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可鍛鑄鐵

按照後世的標準,由鐵水直接冷卻形成的白口鐵,除了當做鍊鋼的原料,並不具備實用的價值。王延興澆鑄許多生鐵錠,除了要拿回泉州展示成績外,也是準備用來鍊鋼。只不過他能用的鍊鋼的法子,既不是平爐、也不是轉爐,更不可能是電爐,而是蘇鋼法。

在反射爐中,將生鐵塊置於熟鐵片紮成的鐵餅子上空,因爲熟鐵的熔點高達一千五百度,而生鐵的熔點不過一千一百來度,所以,隨着爐溫的上升,生鐵塊由黑而紅,由紅而白,最終化成一滴滴的鐵水往下滴時,熟鐵片雖然已經被燒成了亮白色,卻依舊還是一片一片的樣子。鐵水順着鐵片之間的縫隙往下流,一邊下流,一邊和鐵片發生冶金反應。

在反應中,生鐵中的碳,一部分被燒掉,另一部分則被滲透到熟鐵中去,等生鐵盡數化成鐵水。滴落滲入熟鐵片盤後,再保溫一段時間,生鐵和熟鐵中的碳含量得到了較好的中和,一起成爲了產量和品質都還過得去的鋼。

當然,這個不錯,只能是跟同期的鋼質相比。畢竟這種冶煉的過程,並不可控,冶煉完成後,得出來的鋼的含碳量,也沒辦法檢測。

只能取樣做力學檢查,間接來表現:將每次練出來的鋼,取樣,用鍛錘打成薄薄的長條,再退火後,檢查它們的韌性。含碳低的鋼的韌性會相對好一些,反之,剛性會較好……

想做刀劍、甲冑,自然是要用中碳鋼或者高碳鋼爲好。可燒了五十多個熟鐵餅子之後,偏偏就是有一大半是低碳鋼。

可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低碳鋼就低碳鋼吧,比生鐵總要好!

自我安慰了一番之後,心裡又嘆了口氣:哎,也許多練練,能熟能生巧吧!王延興將選拔、培養熟練的蘇鋼法的工人的任務交給章大爐處理後,把精力轉移到了另一個課題之上:可鍛鑄鐵。

可鍛鑄鐵名爲可鍛,其實並不能用於冷鍛加工,只是比灰口鐵有更好的韌性罷了。它由白口鐵進行高溫石墨化退火而來。因爲有接近鋼的性質,是一種性能相當不錯的鑄鐵。在後世的汽車工業中,就用到許多可鍛鑄鐵作爲結構件。唐代當然沒有汽車業這個吃鋼材的大戶,唐代消耗鐵器最大的行業是軍事。王延興準備用可鍛鑄鐵來製備軍器。當然,不是用來製作刀劍,而是用來製作甲冑!

只是,在沒有溫控設備的這個年代,想要實現高溫石墨化退火,並不簡單。要判斷爐溫,只能通過觀察鑄件的顏色來大致地判斷。

先用鐵水澆鑄出百餘片32開書頁大小的薄薄的鑄鐵片,用耐火轉託盤盛好,放入發射爐中,隨着火力的逐漸加大,爐內溫度漸漸升高,鐵片的顏色也漸漸地由暗紅,變爲赤紅,再轉爲橙黃色,當溫度再進一步身高,橙色有趨淡的變化的時候。這個時候,鑄件的溫度也到了大約900多度。

這便是高溫退火所需的溫度,維持這個火力,讓它們保持橙黃色的狀態。當然,木炭的熱值不高,需要不斷地添加燃料,爐內的溫度也會上下起伏波動,所以,退火的效果自然不能跟後世相比。

這種狀態,要保持一天一夜。然後,需要將反射爐的溫度下降一些,讓鐵塊的顏色變成紅色,也就是大概700多度的樣子,再保持一個白天,然後就可以出爐冷卻了。

算着時間,王延興過來查看退火的效果。爐頭連忙從爐中取出幾片已經攤涼的鐵片。

看着這些黑漆漆的鐵片,羅二和章大爐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他們僅有的熱處理的經驗,都來自於王延興的演示,完全不理解。爲何要將已經鑄好的鐵片再丟進去燒烤?而且,一燒便是兩天一夜。不說其他,單是這耗費的木炭可就不是少數。

只是之前被王延興展現出來的手段所懾服,不敢出言質疑。只能依照王延興的吩咐,將這些其貌不揚的鐵片收集起來,呈給王延興。

看着兩個人臉上藏不住的疑惑,王延興裝作沒看見的,件起其中的兩片,對敲了敲,發出叮叮的脆響,震去面上的浮塵,露出烏青的表面,問道:“你們覺得,某要製作此物爲何用?”

