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頓悟

今天之前,賈瑚完全沒有想過,在他看來還是個半大孩子的司徒景,已經到了可以娶太子妃的年紀。司徒景說是十六歲,不過古人算年齡都是算的虛歲,其實就是過了十五歲生日,放在現代,不過是剛上高中的年紀,膽敢談戀愛的話,絕對被人扣上早戀的帽子,可在這個年代,他卻是正大光明可以娶媳婦了,難怪司徒衍會說出這樣的話,真是夠推卸責任的。

賈瑚進宮伴讀多年,又是跟在司徒景身邊,東宮常年空虛的原因,也是略知一二。

司徒衍十幾歲的時候,身體比現在更不如,曾有太醫很隱晦地跟皇帝說,想要太子多活幾年,最好清心寡慾,免得傷了壽數。因此皇帝從來不往東宮塞人,若是發現心懷不軌的宮女,還會直接把人罰入掖庭,唯一一個太子妃,也是精挑細選了兩三年,才從諸多貴女之中選出來的。

司徒衍和簡氏的感情如何,賈瑚沒見識過,沒有發言權,但是聽東宮的老宮人說,太子當年很縱容太子妃,只要是在東宮的範圍之內,她想做什麼,他幾乎都不攔着。

太子妃救駕身亡,太子傷心了很久,之後也沒有再娶的意思。皇帝考慮到嫡長孫的地位,也想着兒子的身體,並不在這件事上逼迫司徒衍,一拖也就拖到了今天。

眼看司徒衍就要登基爲帝,六宮若是空無一人,看着實在不像話,所有人都猜測,他可能會擇一二秀女進宮,便是不設皇后,四妃九嬪也得封上一兩個,總不能宮裡連個管事的都沒有。

不料司徒衍就沒這樣的打算,他準備效仿太、祖皇帝,後位虛懸,讓太子妃主持後宮事務。

見司徒景還是愁眉不展,賈瑚不由好奇道:“殿下,你不想成親嗎?”

司徒景微微搖頭,悶聲道:“怎麼可能喜歡,我小時候見過蘇家和簡家的表姐,都說她們是京中有名的閨秀,可是她們說什麼,我沒有興趣,我說什麼,她們又聽不懂,很無聊的。”

蘇家是蘇皇后的孃家,世代書香傳家,家中的姑娘素有才名。簡家是太子妃簡氏的孃家,跟賈家一樣,是以軍功起家的。他們家最有意思的,就是養女兒跟養兒子一樣,個個養得英氣爽朗。

可以這麼說,蘇家和簡家的女孩子,都是京城貴女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個中翹楚,要是司徒景和他的表姐們都沒有共同語言,其餘人家出來的女孩子,只怕更不會被他看得上。

賈瑚想到這裡,對司徒景頓時有了同情之心,娶個雞同鴨講的太子妃回宮,是挺糟心的。

他還沒有說出安慰的話語,就聽司徒景突然說道:“賈瑚,你要是女孩子就好了。”

“爲什麼?”賈瑚一頭霧水,不明白司徒景爲什麼這麼說,他怎麼看,都不像女孩子啊。

司徒景挑眉笑道:“你若是女孩子,我就娶你做太子妃,豈不正合適。”

雖然是在說笑,可司徒景在心裡想了想,卻發現若是真的有個像賈瑚那樣,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還能和他聊到一起的太子妃,成親什麼的,他就不會這麼牴觸了,可惜賈瑚不是女的。

賈瑚嘆了口氣,無奈道:“殿下,倘若我是女孩子,就不能進宮了,我們也沒有認識的可能。”沒聽說過女孩子還能給皇子當伴讀的,賈瑚被司徒景的異想天開,搞得有點哭笑不得。

司徒景莞爾一笑,展眉道:“我知道,不過就是說說而已。”停頓片刻,他突然又問道:“賈瑚,你家裡有沒有年紀和你差不多的姐妹。”要是賈瑚的姐妹能有幾分像他,娶回家也還湊合。

賈瑚苦着臉搖了搖頭,解釋道:“我們這一房,就只有我和弟弟兩個,倒是二叔家裡,有一個比我小三歲的堂妹,她自幼跟在祖母身邊,得她老人家教養,我們的接觸,並不是很多。”

司徒景原是想着,賈瑚若是有親姐妹,只要年紀性情相當,他就可以考慮下,不過隔房的堂妹,還是跟賈瑚不熟的,那就算了,他可不想給自己找麻煩,還是讓皇祖父和父王頭痛去。

關於成親之事,司徒景和賈瑚就討論過這麼一次,後來就沒有提起了。司徒景不提,是因爲此事已成定局,多說無益。賈瑚不說,則是由於司徒景的玩笑話隱隱勾起了他的一些想法。

從金陵回京,賈瑚看司徒景就有種奇妙的即視感。可他一直想不通,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只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清晰。直到那日,司徒景說他快要成親了,賈瑚當時不覺得有什麼,回過頭細想,才發現自己的心情,就跟當年收到男神的結婚請帖,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賈瑚被自己的後知後覺嚇壞了,他好像喜歡上未來的太子了,要不要這麼倒黴。更不幸的是,不要說告白了,賈瑚意識到自己的感情時,就是希望破滅的時候,他和司徒景是完全不可能的。

