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斐然

聽到太子說起觀星樓的修復,賈瑚眼前一亮,這個事情他有點印象的。幾個月前,賈瑚和司徒景、蘇怡等人討論過夜觀星象的事,都說宮裡太亮了,到處是亭臺樓閣不適合。當時司徒景就說,若不是前朝的觀星樓年久失修,他們可以去那邊觀察,比宮裡清楚多了。賈瑚有些疑惑,就好奇地問,本朝建國三十多年了,怎麼一個前朝留下的觀星樓還沒修好,那可是欽天監辦公要用的。

司徒景解釋道,觀星樓雖然破舊,可還沒到不能用的程度,欽天監就是湊合在那邊觀察星象,只是樓宇破損嚴重,他們就不方便過去了。賈瑚又問,既然這麼破了,爲什麼不修復,那也算是個朝廷機構的辦公地點,不帶這麼歧視人的。司徒景繼續解釋,不是不想修,而是不好修,太、祖皇帝還在的時候,就有打算修復觀星樓,不料還沒開工就遇到了難題,材料運不上去,就卡住了。

賈瑚聽到這裡,已經有點傻眼了,什麼叫材料運不上去,前朝能把樓修起來,他們不過是修復而已,按說難度應該更小纔是,居然會幾十年動不了工,真是難以想象。蘇怡見賈瑚越聽越迷糊,就細細跟他說了觀星樓的情況,以及遇到的難題。原來,觀星樓是一座木石結構混合的建築,下面三層是石臺,上面四層是木樓,合計有七層樓之高,可以說是京城裡,高度最高的人工建築。

觀星樓修建於前朝初期,至今已有數百年,由於石臺本身就建在高地之上,木樓常年風吹日曬,損毀速度遠比普通房屋要快,其間已經歷過多次修復。但是以往,觀星樓進行修復,要修的都是上面四層木質建築,難度並不算大,差不多算是工部的常規作業。可到了前朝末年,歷經數百年風霜的石臺開始經受不住歲月的沖刷,有了風化崩塌的現象,時值亂世,也沒人顧得上去管它。

新朝建立以後,兩代皇帝都有心修復觀星樓,誰知工部派人勘查了,卻說此事不好辦。別的都不說,第一步就走不出去,建造石臺用的不是普通石頭,而是重達數千斤的條形石板,怎麼把這些東西運到三層石臺之上,難倒了工部的所有官員。有人就說了,這算什麼問題,石板太重拖不動,增加人手不就得了,五個不行十個,十個不行二十個,二十個不行還能再加,他就不信邪了。

這話乍聽有理,可問題是,石臺上的木樓尚且存在,周圍的空餘位置,除了崩塌不能靠近的部分,剩下的地方能站三五個人就不錯了,難道要把木樓推倒重新修一遍,偏偏觀星樓又沒破到這個地步,工程就拖了下來。工部的人對木樓做了修繕,石臺的損毀暫且不管,欽天監的人就委委屈屈搬了進去,一直到了今天。聽完蘇怡的說明,賈瑚只說了一句話,就是這件事他可能有辦法。

司徒景頓時來了興趣,問賈瑚要怎麼辦。他早就發現了,賈瑚這個人,文不如蘇怡,武不及簡明,但在雜學之上,很是有點研究。賈瑚就憑着記憶,畫了個滑輪組的圖紙出來,司徒景看不懂,也不想聽賈瑚解釋,就直接從工部叫了兩個人過來,讓賈瑚說給他們聽。那兩個人最初看到圖紙,都是如墜雲裡霧裡,可聽過賈瑚的解釋,卻是豁然開朗,都說先要回去打兩個小的滑輪試試。

