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切入點

見兩位兄長都不贊同立即出兵,王審知也不再堅持;話題,便轉到民事上來。此時正值夏初,要準備收夏稅了。唐代晚期開始實行兩稅法,簡單地說來,就是按照田地的多少,一年收兩次稅。夏天收夏稅,秋末收秋稅。

去年的夏稅結果不太理想。原因無他,就是土地兼併,大量的隱田、隱戶被攥在那些大地主手中。而負責徵稅的,又多是這些家族出身的胥吏,刺史府眼睜睜地看着那麼多稅收不不上來,卻又毫無辦法。

竟然還能這樣?王延興還是第一次聽說。刺史府不能派人去查嗎?難道,刺史府裡辦差的人,也是這些家族的人?聽着半知半解的,卻又不敢提問,只能生吞活剝地儘可能地多記一點,準備回頭再找人問問到底是什麼意思。

唉,轉念又想,問了也是白問,以此時人們的認識,土地兼併問題就是個死結,最多是緩解一下。當然,要根本性地解決,也不是沒有辦法,王延興就知道一個,那就是土改。當然,現在要是把這神器祭出來,結果只可能是被諸多大小地主生吞活剝……

還是閉嘴得好。

就在這時,幾個關鍵詞突然進入到了王延興耳中,卻是王審邽在向王潮彙報:“南安縣,小溪場鐵做上月產新鐵五百斤,是否可以一半用於軍備,一半用於民事……”

什麼?一月產鐵五百斤?能幹啥?什麼爐子能一月只煉五百斤?就算大鍊鋼鐵時候天朝建的遍地都是的最原始的土高爐,也遠遠不是這個數啊!可聽着王氏兄弟的口氣,似乎很正常的樣子?王延興學的就是鍊鋼,中國古代的鋼鐵史也有所瞭解,可是,唐代並不是一個鋼鐵高產的朝代,所以,通常的鋼鐵史上,不太會去說唐代鋼鐵產量多少。事實上,中國鋼鐵產量爆發期是宋代,而唐代的鋼鐵產量確實不高,最高值,也不過年產千來噸,而且,大多分佈在北方。現在時處戰亂,還能不能有三四成產能都不好說。相比之下,月產五百斤,也就是年產三噸,對泉州來說,已經算不錯了!他按捺住發問的衝動,繼續往下聽。

“嗯?前兩月不是產鐵有八百餘斤?是否礦石供應不足?”王潮皺了皺眉頭。鐵的重要性,幾乎與糧食相當。其時福建產鐵並不多,泉州境內,也只有南安縣西的小溪場有一處鐵做,每月能產出幾百斤鐵,已經是王潮手中握着的一大王牌了。要是哪個月少出了幾十、百把斤鐵,就跟掉了肉一樣的心疼。

“到不是礦石的原因,某詢問過多個鐵做大匠,這同等重量的鐵礦,出鐵的重量確有不同,某些月份多一些,某些月份少些。應該不是作僞……”王審邽連忙解釋道。

王審邽不知道到底什麼原因,可王延興卻是聽明白了:“明顯是貧礦啊,含鐵量不均勻,八成也沒有選礦,出鐵穩定纔是奇了怪……”這麼簡單的問題,是個學鍊鋼的人就都明白,全中國的鐵礦,幾乎都是貧礦,富礦屈指可數,福建自然不在其列。挖的是貧礦,還不選礦,能練好鐵,那纔怪了。可他再明白,也不敢說出來,卻忍不住輕聲地嘟囔了一句。

可是,王潮正在極爲認真地聽王審邽的解釋,冷不丁,竟然聽到王延興似乎在說什麼,視線一下就轉了過來:“你在說什麼?”

“啓稟大人……孩兒在說,孩兒從書上讀到過,是因爲礦石品位較低,因此,出鐵不均勻……”王延興連忙回覆道。

卻不想,王潮聽到這句,臉色一下就沉了下來,“書上說道?是禮記還是左傳啊!抑或是論語還是毛詩?聖人之書不好好讀,讀些礦石產鐵多少的書?”

