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俞祿講論語

榮國府坐落寧榮街之西,其浩瀚龐大,不輸寧國府。

大致上的格局,西面從北到南是榮慶堂、賈母套房、李趙張王四奶媽住房、賈政外書房夢坡齋,中間則是鳳姐院子、李紈房、榮禧堂、內外儀門、正門,東面則是趙姨娘周姨娘房、王夫人院、賈赦院,其中賬房、馬廄也在這裡,不過並不顯眼。

鳳姐北院再往北,便是東大院,與寧國府的會芳園基本平行,日後東大院與會芳園改組,則是大觀園。

賈蘭目今還年紀很小,未到總角,只是由其母親李紈教了些《論語》,也尚未進賈傢俬塾。

他與同輩兄弟賈菌、叔叔賈琮玩得不錯,賈琮從私塾回來時,他便出來透風,在東跨院相遇,賈琮乃賈赦之子,不過他不像賈璉賈寶玉一般,得賈母寵愛,因此與賈蘭談論幾句,便想直入那被隔斷開來的黑油大門。

……

俞祿當值出來,偶爾雙目微仰,瀏覽此公府門第,亦有唏噓感嘆過,無論怎麼看,總不能一覽全景,門口夾道四通八達,跨院遊廊鱗次櫛比。

不是主子階層之人,他不能頤指氣使,無所事事,不能闔家歡樂,共觀堂會,不能身份鍍金,衣來伸手。

但他對此全然沒有遺憾,作爲一名管事,也有他的好處,他不必去收拾賈府的爛攤子,有朝一日他能遠走高飛,不論賈府滅亡與否,也連累不到他。他可以作爲局外人或是旁觀者,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大抵如此。

往日與馬二先生交流之時,得知他乃浙江紹興人士,當年嬴正南下巡視,被網羅袖中。此君讀書不成,卻見聞頗多,他說過,揚州鹽商,百萬巨資還是小富,捐錢建立亭臺樓閣,遍佈瘦西湖兩岸,其富其奢,令俞祿豔羨,興許他終要走出去看看的。

而面對王熙鳳這樣的奶奶,他的策略是敬而遠之,不叫她抓了把柄,因爲王熙鳳與秦可卿雖是閨蜜,行事手段卻截然相反,前者心如蛇蠍,後者溫柔體貼。

他犯不着去得罪,也犯不着真心爲她辦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俞祿出來透風時不禁吟詠出來幾句《牡丹亭》之詞,心想這心有所感,不外乎來此世界之後,還從未與任何女人同榻而眠,就像系統所說,簡直天理難容。

詹光從賈政內書房出來,內書房在東面,直往南走,剛好見俞祿孤身一人在此,他暗想一介下人,居然也能詠詞,東翁所說本家乃是詩禮之族,果然名不虛傳。

他眼神聚焦在俞祿身上,但見晚霞透過樹枝縫隙,射在後者臉上,頗爲生動之至,便主動攀談道:“閣下好眼生!我進府多年,也不曾見過,是新來的管事麼?我等束脩皆是賬房分發,這兒的人,我多半熟悉,在下詹子亮。”

他姓詹名光,字子亮。

“詹相公有禮了,叫我俞祿即可。”俞祿微微怔忡,道:“不知何事至此?”

“來領些束脩。”

俞祿點頭,轉身與幾個頭目開門,給了他一筆銀子,記錄在案,兩人出去不久時,可巧又與賈蘭賈琮相遇,賈菌一房在外居住,賈蘭不能隨時和他言笑晏晏,而賈琮則沉默寡言,性子較淡。

現在賈蘭之模樣,粉妝玉琢,他父親賈珠與母親李紈是優秀資源的結合,難怪他幼時模樣討喜。

賈蘭一見詹光這個在祖父房中的幕僚,微微一喜,走上來似模似樣行禮作揖,討要道:“詹相公書畫的亭臺樓閣,冠絕衆人,連我母親都不吝誇獎,現下可好了,快予我畫一幅,我好回去討母親歡心,她便不會太過嚴苛的叫我背書了。”

