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清理

張家門第清貴,家風嚴謹,張氏的父親張九莘雖是當今皇帝任太子時的太傅,並且官拜首輔,家中卻只有老妻俞氏一人,從無通房妾室之流,張首輔的三子一女,全是俞氏嫡出。

張氏是張九莘和俞氏的老來得女,最小的哥哥都比她大了十五歲,不僅從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幾位哥哥嫂嫂,也都是把她當成女兒來疼愛,因而才華、氣度均是上佳,對內宅的陰私之事,不免瞭解有限,史夫人礙於兒媳婦出身高門,最多就是冷淡她,不讓她管家,面子上還是過得去的。

賈赦自幼長於祖母徐太夫人之手,寧榮二府的國公之位源於賈演、賈源兄弟跟着太、祖皇帝起兵,乃是從龍之功。在此之前,賈家不過是金陵當地的鄉紳人家,徐太夫人嫁給賈源的時候,也只是地主家的女兒,兩家堪稱名當戶對,誰也不比誰強到哪裡去。徐太夫人出身平凡,見識也就有限,縱然妻隨夫榮,成了超品的國公夫人,究其本質,還是沒有改變。

賈源算是個厚道的,發跡之後也沒休了槽糠之妻,對待徐太夫人,更是一如既往,只不過長子賈代善,他卻是從小帶在身邊,並不敢交予徐太夫人撫養,免得養出個不成器的兒子來。

太、祖皇帝定都京畿之時,司徒家的江山不過包括關中、隴南等地,中原腹地和江南之地都還被割據勢力佔據着,是建國後一步一步打過去的,賈代善十幾歲就跟着父親上戰場,後來賈源病重,回京休養,他更是獨掌一軍,立下赫赫戰功,因此賈源病故的時候,太宗皇帝讓他不降等襲了爵位。

由於徐太夫人管家能力不足,榮國府起初開府的那幾年,內務亂得一塌糊塗,賈源有心給兒子娶個書香門第的女子回來,有利於教養子孫,無奈差不多的讀書人家,都看不上他們這些暴發戶,賈源無奈,纔給賈代善娶了保齡候史家的千金。史家和賈家一樣,都是軍功起家的,沒什麼底蘊,不過史家的小姐,也是宮裡出來的教養嬤嬤教了十來年的,比起徐太夫人,那是強得多。

徐太夫人極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管不好家,痛痛快快就把管家的權力交給了兒媳婦,她就在史夫人生下賈赦之時提出一點,兒媳婦管家太忙,她幫忙照看孫子,也是幫她減輕一點負擔。

那個時候,賈代善還在外面打戰,史夫人自然捨不得剛出生的孩子就被婆婆抱走,不過她沒理由反駁,只得認了。賈源開始還擔心,老妻把孫子給教壞了,後來想想,自己閒了下來,可以幫着一起教養孫子,也就沒有反對。如果賈源能夠多活幾年,賈赦大概會比現在有出息得多,可惜他剛滿週歲,賈源就舊傷復發去了。從此以後,徐太夫人對大孫子是百依百順,無比溺愛。

等到賈代善平定江南迴家,發現已經十來歲的長子,早就被母親養歪了,可謂是文不成、武不就,也就是金石古玩、古籍字畫,顯得有點造詣,可是那些東西,功成名就的時候,是錦上添花,什麼都不成,就只能說是玩物喪志了,賈代善有心管教兒子,偏有徐太夫人護着,說她的大孫子心地純善,孝順父母,友愛弟妹,沒什麼不好的,再說他將來有爵位繼承,有什麼可擔心的。

賈代善想想也是,賈家兩代人武功顯赫,手握重兵,要是賈赦再能幹點,會不會引起帝王的揣測,不如安安穩穩,當個守成之人。倒是次子賈政,小小年紀就愛讀書,顯然是史夫人教導有方,不過賈政是次子,要想出仕只能從科舉之道,賈代善想通以後,就把關注的重點,放到了賈政之上。

史夫人見狀心下大喜,以爲丈夫和自己一樣,對小兒子格外偏愛,卻不知賈代善想的是,賈赦該有的都有了,將來再娶個出身好的媳婦,一輩子也就不差什麼了。賈政不同,科舉之路不好走,他武將出身,也沒有門路,自己這個做父親的不幫襯着,賈政只怕闖得頭破血流,也找不到門道。

賈赦十六歲那年,賈代善給他說了門親,對方是張首輔的獨生愛女,臥病在牀的徐太夫人聽了,高興地病情都好了幾分。賈源臨終前跟她說過,兒媳婦來自勳貴之家,到了孫媳婦,一定要娶個讀書人家的女兒回來,該打的仗已經打完了,以後是文官的天下,徐太夫人記住了,可惜她交往的,都是勳貴家的夫人,跟讀書人家沾不上邊,本來還發愁呢,不想兒子竟把事情辦成了。