這一試就沒了下文,賈瑚還以爲是某些工藝不過關,導致滑輪組沒能用上,也就沒有追問。反正他懂的,也就只是理論,讓他去實踐操作,恐怕還不如普通的匠人,可沒想到,觀星樓竟然已經修復好了,司徒衍還說,滑輪組派上了大用場。賈瑚立時興奮起來,擡首問道:“真的?我們能去看看嗎?”他不過給了圖紙,工部的人就把滑輪組付諸於實踐了,古人的智慧果然不容小覷。

見到賈瑚這副反應,司徒衍頷首道:“當然可以,秋狩歸來過兩天,孤就帶你們過去。”

什麼,太子也要去,賈瑚歡呼雀躍的心情瞬間去了一半,還不敢在面上表現出來。他不討厭司徒衍,一點都不討厭,恰恰相反的是,他很尊敬他,甚至有意追隨他。但這絕不意味着,賈瑚平時就喜歡跟他打交道,那可是太子啊,是未來的皇帝,還是他同學的爹,他這般親切和氣地跟他說話,賈瑚總覺得很彆扭,還是大家保持足夠的距離比較好,隔得太近了,他渾身上下都不自在。

好在司徒衍不是一直盯着賈瑚,他抽空還要關注司徒景和蘇怡的棋局,不時給司徒景指點一二。

若是沒有他的幕後黑手,司徒景這局棋,只怕早就已經投子認負。對於司徒衍這種一心二用的水平,賈瑚深深表示佩服,蘇怡的棋力如何,他差距過大無法感受,但是司徒景,他跟他下十盤,起碼有九盤是輸了的,剩下一盤是司徒景讓着他,大家和棋了事。可司徒景在蘇怡面前,就顯得很不夠看,全靠司徒衍的背後支招,才勉強支撐到了現在。對此,司徒景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一局終了,蘇怡險勝半子,司徒景不服氣,撲到司徒衍懷裡,問他好事爲何不做到底,下到最關鍵的時刻,居然不幫他了,要是他多幫他看兩步棋,他說不定就能贏了蘇怡的,說得理直氣壯。

司徒衍撲哧一笑,無語道:“景兒,做人要知足,你沒有慘敗,就該偷着樂了,真是贏了小怡,是算你的,還是算孤的。”蘇怡是太子母家的孩子,司徒衍待他,一貫視如親子,疼愛得緊。

司徒景撇了撇嘴,沒再說什麼,臉上的笑容卻是透出些許小得意。賈瑚看得出來,司徒景在意的並不是輸贏,他很清楚自己和蘇怡的差距,他享受的,不過是在父親面前撒嬌的快樂。身爲天家子孫,還能擁有這般的父子親情,歷代都不多見,賈瑚猜測,太子是把皇帝對他那套全搬到兒子身上了。

談笑之間,圍場很快就到了。皇帝和太子坐在觀禮臺上,從三皇子開始,一直到十七皇子,全部都是要上場的。賈瑚起初還爲司徒景擔心,就他那點功夫,真要輸給十七皇子,面上可不好看。不過圍獵開始以後,賈瑚就不擔心了,皇子皇孫們的面前,全都是侍衛們趕過來的獵物,想要打不中都難。倒是他們這些伴讀,可是沒人爲他們服務的,比的全是真功夫,他不努力可不行。

圍場的獵物都是人工餵養的,喂得呆呆傻傻,就是沒人幫忙圍趕,打起來的難度也沒賈瑚想得那麼大,不多時就收穫頗豐,除了常見的山雞、兔子、狐狸,他還意外地打到了一對大雁,活的。

到了最後比拼戰果的時候,褚爲第一,簡明第二,這兩個人遠遠甩開衆人一大截,賈瑚馬馬虎虎,排進了前十,考慮到年齡因素,還是很可以的了。而皇子皇孫那邊,司徒律戰勝了兩位兄長,高居榜首。司徒景也還可以,雖然落在了兩位雙胞胎皇叔之後,好歹沒被幾位還在黃字班的小皇叔比下去。讓他奠定這個排名的,除了侍衛們趕來的獵物,還有司徒律幫他打到的那隻鹿子。

