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主線

良久,張氏好不容易重新找回自己的聲音,顫抖道:“瑚兒,你說的可是真的?”賈瑚在跟東瀛人的談判結束之後曾遭遇刺客一事,張氏在接旨的時候就知道了,不過傳旨的天使也說了,賈瑚傷得不重,且已經痊癒,她心下雖然忐忑但也沒有太過不安,昨天終於見到兒子,儘管醉如爛泥,卻是全須全尾的,沒有缺胳膊少腿不說,還比出徵前胖了些,張氏徹底放下心來。

不料今天卻收到這麼一個重磅消息,賈瑚的確傷得不是很重,就是受傷的位置不太好,竟然傷得那處了,張氏想着就傷心,還拿着手帕抹起眼淚來。賈瑚見到張氏難過的樣子,不是不心虛的,可再想到不撒這樣的謊,媳婦過兩天說不定就要進門了,爲了不讓人家姑娘搭上無辜的一輩子,也爲了他和司徒景之間毫無芥蒂,賈瑚咬牙想着,長痛不如短痛,就低着頭什麼話也不說。

張氏誤以爲兒子是心裡難過,就安慰他說,軍醫水平有限,讓他不要着急,他們再找太醫看看,說不定就能治好呢。賈瑚忙道,說這次出征東瀛,聖人是下了大力氣的,隨行的軍醫都是太醫院精挑細選的,再沒有比他們醫術更好的了,再說這種情況,也不能嚷嚷地盡人皆知啊。其實,賈瑚就是跟一位太醫勾兌好了,原因是他以前無意中拿過人家的把柄,逼得人太醫幫着他圓謊。

要是張氏多請幾個太醫來,賈瑚的謊言可就兜不住了,不過傷了子孫根這種事情,不要說現在了,就是三百多年以後,人們也是比較忌諱的,看病絕對是悄悄咪咪去,不會鬧得衆人都知道。

果然,張氏聞言沉默下來,陷入深思熟慮之中。賈瑚原本就有克妻的名聲,雖說也不好聽,可比起不能人道,卻要好得多,不然硬把人家姑娘娶了來,她不可能不知道真相,假如不幸鬧開了,對大家來說都不好。張氏開始考慮賈瑚的話,是不是要跟那戶人家說算了,反正他們還沒正式提親,現在喊停不影響人家姑娘以後嫁人,否則讓人守一輩子活寡,才真的是造孽呢。

張氏從來不懷疑賈瑚會對自己說謊,可這件事實在太重大了,她還是悄悄問了賈瑚,跟他確診的是哪位太醫,她要親自見見。賈瑚馬上就把擋箭牌推了出來,太醫是專業人士,在張氏面前說了一串醫學名詞,聽得張氏雲裡霧裡,不過大意還是懂了,就是賈瑚這個情況,屬於外力所傷,很難治的。張氏原本抱着一線希望,聽了太醫的話絕望了,要不是教養夠好,當時就能哭出來。

成功說服了張氏,太醫告辭回家,臨行前意味深長看了賈瑚一眼,明明好端端的,非說自己不行,真是個怪人,不過他有致命的把柄在賈瑚手裡,也欠他救命之恩,只能乖乖聽命,不敢多話。

沒過幾日,張氏就託人給她原來看好的那戶人家傳話了,說是她又問了高僧,還是覺得這樁婚事不適合,大家好聚好散吧。那家人也是早有心理準備,不過他們覺得,張氏說的都是藉口,賈瑚立了如此大功,又三代都能承爵國公之位,肯定是看上家世更好的人家了,他們底氣不足,只得作罷。

不想很多年過去了,就是賈瑚的胞弟賈璉都娶了媳婦,生了兒子,賈瑚還是沒有成親,而且在賈璉的二兒子出生以後,賈瑚把大侄兒過繼了去,那家人才終於相信,張氏說的全是真話。

