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

六朝古都的金陵城內,金陵織造局坐落的地方聞名遐邇,不亞於玄武湖、秦淮河、夫子廟、江南貢院。

金陵織造的名聲之所以如此之大,還得從當年甄家與康靖帝的關係說起,甄寶玉的曾祖母曾經是康靖帝的保母,在康靖出天花之時悉心照料。甄寶玉的祖父,曾經是康靖的御前侍衛,後來指派金陵織造局,賜予密摺奏報之權。

所以,金陵織造局最鼎盛的時候,能媲美兩江總督衙門,江蘇上下高官,無人敢得罪。

康靖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就是甄家接待,金子銀子,花得如流水一般,除了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甄家在金陵的聲望也是如日中天。

此時,在織造局的第三進屋子之中,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甄應嘉引領着暹羅、朝鮮、西域、佛郎機等國的使臣,步履優雅地停下,拾起一匹又一匹的布料傲然而談:“這是石青緙絲銀鼠褂,石青在我大乾除了明黃,屬它最爲貴重。諸位看這織紋,乃是用半熟的蠶絲作經、五彩熟絲作緯而織成,名爲緙絲,我天朝上國,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緙絲的起源,可追溯到隋唐時代……你們摸摸這毛色,乃是銀鼠的皮毛,銀鼠只在吉林諸山有產,耳小毛短,其色潔白,皮毛可以禦寒,極爲貴重,極爲難得,試試看,諸位可滿意麼?”

“還有這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褃襖,全用金線織成,百蝶穿花則有盛春花開的生氣……這是翡翠撒花洋縐裙,用拈絲作經,兩種不同拈向的拈絲作緯……這是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用金、銀二線織成……”

幾個通事官一對一地向外國人翻譯了甄應嘉的話,天朝素來是愛面子的,伺候外國使者,比本地人還要好,西洋使臣道:“噢!我的上帝!貴國不僅瓷器遠銷海外,這華美的絲綢,令我想到在高雅的舞會上,喝上一杯香檳,再穿着它隨着音樂起舞,那一定是十分的耀眼……”

甄應嘉的嫡長子甄致跟在後面,他近來也跟着父親學着打點織造局的一些事務,主要是和僱傭工人、各個織房的負責商人接觸,這時通事官又翻譯了一個使者的話:“他們說粵、閩、滇、浙四個省的沿海船隻、關口隸屬王子騰統管,王子騰雖然在京,王家卻也有人在金陵,他們希望甄家能和王家一併談妥關口進出的事務,他們還希望接觸到蘇州織造和杭州織造……”

這些外國人胃口很大啊,甄應嘉輕輕皺了皺眉,不過織造局和外國人做生意,利潤那是翻了幾倍的,他也不阻止,雙方就價格問題、數量問題商討了半天。便有一個管事進來對甄致耳語幾句,甄致眼神微微閃爍,恭敬地對父親道:“老爺,李家在金陵郊外的桑地,因爲水源的問題,和幾家鄉紳、農戶吵得不可開交。這桑地對咱們織造局非常重要,而李家的桑地頃數可不少……朝廷清理國庫虧空已久,萬一蠶絲數目達不到……”

“是前任國子監祭酒李守中之家麼?李家有一名嫡女嫁進了賈家,他家在金陵也是越來越囂張了,案子報給應天府了麼?”甄應嘉的臉色不由得陰沉了下來。

“應天府缺出,新任知府賈雨村還在路上,賈雨村是揚州巡鹽御史林如海,託了內兄工部主事賈政,轉託京營節度使王子騰保舉而來的……”甄致再問了管事幾句,小心翼翼地回道。

那些外國人簽了文書,早被通事官引領着回了大使館。甄應嘉聞言,臉色愈發難看,思忖着要不要自己親自走一趟,事關織造局的絲綢數目指標是否能夠完成,他不得不重視,這時門外有門房來回:“啓稟老爺、大爺,兩淮都轉鹽運使司運判俞祿請見,俞運判帶了聖旨而來,小的不敢阻攔。”

甄致、甄應嘉先是滿不在乎,一個鹽運使司的運判而已,這種官有時候只是閒官,做不了大事,待得聽到聖旨二字,才嚴肅地走了出來,方纔走到中堂大廳,便見一位年紀輕輕的少年,手捧朱漆描金的匣子而坐,隨意打量着院子,見了他們來,少年俞祿取出匣子裡黃綾裝裱的聖旨,放在廳中主位,笑道:“本官奉皇命而來,協理鹽務參贊織造,甄總裁,請拜聖旨吧。”