王延興頓時就傻了,這訓斥也來得太突然了點吧!他腦子還沒轉過彎來,下一輪訓斥聲又來了:

“有這功夫!多讀些正經書,還會被章大郎笑話洗耳恭聽?整個州學,誰學識最差?除了你王延興,還有第二人嗎!笑柄啊!”

……

“聖人之言不看!你還看鐵做書?你看了這麼多,能讓鐵做出多少鐵?你說!你說啊!”

王潮對待王延興本來就少有溫和的時候,一旦開口,大抵就是這個模樣。往往,王延興也被罵得疲了,總是充耳不聞,一臉死豬頭不怕開水燙的顏色,待到王潮罵累了,自然就不罵了。

可這次,被罵懵了的王延興,突然橫着脖子叫道,“啓稟大人!孩兒至少能讓安溪鐵做產鐵翻一倍!”

……

氣場突然一冷,書房驟然一片寂靜,這次,輪到王潮愣住了。

“啓稟大人!孩兒敢立軍令狀。”王延興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連軍令狀都出來了,不過,隨後又趕緊補充幾個條件,“只要礦石供應足夠,一年之內,定能讓小溪場鐵做的鐵產量翻一倍!”其實,就算不加這個條件,應該也是能完成的。畢竟,就算翻一翻,也不過年產五六噸的量,就算搭個土爐子,隨隨便便就能達到這個量。

被這麼一頂,王潮一時間不知道該罵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還是該罵別的,王審邽卻先說話了:“大哥兒,這鍊鐵終究是賤業,你何必去做這些?自然有人去做的!”

王延興還沒接口,王潮就說了,“讓他去!看他到底能折騰出多少鐵來!”

王審知也出來打圓場了,“大兄!息怒!依某之見,讓大哥兒去掌管鐵做也不無不可,這鐵做究竟也是泉州的命脈之所在,職責其實不低,讓大哥兒去歷練一番,也是好事!”

“不妥!不妥!繼之乃大兄嫡子,如何能去經手這賤業!”王審邽搖着頭說道,對他來說,這個理由是如此天然,根本沒有可以商量的餘地。

“當然不是讓大哥兒去動手打鐵,而是任命繼之爲南安司倉一職。”

王審邽一聽這個折中方案,不覺得點了點頭,“這倒可以,只是繼之尚無功名,又無舉薦……”

“舉薦之事好辦,某去與章、徐二家說,讓他們舉薦繼之便是!”

聽着王審邽與王審知一問一答,反倒讓王潮和王延興兩個正主無法反駁了。

“那就這樣吧!”王潮無力地揮了揮手,示意今天議事就到這裡。

王審邽和王審知起身告退,他叫劉忠進來替自己送一下三位弟弟;卻讓王延興留下。

他盯着王延興看了許久,突然,“你知道是誰告訴某,你在校舍的一言一行的嗎?”

不待王延興回答,他徑直把答案說了出來:“王延稟!”

“你知道是誰讓他這麼做的嗎?”

“正是舉薦你去管鐵做的好叔叔,王審知!”

這話的信息量有點大……王延興聽着,一顆心在胸膛裡亂顫。就在剛纔,他還在感謝王審知替自己說話呢,可話一說開,原來,這個叔叔竟然裝着一顆算計自己的心!!

“王延興!告訴我!你還要去小溪場嗎?”王潮一字一句地問道。

王延興被王潮的視線扎得渾身發毛。可是,他想了又想,自己純工科出生,如果要在這個世界闖出點名頭出來,能夠從工科入手,應該最利於自己所學施展的。現在突然出現這樣一個切入點,簡直就是上天降下來的機遇,怎麼可以放過?相比之下,那個做茶商的計劃,完全可以說不值一哂了。可面對王潮的怒火和叔叔的算計,又該如何自處?他猶豫再三,終於還是開口說道:“啓稟大人!孩兒有一事,一直不敢對大人說……”

他一邊說,一邊偷偷地瞟王潮,見他面露驚疑,才繼續說道:“孩兒之所以昏迷,其實,是得人指引,去了一個叫天朝的極度繁華富足的國都。”

“孩兒昏迷了三天半,在天朝,卻是過了三十五年!由初生,到長成,學得經世之道,入仕爲官,得一造福一方……”

“那你卻偏偏學瞭如何鍊鐵?”王潮痛心地說道,“一日背上個鐵匠的名,一世都是鐵匠啊!”

