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殺戮(三)

蘇聯人的反應和行動遠遠超出了日本人的預料和想像。蘇聯遠東地區的軍隊幾乎全部都動了起來。由東西兩個方向,向關東軍施加巨大的壓力。西面:3個蒙古騎兵師和4個蘇聯步兵師向喬巴山地區集結,外貝加爾軍區至少2個軍的蘇聯紅軍則由赤塔方向,向中蘇邊境運動。東面北至哈巴洛夫斯克(伯力)沿邊中蘇境線和鐵路線的列爾芒托夫卡、列索扎沃茨克、斯帕斯克達利尼、烏蘇里斯克(雙城子)等地區,到處都有蘇聯紅軍集結運動的身影。關東軍和大本營在短時間內,根本無從判斷蘇聯人行動的真實意圖,吃不準對方到底想幹什麼。不過,蘇聯軍隊很快用自己的行動打消了日本人的疑慮。在中蘇中蒙邊境上日軍多處要塞幾乎同時遭到蘇軍遠程火炮猛烈炮擊。總數達三十五萬的蘇聯紅軍,從斯帕斯克達利尼、烏蘇里斯克(雙城子)出發,在優勢火力的支持下,以排山倒海的氣勢迅猛撲向入侵的關東軍部隊。入侵蘇聯境內的關東軍,雖然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但是根本無法抵禦蘇聯紅軍的凌厲進攻。只得心不甘情不願得一路倉惶向後撤退,逃往位於東寧和綏芬河的國防軍事要塞,試圖憑藉苦心經營多年的所謂“東方馬奇諾防線”阻止蘇軍的瘋狂進攻。

原來,自從1933年起,日本關東軍在及其密密的狀態下,在南起琿春、北至海拉爾近4700多公里的“滿洲國境”地域間修築了14個堡壘要塞羣和綜合起來約1700公里的永久性地下工事,被鬼子自詡爲東方馬奇諾防線,而這條防線的軍事功能、建築規模都遠遠超過馬奇諾防線。

1933年春,關東軍黑河特務機關發現對岸的蘇聯遠東軍從1932年夏季起開始修建軍事工程,並且以部分工程已向縱深發展。這一情報引起了日本軍部的密切關注,於是召開形式研討會議,擬定應對辦法。當年10月,被日本軍部成爲戰爭幽靈的日軍參謀本部作戰課長鈴木率道大佐,在部分骨幹幕僚的陪同下,分成三架飛機對邊境地區進行秘密調查。他們首先確定以東部的牡丹江爲中心,偵查了東寧、綏芬河、密山以及虎林各地。隨後,經佳木斯、富錦到哈爾濱、經被正面的奇克、霍爾莫津、黑河至海拉爾,並於海拉爾就國境地帶必要地點修築陣地的問題進行了最後的研究和論證。根據對蘇作戰的戰略意圖以及以往日本間諜繪製的地形圖和收集整理的兵要地誌,結合現地勘察,爲構築國境築城工程選定預設陣地,確定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在對各個預設作戰地域的地形地貌敵情進行綜合分析之後,制定了各種作戰方案,在部署圖上反覆推演,補充修改。10月下旬,關東軍組織陸軍步兵、騎兵、野戰炮兵、重炮兵、工兵、化學兵各學校教官到現地進行圖上演戲,以完善作戰部署。不論我們如何憎恨小日本,但是有一點不得不承認,那就是他們做事的嚴謹細緻以及實現目標的果決和迅速。

鈴木率道回到日本之後,迅速在全軍中調配組建以工兵專家爲主的測量隊,接受陸軍築城本部的直接訓練,並於1934年正式編入關東軍,成爲關東軍築城部的核心力量。而在1933年12月,關東軍測量隊人員就陸續向軍事築城地出發,進行實地測量。隨着關東軍國境“軍事築城”預算資金的到位,關東軍決定進一步擴大國境要塞施工範圍,將第一批開展施工的要塞由原定的東寧、綏芬河、平陽鎮、海拉爾4個增加到8個。從此,關東軍在東北中蘇邊境要塞建設工程更以空前的規模開展起來,一直持續進行到1945年8月戰敗投降爲止。

