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秋狩

尹家的消亡和七皇子的隱匿並未引起太多人的關注,畢竟尹美人只是個不太受寵的低位嬪妃,七皇子雖說素有賢名,可他年紀還輕,也沒辦過什麼正經差事,會念着他們母子的人並不算多。

反倒是一直盯着儲君之位的沈淑妃和陳昭儀可能會發現,進入元昌二十六年,太子的身體狀況有所好轉,從春天到秋天,東宮就沒傳過幾次太醫,而以前一直旁觀騎射課的司徒景,現在也開始跟着上課了。雖然他的課程是特別安排的,內容要比其他人輕省許多,可這也傳遞出一個信號,就是司徒景的身體,絕不像傳說中那般弱不禁風,甚至有人猜測,皇帝這回是真的要立太孫了。

相比沈淑妃和陳昭儀的不安,皇后褚氏卻是淡定得很,只要是有萬分之一的可能,皇帝都不會把皇位傳給司徒衍以外的人,她這個晚進宮十年的人都知道,沈淑妃和陳昭儀,怎麼就看不透呢。

沈淑妃的父親沈重山是本朝的第一位內閣首輔,陳昭儀的父親陳翼則是開國八公之一的齊國公,沈淑妃和陳昭儀家世出衆,爲人也很穩重,蘇皇后去世後的東宮亂成一鍋粥,她們也沒做過一件不該做的事,老老實實熬到皇帝登基,一個封了四妃之一的淑妃,一個封了九嬪之首的昭儀。當時,很多人以爲,皇帝會把沈淑妃或者陳昭儀扶正爲繼皇后,畢竟她們有兒子,家世也夠顯赫。

但是皇帝沒有這麼做,他甚至都沒有這麼想過,沈淑妃兩個兒子,陳昭儀三個兒子,把她們中任何一個扶正了,他的皇兒還能安坐太子之位嗎,就是後宮不可一日無主,皇后也不可能是她們。

最終,皇帝挑中了父兄皆已亡故的褚氏。當時,她寄居在舅舅家裡,舅母吞併了她的家產,卻因不想娶她當兒媳,就教唆小表弟、小表妹罵她天煞孤星,還說她的父母親人,都是被她剋死的。

褚氏心裡委屈,但卻無從辯駁,事實不是這樣的,她的父親和兩位兄長都是戰死的,母親是病故,長嫂是殉情,未過門的二嫂,更是守起了望門寡,可她一介寄人籬下的孤女,誰能聽她說話。

聖旨下來的時候,褚氏的舅舅和舅母都嚇傻了,怎麼可能,他們的外甥女要做皇后了。

褚氏入宮爲後,嫁妝由兩部分組成,一半是內務府出的,另一半則是她的舅舅、舅母還出來的他們褚家的家產,他們在心裡盤算着,外甥女當了皇后,自家能有什麼好處,算盤打得震天響。

褚氏是個很聰明的女孩子,她猜到了皇帝選中自己當皇后的目的,褚家空有忠勇之名,卻已經後繼無人,她做了皇后,便是生了兒子,也不會對太子有威脅,她知道自己以後的路該如何走了。

九皇子司徒律生下來,皇后教導他很用心,她不能讓他像三皇子和五皇子那樣,整天想着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可也不能像七皇子那樣,完全是跪舔到了東宮腳下,連最基本的尊嚴都沒有了。

司徒律在司徒景面前,一慣很端得穩皇叔的架子,儘管在年齡上,他就比司徒景大了不到一歲。司徒景不上騎射課,他見一次諷一次,讓他別在旁邊待着,影響他人練習,司徒景開始上課了,他又笑他練習的內容太過簡單,還不如去跟小十八搭檔。十八皇子四歲多點不到五歲,明年纔會上學讀書,氣得司徒景咬牙切齒,可是司徒律說的都是實話,還很有道理,他居然無言反駁。

剛進宮的時候,賈瑚見司徒景和司徒律對上了,事後還會勸勸,九皇子到底是長輩,司徒景對他總要保持必要的禮節。後來看得多了才曉得,這兩個人從小如此,司徒律嘲笑司徒景四體不勤,司徒景就反駁他頭腦簡單,還是皇叔呢,功課竟然比不過自己,兩人吵吵鬧鬧十來年,就沒真正鬧翻過。於是賈瑚也向簡明、蘇怡他們看齊了,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們躲遠點比較安全。

