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大戰(九)

第二師團是日本自明治維新後,仿照德式建制建立的第一批師團。由仙台鎮臺改建而來。採取兩旅團、四步兵聯隊(相當於團),再加炮兵、輜重和騎兵聯隊,平時兵額1萬人,戰時足額則超過2萬人。一直被日本陸軍視爲第一等部隊,裝備優先保障。仙台位於日本東北部,自然條件差,民風強悍、勇健好鬥,在仙台組建的第二師團以戰鬥力強、作風兇悍著稱。因其較適應寒冷氣候。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禍首先鋒便是這個第二師團!第二師團隨後成爲日軍3個摩托化步兵師團之一。自組建以來從未嘗敗績。

安井藤治中將,自今年6月執掌第二師團以來,一直雄心勃勃。看到昔日同僚紛紛在支那戰場建功立業,內心對戰爭的渴望對榮譽的追逐更加迫切。無奈關東軍的首要任務是防備蘇俄,使他一直頗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這次好不容易有了施展的機會他哪能放過。

第二師團於7月底進抵瓦房店,一方面積極做各種戰前的準備,另一方面等待特遣艦隊的到來。本來一切正常,但是位置前出的小野大隊的魯莽行動,卻引發了旅大地區的惡戰。原來,擔任整個師團前哨的小野大隊的搜索隊,突然遭到襲擊。這本來是大戰將至時候的再正常不過的現象,可是,驕狂的小野根本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他幾乎傾巢而出進行報復。結果一頭撞上執行任務歸來的“毒刺”上。號稱精銳的仙台師團哪裡是這些鋼鐵戰士的對手呢?雖然毒刺人數不足對方的十分之一,但是精於作戰的毒刺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優良的作戰技能給小野大隊以巨大殺傷之後,和趕到的援兵試圖圍殲小野大隊。

小野大隊一方面呼叫援兵,另一方面也充分展示了一下他們的兇悍。第二師團的援兵很快就到了,可是他們沒能改變小野大隊覆滅的命運。毒刺和援兵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巧妙的脫離戰鬥。而自尊心受到極大創傷的鬼子援兵,卻不願意就此收手,緊追不捨。毒刺也沒客氣,一面帶着鬼子在山裡面兜圈子一面通知後方佈設陷阱。待陷阱佈設完畢之後,就把鬼子們引到伏擊圈。鬼子們的損失自然極爲慘重,再次向後方求援。早就等得不耐煩的安井藤治中將實在不願意再繼續等下去了,於是將錯就錯,提前發起了進攻。就這樣越來越多的鬼子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多。一個必然事件中的偶然事件,使得一觸即發的大戰提前上演。

大連。第二裝甲師師部。

自從光復旅大之後,兩個多月以來,李明揚就沒睡過一個安穩覺。85II型坦克、85式履帶式步兵戰車這兩個超時空怪獸,快把李明揚折騰瘋了。這個進攻時候的利器,在不打仗的時候,在旅大這個面積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狹小區域內該怎麼隱藏、怎麼部署?要知道那可是數以百計之多啊!在充分利用日軍遺留下來的軍事基地、洞庫之後,爲了穩妥起見又從特區陸續運來可以裝備4個坦克營和8個步戰車營的97式裝甲車輛(當初加上時狂龍副師長,從大沽登船時向A集團“租借”了2個坦克營的裝備。),同時,置換回絕大多數85II型坦克、85式履帶式步兵戰車。當然當初作爲租金留給給A集團的第二坦克師一個半營的85坦克。自然這也被特區一併收回。

做這些工作的同時,第二裝甲師在旅大地區開始徵兵。俘虜的那些僞軍只要具備一定文化素質和機車駕駛經驗就被充實到裝甲部隊,但是這樣的人實在太少了。所以只能從當地徵兵。由於第二裝甲師以勝利之師和解放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再加上強大的宣傳的力量,積聚在人們心中對倭寇的憤怒被喚醒,翻身做主人的自豪導致人們踊躍參軍。第二裝甲師很快就招齊了所需的員額。富餘人員利用業餘時間進行訓練。由於高素質兵員較多,因此訓練工作也相對較爲順利。這樣,第二裝甲師留下二分之一軍官和業務骨幹,其餘人員也陸續隨裝備返回特區。畢竟,特區需要隨時保持一支強有力的預備力量。在這二選一的選拔中,讓李名揚更爲頭疼。畢竟,希望留下的人實在太多了。誰也不願意在這個建功立業的年代,再回那個山溝裡面窩着。首當其衝就是時狂龍。一聽說要他會特區,時狂龍差點就要把李名揚的“屋子拆了”。最後沒辦法,李名揚請示李華雄之後,把他降格爲第6旅旅長使用留下。不知道該高興還是惱火的第6旅旅長,頂替了時狂龍的位置,帶着一幫倒黴蛋回山溝裡面了。

在經濟方面更是不敢馬虎。時空轉移以來,特區軍隊這是頭一次“進城”。如果不充分利用這裡良好的工業基礎和優秀的人力資源,那麼王天浩就不是王天浩了。旅大光復第二天,王天浩就帶着他的班子“像逐臭的蒼蠅”(李華雄語)“火燒屁股般”(武定國語)飛到大連。面對這位曾經的富豪、如今幾乎一貧如洗卻掌管特區財政大權的大佬加傳奇人物,李名揚哪敢怠慢。親自陪同視察。王天浩不懂打仗,但是看到保存得較爲完整的工廠企業,頗爲興奮的喊道:“這杖打得漂亮!”弄得李名揚都有點莫名其妙。“李師長”王天浩一臉嚴肅的轉向李名揚“你有把握守住這裡嗎?”這個問題也是李名揚不斷問自己的問題,李名揚考慮了一下自信的對王天浩說……“只要我們的海空軍能夠阻檔日軍的海上進攻,使我不陷於兩面被攻的境地,守住旅大地區應該不成問題。”“好!俗話說軍中無戲言。有你李師長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王天浩的動作非常快,他調集了特區內大量管理人才和技術工人,帶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爲這座年輕的城市注入新鮮血液。僅僅兩個月的功夫,大連市百分之九十五的工廠都相繼生產出特區急需的產品。新的工廠正在以雨後春筍般的速度城市周邊開工建設。面對特區內衆多的質疑,王天浩在一次常委會上向大家揭開謎底。