東寧要塞和綏芬河要塞作爲關東軍早期構築要塞初期最重要的要塞之一,其功能以防禦爲輔,進攻爲主的待機出發陣地。其主要特徵就是:緊靠國境,一線排開,寬正面、淺縱深,機場、倉庫靠前設置。這些都是典型的進攻性陣地配置。以第一國境守備隊駐守的東寧要塞爲例,其正面(南北方向)寬約15——16公里,縱深(東西方向)長約7——8公里,配置14個步兵連、8個炮兵連、3個工兵連和79——111門大炮。如此排兵佈陣可見其意在攻而不在守。

按照關東軍初始計劃,從東面突破,得手後再向貝加爾湖進軍。因此,作爲這一地帶的戰略功放基地的國境要塞具有三個特點:第一、要塞數量多、密度大、強度高。第二、兵力和火炮配置強,進攻性強的遠程重炮全部配置在東正面。全部國境要塞守備兵力有49箇中隊分佈在東正面,55個炮兵中隊有29個在東正面。各要塞總計配有各種火炮547門,東正面要塞有269門。第三、要塞極爲堅固。爲了防備飛機轟炸和大口徑重炮轟擊,地下要塞都是從堅硬的岩石山體中部或底部開掘,洞口頂部和四周還要澆築混凝土,一般都厚達1至2米。

日本關東軍修築這些國境築壘工程,採取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技術,耗費巨資,徵用中國百餘萬勞工,在茂密的山林深處秘密施工,其隱蔽程度即使白天走到近處也難以發現。築壘地域一般都是通過山中地下坑道相連接,其正面從50公里至100公里,縱深50公里,設有7個抵抗樞紐部,每一抵抗樞紐部都由3至6個支撐點組成,相互連接並形成火力交叉網,築壘側翼一般依託難於通行的山林或沼澤地帶。

現在的關東軍可不是1945年日本投降時的老弱殘兵,而此時的蘇聯紅軍也不是那支經過大戰洗禮的百戰雄獅。經過初期的佯動、牽制,突襲,遠東方面軍成功的將侵入國土的日本鬼子擊潰剿滅。爲了徹底貫徹領袖“教訓一下日本人”的指示,蘇聯紅軍毫不猶豫的跨過邊境。不過,好景不長,很快這幫彪悍的“達德洛夫”們就發現自己彷彿一頭就撞到了銅牆鐵壁之上。雖然這些堡壘是基於進攻而設計的,雖然“達德洛夫”的重炮彈如雨下,但是早已經得到兵力、火力加強的東寧、綏芬河要塞羣的各個火力點支撐點,縱深的重炮羣,總是出乎意料的給進攻中的蘇聯紅軍以慘重的打擊。

雙方的作戰模式漸漸進入程式化的僵持之中。雙方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即大家都不再動用自己空軍。全憑陸軍進行對決。蘇軍考慮到自己技不如人,日軍則顧及蘇軍的自殺式陷阱。

每次作戰,蘇軍都是以鋪天蓋地的的炮火準備爲先導,然後是火力延伸壓制日軍遠程火炮,然後是坦克集羣衝鋒步兵跟進。然而,每次進攻都無可阻止的陷於失敗而且一次比一次嚴重。蘇軍前線指揮官們,痛苦的發現,那些籠罩在硝煙炮火中的關東軍火力點,支撐點,按照慣例應該早就煙消雲散了,可是,只要自己的士兵接近,它們就會像重生的惡魔一樣奮力噴吐着奪命的火舌。它們似乎怎麼也無法從自己的視野中消失。後方的重炮部隊的日子也並不好過,日本人那些已經暴露的重炮羣,已經被自己覆蓋了多次,可是前方總是傳來重炮造成慘重損失的消息和指戰員憤怒的譴責、咒罵。那些在歐洲戰場威名遠揚的t34坦克,在這片丘陵起伏森林密佈的地域根本無法充分施展自己的威力。最讓蘇聯坦克兵恐懼的並不是反坦克炮和重炮,而是那些神出鬼沒悍不畏死的日本士兵。