這日,司徒景練習射箭,雖然靶子已經放得很近了,就是宮學最小的十七皇子,也能十支箭命中七八支,他卻還會脫靶一半,難怪司徒律會說,他就只能找十八皇子比試,他們是一個級別的。

賈瑚見司徒景練習的時間差不多了,就上前勸道:“殿下,練了有一刻鐘了,你該休息了。”

司徒景放下弓箭,皺眉道:“還有五天就是秋狩了,我要是輸了可怎麼辦?”秋狩年年都有,不過司徒景沒有資格參加,他小時候看過兩次,後來就連看都不想看了,今年算是破天荒第一次。

賈瑚挑了挑眉,不客氣地說道:“輸就輸唄,你輸給九皇子,絕對不丟人的。”不要說司徒景了,就是他和韓奇,騎射功夫也趕不上司徒律,倒是簡明,跟他有得一拼,好歹是一個年齡段的。

司徒景生氣地拿弓背敲了下賈瑚的腦袋,咬牙道:“誰說我要跟九皇叔比的,我是怕輸給十七皇叔,那多丟人。”十七皇子今年七歲,去年就參加過秋狩了,還射中了兩隻兔子和三隻野雞。

賈瑚無言以對,簡明就幫他解圍道:“殿下,習武沒有捷徑可走,你入門晚,每天的練習時間也有限,便是比不過十七皇子,也不足爲奇。”從春天算起,司徒景不過上了半年的騎射課,每天練習三刻鐘,還要分成幾段進行,這是太醫允許他的最高運動量,而十七皇子,人家去年秋天就開始練武,每天兩個時辰雷打不動,司徒景若是能在騎射上面贏了他,纔會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聞及簡明所說,司徒景連生氣的力氣都沒有了,跑到場邊坐着休息,幸好還有蘇怡陪他,讓他不至於被他們打擊地太悽慘。司徒景休息去了,賈瑚和韓奇繼續開練,他們兩個實力差不多,互相較量着容易有進步。簡明遍尋校場,幾乎沒有對手,只能去找褚爲。在所有皇子的伴讀裡,褚爲的身份絕對是最高的,他雖然僅有十三歲,卻已經是忠勇伯了,是唯一一個已經繼承了爵位的。

皇后進宮多年,皇帝見她知情識趣,不像沈淑妃和陳昭儀那般看不懂人眼色,決定賞褚家一個恩典。畢竟,皇后的父兄都是戰死的,且無子嗣留下,忠勇侯的爵位後繼無人,不給人立個嗣子,讓褚家的香火傳遞下去,很容易就叫功臣寒了心。於是,皇帝派人出面,從褚家的遠房族親裡,選了個不到兩歲的父母雙亡的孩子,交給皇后守了十年望門寡的二嫂撫養,這個孩子就是褚爲。

褚爲跟司徒律同齡,僅比他小几個月,皇后擔心寡嫂對褚爲過於溺愛,就經常接他進宮,讓他跟着司徒律一起長大。單論武功上的造詣,褚爲和簡明遠遠甩開一衆皇子,大家不是一個世界的。

韓奇一邊跟賈瑚比拼箭法,一邊就在偷瞄褚爲和簡明的長槍對長矛。好在賈瑚也有點走神,兩個人十支箭射下來,雖然成績平平,可也是旗鼓相當。韓奇就問道:“你看什麼呢,這麼入神?”他看褚爲和簡明對陣不奇怪,大家都在看,他們倆一年到頭打不上幾回的,可是賈瑚就很奇怪了,他看的那個方向,只有幾個黃字班的小皇子和他們的小伴讀在練基本功,沒什麼值得看的。

“我看到我堂弟了,有點意外。”賈瑚也不隱瞞,實話實說。去年剛進宮學的時候,小皇子們都是不上騎射課的,覺得太辛苦了。後來十七皇子開了個頭,學得還像模像樣,皇帝都表揚他了,十四皇子和十六皇子就坐不住了,也來上騎射課,他們要上,他們的伴讀自然要跟着上。十五皇子不知爲什麼,先前一直都不肯來,今年眼看秋狩就要到了,也過來抱佛腳,賈珠就跟着來了。