“聖躬安!”甄應嘉虔誠無比地提起袍子拜下,拜完了聖旨,父子倆不約而同對視一眼,協理鹽務參贊織造,好奇怪的職權啊。

聽起來職權非常大,但是這官要品沒品,職責又不明確到一個範圍,甄應嘉略一思索,笑哈哈地道:“俞大人既然是皇上欽點的,豈能怠慢,致兒,你好生招待俞運判。對不住了俞大人,可巧金陵李家的桑地出了事,應天府知府還不到任,府同知未必有能力解決,本官署理金陵體仁院、織造局,職司所在,不得不親自走一趟。”

“甄大人請便。”俞祿點點頭,話才說到一半,甄應嘉就大步流星地出了廳堂,敷衍塞責之意不言而喻,絲毫也不把他這個協理鹽務參贊織造的名頭放在眼中。俞祿雖然早有預料,但甄應嘉這種臉色還是讓他十分不爽,且甄家是太子嬴礽的黨派,這麼些年沒少給太子爺送錢,俞祿自然不會衷心爲他們辦事,不過他也樂得逍遙。

揚州傍花村的宅子,他交給了戚衽看管,淮安一行之後,嬴正嬴詳回京了,俞祿便一路悠然自得地趕到金陵,他有官身與關防文書在,一路暢通無阻,倒是領略了不少江南的溫柔風光,可進了織造局,卻吃了一個閉門羹。

“俞大人?俞大人?”甄致的聲音叫醒了他,俞祿眼睛一瞥,但見此人頭戴六合一統帽,身穿天青緞服,腰繫玄色宮絛,身材高挑,一表人才,且面容較他老子更爲和氣,甄致並不知俞祿的名頭,俞祿也只是在揚州、淮安小有名氣,到了省城金陵,便成一個路人甲了,甄致不卑不亢道:“大人莫要誤會,家父真有要事在身。大人也不遣人提前知會咱們一聲,初來乍到的,不如先跟在下到秦淮媚香樓,爲大人接風洗塵如何?”

“那便請吧,有勞甄家公子了。”俞祿伸手向前,甄致點頭一下,又對管事竊竊私語幾句,那管事帶人走了,他方纔微笑着帶了俞祿,出了織造局,在金陵大街上騎馬往十里秦淮而行。

一路上甄致不斷套話,得知又是賈家出來的人,心下不禁凜然,但是又揣摩出俞祿並非賈家保舉,才心安了不少,賈家、甄家也算世交,以前嬴礽、嬴正交情甚好,可是如今嬴礽勢力大減,兩兄弟也有了齟齬,便一切都不好說。上頭一旦失勢,必然連累下頭。

甄致頗爲健談,且俞祿私底下並沒有官架子,不多時竟以兄弟相稱。這時天還未晚,但秦淮河已經畫舫凌波,絲竹管絃之音瀰漫,二人談笑風生地上了媚香樓,老鴇知甄致不但是常客,而且是金陵有名的官家公子,便有意地讓接了甄致多次的秦淮頭牌林惠卿出來席間敬酒。

俞祿賞心悅目地享受着此等腐蝕的官僚生活,酒菜吃了半飽時,他心中暗歎,不知不覺,他一個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竟然在古代給同化了,但是不同化又能如何?不然要做被人燒死的布魯諾嗎?俞祿並非善人,感慨一陣便置之不顧。

旁邊的甄致也不見外,一雙潔白如玉的手摸索着林惠卿的腰肢,把她攬入懷中,寵溺道:“惠卿,我好久不見你,想死你了,你放心,明兒我就贖了你回去。”

甄家不但是官家,而且同賈家一般,也是百年望族,林惠卿自然千肯萬肯,她猛然離了甄致的懷抱,雖是身份低賤,但她身上的優雅氣質,就是千金小姐,恐怕也比不了。

這個時代的秦淮河,老鴇爲了賺足富家子弟的錢,對女人的調教非常用心,琴棋書畫、舞步歌聲,更何況林惠卿是大名鼎鼎的秦淮頭牌。

林惠卿眼眸靈動,塗着丹蔻的玉手伸出淡青輕紗,主動撇下甄致,斟酒上來,印了赭石粉紙的櫻脣檀口徐徐輕啓,聲音糯得軟綿綿的:“小女子敬俞大人一杯,大人給我評評理兒。這甄家的大爺,前兒說了要贖我回去做妻,可他甄家何等門第,做妾恐怕他家老爺也看不上,畢竟我這身份,說出去也不好聽。他倒好,早跟李家的千金定了親,這會子贖我回去,不過是叫我到織造局穿上他們的絲綢,給外國人顯擺顯擺。”

