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

蘇文合突然一拜,然後說道,他有一言相告。

這個一言相告,來的時機有點不合常理啊。

王延興奇怪之餘,還是點了點頭道:“蘇翁請說!”

“文合以爲,廣州之事,不急於一時,倒是交州不妨先取之!”蘇文合躬身說道。

這個想法,倒是和王延興不謀而合了。

只是,王延興答應了拿下廣州之後,讓蘇文合到廣州當一把手。若是常人,定然是想早一日做這個刺史,而蘇文合卻覺得,不急於攻佔廣州?

他來了興致:“廣州之富庶、丁口之多,數倍於交州,卻爲何要先取交州,而不急於廣州呢?”

“廣州雖富,卻富在各家;廣州丁口雖多,也在各家……刺史便是拿下了廣州,所得不過爾爾……”蘇文合侃侃而談道,

“而交州,富庶、丁口雖不如廣州,刺史卻可盡數得之。”

王延興點了點頭,這些因素,他也在是考慮到了的,不過,先去交州的原因,卻不止於此:“嗯,想來,這只是其中的一點,還有別的理由嗎?”

蘇文合聽到王延興這般問,心知王延興定然也有過類似的考慮,也就是說,自己的想法,與王延興可能有很一部分暗合了。

能得到王延興的認可,讓他心中竊喜。

他連忙繼續說道:“其二者!交州之形勢,與雷州極爲相似,刺史若是以治理雷州之法,治理交州,定然能在短期之內獲得大利!”

“雷州之法……”王延興點了點頭,這確實又跟自己想到了一塊,只是,交州與雷州卻不完全一致,只能說大體差不多。

他微微地點頭道,“蘇翁與某的心意是不約而同啊!”

見自己所建言的內容,與王延興想法一致,蘇文合臉上也露出了微微的笑意。

可他的笑意還沒成型,卻突然又聽到王延興又說道:“只是,這卻讓某犯了難啊!”

“不知是何難事?”蘇文合連忙問道。

“某本意,想請你隨後執掌廣州,現在,看來,你去交州或許更爲合適……”王延興轉過眼睛,看着蘇文合:

“蘇翁,若是讓你自己來選,你是願意日後在廣州執掌一方,還是去交州呢?”

蘇文合一愣,交州地方固然大,得利多,可那是對王延興而言的,交州本身,可是個窮鄉僻壤啊……

自然是在廣州呆着舒服。

當然,這理由卻不好直說,他連忙躬身道:“文合但憑刺史安排!”

“也罷、交州之事,還須先在軍略上進行研究,你便先在廣州,協助秀兒。日後,交州攻略展開之時,再請你過來參詳,如何?”

“文合定當竭盡全力,助秀兒小娘子一臂之力!”

得了蘇文合這聲認可,這採兒嫁人之後,最大的問題,算是有了解決的辦法,他讓秀兒和蘇文合二人坐下,才又道:“不瞞蘇翁,某此來廣州,主要目的,確是爲了交州而來!”

待二人落座後,又吩咐奴婢給他們上茶,才繼續道:“接下來,某便要去雷州和儋州,廣州之事,便由採兒與你們細細分說!日後,便辛苦你們二位了!”

秀兒和蘇文合立即同時起身,異口同聲地答道:“奴/屬下,定將戮力同心,不辜負阿郎/刺史所託!”

隨後,王延興便離開廣州,往雷州而去。

到了雷州後,先是見了徐永和。

雖然明面上,都是刺史,可沒有兵權的徐刺史,不敢在身兼楊波軍指揮使的,王刺史面前擺刺史的譜。

在雷州刺史衙內,徐永和像一個小學生一樣,小心翼翼地,向王延興彙報着雷州的狀況。

“自屬下到達雷州之後,日日不敢懈怠。”

“時刻以推動建立更多田畝、更多丁口、覆蓋面更廣的官莊爲己任。”

“截至上月末,雷州已經建成官莊一千兩百二十座,相應田畝十萬五千餘畝。其中,水稻田五萬餘畝,蔗田三萬畝,桑田、旱地等兩萬五千畝!”

“所轄戶口,一萬四千戶,其中,漢家子五千戶,蠻族,九千戶,記口七萬二千餘口。”

不得不說,這個數字,比儋州和崖州可好看多了。徐永和,在雷州的功勞,還是看得見,摸得着的。

只是,爲了達成這樣的一個目的,卻是流了不少血。

經過這半年,雷州蠻族村寨,基本上都被拆散了。

然後,再以威逼利誘,將失去了家園的蠻族人口,編入了官莊,才形成此時,官莊內漢、蠻比,一比二不到的現狀。

對此,始作俑者王延興,自然心中有數,他點了點頭,先是認可了徐永和的工作。

然後便是一個轉折:“只是,這段時間,某等採取的手段,有些急促了。”

“衆多蠻族,只怕心中恨不能將你與某,切成小片,生吃了……”

“所以,下一個階段的工作,便以安撫爲主!”

