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贖罪

姜谷很高興,姜姬才知道馮珠已經談起了小戀愛,媒人之一還是姜旦。

而女方家長,則是段青絲。

“段家實在太精明。”她對姜武說,“這家人看似不起眼,每一步走起來都是穩的。”看前頭已經倒下幾家了?從蔣到龔,不是折戟沉沙,就是如履薄冰,龔香現在當着她的面,說話都謹慎了。

段家從冒頭到出頭,到開始投資下一代,哪一步都沒走錯。這份眼光實在了不起。

可惜,這一家信奉的是“寧可不做,也絕不做錯”的信條,所以不能託以重任,就連段青絲,日後也不能讓他在姜旦身邊擔任要職,不然遇事先退,指望他“忠心爲君”“犯顏直諫”是不可能的。

但只當順臣,或許不會位極人臣,名傳千古,卻可以一世平安啊。像段青絲這樣遇上好機會的,還能更進一步。

不過,這樣的段家卻和馮家的目標一樣了。馮班一看就是個沒有雄心壯志,只想家小安寧的性格。他考慮清楚之後,就會答應了。

姜姬有心難爲難爲馮班,叫這孩子別每天都積着心事,他早晚會知道,心事這個東西,大半都是自尋煩惱。等他經得多了,就會更容易看開了。

她就去陪姜谷商量怎麼辦馮珠的喜事。

姜谷現在有頭銜,有食祿,從身份上來說,她因爲姓姜,高於樂城所有世家。而馮珠雖然姓馮,但馮家已經沒人了,與其說馮珠是窮世家子弟,不如說他是姜氏公主之子。

一聽就特別有權二代的氣質!

而有姜姬這個魯人都知道的公主在,姜谷雖然嫁過人了,但一冠上公主頭銜後,自然而然就被人當成和姜姬一樣的脾氣性格,還有愛好。

所以,姜姬把摘星宮當成姜谷的外邸送給她之後,摘星宮每天都會收到給姜谷的禮物,錢和寶物是其次的,更多的是侍候的侍人。

俱是青春妙齡。

馮班氣得七竅生煙,卻因爲摘星宮是姜姬的前住所而不敢在裡面放肆,只能眼睜睜看着一羣青春少年以姜谷侍人的身份留下來。

姜姬得知後,怕嚇着姜谷,讓人把那些少年都給送到學府去上學去了,日後調-教出來都可以去當官嘛。

侍人沒了,又跑出來許多找姜谷求愛的。

姜姬以爲這回馮班又會生氣,不料他竟然還真認真思考了其中幾位,悄悄打聽這些人家裡的名聲。

她頓時對這個孩子添了幾分喜愛。

她的喜愛就是替馮班在學府預約了一個特等席,每旬還要去見席五和田分,跟着兩位博士學習,等廖俊回樂城了,他還要去見廖俊,日後孫菲也會是他需要學習的先生之一。

她還讓人暗示花斑多教教馮班,兩人既是朋友,愛好說不定也能互相影響。

馮班還顧不上與弟弟相談就忙得腳不沾地,終於有空了,還沒開口就看到馮珠一雙眼睛閃閃發光,嘴裡的提示警省之話就再說吐不出來了,轉而問起馮珠在宮中是否適應,過得如何,有沒有爲難之處?

馮珠沒有爲難之處,事實上,他從沒覺得這麼快活過。

公主姨母待他好,大王也待他好,大將軍也時常帶他玩耍,其他的如龔相一般的人物見到他也和顏悅色。

母親不必再唯唯諾諾,不必再辛苦操勞,她可以身着華服,高居堂上,可以和公主同座共食而不避人。

他曾經立下一個心願,就是叫母親能堂堂正正的坐着,而不是隻能避在廊下,任人呼喝。

現在這個心願雖然不是他完成的,他也覺得心滿意足了。

而且,公主姨母叫段青絲當他的先生,教他讀書,他也特別高興。

馮珠自小就是由哥哥在夜晚或早晨才能抽空帶着他讀一讀書,啓蒙、習字,都是如此。

他在廊下土地上寫字,在哥哥讀書時看哥哥的書卷。但就算這樣,也要小心不能被馮伯發現,不然就會被馮伯教訓,因爲他打擾哥哥。

他是很想好好的學習的。有朝一日,能有自己的書案,能光明正大的坐在桌前捧卷細讀,那真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現在,他有兩間好大好大的書房,裡面擺着上千卷書。他想用木牘用木牘,想用紙牘用紙牘。哪怕整天寫字都可以。