俞祿心知這時代的女人命苦,正要安慰幾句,甄致急着拉了林惠卿的手,臉上的急切甚爲真切:“惠卿,我對你是真心的,那李家的小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我從未謀面,怎知她是美是醜?”

林惠卿冷笑道:“美又如何?醜又如何?”

“縱使美醜,都不與我相干,那不過是爲了家族興旺而聯姻,毫無情意可言,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原是不敢反抗。現下如果你不信我的心,我寧願休了那李家的小姐……”

“別說胡話,你休了她,她還有何顏面活在世上?”林惠卿眸子一紅,顧不得他的手握得那般緊緻,自己的玉手便捂住了甄致的嘴脣。

一旁的俞祿滿臉黑線,你們在玩我呢?把我當什麼了?不知甄致是癡情種子,還是真不把自己放在眼裡,俞祿臉色有些不快了,佯裝咳嗽幾聲,這情意綿綿卿卿我我的二人才倏地分開,紛紛面紅耳赤,甄致尷尬解圍道:“俞兄,這酒也吃了,琴也聽了,莫若咱們打道回府,我親自給你安排下榻之處,明兒再去織造局的織房看看如何?”

“甚好。”俞祿對林惠卿也有點同情,是以沒有當面發作,臨了賞了銀子,林惠卿搖頭不要,說甄致每次來都有訂銀,俞祿無話可說,二人下了樓正欲去體仁院。

俞祿有心不住在他家,離了秦淮河,行至一處巷道時,牽馬給了酒館夥計安排,自己徑直進了酒館再去喝酒。甄致無奈,還是追了進來:“俞兄真不給我面子,怎麼說我也該盡地主之誼纔是。”

“我往常在賈府爲奴,偶爾聽府上主子說過,你們甄家也有一位寶玉,如寶似玉,和榮國府的賈寶玉相貌、性情一模一樣?可是真的?”俞祿在酒館坐下,吩咐了當槽的呈紹興酒上來,習慣了官場應酬,俞祿如今的酒量是越來越大了。

“姓不同,名字相同,該是巧合,至於模樣脾性,我一直在金陵,不曾進京,自然不知道了,俞兄說的那位甄寶玉,正是我的親兄弟,你若想見,明兒跟我回體仁院便是。只是我這小弟年紀小,脾氣甚是頑劣,說女兒家多麼多麼尊貴,沒丫頭陪他,他書都念不進去,金陵城都瘋傳他將來是好色之徒,爲此父親沒少打罵,皆不中用。不過,我倒是喜歡這小弟,我也覺得不該虐待了女兒家。”甄致失了公子體統,磕着瓜子傻呵呵地笑了一聲。

真是個情種,俞祿心中有了判斷,不過甄致這樣也給了他好感,正說着,俞祿又細心地用透視眼看到了隔壁間內,只坐着一人,此人目光鬼鬼祟祟,而桌子上竟然擺了兩個杯子。

然後一名長相不俗的富家公子帶了人進來,和鬼祟之人商量片刻,那人又轉身去一間庫房,拖出一名女子來,此女約莫十二三歲模樣,身材、相貌皆是上等,且眉心有顆胭脂痣。

俞祿正看得入神,突然酒館大門口,又來了一名極度囂張的富家公子,帶着不少身強力壯的刁奴,所過之處,酒客們好像遇到瘟神一般,紛紛躲避,這名公子徑直往隔壁館子,邊走邊獰笑道:“好你個不知死活的馮淵!你打量打量!金陵這塊地皮!有誰敢惹我薛蟠?這姑娘既然訂了我薛家,你馮家還敢來?打!給老子打!打死了人本大爺用錢墊着!量你的小命也超不過一千兩!”