好在賈瑚的暗戀經驗很豐富,發現自己的想法也沒什麼,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反正司徒景也快要娶媳婦了,一切都不會有變化,他繼續留在他的身邊,默默喜歡他就好。

司徒景問賈瑚的時候,他還沒有親姐妹,不過到了明年開春,答案就說不定了。

這件事說起來,跟史太君很有關係。賈珠沒了以後,她怕王氏生不出來,就給賈政屋裡塞了兩個丫頭。只是這樣也就罷了,氣悶的只是王氏一個,誰知史太君想起賈赦身邊也沒什麼人,就順手也給他塞了兩個,氣得張氏不行。史太君一向偏心二房,張氏看了十幾年,早就習慣了,並不會計較什麼。不想在塞丫頭這種事情上,她老人家竟然不偏心了,張氏心塞地要命。

過去這些年,賈赦身邊並非只有張氏一個,也有過幾個通房丫頭,因爲沒有兒女,且年紀漸長,逐一被張氏打發了出去。不料還沒清靜幾年,史太君又給塞了人來,張氏如何開心地起來。

更叫人鬱悶的是,兩個丫頭中的一個,跟了賈赦不到一年,竟在今年年中傳出了喜訊。

張氏雖然心裡不喜,可面上並沒有表現出來,她免了那個佟姓丫頭的早晚請安,只讓她安心養胎,還把她的月例,提到了姨娘的二兩標準,並跟她說,等她把孩子生下來,就正式讓她做姨娘。

那丫頭自然千恩萬謝,對張氏感激地不得了,就是每天不再請安,也關起門給張氏做了兩雙鞋子,繡工精緻地不得了,再親手送了過去。張氏見她安分守己,並沒有恃寵而驕,對她也還不錯。

賈赦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妾室能不能生並不要緊,倒是賈政,對兒子的需求格外迫切,偏偏他的兩個丫頭,都是毫無動靜。史太君不會認爲這是她兒子的責任,只會責備王氏,怪她把賈政拘在房裡,所以生不出兒子。王氏心裡委屈,卻不敢辯解,只好默默低着頭,因史太君要她多向張氏學着,她就暗地裡嘲笑起張氏來,都已經有兩個兒子了,還管不住男人,真是活該。

張氏跟了賈赦這麼多年,哪裡不知道他的性子,在外面固然是不敢胡來,可是進了他屋子的丫頭,總不可能忍得住不碰。不過是個通房丫頭,孩子生下來也是庶出,以後的命運在她手裡捏着,有什麼可擔心的。倒是王氏,自己沒有兒子,以後說不定要靠着庶子過日子,且有苦頭吃呢。

賈瑚和賈璉對即將到來的弟妹沒有什麼感知,嫡庶有別,無論男女,都是那麼回事。

臘月二十六,元昌三十年的最後一次朝會,皇帝正式宣佈退位,太子司徒衍登基。

此後,皇帝改稱太上皇,皇后改稱皇太后,沈淑妃、陳昭儀等人也分別成了太妃、太嬪。

永和元年正月初一,司徒衍於太廟祭祖,天壇祭天。初二,追封簡氏爲皇后,冊封司徒景爲太子。初四,新皇分封三位成年的皇弟爲王,司徒徹封忠敬王,司徒役封忠孝王,司徒律封英王。

司徒景成了太子,賈瑚等人水漲船高,也從皇孫的伴讀升格到了太子的伴讀。

不過簡明年前出海去了歐洲,蘇怡八月要參加鄉試,也請了假在家溫習功課,真正陪在司徒景身邊的,只剩下賈瑚和韓奇兩人。司徒景受封太子以後,開始跟着聽朝,每天的上課時間壓縮到了半天,也就沒有再添伴讀的打算。再過兩年,賈瑚和韓奇或考試,或從軍,也要各自奔前程。

立春那日,賈瑚得了個妹妹,因在胎裡養得好,生下來白白嫩嫩,張氏看了喜歡,乾脆抱到自己身邊撫養。佟姨娘見狀,又是歡喜又是不捨,太太願意養,她的這個女兒,今生算是有靠了。

