就是史夫人聽了,也無話反駁。

賈瑚見他爹難得給力一回,決定繼續在祖父面前表現,最好比得二房的珠哥兒,樣樣不如他。

賈珠的名字,是賈代善在長孫滿歲不久給次孫取的,要說含義,還是很不錯的,不過比起王氏瞧上的璉字,就要差了一些,王氏心裡頗有些不服,可惜現在的長房,已經沒她可以下手的機會。

王氏無可奈何,只得努力教養兒子,希望他能在賈代善面前出彩。本來,沒有抓週那回事,賈瑚還覺得自己欺負小朋友不人道,要是時間長了,給人弄出心理陰影來,可不像話。他還猶豫過,表現的時候要不要收斂一點,給堂弟留點追趕的餘地,結果抓週一過,他的這些想法就不翼而飛了。有人說過,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這話真是太有道理了,賈瑚深深信服。

平心而論,賈珠也是個聰明孩子,十月能言,週歲能語,要是沒有賈瑚這個開外掛的存在,足夠讓賈政和王氏驕傲的。然而有賈瑚珠玉在前,賈珠的這些表現落在旁人眼裡,就不算什麼了。

賈政一直考到二十歲,還是考不上秀才,乾脆就不考了,每逢考試就裝病,今年牙疼,明年胃疼,總有各種理由,史夫人心疼兒子,就叫他不要下場了,考試再重要,也比過身體,不值當。

賈政閒了下來,就天天在家教兒子,也不管賈珠纔多大一點,能不能聽懂他說的那些。

他就知道,賈瑚兩歲的時候,就能背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了,他的要求是,賈瑚能做到的,賈珠就要做到,還要比他做得更好,倘若做不到,就是虎着臉一頓痛罵,罵得賈珠直抹眼淚。

王氏心疼兒子,有心護着,賈政就罵她慈母多敗兒。王氏氣不過,便去找史夫人哭訴,說賈政是要逼死她的兒子,不到兩歲的孩子,有好多連話都說不清呢,珠兒會背三字經,哪怕背不完整,也是很厲害的了,賈政不僅不鼓勵,還罵他背錯了兩個字,他以爲自己就能能幹嗎,他像珠兒這個年紀的時候,只怕還不如他。王氏越想越是傷心,抱着兒子在史夫人面前哭得泣不成聲。

存稿告罄,明天沒有三更了,我爭取雙更,看在人家這麼勤奮的份上,

插入書籤

第50章 中舉第4章 瑚璉第25章 打臉第49章 退婚第69章 主線第67章 受傷第32章 劫數第31章 奇遇第12章 添妝第6章 較量第22章 賜福第43章 寶玉第23章 赴宴第61章 糾結第67章 受傷第46章 還債第28章 斐然第49章 退婚第38章 心意第42章 徵兆第1章 穿越第21章 進宮第22章 賜福第41章 畫像第27章 秋狩第7章 退讓第39章 甄賈第35章 探病第52章 選擇第61章 糾結第58章 弊案第70章 兒子第38章 心意第16章 難產第45章 大婚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1章 上學第34章 許願第61章 糾結第59章 約會第57章 流言第72章 完結第57章 流言第47章 悲喜第46章 還債第8章 還擊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章 穿越第2章 偏心第6章 較量第46章 還債第16章 難產第22章 賜福第15章 再遇第58章 弊案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賜福第29章 禮物第42章 徵兆第68章 交底第36章 頓悟第24章 酒醉第9章 因果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35章 探病第29章 禮物第2章 偏心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8章 交底第56章 誤會第42章 徵兆第21章 進宮第37章 事發第38章 心意第37章 事發第4章 瑚璉第64章 改向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2章 劫數第7章 退讓第62章 矛盾第1章 穿越第69章 主線第22章 賜福第37章 事發第71章 薛家第36章 頓悟第56章 誤會第29章 禮物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3章 清理第24章 酒醉第38章 心意第60章 地震
第50章 中舉第4章 瑚璉第25章 打臉第49章 退婚第69章 主線第67章 受傷第32章 劫數第31章 奇遇第12章 添妝第6章 較量第22章 賜福第43章 寶玉第23章 赴宴第61章 糾結第67章 受傷第46章 還債第28章 斐然第49章 退婚第38章 心意第42章 徵兆第1章 穿越第21章 進宮第22章 賜福第41章 畫像第27章 秋狩第7章 退讓第39章 甄賈第35章 探病第52章 選擇第61章 糾結第58章 弊案第70章 兒子第38章 心意第16章 難產第45章 大婚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11章 上學第34章 許願第61章 糾結第59章 約會第57章 流言第72章 完結第57章 流言第47章 悲喜第46章 還債第8章 還擊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章 穿越第2章 偏心第6章 較量第46章 還債第16章 難產第22章 賜福第15章 再遇第58章 弊案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賜福第29章 禮物第42章 徵兆第68章 交底第36章 頓悟第24章 酒醉第9章 因果第2章 偏心第3章 清理第35章 探病第29章 禮物第2章 偏心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8章 交底第56章 誤會第42章 徵兆第21章 進宮第37章 事發第38章 心意第37章 事發第4章 瑚璉第64章 改向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32章 劫數第7章 退讓第62章 矛盾第1章 穿越第69章 主線第22章 賜福第37章 事發第71章 薛家第36章 頓悟第56章 誤會第29章 禮物第24章 酒醉第61章 糾結第3章 清理第24章 酒醉第38章 心意第60章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