賈瑚的堂弟賈珠是十五皇子的伴讀,這個事情韓奇早就知道,因此賈瑚說在看他,韓奇就不多問了。正好這個時候,褚爲和簡明分出了勝負,褚爲險險贏了半招,校場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簡明和褚爲互相拱手致意,便各自回了主子身邊。司徒景苦着臉問道:“明哥哥,你什麼時候能贏一回?我都快被九皇叔笑死了。”簡明沒有回答,每次跟褚爲交手,他都是覺得自己有了長足進步纔會邀戰的,結果他有進步,褚爲也有,他從來就沒贏過他。蘇怡卻是輕笑道:“前年你輸了褚爲三招,去年是兩招,今年春天一招,這次是半招。”簡明一直在輸,可也一直都在進步。

司徒景驚訝道:“蘇怡,你看得好仔細,我就沒注意這些。”他年年都看簡明和褚爲交手,可他從來沒想過這些細微的差別。蘇怡抿脣笑笑,並不答話,簡明之於他和司徒景,意義是不同的。

由於兩個人都上了騎射課,賈瑚和賈珠是一起坐馬車回家的。一路上,賈珠的臉色不大好看,賈瑚以爲他是累着了,就問他有沒有哪裡不舒服。賈珠擺了擺手,卻不說話,表情顯得有些茫然。

賈瑚就猜測,賈珠是感覺上騎射課浪費他溫習功課的時間了。其實,十五皇子剛起步,學的內容比司徒景還要簡單,應該不至於累到賈珠的。回到府裡,史太君和王氏對賈珠的晚歸都很擔心,問了才知道,原來是十五皇子開始上騎射課了,賈珠也就跟着要上。史太君雙手合十,連着唸了兩聲阿彌陀佛。王氏更是嘮嘮叨叨,問賈珠上課累不累,身體能不能吃得消,問起來沒個盡頭。

賈瑚趁着沒人留意他,悄悄翻了個白眼,人家金枝玉葉的皇子皇孫都要上騎射課,賈珠怎麼就不能上了,史太君和王氏的想法,真是不可理喻,她們該不是拿養元春的標準去養活賈珠了吧。

回到榮禧堂,賈瑚把賈璉叫到書房抽問當天的功課。今年春天,賈璉也進了家學,跟賈瑚和賈珠的優異表現不同,賈璉的功課,就是賈瑚看了,也說不出表揚的話。可賈瑚明明記得,他給賈璉啓蒙的時候,他的表現很不錯,尤其是數學,心算能力比他還強,怎麼進了家學,就學得一塌糊塗了。楊先生講課很有一套,啓蒙綽綽有餘,賈璉怎麼就能學成這個樣子,賈瑚百思不得其解。

進到家學讀書以前,賈璉每天午睡起來,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哥哥放學回家,那樣他就可以帶他玩了。進入家學讀書以後,賈璉就不那麼盼着哥哥回家了,因爲賈瑚一放學,就要抽問他的功課,比爹爹和孃親都要囉嗦。可是楊先生講課好沒意思,還沒哥哥以前講得有趣,他聽了就想打瞌睡,成績如何能好了。板着小臉跟着賈瑚走進書房,賈璉想跟他哥哥商量下,他能不能換個先生。

由於賈瑚一慣講究民主,主張有什麼話就要說出來,不能藏在心裡,因此賈璉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賈瑚聞言有些意外,賈璉覺得楊先生上課無趣,怎麼可能,他是沒見過別人家的先生,那叫一個古板生硬,就差沒拿着書照着唸了。楊先生好歹還會旁徵博引,給講點小故事,他讀書那會兒,就感覺很有意思。儘管如此,賈瑚還是沒有生氣,他讓賈璉說出楊先生哪些地方不好。

賈璉真的就說了,而且是掰着手指頭,說出了一二三四,條理非常清晰。賈瑚聽完嘆了口氣,表示自己無能爲力。他就說嘛,不過幾年工夫,楊先生的水平不可能退步至此,敢情賈璉是拿他的那一套跟楊先生作對比了。可問題是,他給賈璉啓蒙,用的是後世幼兒園寓教於樂的方式,愣是哄着賈璉背下了三百千和若干唐詩宋詞,還有九九乘法表,可是四書五經,是沒辦法這樣學的。

