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因果

見王氏愣在原地不言不語,賈瑚還把小包袱往她手上遞,臉上的表情格外天真,彷彿真的就是個關心且疼愛妹妹的好哥哥。王氏見狀趕緊擺手,很努力地推脫道:“瑚哥兒,你快拿回去。”

聽到這裡,史夫人有點怒了,不過些許血燕,王氏的這番舉止,實在是太小家子氣了。真說起來,王家可比張家有錢,好歹家中兩輩人都是上過戰場的,王氏這個樣子,連個孩子也比不過。

若是王氏曉得史夫人心裡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只怕要大聲喊冤,她這麼做,可不是爲了血燕,只是想給張氏添加麻煩而已,誰讓她提出什麼稀奇古怪的要求,張氏都做到了,她不痛快罷了。

史夫人出身侯門,她是家中唯一的嫡女,又生在家族最富貴的時候,從小要什麼有什麼,灑脫慣了,平日最講究的,就是面子,於金銀錢財,並不是很計較。嫁到賈家以後,因婆婆不擅家務,她一進門就管了家,更是如魚得水,府內諸事料理地妥妥當當。若非徐太夫人偏心,把畢生體己幾乎全給了賈赦,史夫人也不會動別的心思,她的政兒,和哥哥比起來實在是可憐得很。

史夫人素來不喜庶女,卻從未在生活上虧待過她們,包括賈敏在內,賈家的四個女兒,從小到大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可以說是沒有區別的。史夫人絕不會給賈敏添了四件新衣裳,她的庶姐們就只給添兩件,一樣是四件,材質、樣式,都是當季最新鮮的。偶爾出門做客,也是幾個女孩兒打扮地漂漂亮亮,齊整整地帶出去,外人見了,如何不說她的好話,都說這樣的嫡母難得。

史夫人之所以這麼做,可不僅是做給賈代善看的,嫡母真要苛待庶女,多得是法子。可她偏不,她就是要錦衣玉食地養着庶女們,讓她們習慣富貴鄉的生活。只有這樣,當她們帶着微薄的嫁妝嫁給家無恆產的丈夫時,纔會明白,什麼是從天堂掉到地獄。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人們也許會羨慕,卻不會有非分之想,只有得到了再失去,並且無可挽回,纔會真正的痛苦不堪。

因此,史夫人剋扣庶女的嫁妝,重點並不在銀子本身,而是純粹想給她們製造麻煩,想讓她們出嫁以後,在夫家的日子不好過。再說賈赦得了徐太夫人的梯己,手頭寬泛得很,賈政只有每個月的十兩月錢,日常開銷緊緊巴巴,只能靠她私下貼補,不然出門和朋友聚會,都撐不起臉面,因而把那一萬兩給了他,好叫他手上寬裕些。此刻見了王氏拿不上臺面的舉動,着實有些惱怒。

王氏此時也是想明白了,張氏哪裡是她想得那般軟弱可欺,凡事對她百依百順,她當初答應她的無理要求,就是在等着今天了。否則的話,她如何捨得連兒子的吃食都要剋扣,還給她送來。

然而不管王氏心裡是如何想的,她這個時候能做的,就是拼命否認,說自己不知情,見張氏送了血燕來,還以爲是有富裕的,並不曉得是大侄兒省下來的,若是她知道了,說什麼也不會要的。

賈瑚不錯眼地盯着王氏看,深深佩服她面不改色的精湛演技,隨即故作恍然大悟狀,驚訝道:“原來是傳話的婆子沒有說清楚,我還特意吩咐她的,要告訴二嬸孃,是我把血燕讓給小妹妹的,這樣小妹妹知道了,就會喜歡我,跟我一起玩,原來她都沒有說嗎,二嬸孃不知道的話,小妹妹是不是也不知道?”賈瑚小聲說着,語氣愈發委屈,成功地讓王氏變了臉色。

“瑚哥兒,不要緊的,你現在說了,二嬸孃和小妹妹,不是也知道了麼?”張氏似乎是怕賈瑚淘氣,趕緊上前兩步,把他牽到自己身邊,還柔聲哄着他,很快哄得賈瑚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王氏換上一副慈愛的表情,溫言道:“瑚哥兒的心意,嬸孃是知道的,先前沒弄清楚,不曉得東西是你讓人送來的,是嬸孃疏忽了,回過頭啊,嬸孃叫人給你送些好東西去,你沒事拿着玩。”

張氏見王氏說得溫和客氣,也不揭穿她,還很厚道地說:“弟妹不必如此,人有身子的時候啊,口味就是比較刁鑽,我懷着瑚哥兒的時候,也經常想些有的沒的,不打緊的,想吃就說。”