他這番孩童模樣,小大人似的,使詹光與俞祿都不覺莞爾,詹光故意道:“那可不成,你祖父嚴正的性子,府上無人不曉,而你父親取得生員資格之後,卻又英年早逝。現下你母親望子成龍,一切希望皆寄託在你身上,雖然貴府講究抱孫不抱子,東翁也不深管你,但是說到底,琴棋書畫最能移性,等你取了功名再來要,才無妨。蘭哥兒要孝順,孝子黃香的冬溫夏清,倒是可以學學的。”

俞祿看看不說話,賈蘭性子其實也不開朗,不過與詹光親近些,況且提及亡父,他滿面慚愧:“我受教了,只是這四書五經,我一時半會還背不下來。”

“都說十年寒窗,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哪!”詹光拈鬚道:“哥兒哪裡不懂,我可以爲你解解。”

賈琮無聊地在旁邊打哈欠,但是沒有離開,他忽然想跟賈蘭回去玩玩。賈蘭嘟起嘴脣,抓耳撓腮地思索到:“《論語,述而篇》有這麼一段:多聞……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母親只叫我死記硬背,不但未熟記,還經常忘記,也不解其意。”

“唉……哥兒是太過急躁了,自己慢慢體會才能受益匪淺,我打小還不是這麼過來的,先生說幾句,便背幾句,等你整本都背下來了,自然融會貫通。”詹光不以爲意,老氣橫秋地道,他認爲這種教學方法是很好的。

俞祿就不敢苟同了,可能是古今理念的差異,也可能個人觀點的差異,他覺得爲師者適當提醒是很必要的,不然初學者會走更多彎路,甚至鑽牛角尖。

賈蘭滿是失望,他眼巴巴跑來,結果一無所獲,家下不少人都說他牛心古怪,便以爲除了母親,所有人都對他敷衍塞責了,包括寶二叔也是如此,小臉就癱了下來。

俞祿適時開口道:“蘭哥兒不必生氣,詹相公所說,也有一番道理,你若是想聽,我也能解。背書固然重要,倘使能夠做到記憶與理解並重,則最好不過,有事半功倍之效。孔夫子的這幾句話,意思也很樸素淺顯:少說話,多做事,那麼,功名利祿,就在其中,你就可以做好官了。你再想想,他還說了多聞、多見、少抱怨、少後悔、謹慎說話、謹慎做事,這個意思,又可以引出來‘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臨事而懼,好謀而成’,等等之類。四書八個字便可概括了:正心誠意,仁民愛物。當然也有事急從權:嫂溺則手援。你多記多想,裡面的東西都是相通的,何難之有?”

賈蘭先是若有所思地思考着,繼而懵懵懂懂,似乎體會了一點味道,然後他和賈琮皆以驚奇的目光徘徊在俞祿身上,賈蘭笑道:“俞管事,你竟然如此厲害,怕是可以下場了,我好像聽懂了一些。”

詹光也有些駭然,若是一個童生或者秀才這麼說,則不奇怪,而俞祿只是一個奴才,這就可怕了,但他微妙地收回了臉色,古井無波。

“蘭哥兒過獎了,四書五經是一回事,時文制藝又是另一回事,熟讀四書五經,文章策論未必過關,不能混爲一談。”俞祿蹲下來道:“你再想想,如果你把身邊之人都看作好友,你母親是否溫良恭儉讓?詹相公又是否正直多聞?而跟着你的僕人,有沒有故意討巧?又是否存在,你事後想起來,才發覺被他們矇騙了呢?”

“噢!我想起來了,你說的莫非是《論語,述而篇》: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賈蘭豁然開朗,恍然大悟道。

“孺子可教也!”詹光加了一句。

就連賈琮都開始佩服起了俞祿,私塾的那個老先生賈代儒,學問當然有,但是刻板死了,教學的方法、態度都不像俞祿這樣平易近人,令人易於接受。

……

打發了他們叔侄二人,詹光對俞祿來了興趣:“俞管事還沒有表字麼?”

“因是奴才,又尚未到弱冠,不曾取得。”俞祿道。

詹光提議道:“要我說,你不但天資聰穎,這麼個年紀就理透了四書,大有可爲,若是條件符合,不妨求主子開恩,放出去,也好去下場,不怕沒有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俞祿搖了搖頭,啞然失笑道:“曾子說了,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是曾子的志向,子曰:吾與點也。我也想說:吾與點也!”