賈瑚的婚事懸而未決,史太君和賈赦也都很擔心,他們原以爲,張氏推了先前那家是想找家更好的,不料從此沒了下文。史太君急得不行,就把張氏叫去問話了,過去這些年,由於賈瑚的爭氣表現,她們婆媳的關係好了不少。張氏心裡壓着那麼大的秘密也難受,就跟婆婆和丈夫說了實話。史太君聽了沉默不語,半晌方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人要是太滿了,也就……”

雖然不願接受,可賈赦和張氏不得不承認,這話很有幾分道理,只是他們寧可賈瑚少些功績,也不忍看到他一生孤苦。把話說開以後,張氏等人就不打算逼着賈瑚成親了,而是把賈璉和卓婉言的婚事提上了日程。長子不能生,次子必須多生幾個,不然下一代的國公位置怎麼辦,尤其賈瑚的兒子是要承襲國公之位的,還得過繼賈璉的長子才行,因此賈璉至少要有兩個嫡子纔夠。

賈瑚對家人使的小花招,司徒衍和司徒景都很清楚,司徒景自然是又感動又愧疚,而司徒衍,心緒就很複雜了。說實話,要不是賈瑚是他從小看着長大的,人聰明不說,還對司徒景忠心耿耿,絕無私心,否則就憑他勾引太子這一條,他就能讓他消無聲息地消失了。司徒衍愛才,捨不得廢了賈瑚,就分別給他和司徒景指了婚事,想讓他們順其自然地分開,以後明君賢臣,相得益彰。

豈料蘇悅早逝,可兒那個薄命的更是出家去了,司徒景和賈瑚重新成爲孤家寡人,並且舊情復燃了。看在司徒睿的份上,司徒衍絕了再讓司徒景成婚的打算,就是他自己,一生也只有簡氏一個妻子。所有人都說聖人對先皇后情深意重,卻不知他思念一生的,並非簡皇后,而是另有其人。

司徒衍原以爲,就是可兒出家了,爲子嗣計,賈瑚也會成親的,他問過司徒景,能不能接受。司徒景實話實說,不高興是肯定的,不過傳宗接代,無可厚非,賈瑚娶妻一事他是不反對的。

但是司徒衍沒有想到的是,賈瑚爲了司徒景,竟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先是在雲來居的那次,據司徒景回宮所說,要不是賈瑚果斷沉着、當機立斷,他和睿兒有可能當時就被砸死了,而賈瑚卻有一條腿被砸斷了。地震發生以後,他們被埋在廢墟里,司徒景經此劇變,哮症突然發作,也是賈瑚冷靜行事,指揮在狹小空間內唯一能動的睿兒給他用了藥,讓他的病情緩和了下來。

還有就是後來的兩樁婚事,賈瑚先是勾兌了一位想嫁給西洋來的畫師卻被家人反對的姑娘,兩人合演了一出好戲。那件事之後,賈瑚的克妻之名響徹京城,再也沒有門戶相當的姑娘敢嫁給他。而那個大膽的女孩子,也成功左右了自己的婚事,並且由於高僧必須遠嫁的批語,跟西洋畫師事成了。

後來,賈瑚帶人改良了蒸汽機,並在次年考中了傳臚,讓那些被他克妻名聲嚇跑的人重新圍攏回來。司徒衍覺得,賈瑚抵抗到這個程度差不多了,再說他兒子也不反對他娶妻不是。不料他還有驚人之舉,竟連不舉這種理由都搬出來了,徹底打消了賈家的長輩想要他成親的念頭。如果賈瑚是自己的兒子,司徒衍肯定恨不得把他塞回去重生一次,可他是爲了自己兒子這麼做的,司徒衍就不能不動容了,好歹賈瑚是有親弟弟的,日後還能過繼兒子,不然他那道不降等襲爵的旨意,就沒什麼意義了。