就算他沒了右手,但左手字也可以啊。

他還慶幸現在有了紙,可以用筆墨書寫呢。

正是在這一日日之中,他與段青絲漸漸熟悉起來。

這個人很有趣,爲人正經,背地裡卻懶散的很,又很體貼,和他在一起時總會提點他這宮中的人事,叫他不至於因此出醜或怠慢了誰。

他說因爲深受家中期待,所以日日都不得安枕,被父祖“逼迫”時,連連做惡夢。

他想起哥哥現在的樣子,不免也很同情段青絲。

段青絲又提起家中幼弟幼妹。特別是他的幼妹,因爲大王曾經受人欺騙,他就發誓家中無妹,結果現在這個妹妹就沒辦法嫁人了。

雖然妹妹不在意,還說不嫁人更好,她要招婿!

但聽了她的話後,父親已經氣暈好幾回了,他更不敢回家,母親也怪他當時不該把話說得太滿。

馮珠聽了許多段家弟弟和妹妹的趣事,心嚮往之。

段青絲就請他到他家去玩。

這才見到了段綺容。

馮班沉思了好幾天,小臉越來越瘦。姜姬看了,想想他的年紀,終於還是把他叫來,細細的解釋給他聽。

總結起來就是,段青絲目前看來沒有劣跡,段家這一舉既是示好,也說明段家有需要馮家的地方,說得更白一點,就是馮班並不輸給段家。

“段青絲是大王寵臣,而你,則是姜氏後人。”姜姬道,“你和你弟弟身上有一半血是姓姜的。出了錯,段家人去死,你和你弟弟卻有一線生機。所以,不必擔心太多。”

這番話太直白了,叫馮班都不能不承認,他心中的大石,落地了。

他的肩膀太單薄了,他一直擔憂撐不起馮家這面大旗。現在公主告訴他,他其實不必撐,因爲姜氏在他身後。

馮班一掃陰霾,馮珠和段家的親事就很快定下來了。當然,正式成親還要等三年,剛好段綺容的年紀還有點太小,三年後也才十七。

等衆人知道後,無不唾罵段青絲手太快!太狡猾!真不像段家人啊。

人們還是更習慣那個悶不吭聲,凡事只會往後縮的段家。

段父得知後,冷笑,“我段家縮了幾代了,還不許我們伸伸腰啊。”也不看看,朝午王和先王,那是好人嗎?現在這個大王,才值得段家投效嘛。

金秋節到了。

這一天,市場上就賣起了蜜餞、黃糖和各種甜點心。

百姓家中不管有錢沒錢,今天帶小孩子上街的時候,都免不了給自家孩子買上一顆糖,叫他們甜甜嘴巴。

摘星樓裡,姜姬也嚐到了新的糖,這糖是從鄭國逃來的範家獻進宮的,叫麥糖。

據說是糧食熬的。

魯國並不產糖,魯國的糖都是從其他諸侯國而來。黃糖就是從趙來的,而趙國的糖,應該可以算是趙國最出名的一項農產品,行銷各國。

這麥糖就是麥芽糖。

麥芽糖粘牙,滋味跟黃糖不太一樣。

姜旦和鄭姬都很喜歡,姜谷嚐了一塊,也覺得好吃,她用手捂住嘴,吃得又珍惜又小心。

姜姬奇怪自己怎麼早沒發現鄭國的這項特產?大概是以前只盯着鄭國米了。

“範姝不是說要招婿?現在如何了?”她問衛始。

她是特意把衛始請來的,就是想叫姜武把商城的事多跟衛始說說。

衛始道:“應者衆多。”