張氏的話雖然說得婉轉動聽,卻是處處坐實了王氏爲人蠻橫,甚至和小侄兒搶食的行爲,不等王氏反駁,張氏又接着說:“可是依我看來,大廚房人多事雜,還管着全家人的飯菜,弟妹有時候想吃點什麼,都不能及時做。再說弟妹的住處,距離大廚房也有些遠,有時飯菜端過去,說不定都涼了,爲了弟妹和大侄女的身子着想,兒媳倒是有個想法,就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史夫人年紀漸增,愈發不耐煩管理家務閒事,對孫子孫女卻是愈加疼愛,尤其那是賈政的兒女,更是上心,她見張氏前頭的話說得有理,立即讓她往下說,到底有什麼法子,可解決此事。

張氏微微一笑,便道:“兒媳的意思是,從大廚房撥兩個人過去,給弟妹立個小廚房,我每日叫人把瓜菜果蔬送了過去,弟妹想吃什麼,馬上叫人現做,吃着溫熱可口,不是更妥當些。”

史夫人想想覺得有理,就贊成道:“老大媳婦,你這話說得不錯,回去就給辦了。”王氏吃得好不好,史夫人並不關心,可她的孫子孫女吃得好不好,就很重要了,史夫人大讚張氏心思細膩。

王氏聞言急道:“謝太太關心,謝大嫂好意,不用這樣,真不用,我跟着大廚房吃飯就是。”

王氏可不想要小廚房,現在她要什麼,只管找張氏即可,她做不出來,就是她的責任,要是小廚房立了,不過是暫時的,說起來方便,其實是少了張氏的事,她如何能願意,因此拒不肯受。

張氏笑道:“弟妹,不要緊的,你是雙身子的人,疏忽不得,還是慎重點比較好。”

史夫人也笑道:“老大媳婦說得有道理,老二媳婦,你就不要推辭了,安心養着就是。”

話已至此,王氏不好再說什麼,只得千恩萬謝地接受了,心裡對張氏,更加耿耿於懷。

事情終於塵埃落定,張氏稍微鬆了口氣,賈三姑娘的嫁妝有了章程,王氏暫時也給她找不了麻煩,在王氏把孩子生下來之前,自己的日子總算是能鬆快點了,張氏牽着賈瑚告辭走了。

親自把賈瑚送回院子,張氏轉身要走,賈瑚突然衝過來,從背後抱住她,哽聲道:“娘,我以後一定會爭氣的。”賈瑚現在已經明白了,榮國府裡,當家的雖然是賈代善,可他從來不管家務,內務全是史夫人說了算,她一心偏着二房,他們一家三口,就不會有安逸日子過。就像最近這段時間,明明是王氏在給他們製造不愉快,可他們費盡心思能做的,卻不過是自保。

要是賈赦立得起來,有個正經的官職在身,史夫人再是偏心,也不會把能幹的長子推離自己的身邊,偏偏賈赦無用,正經本事沒有,卻能繼承祖業,史夫人才會爲次子抱不平,一心爲他着想。

無論如何,比起每天想着怎麼玩得盡興的賈赦,賈政的門面功夫要做得好很多,人家是愛好讀書的。儘管賈瑚想不明白,賈政那麼多年的書都讀到哪裡去了,舉人、進士考不上可說情有可原,畢竟名額有限,還是要點運氣的,可是秀才,基本就是死記硬背,這都考不上就很有意思了。

賈赦已經二十好幾,性格早就定型,看在他對張氏和自己都很不錯的份上,賈瑚對他也沒更高的指望,不惹禍事就是好的,要改變長房在賈家的地位,他必須要努力,努力到讓祖父另眼相看。

張氏聞言止步,轉過身緊緊抱住賈瑚,“瑚哥兒,有你這句話,娘再辛苦也值得了。”

張氏爲賈三姑娘籌辦嫁妝很用心思,雖然銀兩有限,但是都花在了刀刃上,她把卓家送來的聘禮裡面,華而不實的古董擺件取了出來,換成了同等價值的金銀首飾,官中支取的銀兩,也都儘量置辦了以後用得上的東西,只有陪嫁的莊子,需要史夫人說了算,張氏無能爲力。縱然如此,比起先前的兩位姑奶奶,賈三姑娘的嫁妝還是很能看了,滿滿當當裝了七十二擡。

兩位姐姐的嫁妝如何,賈三姑娘不是沒有見過,尤其賈大姑娘,還是她的同胞姐姐,簡直心有餘悸。因此她對張氏,是非常感激的,若不是她爲人公道,她到了卓家,只怕都不能擡頭做人。

賈三姑娘出閣前夜,張氏偷偷塞了幾張五百兩的銀票給她,當做是壓箱銀,賈三姑娘感動地不知該說什麼。白日的時候,張氏已經給她添過妝了,這個時候再給銀票,顯然是私下補貼她的。