這是論語之中很出名的一段孔子與學生談人生理想的話,最後孔夫子贊同了曾子的觀點,俞祿藉此來說明自己的態度,詹光一聽就懂了。

但是詹光認爲應該向賈政提一下俞祿,不成也沒事,倘若成了,又多了個像傅試一樣的門生,傅試經過賈府運作,一個通判的六品文官,是跑不了的。而俞祿,更是個人才。

俞祿給詹光的感覺很矛盾,他管賬房,會認字,自學成才倒也說得過去,然而他身上那種氣質,絕對沒有書中所說的君子之風,反而多了些漠然的憂鬱與滄桑,從他眼中看不出任何高傲與清冷,他的鋒芒是內斂的,不是那種俯視衆生的冷漠,而是一切與我無干的淡然。

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70章 各懷鬼胎第48章 夢裡江南第25章 顛鸞倒鳳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9章 俞祿講論語第8章 強吻秦可卿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04章 再下江南第52章 香菱、馮淵、薛蟠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23章 十年花約第8章 強吻秦可卿第133章 事了拂衣去第91章 皇宮偷情第70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大明湖畔第107章 黛玉婚事第99章 爭鋒相對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56章 紅袖添香第123章第85章 撩,人,妻第124章 審案第89章 情意綿綿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58章 參見巡撫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第61章 好人汪巡撫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85章 撩,人,妻第82章 再回賈府第121章 市井坊間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28章 打臉賈珍第1章 紅樓系統第60章 妙玉的請求第29章 有心待相系第121章 市井坊間第151章 亦存君言於肺腑第80章 回家第78章 朝陽門風雲第116章 推可卿第14章 王熙鳳青睞有加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85章 撩,人,妻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10章 專業坑人第106章 以口渡酒第28章 打臉賈珍第100章 外重內輕第65章 走山東第90章 元春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36章 撲倒秦可卿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35章 訴衷腸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119章 官場無朋友第145章 一栽黃粱第45章 雷霆手段雍親王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27章 睚眥必報第29章 有心待相系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79章 會見八爺第9章 把妹姿勢一百分第34章 朝天子第126章 撩黛玉第116章 推可卿第39章 悲催何運同、狡猾俞運判第120章 推妙玉第149章 推寶釵第72章 人生如戲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49章 縣官現管第37章 下揚州、護官符第128章 閩浙總督第145章 一栽黃粱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86章 可卿告急第126章 撩黛玉第4章 三計定可卿(二)第138章 羞羞的黛玉第123章第98章 心動第102章 要變天了第76章 大明湖畔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38章 羞羞的黛玉
第105章 白日宣淫第70章 各懷鬼胎第48章 夢裡江南第25章 顛鸞倒鳳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9章 俞祿講論語第8章 強吻秦可卿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04章 再下江南第52章 香菱、馮淵、薛蟠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23章 十年花約第8章 強吻秦可卿第133章 事了拂衣去第91章 皇宮偷情第70章 各懷鬼胎第76章 大明湖畔第107章 黛玉婚事第99章 爭鋒相對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38章 對話林如海第56章 紅袖添香第123章第85章 撩,人,妻第124章 審案第89章 情意綿綿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58章 參見巡撫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第61章 好人汪巡撫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85章 撩,人,妻第82章 再回賈府第121章 市井坊間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28章 打臉賈珍第1章 紅樓系統第60章 妙玉的請求第29章 有心待相系第121章 市井坊間第151章 亦存君言於肺腑第80章 回家第78章 朝陽門風雲第116章 推可卿第14章 王熙鳳青睞有加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85章 撩,人,妻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10章 專業坑人第106章 以口渡酒第28章 打臉賈珍第100章 外重內輕第65章 走山東第90章 元春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36章 撲倒秦可卿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35章 訴衷腸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119章 官場無朋友第145章 一栽黃粱第45章 雷霆手段雍親王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27章 睚眥必報第29章 有心待相系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79章 會見八爺第9章 把妹姿勢一百分第34章 朝天子第126章 撩黛玉第116章 推可卿第39章 悲催何運同、狡猾俞運判第120章 推妙玉第149章 推寶釵第72章 人生如戲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49章 縣官現管第37章 下揚州、護官符第128章 閩浙總督第145章 一栽黃粱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86章 可卿告急第126章 撩黛玉第4章 三計定可卿(二)第138章 羞羞的黛玉第123章第98章 心動第102章 要變天了第76章 大明湖畔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38章 羞羞的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