兩人看了看那鐵片的大小,覺得像是菜刀,卻沒有柄,說是鋤頭,卻沒有孔,齊齊地搖了搖頭:“某等不知!”

看他們不解,王延興想跟他們直說,可心中其實也是有些不太確定這次退火到底成不成功,便說道:“那試試便知曉了!”

說罷,王延興讓一旁的雜工找了兩塊木頭,將鐵片架在上面,對身側的朱彤說道:“大個!來!用橫刀扎一下,看着用多大的力氣才能扎透。”

用橫刀扎一下?哦!原來衙內是打算製作甲頁!

朱彤也喏了一聲,躍躍欲試地看了看這鐵片,也就一寸不到的厚度,估摸着應該不太難,拔出橫刀,噌地一下朝鐵片中央位置紮了下去。

叮……一聲金屬撞擊聲下,明顯地看到橫刀的撞擊下,那鐵片被壓得往下一沉,隨着朱彤收力,竟又回覆到原狀。朱彤有些吃驚地提起橫刀,卻發現自己這隨意的一紮並未能扎透鐵片,而只是在上面留下了一個小坑……

朱大個的力氣是大家都有所見的,他看似隨意的一下,力氣不會太小,竟然沒有扎透?看來,這次的退火試驗是成功了。用這鐵片做甲頁,應當是夠了!

王延興面露喜色,再次吩咐道:“再用力一些!”

朱彤正在爲自己的失手而懊惱呢,聞言再次提起橫刀,雙手握住刀柄,重重地紮了下去。這次朱彤用足了力,在大力之下,那橫刀徑直切入鐵片,刀尖從鐵片背面貫穿而出。可才露出個刀尖,就被卡住,無法前進。

這算是扎透了嗎?朱彤可不這麼覺得。若是在戰場上,這也就是點皮外傷,跟刮擦一個級別,要制敵於死地,至少得穿過去五寸或者一尺才行。

他手上再一用力,將橫刀往下壓,鐵片也被明顯壓彎了,刀尖卻依舊被卡得死死的,沒有多透出來一份。

一時間,他有點惱了,用腳踏在鐵片上,試圖將橫刀抽出來,抽了一下,竟然也沒有抽動!這刀卡得竟然這麼牢?他心裡暗暗吃驚,臉上卻掛不住了。

他臉上一抽,兩個腳都踩了上去,雙手握着刀柄,往上猛提,卻依舊沒有動作。不得已,只能前後搖動,搖了幾下,纔將橫刀拔了出來。拔出之後,又要再扎。

王延興止住了他:“大個不要紮了,再扎,可要傷到橫刀了!”

朱彤臉上一紅,停了下來:“衙內!不是某力氣小,是這鐵片子着實太結實了些!”

“結實才好!”王延興一臉欣喜道,他撿起被朱彤戳壞的那片甲頁和手中那片尚好的甲頁,揚了揚,“我正想,要不要把這兩片給你,好讓你襯在你的甲上呢?”

朱彤登時將適才的不忿丟到一邊,大喜地伸出手來道:“那好啊!衙內,可不要騙我!”

看到朱彤這小孩子般的性格,王延興也是不禁莞爾。不過,也由不得朱彤不歡喜,鐵甲可不是一般兵士所能擁有的。

他雖然身爲牙兵,也配有鋒利的橫刀,可身上所穿的甲,也不過是硬皮甲罷了,防一防流矢還行,要遇上橫刀猛刺,那也就是個聊勝於無的東西,可若有了這甲頁增強,那效果可就不同了。

一旁的胡茂見狀,眼盼盼地看過來,明顯也是動心了,他弱弱地說道:“衙內,我也有橫刀,讓我也試試鐵甲好不?”

王延興一聽,樂了,可他還沒答話呢,朱彤就開腔了:“你這賊貓兒,一邊去!就你那力氣,還是省省吧!”

胡茂撇撇嘴,知道自己的力氣卻是比不上朱彤這大個子,可他也不灰心,作勢要再說。

王延興心情大好地說道:“貓兒不要擔心!我這次試做這些甲頁,本來就是要給你們用的。”王延興將手裡的兩片甲頁先遞給朱彤,“這兩片,你先拿着。再留下十片做後續的測試,其餘的,羅大匠,你安排幾個人,將甲頁用沙子擦乾淨,然後給鄒都頭送過去吧!讓他安排這些甲頁的用途!”