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會從什麼地方竄出來,用火箭給你突然來那麼一下,然後隱入山林。火箭體積不大,但是其威力足以癱瘓甚至擊毀一輛坦克。步坦協同並不純熟的蘇聯陸軍,對這種自殺式詭異的戰術短時間內無法適應。一些白天剛剛奪下來的陣地堡壘,在夜晚就被不知道從什麼地方冒出來的鬼子重新奪了回去,很多優秀的士兵和基層指揮員幾乎是在睡夢中就一命嗚呼。本想給關東軍一點顏色看看的蘇聯陸軍,逐漸明白自己似乎無法突破關東軍的防禦。撤職、處分、禁閉、槍決、鼓動、宣傳似乎都無法達到預想的目的。疲憊的蘇聯紅軍在北風呼號的中國大地,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進,是更多的死亡;退,是被清洗的命運甚至還要連累家人。所以,各參戰部隊,各前線指揮官寧可戰死沙場也不願提一個退字。然而,真真切切的死亡就在眼前,對死亡的恐懼使得更多普通士兵可恥或者可悲地死在督戰隊的機槍之下。令蘇聯紅軍更爲不安的就是來自朝鮮東海岸,源源不斷開來的日本援軍部隊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壓力。

久攻不下,進展遲緩以及死傷慘重的蘇軍,那顆被複仇火焰燃燒烘烤的心臟,漸漸開始冷卻了下來。但是,爲了能夠體面的結束這次衝突,必須要有一個可以接受的、哪怕不那麼大的勝利爲支撐。增援是完全必要的。蘇聯的行動也並非完全沒有回報。美軍通過阿拉斯加運來的援助速度和數量明顯超過沖突開始之前。並且在勘察加半島,向蘇聯援建了一座機場和一批作戰飛機。另外,美國通過外交途徑,清晰的告訴蘇聯人,他們對於遠東的局勢非常關心,對於蘇聯的行動給予高度評價。

日本人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關東軍憑藉堅固的堡壘要塞和縱橫交錯的地下通道,給蘇軍以極大的殺傷,把他們死死釘在烏蘇里江西岸。但是,蘇軍玩兒命的進攻同樣也給他們造成慘重的損失。來自關東軍司令部和大本營的壓力讓他們根本喘不過氣來。“必須要將侵入國境的蘇聯軍隊徹底殲滅或者擊潰。”這是大本營的底線和談判的前提。爲了這個目的,一些本該開進到“西方戰線”(指的是與華僑軍隊對壘的戰線)日本士兵,一部分被分流到對蘇作戰的戰場。同樣處於兩線甚至多線作戰(日本)的雙方,本應及早結束這場莫名其妙的衝突,但是爲了自己的體面更爲了向對方展示自己的決心和力量,不得不向對方亮出自己的肌肉和拳頭。雙方都惟恐自己的態度不夠強硬,立場不夠堅定。

座山觀虎鬥的華僑軍隊,樂得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休息和調整。雖然蘇聯方面通過秘密途徑,一再催促華僑軍隊夾擊關東軍,但是李華雄以種種拿得上桌面的藉口予以搪塞。就連陳誠率領的三十萬****,也在李華雄的“請求下”在保定和張家口進行修整。李華雄對內的解釋是:“我軍一旦在東北展開行動,那麼日軍必然要和蘇聯人快速進行和談以結束這次衝突。蘇聯爲了自己的整體利益也必將向張鼓峰諾門坎一樣立即答應日本人的條件。這對於我們是不利的,我們絕不幹這種傻事。我們不僅不能幫他們儘快結束戰鬥,而且儘可能讓他們打得更長一些,損失更慘重一些。”他對史迪威、陳誠和蘇聯密使的解釋就冠冕堂皇了許多:“我軍經過與關東軍的惡戰,在短時間內根本不具備再次進行大規模進攻作戰的能力。三十萬****長途跋涉從南方來到北方,他們甚至連冬裝都沒有。如果貿然投入東北戰場,不用日本鬼子動手,僅嚴寒就夠了。因此,我們需要時間。”李華雄的解釋入情入理,不論美國蘇聯還是國府方面誰都無話可說。

在李華雄的命令下,“毒狼”“海狼”全部行動起來,爲日蘇雙方在中國領土內的衝突火上澆油。率先行動的是大魚和“狼羣”。原來,成功挑起日蘇之間衝突之後,遊弋在日本海的潛艇部隊,在葉宏的命令下,降低了攻擊強度。原因很簡單,就是爲了麻痹日本鬼子,讓他們的海軍能夠放心的全神貫注的對付蘇聯人。現在,他們需要讓日本人嘗一嘗樂極生悲的滋味。一場新的殺戮重新在冰冷的日本海發起。