對於這樁婚事,賈代善也是深感慶幸,要不是戰亂之時,他對張家有過救命之恩,想娶人家的女兒,還真是不可能,畢竟他的那個長子,不是很爭氣,唯一能拿出手的,也就是出身和皮相了。

張九莘是什麼人,是帝師,是首輔,不成器的大兒子居然能娶到他家的千金,史夫人聽了心裡很不痛快,這麼好的婚事,賈代善怎麼不給賈政留着,有這樣的岳家幫襯,何愁賈政沒有前途。

史夫人實在想不通,就去問了賈代善,賈代善聽了無言以對。這個史氏,平時看着挺精明的,怎麼關鍵時刻就說傻話,他們家是對張家有恩,可賈政是次子,不能承爵也就罷了,關鍵是他今年已經十二歲了,還沒考上秀才,張家是疼愛女兒的,之所以同意這樁婚事,一半是想着報恩,另一半何嘗不是看在賈赦的嫡長子身份上,女兒和兒子不同,前途就指望丈夫和兒子。

書香人家嫁女兒,最希望的就是少年進士,不過可遇不可求,少年舉人和少年秀才吧,也要看眼光,一輩子考不出來的,大有人在,賈赦就是降等襲爵,至少是個一等將軍,也是能看的。

賈政的婚事,賈代善不是不放在心上,只不過他想得比較長遠,想等賈政有了功名,再給他相看人家。而且賈代善還有個不好說出口的想法,就是張家,他家在文官中姻親多、人脈廣,等張氏進了門,讓她幫幫忙,肯定能給賈政找個不錯的媳婦,就是家世比不上張家,也不會差得太遠。

賈代善的想法其實是極好的,就是史夫人不配合,一個勁兒拖後腿,給他破壞得一塌糊塗。張家只得張氏一個女兒,原來說的是要多留兩年,起碼要滿過十六歲才嫁過來,但是徐太夫人病重,眼看就要不治,賈代善等不及了,就上張家說情,說賈赦是徐太夫人養大的,從小就疼他一個,看不到孫媳婦進門,徐太夫人死不瞑目,張家心軟了,就讓張氏一及笄,就嫁了過去。

賈赦婚後一個月,徐太夫人含笑而逝,賈赦生平和祖母感情最好,可謂悲痛欲絕,更讓人傷心的是,給徐太夫人哭靈的過程中,張氏不慎小產了,也是她年紀輕,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有孕了。

史夫人安慰兒子兒媳,說是太夫人捨不得曾孫,方把他帶走了,心裡卻想,二十七個月孝期,賈赦和張氏不能同牀,真是太好了,等到三年以後,賈政的媳婦就該進門了,長孫不定花落誰家。

果然,徐太夫人孝期過後不到半年,史夫人就爲賈政娶了都太尉統制縣伯王家的二小姐進門。恰在此時,張氏再度有了身孕,爲了給長媳添亂,史夫人特意給賈赦指了兩個美貌的丫鬟過去。

不料賈赦前頭收了她的人,回頭就對張氏獻殷勤去了。賈赦不是笨蛋,他雖孝順,也曉得母親偏愛二弟,再說張氏,人漂亮,性格好,家世顯赫,他是有多想不通,纔會爲了兩個丫鬟冷落她。

從張氏懷孕到大哥兒降生,賈赦和張氏自認爲防護工作做得還不錯,不料陳媽媽和青竹的事情一出,他們才發現,自己做的實在是太不夠了,要是大哥兒那天沒驚醒,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賈赦沒有理家之才,張氏的話,正大光明讓她管家,肯定是拿得住的,可是和人玩陰招,也是不擅長,要是其他事,他們也就忍了,關係到寶貝兒子的人身安全,賈赦和張氏,誰都忍不住。

在把兒子抱到房裡三天以後,張氏帶着胡嘉回了趟孃家,再回來帶了兩個面相不善的嬤嬤。

史夫人對此很不滿,兒媳婦從孃家帶人過來使喚,是瞧不起夫家還是怎麼地,沒等她發落,張氏就先過來請罪了。張氏說,她回家探望父母,發現家中請了兩位宮裡出來的教養嬤嬤,原是教她大侄女的,不過大侄女年初出了閣,下面的二侄女只有六歲,還用不上教養嬤嬤,因她不擅理事,連自己院子裡的事情都管不好,還要勞累史夫人出馬相助,真是不孝至極。

俞氏數落了女兒一頓,說她以前不用功,然後就把兩位嬤嬤借給了她,讓她們對她加以指點,過兩年再還回家去,接着教張氏的二侄女,張氏的姿態放得太低,史夫人就不好說什麼了。