據司徒景說,那隻鹿是司徒律先發現的,不過他的箭射偏了,鹿子跑到他的面前,他就撿到了。司徒景還說,他知道九皇叔是故意的,他把鹿子讓給他了,不然他的箭法,哪能偏得這麼離譜。

幾位小皇子裡面,年齡最小的十七皇子表現最好,僅次於司徒景。臨時抱佛腳的十五皇子墊了底,更不幸的是,他的伴讀們,也在所有伴讀裡面排名末尾。出現這樣的結果並不奇怪,十五皇子不愛上騎射課,他的伴讀們也就不上,遇上家裡會教孩子騎射的還好,可要是賈珠這種,你把獵物趕到他的面前,他也未必拿得下去,可十五皇子的伴讀,都是賈珠這種類型,於是就悲劇了。

皇帝看到兒孫們表現優異,老懷大慰,紛紛有所獎賞,除了表現最好的司徒律,首次下場的司徒景,年齡最小的十七皇子,都是收穫良多。賞過了自家孩子,皇帝也沒忘了隨行的勳貴子弟們,表現出色的褚爲和簡明當仁不讓,被皇帝和太子大力讚揚。賈瑚雖然沒有那麼顯眼,可他年紀小,成績也還過得去,更重要的是,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曾經是皇帝的心腹,也就得了幾句好話。

晚些時候,賈瑚和賈珠一起回家。由於賈瑚的戰利品不少,太子特地派了人送他,賈珠可就慘了,兩手空空不說,還被表現不佳的十五皇子遷怒了。回家路上,賈瑚掰着手指頭算,自己打到的獵物和得到的獎賞要怎麼分,越算心情越美麗。賈珠坐在他的對面,看着賈瑚不加掩飾的笑容,表情很是沉鬱,他突然在心裡想,要是沒有賈瑚這個人的存在,他是不是就不用活得這麼辛苦。

兩人回到府裡,早有下人在門口等着,一看是宮裡的人送了兩位爺回來,趕緊進去稟報。不多時,大總管賴大就親自迎了出來。不過來人不肯進府,只說太子有吩咐,命他送了賈大公子回家。賴大趕緊奉上賞銀,又叫人把車上的東西搬了進去。賈瑚又跟送他回家的人說了兩句,方進了府門。

由於先前只說宮裡來了人,並沒說是什麼事,賈家上下都被驚動了,齊聚在榮禧堂的正房。衆人見只有賈瑚和賈珠兩人進來,都有些不解,不是說宮裡來人了,怎麼沒請進來。賈瑚方笑着說,那是太子見他東西太多,一輛馬車根本裝不下,就派了人幫他送東西回來,已經回宮覆命去了。

史太君聞言就說賈瑚不懂事,那是東宮的人,他怎麼不客氣待着。賈瑚莫名其妙,東宮的人怎麼了,就是兩位小公公,他天天都見到的,有什麼稀奇,再說他是給了賞錢的,沒讓人空手而歸。

賈瑚暗自在心裡腹誹着,倒也沒有反駁史太君的話。等她說完了,就把打賞和獵物分給了衆人,史太君和賈赦夫婦、賈政夫婦分到的都是上好皮毛,是皇帝賞給賈瑚的。而他自己打的小東西,兔子分給了賈璉和元春,山雞送到了大廚房燉湯,狐狸他和賈珠分了,估計一人能做一副手套。至於那對大雁,賈瑚打算送給賈珍,東府下個月要向張家下聘,活雁可比木頭雕的氣派多了。

史太君再是偏心,這個時候也得表揚賈瑚,她收的狼皮可是皇帝賞給賈瑚的,這等榮耀,自從賈代善去了,他們府裡再沒有過。賈赦和張氏不用說,肯定是以兒子爲榮,收到什麼根本不在意。賈政和王氏的心情就很複雜了,不高興是肯定的,可還不能表現出來,不然豈不是不給聖人的面子。