他嚴肅的臉說起笑話來,效果很好。在座的人都笑了。

範姝雖然是姜姬的“臣”,卻並不常在摘星樓。她把大半的精力都花在了家裡,用在了跟範家人鬥智鬥勇上。

她的前夫馬巍也曾登門求情,她就問他願不願意入贅?馬巍回家跟家人商量過後,竟然真的答應了,還把以前的妾侍和孩子都接了過去,真成了自帶“嫁妝”的夫婿。

範姝就接納了他,開祀堂,把馬巍的名字記在她之下,馬巍帶來的孩子也記了上去。

此子改姓範。

這一下可激起了範家其他人的不滿。

他們都反對馬巍,說馬家害了範家,範姝怎麼能認仇人血脈爲子?

馬巍擼起袖子就上,跟範家人掐了起來。

範家的人一邊跟馬巍掐,一邊想方設法叫範姝改變心意,總結起來就兩招:介紹範家子侄給範姝,希望她能收爲養子;介紹美貌少年或俊秀青年給範姝,希望她能移情別戀。

馬巍氣壞了,可從夫到婿,身份地位一改,很多事就變了。

他以前把範姝關在家裡,她走一步,就有侍女跟隨侍候,他說什麼,那些人做什麼。

他自覺對範姝關懷如微,一直爲此自豪。

現在,他不能仗着丈夫的身份去約束範姝,更不能關住她,不許別人見她,也不許她去見別人。

他一下子感覺束手束腳,許多溫柔手段不能施展。

而他還不能抱怨。範姝成了範家女族長之後,立刻就多了許多朋友,都是樂城世家之女。他才發現,在樂城中,不知何時,興起了這樣一段勢力。

她們全都是世家女子,全都招婿在家。她們自然而然的聚集在一起,互爲臂助。

當她們接納了範姝之後,範姝的世界就打開了,他就更不可能約束她了。

更別提這些女子還時常交流“馭夫之道”。

範姝面臨的困境,不管是族人也好,他這個丈夫也好,新的養子也好,她們統統替她出謀劃策。

族人好辦,這些人全都在鄭地長大,對魯國一無所知,出了門連城門在哪裡都不知道。只要把大門關起,這些人絕無可能對範姝造成什麼影響。

至於範姝想要他們將手中之物乖乖送上,也有兩個辦法。

第一個辦法,把人關着,不給食水,什麼時候聽話了,什麼時候給飯;

第二個辦法,把老人留下,以孝順之名叫他們在家裡“休息”,把年輕人放出去,設幾個坑讓他們跳,等折了幾個人之後,剩下的就會乖乖聽話了。

範姝覺得第二種好,她們就幫她設局,坑害那些範氏年輕子弟。

而他這個有前仇的丈夫,更是簡單。她們教範姝,哪怕有丈夫了,也可以有一二情人,便不當真,平時交往之時,也不必太顧忌男女之別。總之,就是要叫馬巍有危機感,要時刻感到自己有可能被趕出家門,這樣,他就不敢再反抗她了。

馬巍只這麼過了一個月,就覺得度日如年!範姝現在出門,他都擔心她是不是在那些女子的宴席上結識了哪位青年才俊,那些人既無家仇,或貌美,或溫柔,總有能打動她的一天。真有這一天了,他該如何是好?

他現在可回不了馬家了!

所以,這一日,範姝回到家中,推開寢室的門就看到馬巍赤身負荊,跪在屋當中。

範姝吃了一驚:“你這是幹什麼?”馬巍沉痛道:“我父錯了!”

範姝沉默下來。

馬巍開了口,就能說下去了。

他從沒有對範姝賠過罪,但事實上,馬家錯了,當日所有在範家門口的人,都錯了。他們殺了範家一家上下,卻寄希望於對範姝的“恩情”能叫她忘記家仇。

是,他們放了範姝一條性命,沒有殺她,也沒有糟-蹋她,欺辱她,叫他這個馬家嫡脈子弟娶了她,珍愛她,保護她。

馬巍以前一直以爲,只要他這樣真心的去對待範姝,她總有一天能忘記那些仇恨。可能……要到兩人白髮蒼蒼的時候,那時他們早已兒孫滿堂,做了錯事的人也都已做古。

再記着仇恨還有什麼意義呢?