至少賈瑚沒這個本事,把學四書五經的過程簡單化,就是他自己,學了這麼些年,還是感覺自己所學不夠呢。思及至此,賈瑚只能耐心開導賈璉,跟他說自己也是這麼過來的,楊先生已經算是很溫和客氣的,要是換個厲害的,天天都叫他們背書,背不出來就不許吃飯,豈不更慘。賈璉不知是聽進去了,還是被賈瑚嚇着了,總歸是老老實實點了頭,說以後會認真讀書,跟哥哥一樣。

說完功課方面的事,賈璉又問賈瑚,過幾天是不是要去打獵,去的話給他帶兩隻小兔子回來。賈瑚笑着答應了,他早就打聽過了,所謂的秋狩,並不是他想象中的野外打獵,而是打的人工飼養的獵物。不但如此,爲了防止年幼的皇子皇孫們沒有收穫,還會有侍衛幫着驅趕獵物,所以去年秋狩,臨時學了幾天就上場的十七皇子,也能收穫頗豐,賈瑚深信自己比他還是要強上一點的。

賈赦小時候跟着賈代善參加過兩次秋狩,對基本流程是很清楚的,並不擔心賈瑚的安全問題,還一個勁兒鼓勵他,到時候多打點獵物回來,好給張氏和賈璉做圍脖、手套,逗得賈璉咯咯直笑。

而二房那邊,史太君和王氏想到賈珠要去參加秋狩都是憂心忡忡,賈珠不比賈瑚,從小胡打海摔慣了的,他連騎馬都不怎麼熟練,弓箭更是幾乎沒摸過,怎麼能去。史太君甚至說了,要不就給賈珠報病請假,賈政小的時候,賈代善想帶他參加秋狩,就是用這個理由混過去的。賈珠卻說不行,其他人都要去,他怎麼就不能去了,他跟着的十五皇子,比自己還小兩歲,他都是要去的。

史太君和王氏無奈,只得幫着賈珠收拾行頭,使勁叮囑他到了圍場要小心,十五皇子走到哪裡,他就跟到哪裡,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人少的更不能去,打不打得到獵物不要緊,平安回來就成。

五天時間轉瞬即過,到了秋狩那日,賈瑚和賈珠起個大早,去給史太君請安。在賈瑚看來,秋狩就跟秋遊差不多,就是秋高氣爽大家出門玩玩,因而看到史太君時滑過的彈幕,讓他差點繃不住臉上的表情。老太太,不過就是出門郊遊,你老人家是不是想得太多了,賈瑚敢保證,如果他不知道今天是要去進行秋狩,看到史太君的想法,他會以爲他們是要上戰場,實在是有點誇張了。

直到出門的時候,賈瑚耳邊還回響着史太君的囑咐,內容翻來覆去都是一個意思,就是出門在外比不得在家裡,他們是兄弟要互相扶持,他是當哥哥的,要照顧好弟弟。賈瑚口頭答應地很快,心裡卻沒當回事,按照古人虛歲的算法,他和賈珠今年都是十歲,差了不過半歲,賈珠又不是賈璉那種不懂事的年紀,哪裡就需要他來照顧了,史太君也就是用得上的時候才能想到他的存在。

再說,到了宮裡集合以後,他們都是跟着各自的主子行動,壓根兒就不在一處。剛出宮那會兒,賈瑚跟簡明、韓奇一樣,都是騎馬而行,感覺好不自在。誰知還沒出城,太子就命人來傳他了,說是叫他上車說話,賈瑚只得依依不捨地下了馬。上了太子的馬車,賈瑚發現車裡還很熱鬧,太子在看書,司徒景和蘇怡在下棋,殺得難解難分。賈瑚正要請安,太子就說免了,還叫他坐下。

上車之前,賈瑚以爲是司徒景想叫自己過來,不過是託了太子的名,來了才發現,真是司徒衍要見他,不由有些緊張,尤其他剛看到,太子居然在想前段時間問過他的滑輪組,就更覺奇怪了。