隔了兩日沐休,賈瑚拎着一對活雁去了東府,賈珍高興壞了,摟着他連聲叫好兄弟。下給張家的聘禮,李氏早就準備好了,足足六十四擡價值五萬兩,唯獨差了一對活雁,顯得有些不好看。

大家都去參加搶購了嗎,上一章的留言好可憐,嗚嗚

今天的更新比較瘦小,明天爭取肥點,不過在親戚家裡,碼字很不順手啊

最後曬曬小萌物:腐直人ost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1?10:34:45

第15章 再遇第26章 真相第47章 悲喜第69章 主線第54章 表白第18章 逼迫第39章 甄賈第61章 糾結第45章 大婚第52章 選擇第2章 偏心第49章 退婚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28章 斐然第49章 退婚第35章 禪位第57章 流言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賜福第29章 禮物第13章 嫁女第4章 瑚璉第56章 誤會第37章 事發第17章 兄弟第39章 甄賈第15章 再遇第24章 酒醉第23章 赴宴第22章 賜福第46章 還債第62章 矛盾第14章 初見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11章 上學第71章 薛家第39章 甄賈第67章 受傷第56章 誤會第5章 抓週第26章 真相第18章 逼迫第39章 甄賈第38章 心意第23章 赴宴第22章 賜福第36章 頓悟第57章 流言第41章 畫像第16章 難產第21章 進宮第58章 弊案第45章 大婚第9章 因果第67章 受傷第22章 賜福第17章 兄弟第15章 再遇第19章 伴讀第68章 交底第31章 奇遇第32章 劫數第63章 化解第42章 徵兆第65章 安排第18章 逼迫第27章 秋狩第68章 交底第4章 瑚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3章 下場第27章 秋狩第28章 斐然第54章 表白第58章 弊案第20章 面試第10章 攀比第21章 進宮第68章 交底第43章 寶玉第2章 偏心第43章 寶玉第32章 劫數第71章 薛家第6章 較量第28章 斐然第41章 畫像第62章 矛盾第42章 徵兆第30章 回鄉第52章 選擇第69章 主線第43章 寶玉第67章 受傷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
第15章 再遇第26章 真相第47章 悲喜第69章 主線第54章 表白第18章 逼迫第39章 甄賈第61章 糾結第45章 大婚第52章 選擇第2章 偏心第49章 退婚第40章 作死第47章 悲喜第28章 斐然第49章 退婚第35章 禪位第57章 流言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22章 賜福第29章 禮物第13章 嫁女第4章 瑚璉第56章 誤會第37章 事發第17章 兄弟第39章 甄賈第15章 再遇第24章 酒醉第23章 赴宴第22章 賜福第46章 還債第62章 矛盾第14章 初見第61章 糾結第16章 難產第11章 上學第71章 薛家第39章 甄賈第67章 受傷第56章 誤會第5章 抓週第26章 真相第18章 逼迫第39章 甄賈第38章 心意第23章 赴宴第22章 賜福第36章 頓悟第57章 流言第41章 畫像第16章 難產第21章 進宮第58章 弊案第45章 大婚第9章 因果第67章 受傷第22章 賜福第17章 兄弟第15章 再遇第19章 伴讀第68章 交底第31章 奇遇第32章 劫數第63章 化解第42章 徵兆第65章 安排第18章 逼迫第27章 秋狩第68章 交底第4章 瑚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3章 下場第27章 秋狩第28章 斐然第54章 表白第58章 弊案第20章 面試第10章 攀比第21章 進宮第68章 交底第43章 寶玉第2章 偏心第43章 寶玉第32章 劫數第71章 薛家第6章 較量第28章 斐然第41章 畫像第62章 矛盾第42章 徵兆第30章 回鄉第52章 選擇第69章 主線第43章 寶玉第67章 受傷第36章 頓悟第16章 難產第61章 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