“大人!某若是能將天朝所學的鍊鐵之法,用於小溪場鐵做,日後,鐵做的產量就不是幾百斤了,將會是幾百石!甚至是幾千石啊!”

聽到王延興爆出來的大數字,王潮卻嗤之以鼻:“那又如何?即便煉出一萬石,能天子認可?能封妻廕子?”

“有了足夠的鐵,泉州之兵便可披堅執銳,何苦要別人來封啊!”王延興苦勸道。亂世之中,一方勢力要成功,靠別人認可有毛用?只能依靠鐵和血,自己去拼。只是,這麼明說,卻是犯忌諱了。

果然,王潮聽言大怒,拍案而起:“放肆!”說罷,隨手抓起案几上的什麼東西,就準備砸過來。

“啪……”就在此時,書房的門突然被從外而內地撞開,揹着房外的明亮的光線,一個身影出現在門口。

作者北冥蟹說:唐代的一斤與現代的一斤並不一般重,而且,唐代一斤是十六兩……不過爲了讀者看的時候輕鬆一點,小蟹就簡單粗暴地將唐代的一斤與現代的一斤等同起來了。此外,在中國的整個古代史,度量衡一直是在變化,而且存在諸多不規範的地方,的爲了換算的簡易,一併進行了簡單而粗暴的處理,敬請諒解。

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六章 急變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七章 傳道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
第三十四章 利益捆綁(第三更)第七十八章 寶安擴產第八十四章 重述官職第七十二章 蒙藹送信第四十六章 夜襲第九十八章 寶安問話第四十四章 提議表決第十五章 貪得無厭(第三更)第七十五章 講道理(第四更)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三十二章 奇恥大辱第二百一十九章 人民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 問策劉隱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七十三章 詐降之策第三十五章 欠債還錢第九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一十七章 端州敵襲第四十四章 生死之路(第二更)第五章 偷師之策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血腥巷戰(第一更)第三章 內丹道第一百三十章 得封高官第七十三章 癡情貓兒第六十六章 姐妹合謀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五十七章 段氏密信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四十六章 被貶番禺第七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七十一章 盧琚登門第一十一章 霹靂雷珠第一百七十三章 百般阻撓第二十七章 炮車(第三更)第一章 偶遇知己第一百七十二章 三大產業第七十八章 金蟬脫殼第四十章 老道獻寶(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玄機(第二更)第二十九章 留戀故主第九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十一章 再造新船第二百二十二章 技術進步第二十一章 溫柔鄉里(第四更)第七十章 物超所值第五十九章 追擊水匪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八章 屯門駐兵第十九章 明天(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九章 揚波遠航第六章 急變第六十二章 矛盾初現第二百零七章 北伐首功第五十章 假戲真做第七十三章 南詔段氏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七十九章 兵下山南第七十五章 養虎爲患第九章 謀奪寶安第一百零六章 心存僥倖第五十二章 吐氣如蘭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三十章 近海捕撈(第一更)第九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六十七章 請君入甕第二十二章 鐵水第一百五十四章 反覆爭奪第一百一十三章 劃江而治第六章 急變第三十七章 賜名繼虎(第一更)第六十九章 模範官莊第一百零四章 蹊蹺設伏第十章 直言惹禍第九十五章 婚禮(第一更)第七章 傳道第九章 俯首(第三更)第七十二章 婦人當權第一百一十二章 談判技巧第二章 狗改得了吃shi第二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一更)第七章 暗夜突襲第五十四章 遠航(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驗收第三十八章 婦人之心(第四更)第二章 血色抉擇第八十二章 不自量力第一百八十章 仿製難題第六十九章 天上人間第二十五章 杜二吃糖第一百四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二十一章 碎石第八十章 追敵失蹤第六十九章 還施彼身第四十二章 分別圖之第七十九章 受困步頭第九十六章 圍坐分贓第三十三章 以糧換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