【註釋:欽差金陵省體仁院總裁,這個官名是曹雪芹虛擬的,歷史上找不到這個職位。

不過還是有跡可循,作者查了清朝的職官志,大體上可以推測出一個模糊的概念。

這個體仁院總裁,官品、權力範圍應該是介於道臺之下、布政使、按察使之上的這樣一個模糊的界限。

另外,感謝推薦票,繼續不要臉地求推薦、求收藏,推薦收藏非常重要,起點和創世的都要。】

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93章 賈府反應第147章 勿忘心安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5章 玩曖昧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118章 夫君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26章 巫山雲雨第101章 八爺定計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4章 三計定可卿(二)第36章 撲倒秦可卿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41章 初見林黛玉第107章 黛玉婚事第63章 妙玉入夥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第153章 打臉第43章 談笑殺人、殘暴守備第3章 三計定可卿(一)第18章 透視王熙鳳第44章 發飆林如海第81章 狂撒狗糧第78章 朝陽門風雲第153章 打臉第59章 太湖泛舟第47章 瘦西湖三見林黛玉第40章 深沉的鹽運使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35章 訴衷腸第114章 睡香菱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57章 薛寶釵的第二印象第139章 推黛玉第139章 推黛玉第82章 再回賈府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26章 巫山雲雨第136章 偷李紈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142章 四春結局第23章 十年花約第66章 月下談心第122章 查抄甄家第128章 閩浙總督第152章 情堪雋永第148章 推尤氏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113章 飽暖思淫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6章 裝逼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20章 李紈的震驚第148章 推尤氏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123章第115章 知府斷案第141章 加封平西王第37章 下揚州、護官符第44章 發飆林如海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42章 再見林黛玉第149章 推寶釵第116章 推可卿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155章 拋卻糾纏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23章 十年花約第84章 我就喜歡御姐第41章 初見林黛玉第63章 妙玉入夥第57章 薛寶釵的第二印象第96章 我兒子真厲害第103章 機關算盡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88章 搞定可卿第136章 偷李紈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73章 血戰黑風崖第129章 生活第52章 香菱、馮淵、薛蟠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112章 風起雲涌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112章 風起雲涌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01章 八爺定計第125章 私會林黛玉第140章 遣妾一身安社稷第74章 壯士解腕
第127章 貴不可言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93章 賈府反應第147章 勿忘心安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5章 玩曖昧第130 夫妻那些事兒第118章 夫君第144章 王熙鳳結局第26章 巫山雲雨第101章 八爺定計第69章 女人真奇怪第4章 三計定可卿(二)第36章 撲倒秦可卿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41章 初見林黛玉第107章 黛玉婚事第63章 妙玉入夥第51章 織造局、應天府、體仁院第153章 打臉第43章 談笑殺人、殘暴守備第3章 三計定可卿(一)第18章 透視王熙鳳第44章 發飆林如海第81章 狂撒狗糧第78章 朝陽門風雲第153章 打臉第59章 太湖泛舟第47章 瘦西湖三見林黛玉第40章 深沉的鹽運使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35章 訴衷腸第114章 睡香菱第62章 三個蘇州美人第57章 薛寶釵的第二印象第139章 推黛玉第139章 推黛玉第82章 再回賈府第117章 梅開二度第26章 巫山雲雨第136章 偷李紈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142章 四春結局第23章 十年花約第66章 月下談心第122章 查抄甄家第128章 閩浙總督第152章 情堪雋永第148章 推尤氏第150章 性福生活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24章 姓俞名祿字福臨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113章 飽暖思淫第46章 喪心病狂鹽運使第6章 裝逼第83章 苟利國家生死以第20章 李紈的震驚第148章 推尤氏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123章第115章 知府斷案第141章 加封平西王第37章 下揚州、護官符第44章 發飆林如海第137章 最後的政潮第110章 黛玉定親第42章 再見林黛玉第149章 推寶釵第116章 推可卿第97章 尤二姐、尤三姐第155章 拋卻糾纏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23章 十年花約第84章 我就喜歡御姐第41章 初見林黛玉第63章 妙玉入夥第57章 薛寶釵的第二印象第96章 我兒子真厲害第103章 機關算盡第55章 甄應嘉的擔憂第53章 薛寶釵出場第88章 搞定可卿第136章 偷李紈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73章 血戰黑風崖第129章 生活第52章 香菱、馮淵、薛蟠第134章 黛玉大婚第112章 風起雲涌第64章 林御史的後慮第112章 風起雲涌第146章 天涯何處訴衷腸第101章 八爺定計第125章 私會林黛玉第140章 遣妾一身安社稷第74章 壯士解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