第418章 準備(九)第374章 妥協(二)第42章 驕兵第48章 脫殼第428章 南方(九)第371章 叛軍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16章 麻煩(二)第256章 怒火(三)第229章 西進(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283章 殺戮(一)第123章 籌碼第121章 圍獵(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24章 無奈(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197章 攻防(九)第345章 出兵(一)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47章 出兵(三)第122章 圍獵(四)第50章 黃雀第127章 秘密第168章 衝突(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92章 風雲(一)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34章 南進(十)第117章 華北(五)第174章 衝突(七)第435章 心事第458章 終結(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2章 權衡(一)第158章 綢繆(五)第454章 終結(六)第268章 孤城(九)第288章 殺戮(六)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25章 迎客第348章 鏖戰(一)第67章 呼吸(五)第197章 攻防(九)第151章 名聲(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419章 準備(十)第128章 待客第420章 南方(一)第458章 終結(十)第323章 家園(二)第147章 天空(一)第12章 序幕(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137章 長江(二)第348章 鏖戰(一)第421章 南方(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256章 怒火(三)第42章 驕兵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9章 俘虜第291章 殺戮(九)第32章 權衡(一)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384章 迴歸(四)第169章 衝突(二)第62章 絞殺(六)第227章 女王第44章 追兵第213章 時局第226章 無奈(四)第161章 綢繆(八)第217章 諸馬(三)第88章 改變(一)第417章 準備(八)第365章 博弈第292章 殺戮(十)第84章 收官(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457章 終結(九)第366章 拖延第11章 煉獄(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151章 名聲(一)第413章 準備(四)第152章 名聲(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56章 斷尾(三)第369章 叛亂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226章 無奈(四)第444章 刺痛(二)第343章 波瀾(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
第418章 準備(九)第374章 妥協(二)第42章 驕兵第48章 脫殼第428章 南方(九)第371章 叛軍第405章 迴歸(二十五)第316章 麻煩(二)第256章 怒火(三)第229章 西進(二)第375章 謀定(一)第287章 殺戮(五)第283章 殺戮(一)第123章 籌碼第121章 圍獵(三)第249章 遠征(十三)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224章 無奈(三)第189章 攻防(一)第197章 攻防(九)第345章 出兵(一)第109章 大戰(十四)第347章 出兵(三)第122章 圍獵(四)第50章 黃雀第127章 秘密第168章 衝突(一)第445章 刺痛(三)第92章 風雲(一)第202章 攻防(十四)第275章 孤城(十六)第362章 鏖戰(十五)第334章 南進(十)第117章 華北(五)第174章 衝突(七)第435章 心事第458章 終結(十)第432章 南方(十三)第32章 權衡(一)第158章 綢繆(五)第454章 終結(六)第268章 孤城(九)第288章 殺戮(六)第75章 呼吸(十三)第125章 迎客第348章 鏖戰(一)第67章 呼吸(五)第197章 攻防(九)第151章 名聲(一)第398章 迴歸(十八)第419章 準備(十)第128章 待客第420章 南方(一)第458章 終結(十)第323章 家園(二)第147章 天空(一)第12章 序幕(一)第316章 麻煩(二)第137章 長江(二)第348章 鏖戰(一)第421章 南方(二)第288章 殺戮(六)第256章 怒火(三)第42章 驕兵第199章 攻防(十一)第9章 俘虜第291章 殺戮(九)第32章 權衡(一)第358章 鏖戰(十一)第264章 孤城(五)第384章 迴歸(四)第169章 衝突(二)第62章 絞殺(六)第227章 女王第44章 追兵第213章 時局第226章 無奈(四)第161章 綢繆(八)第217章 諸馬(三)第88章 改變(一)第417章 準備(八)第365章 博弈第292章 殺戮(十)第84章 收官(四)第399章 迴歸(十九)第457章 終結(九)第366章 拖延第11章 煉獄(二)第233章 西進(六)第151章 名聲(一)第413章 準備(四)第152章 名聲(二)第345章 出兵(一)第56章 斷尾(三)第369章 叛亂第271章 孤城(十二)第226章 無奈(四)第444章 刺痛(二)第343章 波瀾(一)第270章 孤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