“大嫂子,你和大哥這般待我,我、我真是難以回報。”賈三姑娘泣不成聲,難以自持。

張氏扶她起來,笑道:“三妹妹不必如此,也不獨是你,你兩個姐姐出門,我也給了的。”都說小姑子難伺候,可張氏覺得,賈家的姑娘們都是極好相處的,因此能幫的,儘量幫她們一把。

賈三姑娘抹去眼淚,認真道:“大嫂子以後有什麼事,只要是我能做的,決不推辭。”

張氏淺笑不語,她和賈赦都有產業,出息也都還好,一個妹妹貼補三千兩銀子,算不得什麼。

做這些事的時候,張氏從未想過回報,卻不想賈三姑娘,竟是個有後福的,她嫁到卓家兩年後,西海沿子起了戰事,撫順伯父子雙雙上陣,並且立下大功。皇帝大喜,給撫順伯升了爵位,升到撫順侯,允許他家三代之內,不降等襲爵,這就意味着,賈三姑娘的夫婿和兒子,將來都是侯爺。

若干年後,賈瑚走上從軍之路,他的三姑父,可是幫了極大的忙,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賈三姑娘是在秋末出閣的,她出嫁不久,就要過年了。除夕夜,賈家大開家宴,酒過三巡,王氏提前發動,送進產房以後,掙扎了一夜,在將要天明的時候,生下個胖乎乎的小姑娘。

因賈代善的生辰就在大年初一,王氏的女兒甫一出生,就得了他和史夫人的青睞,還給取個乳名,叫做元春。王氏見女兒深得公婆的喜愛,先前的擔憂和不快,頓時一掃而空。

改個錯別字,順便曬曬小萌物:1014848870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0-23 17:13:34

插入書籤

第35章 禪位第47章 悲喜第52章 選擇第58章 弊案第63章 化解第31章 奇遇第70章 兒子第6章 較量第28章 斐然第20章 面試第44章 欠債第41章 畫像第5章 抓週第59章 約會第46章 還債第70章 兒子第64章 改向第15章 再遇第15章 再遇第10章 攀比第52章 選擇第59章 約會第70章 兒子第56章 誤會第24章 酒醉第42章 徵兆第51章 重逢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章 較量第6章 較量第42章 徵兆第44章 欠債第36章 頓悟第7章 退讓第43章 寶玉第17章 兄弟第14章 初見第47章 悲喜第36章 頓悟第6章 較量第29章 禮物第51章 重逢第61章 糾結第67章 受傷第52章 選擇第35章 禪位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64章 改向第70章 兒子第46章 還債第20章 面試第3章 清理第17章 兄弟第35章 禪位第2章 偏心第59章 約會第63章 化解第27章 秋狩第66章 戰事第8章 還擊第15章 再遇第59章 約會第21章 進宮第56章 誤會第5章 抓週第69章 主線第50章 中舉第29章 禮物第20章 面試第3章 清理第42章 徵兆第15章 再遇第35章 禪位第35章 探病第55章 春遊第7章 退讓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8章 還擊第4章 瑚璉第41章 畫像第11章 上學第56章 誤會第61章 糾結第62章 矛盾第20章 面試第43章 寶玉第71章 薛家第6章 較量第16章 難產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6章 較量第70章 兒子第4章 瑚璉第53章 下場第41章 畫像第66章 戰事第30章 回鄉
第35章 禪位第47章 悲喜第52章 選擇第58章 弊案第63章 化解第31章 奇遇第70章 兒子第6章 較量第28章 斐然第20章 面試第44章 欠債第41章 畫像第5章 抓週第59章 約會第46章 還債第70章 兒子第64章 改向第15章 再遇第15章 再遇第10章 攀比第52章 選擇第59章 約會第70章 兒子第56章 誤會第24章 酒醉第42章 徵兆第51章 重逢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章 較量第6章 較量第42章 徵兆第44章 欠債第36章 頓悟第7章 退讓第43章 寶玉第17章 兄弟第14章 初見第47章 悲喜第36章 頓悟第6章 較量第29章 禮物第51章 重逢第61章 糾結第67章 受傷第52章 選擇第35章 禪位第30章 回鄉第64章 改向第64章 改向第70章 兒子第46章 還債第20章 面試第3章 清理第17章 兄弟第35章 禪位第2章 偏心第59章 約會第63章 化解第27章 秋狩第66章 戰事第8章 還擊第15章 再遇第59章 約會第21章 進宮第56章 誤會第5章 抓週第69章 主線第50章 中舉第29章 禮物第20章 面試第3章 清理第42章 徵兆第15章 再遇第35章 禪位第35章 探病第55章 春遊第7章 退讓第64章 改向第69章 主線第8章 還擊第4章 瑚璉第41章 畫像第11章 上學第56章 誤會第61章 糾結第62章 矛盾第20章 面試第43章 寶玉第71章 薛家第6章 較量第16章 難產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6章 較量第70章 兒子第4章 瑚璉第53章 下場第41章 畫像第66章 戰事第30章 回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