但現在他不這麼想了。

他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一切已經變得越來越陌生!

不論是這個世界,還是範姝。

這樣下去,範姝早晚會得到能夠向馬家復仇的力量,他覺得這一天不會太晚了!

可他又下不了手殺範姝。到底是這幾年的習慣?還是他由憐生愛?

馬巍不知道。

他只能跪在這裡,替馬家……贖罪。

第257章 回程第28章 成熟第681章 女子當戶第190章 學習第631章 12點前!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388章 不講理第234章 善與惡第215章 商城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498章 離第511章 佔地第263章 定計第581章 好哥哥第392章 刑自救第26章 解憂第466章 悔恨第137章 平衡第623章 你來不來?第400章 殿上風波第650章 魯人魯事第649章 吾願往第34章 求親第481章 自盡第284章 美人計第126章 刺客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82章 糧食第171章 威儀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178章 陷第128章 風聲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38章 死人無法開口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627章 大公子還是大公主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242章 歡宴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39章 虎符第264章 送行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222章 舊人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402章 忠犬第401章 餘波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671章 有你真好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324章 合圍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479章 贖罪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483章 造神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122章 歸人回,離人淚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226章 鐵第534章 相見第560章 養兵千日第731章 李家敗矣第558章 見爹第142章 起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268章 星隕月升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677章 她愛這裡,愛得深沉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176章 小公子第492章 現身第6章 命比紙薄第233章 又見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79章 兩個大王第320章 鉤吻第654章 弱質女流第70章 龍蟠第320章 鉤吻第493章 魯國新事第241章 福禍總相依第119章 我的美人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第573章 傻還是不傻第23章 吾兒長成第340章 豬隊友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281章 圖謀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15章 祭祖第187章 活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554章 虎威將軍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
第257章 回程第28章 成熟第681章 女子當戶第190章 學習第631章 12點前!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388章 不講理第234章 善與惡第215章 商城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498章 離第511章 佔地第263章 定計第581章 好哥哥第392章 刑自救第26章 解憂第466章 悔恨第137章 平衡第623章 你來不來?第400章 殿上風波第650章 魯人魯事第649章 吾願往第34章 求親第481章 自盡第284章 美人計第126章 刺客第140章 三觀崩塌第299章 人盡其才第766章 好久不見第582章 糧食第171章 威儀第437章 孝義難兩全第178章 陷第128章 風聲第237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第438章 死人無法開口第585章 請君入甕第627章 大公子還是大公主第441章 取城如取物第236章 父子與母子第242章 歡宴第344章 修羅場(下)第39章 虎符第264章 送行第288章 美人恩重第222章 舊人第214章 遼城之主第684章 神女的愛情第402章 忠犬第401章 餘波第777章 登基前瑣事第671章 有你真好第619章 白哥挖坑第324章 合圍第618章 棄暗投明第479章 贖罪第518章 我的愛人第483章 造神第426章 運動有益第122章 歸人回,離人淚第398章 這是有味道的一章第224章 臥榻之側第226章 鐵第534章 相見第560章 養兵千日第731章 李家敗矣第558章 見爹第142章 起第360章 紙牘與蠟燭第268章 星隕月升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677章 她愛這裡,愛得深沉第639章 士人與君子第176章 小公子第492章 現身第6章 命比紙薄第233章 又見第756章 不義之士第613章 陷入困境第79章 兩個大王第320章 鉤吻第654章 弱質女流第70章 龍蟠第320章 鉤吻第493章 魯國新事第241章 福禍總相依第119章 我的美人第523章 當一個好皇后要做什麼第573章 傻還是不傻第23章 吾兒長成第340章 豬隊友第375章 皆大歡喜第281章 圖謀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315章 祭祖第187章 活第442章 路在何方?第554章 虎威將軍第508章 新路新人第771章 最後一場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