從東瀛歸來,賈瑚升了官,由詹事府從七品的主薄變成了從六品的贊善。別看贊善的品級不高,賈瑚的晉升速度卻是很嚇人的,旁人三年考評一次,合格了才能升半級,他考中進士才一年呢,好些同窗至今還在候官,他就一次升了兩級,前途根本就是不可限量。更讓賈瑚高興的是,到了永和九年的年底,司徒衍竟然請他進宮赴了一次家宴,其中的含意,衆人見仁見智。

當然,這是小家宴,參加的人除了賈瑚就是司徒衍父子和龍鳳胎兄妹,可就是這樣,也能讓賈瑚美得冒泡。司徒衍竟然承認他的地位了,真是不可思議,這是賈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席間,司徒漣漪語出驚人,她說司徒昱告訴她,在遙遠的歐洲,公主也是可以當女王的。她開始還不信,可是司徒昱證據確鑿,說是褚爲在遊歷西洋某國的過程中跟一位公主好上了,原想把人娶回來的,但是那位公主不肯,因爲她是國王的長女,以後是要繼承王位的,還說要褚爲留下,給她當王夫。最終,由於觀念相差甚遠,褚爲和他的公主女朋友分手了,兩人分道揚鑣。

司徒衍沒有女兒,對孫女就更是疼愛,笑着問道:“漣漪怎麼想起說這個話了,你也想當女王嗎?”中原自古沒有女兒繼位的說法,小姑娘突發奇想,司徒衍只覺好玩,並不會多想。

司徒漣漪點點頭,認真道:“我可以嗎?”說完眼睛眨了眨,直直盯着司徒衍看。

司徒景感覺女兒這個話題有點越界,就瞪了她一眼,不想司徒衍卻正色道:“漣漪是妹妹,不是姐姐呢,怎麼能越過哥哥的位置呢。”就是在歐洲,公主想當女王也必須是長女纔可以的。

“是這樣啊。”司徒漣漪想了想,又道:“漣漪不跟哥哥搶,可是漣漪長大以後,皇爺爺可以給我一塊封地嗎,我去那裡當女王。”司徒漣漪跟着司徒景看過世界地圖,曉得上面空地很多。

“哈哈!”司徒衍聞言大笑起來,他的這個小孫女,還真是滿有志氣的,就允諾道:“漣漪,要是你的功課能趕上睿兒,等你滿了十六歲,朕就給你一塊地方,讓你自己當家做主去。”

“謝謝皇爺爺!”司徒漣漪歡呼雀躍,司徒景和賈瑚面面相覷,司徒衍這是在開玩笑吧。

司徒衍的身體不好,沒等到孫子孫女長大成人就駕崩了,因此賈瑚無法證實,他那天說的話是真的還是戲言。可司徒漣漪顯然是當真了,她再不滿足於當個養在深閨的小郡主,而是跟着司徒睿一起進了宮學,每天埋頭苦讀。若干年後,司徒漣漪成爲大夏第一位有自己封地的女王,而在更遙遠的未來,她的大侄女則成了大夏的第一位女皇,開創了新的歷史,此乃後話,暫且不表。

永和十年,又到了鄉試之年,賈璉經過兩年的努力,終於考上了舉人。而在此時,林黛玉的三年孝期也滿了,林如海沒有再婚的打算,覺得身邊有兩位侍妾伺候即可,可女兒的教養卻是問題,就委託賈璉回京的時候帶上林黛玉,榮國府有兩位超品的國公夫人,林黛玉得她們教養,日後的婚事再不用愁。

賈敏去世後,林家父女相依爲命,林黛玉自然是不肯別父而去的,還是林如海勸慰了好久,說自己來年要進京述職,說不定就留下不走了,才慢慢同意了。林如海擔任的巡鹽御史,本該是年年換人的,就是因爲這個位置不好做,只要時間長了就容易出問題。偏偏林如海做得很好,連任多年都是滴水不漏,司徒衍不是不知道他的辛苦,就是一時之間沒有合適的代替人選。