“雷州之產出,某隻會以等價之物,換走蔗糖,其餘所產的米糧,全部用來安撫這些心懷暴戾的蠻族們……”

“徐刺史,這是個水磨石的功夫,可要費些時間和精力。”

“某希望你,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將雷州的漢/蠻矛盾調和。”

“某要求不高,只希望日後,你與某,去某個官莊視察時,可以不用左右各佈置一百重甲侍衛守護……”

對王延興這個冷笑話,徐永和卻是笑不出聲來。這短時間,蠻族對官府的恨,那是比山高,比海深。

此刻他徐永和若是膽敢孤身去某個官莊,只怕,當真要被生吞活剝了。

見王延興給定的下一個政策是安撫,徐永和長長地吁了一口氣。現在雷州境內,確實猶如一鍋煮沸的開水。不過,勉強以軍力鎮壓着。

而一旁,還有許多等着看官府好戲的,不安好心的大家宗族。

若是再不改變政策,遲早是要生亂的。

他連忙躬身道:“主公英明!屬下定當將民心重新爭取過來!”

“此事某給你支個招,你可以考慮一下!”王延興道,“升斗小民,最看重的,是生計,誰能讓他們過好日子,民心自然就會向着誰!”

“所以,某給你提一個要求,接下來處理事務之事,一切,以如何能讓這些升斗小民過好日子爲努力的方向!”

“然而,雷州這麼大,你需要衆多的官吏人員幫你。”

“所以,你在選擇可用之人之時,你所選中之人,便必須看清楚,他與你,是不是一條心!”

“寧可從小民中破格提拔,也要避免任用那些被宗族控制的人員!”

聽完王延興的建議,徐永和連忙低頭稱是:“屬下謹記!”

他當然不敢把這話當建議,而是當作了赤果果的命令。

心中,更是閃過了此前,在崖州,林逸成因爲用人不當,而被記大過一次,兩年不得記功或晉級的事。

見徐永和聽的認真,王延興才繼續說下一件事:

“另外,某會安排他們在官莊建立聯防,和民兵制度,他們將作爲一支準軍事力量。”

“既可以讓官莊具備一定的抵禦風險的能力,日後,也可以從中選拔兵員,充實楊波軍!”

“此事,由羅驕負責,不過,也離不開你的支持!”

話雖這麼說,可徐永和卻明白:

雖然下一步的政策是安撫爲主,可在手的大棒,是斷斷不可能丟的。

負責在雷州突襲蠻族村寨的,便是散兵二營的羅驕。

接下來,還是由他領着散兵二營在雷州駐防,維持對蠻族和宗族勢力的高壓。

當然,如果徐永和自己動了什麼別樣的心思,想幹點什麼,也要掂量掂量。

徐永和明白此節,他連忙拱手道:“屬下定然積極配合羅將軍行事!”

跟徐永和和羅驕分別面授機宜後,王延興便離開了雷州。

畢竟,此來的主要目的地,並非雷州,而是……

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四章 同行第六章 急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十章 歸途中伏
第四十章 新羅急變第一百一十八章 美女野獸第八章 披堅執銳(第一更)第三十章 重賞之下(第二更)第一十八章 後路恐失第三十三 燕雀鴻鵠(第四更)第三十章 私兵之亂第一十六章 王牌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一百二十六章 高臺公審第六十六章 何以禦敵第五十六章 一語驚人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五十章 早有對策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祖孫閒聊第十一章 屯門易貨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八十五章 水戰之謎第三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零八章 杭州城防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九十四章 暗授機緣(第三更)第十七章 一樁公案第七十章 食髓知味第八章 想念泉州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溫設套第五十二章 五島揚威第二十三章 煮硝棚(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求寄家書第二十七章 應召而來第六十五章 一年之計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八十七章 權知君心第五十九章 廣州漩渦第四十九章 縱馬濟州第三十三章 新年致辭第六十三章 試圖仿製第四章 同行第六章 急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賣身救父第九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三章 夢遊地府第一百零五章 兵陷絕地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六十九章 車馬生意第三十五章 公私賬目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十二章 新的抉擇(第三更)第一百四十九章 強襲潼關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八十二章 終獲秘法(第二更)第九十七章 猝然遇襲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八十二章 臨敵試探第一十九章 樂師雷同(第二更)第六十八章 歹毒之策第四十三章 合營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九十章 軍火販子(第二更)第一十二章 劉郎妙計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一河之隔第三十二章 借題發揮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四十二章 鼓山船廠(第三更)第五十五章 重用孟三第三十五章 拒之門外(第一更)第七十四章 梟雄末路(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偶遇佳人第二百章 李振勸進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八十一章 兵臨越州(第一更)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死瞬間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四十二章 外通藩鎮第四十七章 涅槃第七章 絕命漫道第五十六章 苦主訴求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第七十三章 三日破城(第二更)第九十章 後路被襲第八十三章 曲顥追船第十六章 土人之災第七章 鷸蚌相爭第一百八十八章 在下山南第八十章 冤家路窄第六章 鼓山買船第二十一章 治平之道(第一更)第四十四章 柳暗花明第十四章 福兮禍兮(第二更)第十三章 獻醜藏拙第五章 跪請救援第四十九章 重陽見禮第十章 歸途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