司徒衍見賈瑚正襟危坐,神情嚴肅,便笑道:“孤不過是閒來無事,找你過來說說話,你不用這麼緊張,放輕鬆點。”說完還指了指小几上的點心,讓賈瑚想吃自己拿就是,就跟在宮裡一樣。

賈瑚恭恭敬敬點頭應了,心裡卻想,我在宮裡自在,那是在你兒子面前,到了你跟前,一樣很緊張的。他想了想,方問道:“殿下傳小民過來,可是有什麼要問的?”多半都是滑輪組的問題。

司徒衍莞爾一笑,展眉道:“你這是什麼話,孤沒有事,就不能找你說話了?”賈瑚忙說不敢,司徒衍又笑道:“孤是想跟你說,觀星樓的修復完工了,你說的那個滑輪組,派上了大用場。”

抓緊在家的最後一天,再更新章字數比較多的,明天出門在外,就不能保證了

再要謝謝扔地雷的姑娘:德德扔了一個地雷 投擲時間:2014-11-09?19:13:24

第12章 添妝第66章 戰事第57章 流言第49章 退婚第54章 表白第31章 奇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章 較量第42章 徵兆第16章 難產第51章 重逢第31章 奇遇第30章 回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章 抓週第37章 事發第13章 嫁女第48章 阿福第29章 禮物第18章 逼迫第58章 弊案第15章 再遇第51章 重逢第19章 伴讀第21章 進宮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6章 難產第59章 約會第42章 徵兆第67章 受傷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1章 重逢第58章 弊案第25章 打臉第11章 上學第9章 因果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10章 攀比第6章 較量第46章 還債第49章 退婚第59章 約會第65章 安排第8章 還擊第15章 再遇第6章 較量第22章 賜福第62章 矛盾第3章 清理第20章 面試第43章 寶玉第35章 探病第64章 改向第43章 寶玉第42章 徵兆第56章 誤會第58章 弊案第52章 選擇第67章 受傷第24章 酒醉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4章 瑚璉第72章 完結第64章 改向第43章 寶玉第58章 弊案第30章 回鄉第38章 心意第72章 完結第29章 禮物第27章 秋狩第70章 兒子第16章 難產第58章 弊案第50章 中舉第58章 弊案第51章 重逢第44章 欠債第56章 誤會第19章 伴讀第52章 選擇第57章 流言第60章 地震第44章 欠債第56章 誤會第20章 面試第35章 探病第69章 主線第27章 秋狩第3章 清理第51章 重逢第39章 甄賈第44章 欠債第2章 偏心第46章 還債
第12章 添妝第66章 戰事第57章 流言第49章 退婚第54章 表白第31章 奇遇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6章 較量第42章 徵兆第16章 難產第51章 重逢第31章 奇遇第30章 回鄉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5章 抓週第37章 事發第13章 嫁女第48章 阿福第29章 禮物第18章 逼迫第58章 弊案第15章 再遇第51章 重逢第19章 伴讀第21章 進宮第73章 番外一 那些人第16章 難產第59章 約會第42章 徵兆第67章 受傷第74章 番外二 那些事第51章 重逢第58章 弊案第25章 打臉第11章 上學第9章 因果第63章 化解第41章 畫像第10章 攀比第6章 較量第46章 還債第49章 退婚第59章 約會第65章 安排第8章 還擊第15章 再遇第6章 較量第22章 賜福第62章 矛盾第3章 清理第20章 面試第43章 寶玉第35章 探病第64章 改向第43章 寶玉第42章 徵兆第56章 誤會第58章 弊案第52章 選擇第67章 受傷第24章 酒醉第28章 斐然第58章 弊案第4章 瑚璉第72章 完結第64章 改向第43章 寶玉第58章 弊案第30章 回鄉第38章 心意第72章 完結第29章 禮物第27章 秋狩第70章 兒子第16章 難產第58章 弊案第50章 中舉第58章 弊案第51章 重逢第44章 欠債第56章 誤會第19章 伴讀第52章 選擇第57章 流言第60章 地震第44章 欠債第56章 誤會第20章 面試第35章 探病第69章 主線第27章 秋狩第3章 清理第51章 重逢第39章 甄賈第44章 欠債第2章 偏心第46章 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