因是常年見着的,林黛玉跟着賈璉上路,倒不會太過傷感。千里之外的京城,張氏計算着兒子回家的日子,什麼都收拾好了,賈璉和卓婉言的婚房不用說,那是早就準備好的。林黛玉住的院子也備好了,就在迎春的院子旁邊,兩個小姑娘年紀相當,以後讀書下棋有伴,倒也不會寂寞。

史太君曾經說過想把林黛玉養在自己身邊的話,畢竟她就賈敏一個女兒,也只有林黛玉一個外孫女。但是張氏想起賈瑚的提醒,就委婉地勸道,史太君身邊還有寶玉和探春呢,他們是親兄妹,日常起居在一處沒什麼,林黛玉可是表妹,只有探春沒什麼,有寶玉就不妥當,還是跟迎春在一處更好。

張氏言之有理,史太君不能不考慮,然後張氏就說了,迎春和黛玉就是養在她的身邊,還不是每天要給老太太請安的,又不是見不着,讓史太君儘管放心,幾番勸說才讓老太太改了主意。

因爲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是紅樓夢的主線,所以黛玉抵京那日,賈瑚特地告了假,早早在史太君的院子裡等着。今天是林黛玉初來乍到,跟賈寶玉見面是肯定的,他要看着才放心。

事後,賈瑚感覺很慶幸,雖然林妹妹被賈寶玉給惹哭了,可衝着賈寶玉給林黛玉留下的糟糕印象,他還是覺得,哭一場也值,一輩子的禍事啊,說不定從此就沒有了,真是好事一樁。

也許是故意的,王氏明知外甥女要來,竟把賈寶玉打發去拜菩薩了。不像賈瑚,明明要上班的,還專門請假在家,長房和二房給林黛玉的感覺,從一開始就完全不一樣,可謂天壤之別。

賈寶玉沒回來之前,史太君屋裡的氣氛很正常。老太太和外孫女抱頭痛哭,張氏、王氏帶着迎春、探春在旁邊陪哭,甭管心思真假,氣氛是很悲切的,然後賈瑚、賈璉就開始勸。好容易勸好,就開始敘家常,因爲黛玉進京只帶了一個嬤嬤和兩個丫鬟,張氏就把自己備的兩個大丫鬟叫來給林姑娘磕頭,還說院子裡有小丫鬟和粗使丫鬟,那些回頭再見就可以了。

迎春也跟着搭腔,說應季的新衣裳都給黛玉準備好了,全是她選的花色和樣式,也不知道她喜不喜歡,要是不喜歡,命人重做就是。迎春雖是庶出,可張氏沒女兒,一直把她當親生的養,而且又有賈瑚那樣爭氣的哥哥,每每跟着張氏出門,在世家小姐裡頭都很有面子,性子倒也大方。