小姑娘的乳名是史太君取的,叫做迎春,有些不符合張氏的審美,不過是個庶女,又生在立春之日,當小名叫叫也是可以的,等到大些了,她再給取個學名就是,不必和老太太計較。

張氏自己沒有女兒,佟姨娘又是個知情識趣的,一味知道侍奉她,而非討好賈赦,因此對迎春,倒有幾分真心,一切待遇比起當初的元春,可是一點不差。王氏管着家中瑣事,見張氏對個庶女如此上心,養得比自己的元春還要嬌氣,不由有些不忿。不想張氏卻說,迎春雖是庶出,可也是侯爺的長女,身份絕不在元春之下,比着她的待遇來,已經算是低就了。

言下之意就是,她沒有親女兒,要是有,可不是元春能比得上的,氣得王氏差點背過氣去。

賈瑚從來就不是真正的孩子,賈璉也有十來歲了,哪裡會跟個小妹妹計較,看見什麼好玩的新鮮玩意兒,還會主動給她買,反正就這麼個妹妹,不疼她還能疼誰呢,權當是逗張氏開心。

元春從小以國公府大小姐的身份自居,直到迎春出世她才明白,自己的地位,未必就比長房的一個庶出女兒高。她是嫡出,可她爹只是個從五品的小官,迎春是庶出,卻有個侯爺父親。而且,她兄弟姐妹一概全無,迎春卻有個給太子當伴讀的長兄,這些差距擺在一起,讓元春觸目驚心。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加班,所以更新比較瘦小,真是不好意思。

曬曬這兩天的小萌物們:朔子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7?22:19:29

雷霆夜深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7?23:28:24

熊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08:04:56

熊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19:24:25

熊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8?21:38:27

熊二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19?22:36:28

第40章 作死第18章 逼迫第34章 許願第57章 流言第42章 徵兆第67章 受傷第41章 畫像第45章 大婚第56章 誤會第18章 逼迫第2章 偏心第46章 還債第31章 奇遇第72章 完結第5章 抓週第7章 退讓第12章 添妝第63章 化解第37章 事發第12章 添妝第67章 受傷第29章 禮物第41章 畫像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59章 約會第10章 攀比第11章 上學第6章 較量第3章 清理第36章 頓悟第3章 清理第29章 禮物第17章 兄弟第59章 約會第24章 酒醉第2章 偏心第15章 再遇第21章 進宮第22章 賜福第5章 抓週第10章 攀比第22章 賜福第69章 主線第13章 嫁女第45章 大婚第58章 弊案第39章 甄賈第58章 弊案第35章 禪位第28章 斐然第21章 進宮第69章 主線第69章 主線第18章 逼迫第65章 安排第48章 阿福第31章 奇遇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70章 兒子第24章 酒醉第27章 秋狩第9章 因果第1章 穿越第9章 因果第35章 探病第26章 真相第6章 較量第34章 許願第6章 較量第6章 較量第25章 打臉第64章 改向第41章 畫像第24章 酒醉第63章 化解第42章 徵兆第26章 真相第17章 兄弟第31章 奇遇第13章 嫁女第24章 酒醉第69章 主線第61章 糾結第18章 逼迫第15章 再遇第8章 還擊第20章 面試第29章 禮物第57章 流言第3章 清理第47章 悲喜第66章 戰事第51章 重逢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11章 上學
第40章 作死第18章 逼迫第34章 許願第57章 流言第42章 徵兆第67章 受傷第41章 畫像第45章 大婚第56章 誤會第18章 逼迫第2章 偏心第46章 還債第31章 奇遇第72章 完結第5章 抓週第7章 退讓第12章 添妝第63章 化解第37章 事發第12章 添妝第67章 受傷第29章 禮物第41章 畫像第60章 地震第2章 偏心第59章 約會第10章 攀比第11章 上學第6章 較量第3章 清理第36章 頓悟第3章 清理第29章 禮物第17章 兄弟第59章 約會第24章 酒醉第2章 偏心第15章 再遇第21章 進宮第22章 賜福第5章 抓週第10章 攀比第22章 賜福第69章 主線第13章 嫁女第45章 大婚第58章 弊案第39章 甄賈第58章 弊案第35章 禪位第28章 斐然第21章 進宮第69章 主線第69章 主線第18章 逼迫第65章 安排第48章 阿福第31章 奇遇第2章 偏心第57章 流言第70章 兒子第24章 酒醉第27章 秋狩第9章 因果第1章 穿越第9章 因果第35章 探病第26章 真相第6章 較量第34章 許願第6章 較量第6章 較量第25章 打臉第64章 改向第41章 畫像第24章 酒醉第63章 化解第42章 徵兆第26章 真相第17章 兄弟第31章 奇遇第13章 嫁女第24章 酒醉第69章 主線第61章 糾結第18章 逼迫第15章 再遇第8章 還擊第20章 面試第29章 禮物第57章 流言第3章 清理第47章 悲喜第66章 戰事第51章 重逢第4章 瑚璉第44章 欠債第11章 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