這邊,羅二依言安排了兩個雜工,將剩餘片甲頁拿去清洗,王延興拿了十片了,讓胡茂包好,叫上章大爐,一起去實驗室。

這樣整出來的甲頁材質到底如何,單憑這麼戳一下,只能形成一個能用和不能用的定性的結論,具體的性能如何,還是要通過力學實驗來進行測定。當然,就現在這樣的條件下,所謂力學實驗所能形成的結論,也只是一個粗略的的結果。

王延興更在意的是,他想要讓更多的人,能形成一種通過實驗來分析材料性能的思維,學習以數據來說話的方式。

可惜的是,每個人的悟性是不同的,對試驗、數字的興趣也是不同的。那二十幾個奴婢中,數學還能過得去的,也就是四個人,在其中挑了一個性子沉穩一點的,叫王忠亭,再搭一個成績一般,不過字寫的還可以的王忠選,協助章大爐和王延路一起做試驗,做記錄。

只是王延路還要掌管鐵場的後勤,事務本來就多,這實驗室的事,也只能是暫時兼顧。

無奈之下,王延興把希望放在了十四歲的王忠亭和十二歲的王忠選身上,就是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耐心,等他們慢慢地長大……

冷眼看着,兩個小孩用鋼鋸一點一點地將鐵片鋸成等寬的條狀,然後分別裝到粗糙的儀器上進行測試。然後再將數據填寫在表格中……

兩個小孩都很賣力,雖然他們還不懂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義所在,確是足夠的認真。

暫時,也只能先這樣了。

第一項是硬度測試,將金剛石鑲嵌在測量頭上,再將測量頭壓在試件上,再在測量頭上加上配重,測量頭被壓住下行的距離,經過槓桿連接杆,放大到一側的測表的刻度上,刻度的變化值,便記錄下來,作爲這個試件的檢測值。隨機挑選三個位置測量後,取平均值,便是此次檢測的硬度值了。

第二項檢測值,是抗剪強度,用的是加了不同配重的擺錘撞擊固定的試片,以彎折、斷裂所用的配重重量作爲抗剪強度的測量值……

第三項是新加進去的,拉伸試驗。試片一頭被粗實的環扣安裝在鐵質基座上,另一頭,也用環扣連接在卡扣上,再將配重加在一比十的槓桿的一頭,再將配重端的重量與位移量記錄在捲筒上,便可得到拉伸曲線。當然,鑄鐵的韌性很差,記錄曲線也沒有意義,只需要記錄配重量就可以了;可對鋼來說,這個曲線的意義卻很大。 wωω ⊙Tтkā n ⊙C 〇

好吧……其中的意義,跟這幫人現在說不清楚,先讓他們生搬硬套地做試驗,記錄數據吧。

守着他們將這次的試片的三個試驗各做了一遍,過程中也沒有出現大的疏漏,便拿了數據跟之前的灰口鐵和幾次的蘇鋼樣本的數據做比較,跟自己的預想差不多。便點了點頭。

看着王延路將記錄整理好,又吩咐章大爐便按照這個方法再澆鑄一批甲頁,觀察這種工藝是否穩定,然後就見羅二快步小跑過來:“衙內!鄒都頭求見!”

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四章 同行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十九章 水力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十七章 招攬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
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一十五章 火線練兵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八十三章 襲城(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九章 吞併關中第四章 同行第五十七章 藤原紀香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三十三章 近前狙殺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六十七章 集資(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歧路亡羊第五十四章 翁山相見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鄭府論戰第九十章 美人獻策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六章 何去何從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五十五章 文娛體樂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二十二章 試製新錢第五十九章 改道韶州第五十八章 弩炮無聲(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一十九章 斥候問路第六十章 以身試藥第八十五章 留客蘇州(第一更)第二十六章 無盡路程(第二更)第五十六章 敵蹤突現(第四更)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六十二章 副使軍令第二十章 何人斷後第四十四章 徐武賣刀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三十四章 全年收成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六章 受降(第一更)第二百一十八章 棄守揚州第三十九章 觀前尋釁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四章 終得賞識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船風險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一百章 路遇軍寨第二百零四章 是戰是和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四十四章 霧影夜叉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三章 東窗事發第一百五十八章 悲喜兩難第二十六章 越娘第六章 深夜傳信第七章 以鐵換布(第三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六十八章 秀兒斷案第十九章 水力第六十一章 心血盡毀第七十五章 何來錢糧第三十四章 私兵前途第九十二章 借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九章 天降富貴第六十九章 詹州往事(第三更)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五十二章 臨危掌局第一章 討要賞錢第二十三章 請功第七十四章 秀兒領命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九章 說降好處第一百二十一章 廣收市稅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三十八章 女王氣場(第二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南詔晚鐘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七章 傳道第三十七章 議定錢程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第二十五章 道竹真經(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人爲財死第十七章 招攬第一章 一線天機(第三更)第七章 北去海州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二章 瞞天過海第一百六十章 進軍長安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一百四十七章 十三太保第五十三章 狼窩虎穴(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賞之下第二十章 生如夏花第七十九章 自稱屠小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五十三章 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