賈家衆人,林黛玉最熟的是賈璉,聽賈敏說起最多的是張氏,因而天然就對長房更有好感,兼之此時見了張氏慈愛,迎春可親,就對她們更有好感了,想着以後跟迎春作伴也很開心。

王氏不喜賈敏,對外甥女自然不熱絡,她又不管家,也沒什麼好拿出來的,探春雖說養在祖母身邊,嫡母的眼色也不能不看,因此表現出來,就不如迎春那麼親近,稍微生疏一些。

說到盡興之處,有小丫鬟來報,說寶二爺回來了,史太君立即命他進來。

在林黛玉看來,賈寶玉跟賈瑚、賈璉一樣,都是舅家的表兄,以禮相待即可,不想賈寶玉開口沒說兩句話就把她給問住了,什麼叫“她有玉沒有”,林黛玉很是有點不解其意。

賈寶玉是銜玉而生的,這個事情林黛玉知道,可這不是好事啊,就因爲鬧得太厲害,幾位舅舅自污的法子都想出來了,也等於是絕了賈寶玉的仕途之路,他怎麼還對此津津樂道呢。

於是,林黛玉想了想,終是說了沒有,她纔不想要那麼個勞民傷財的玩意兒。

然後賈寶玉就鬧上了,還把通靈寶玉給砸了,史太君和王氏勸了好久才勸下來,林黛玉完全搞不懂賈寶玉的思路,只是覺得委屈,就拿起帕子哭了一場,還是張氏抱着她慢慢哄好的。

經過一通鬧騰,兩人都平靜下來,賈瑚看戲也是看得目瞪口呆,沒等他緩過勁兒,賈寶玉又問傻話了,他問林黛玉有字沒有。聽她說沒有就說自己幫她取一個,不過沒等賈寶玉把話說完,賈瑚就把他喝住了。搞錯沒有,字是能亂取的嗎,男子的字由師長取,像他的永瑜,就是司徒衍取的。至於女子的,要麼父親取,父親不在了夫婿也可以取,賈寶玉卻是絕對沒資格的。

第6章 較量第7章 退讓第42章 徵兆第37章 事發第72章 完結第66章 戰事第66章 戰事第61章 糾結第7章 退讓第41章 畫像第45章 大婚第40章 作死第52章 選擇第61章 糾結第64章 改向第31章 奇遇第14章 初見第11章 上學第8章 還擊第40章 作死第66章 戰事第19章 伴讀第8章 還擊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47章 悲喜第46章 還債第34章 許願第45章 大婚第48章 阿福第32章 劫數第52章 選擇第27章 秋狩第71章 薛家第68章 交底第44章 欠債第7章 退讓第28章 斐然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51章 重逢第14章 初見第43章 寶玉第11章 上學第35章 探病第15章 再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5章 探病第53章 下場第59章 約會第12章 添妝第43章 寶玉第43章 寶玉第43章 寶玉第4章 瑚璉第41章 畫像第36章 頓悟第39章 甄賈第55章 春遊第66章 戰事第68章 交底第62章 矛盾第17章 兄弟第15章 再遇第41章 畫像第24章 酒醉第34章 許願第43章 寶玉第38章 心意第62章 矛盾第56章 誤會第15章 再遇第31章 奇遇第21章 進宮第36章 頓悟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38章 心意第21章 進宮第65章 安排第40章 作死第44章 欠債第21章 進宮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64章 改向第36章 頓悟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9章 約會第34章 許願第20章 面試第42章 徵兆第43章 寶玉第56章 誤會第28章 斐然第71章 薛家第60章 地震第11章 上學
第6章 較量第7章 退讓第42章 徵兆第37章 事發第72章 完結第66章 戰事第66章 戰事第61章 糾結第7章 退讓第41章 畫像第45章 大婚第40章 作死第52章 選擇第61章 糾結第64章 改向第31章 奇遇第14章 初見第11章 上學第8章 還擊第40章 作死第66章 戰事第19章 伴讀第8章 還擊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47章 悲喜第46章 還債第34章 許願第45章 大婚第48章 阿福第32章 劫數第52章 選擇第27章 秋狩第71章 薛家第68章 交底第44章 欠債第7章 退讓第28章 斐然第61章 糾結第13章 嫁女第51章 重逢第14章 初見第43章 寶玉第11章 上學第35章 探病第15章 再遇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35章 探病第53章 下場第59章 約會第12章 添妝第43章 寶玉第43章 寶玉第43章 寶玉第4章 瑚璉第41章 畫像第36章 頓悟第39章 甄賈第55章 春遊第66章 戰事第68章 交底第62章 矛盾第17章 兄弟第15章 再遇第41章 畫像第24章 酒醉第34章 許願第43章 寶玉第38章 心意第62章 矛盾第56章 誤會第15章 再遇第31章 奇遇第21章 進宮第36章 頓悟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38章 心意第21章 進宮第65章 安排第40章 作死第44章 欠債第21章 進宮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64章 改向第36章 頓悟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9章 約會第34章 許願第20章 面試第42章 徵兆第43章 寶玉第56章 誤會第28章 斐然第71章 薛家第60章 地震第11章 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