嚴嬤嬤和胡嬤嬤跟着張氏回了院子,胡嘉看見她們的第一眼,就是兩句嫌棄的彈幕,嫌棄張氏不會管家,院子裡埋了釘子都不知道,胡嘉對她們,頓時充滿了崇拜之情,果然不是凡人。

其實,跟着張氏住了幾天,她身邊的人是否忠誠,胡嘉已經看出來了,張氏的貼身丫鬟,還有院子裡的管事娘子,都是她陪嫁過來的,忠誠度頗高,不過除此之外,他們院子裡的小丫鬟,還有低等婆子,就不好說了,不能說是都有二心,反正就是牆頭草,東倒西歪站不穩的。

至於賈赦身邊的人,胡嘉見不着,也就不得而知,不過張氏帶着陪房呢,院子裡都能被人滲透,賈赦打小生活在賈家,估計只有更糟的,胡嘉有心提醒,可惜發不出聲,只得作罷。

經過幾天的觀察,胡嘉已經摸清特異功能的規律了,就是每天刷新一次,到時清零,不能累計。

可讓他驚訝的是,他每天來來去去看見這些人,還能不時看到他們的想法,才把各人的忠奸摸透,嚴嬤嬤和胡嬤嬤不過來了半日,就協助張氏進行了大清理,一抓一個準,就沒有出錯的。

更令胡嘉讚歎的是,嚴嬤嬤並沒有把不夠忠心的人直接打發出去,而是重新分派了各人的工作,各司其職,互相監督,嚴格了管理制度。這樣一來,就是有人有想法,也沒機會做什麼。

插入書籤

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7章 退讓第34章 許願第39章 甄賈第40章 作死第35章 探病第63章 化解第34章 許願第9章 因果第39章 甄賈第21章 進宮第59章 約會第23章 赴宴第37章 事發第30章 回鄉第35章 禪位第22章 賜福第1章 穿越第38章 心意第63章 化解第14章 初見第67章 受傷第8章 還擊第57章 流言第65章 安排第37章 事發第54章 表白第57章 流言第10章 攀比第2章 偏心第67章 受傷第28章 斐然第23章 赴宴第61章 糾結第22章 賜福第37章 事發第36章 頓悟第1章 穿越第20章 面試第16章 難產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72章 完結第43章 寶玉第19章 伴讀第53章 下場第69章 主線第20章 面試第14章 初見第47章 悲喜第26章 真相第22章 賜福第51章 重逢第36章 頓悟第13章 嫁女第32章 劫數第42章 徵兆第55章 春遊第56章 誤會第2章 偏心第71章 薛家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章 抓週第24章 酒醉第60章 地震第36章 頓悟第70章 兒子第20章 面試第16章 難產第53章 下場第67章 受傷第17章 兄弟第4章 瑚璉第70章 兒子第1章 穿越第35章 探病第60章 地震第12章 添妝第50章 中舉第59章 約會第53章 下場第30章 回鄉第34章 許願第71章 薛家第49章 退婚第57章 流言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1章 進宮第44章 欠債第72章 完結第51章 重逢第48章 阿福第35章 探病第20章 面試第55章 春遊第55章 春遊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72章 完結第11章 上學
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7章 退讓第34章 許願第39章 甄賈第40章 作死第35章 探病第63章 化解第34章 許願第9章 因果第39章 甄賈第21章 進宮第59章 約會第23章 赴宴第37章 事發第30章 回鄉第35章 禪位第22章 賜福第1章 穿越第38章 心意第63章 化解第14章 初見第67章 受傷第8章 還擊第57章 流言第65章 安排第37章 事發第54章 表白第57章 流言第10章 攀比第2章 偏心第67章 受傷第28章 斐然第23章 赴宴第61章 糾結第22章 賜福第37章 事發第36章 頓悟第1章 穿越第20章 面試第16章 難產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72章 完結第43章 寶玉第19章 伴讀第53章 下場第69章 主線第20章 面試第14章 初見第47章 悲喜第26章 真相第22章 賜福第51章 重逢第36章 頓悟第13章 嫁女第32章 劫數第42章 徵兆第55章 春遊第56章 誤會第2章 偏心第71章 薛家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章 抓週第24章 酒醉第60章 地震第36章 頓悟第70章 兒子第20章 面試第16章 難產第53章 下場第67章 受傷第17章 兄弟第4章 瑚璉第70章 兒子第1章 穿越第35章 探病第60章 地震第12章 添妝第50章 中舉第59章 約會第53章 下場第30章 回鄉第34章 許願第71章 薛家第49章 退婚第57章 流言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21章 進宮第44章 欠債第72章 完結第51章 重逢第48章 阿福第35章 探病第20章 面試第55章 春遊第55章 春遊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72章 完結第11章 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