“這個時代的中國,工業基礎最好的是東北地區。在東北地區工業基礎最好的就是長春瀋陽一線和旅大地區。特區由於先天的不足坐落在河北這個工業基礎極爲薄弱的地區。如果有一天從這個地區突然出現林立的工廠,這是不是不太正常?當年國G爲什麼那麼竭盡全力的爭奪這裡?原因就在於此。我們日後的不論是否在遠東地區發展,擁有這裡的工業資源對於我們的生存和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只要我們得到這裡用心經營這裡,就會使我們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乃至世界立於不敗之地。”

“就現在的態勢來說,我們能否守得住旅大地區還是個未知數,就這樣耗費巨大的精力財力人力經營這裡,是否有一些過於草率?”葉宏已經隱隱成爲常委中的穩健派頭面人物。他提出這個疑問也並非沒有道理。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徐鵬雄微笑着說道:“首先,日本目前極難同時開闢兩個戰場。武漢會戰已經耗費了他們海空軍極大的力量。原本他們是要同時進行武漢和廣州作戰的,但是由於國力和海軍的限制,無法同時進行,所以才把廣州作戰放在武漢作戰後面。同樣的道理,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旅大地區的海上作戰。即便派出艦隊,也是強弩之末。只要我們對這股海軍實施毀滅性的打擊,相信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後續作戰。除非他們完全放棄武力逼蔣投降的戰略。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僅從陸地進攻旅大地區,沒有相應的海上支援,那麼由於旅大地區特殊的地理侷限性,日軍無法展開大規模部隊實施進攻。那麼我們的陸軍在優勢海空軍的支援下,守住旅大地區應該沒有問題。那麼”徐鵬雄停了一下環視在場的大佬們的反應之後繼續說:“我們能否抵擋得住日軍的海上進攻呢?我認爲是有把握的。理由有三:一、我們有一定的海軍力量。雖然這股力量還很弱,但是聊勝於無吧!二、我們有先進的雷達系統偵測系統和情報系統,可以說對於日軍的行動了如指掌。三、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不僅擁有強大的空軍力量和大魚,而且我們擁有一定的海陸空基反艦導彈,這是我們最重要的殺手鐗。因此,我認爲守住旅大地區是有保證的。”

“即便如你所說,”葉宏彷彿忘記了這是自己的直接上司,“我們現在還不具備生產導彈的能力,而且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沒有能力生產。我們庫存的導彈用一點少一點,大規模使用導彈等先進武器,如果泄密怎麼辦?在戰爭狀態下想要長時間保守秘密幾乎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的運氣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好,可是誰又能保證這種好運氣一直伴隨着我們的呢?萬一發生泄密,而我們又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仍然生產不出以導彈爲代表的先進武器,那麼以我們現有的實力以及中國現有的工業能力,我們如何應對可能發生的多方進攻?”葉宏平復了一下自己的情緒之後繼續說到:“我這麼說並不代表我是一個惟武器論者,可是我們作爲軍人對武器所帶來的優勢都應該有清晰認識。我們來自後世,如果我們不能充分利用我們掌握的先進技術打擊敵人保護人民,依然靠人海去彌補武器裝備的差距,那麼我懷疑我們努力的意義。”

“葉宏同志的憂慮是有道理的”李華雄開口了,“不過,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那種被迫靠人海戰術,靠成千上萬人的生命消耗敵人彈藥的場面絕不會再在中國人身上發生。我們掌握先進的科技、工藝,我們只是缺少釋放的空間和時間。相信隨着我們控制區域的擴大和鞏固,現在這些問題會迎刃而解。因爲只要我們打贏這一仗,逼迫日本人哪怕暫時承認我們存在,那些滯留在海外的人員、設備就會大規模的涌入到特區。我們現在面臨的困難要比建國初期小得多,我相信我們的科技人員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卷。”

“當前最重要的幾項核心技術的攻關工作已經非常接近於成功,只是我們還缺乏一定生產能力。”國防科技工作委員會主任,原基地副司令孫巖終於說話了“我認爲葉宏同志擔心的事情非常現實。雖然我不能保證所有技術都會在二戰全面爆發之前變成產品,但是一些急需的核心的技術一定會變成武器裝備我軍。”

孫巖的話頓時迎來一片掌聲。會場的氣氛也變得輕鬆了許多。就這樣特區向旅大轉移工業的工作得到正式批准。

忽然穿上“皮鞋”的李名揚對於這次日本人突然發動的進攻,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這絲毫不影響他更加謹慎的應對敵人。因爲他知道自己的身後不僅有旅大地區的人民羣衆,更有奠定日後中華騰飛的資本。這一仗他沒有退路,必須全力以赴打好。

從遠方傳來的炮聲若隱若現,似乎在提醒剛剛獲得解放的人們,距離真正的和平和尊嚴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第四十三章大戰(十)

第162章 綢繆(九)第311章 交易第252章 戰端(一)第446章 刺痛(四)第102章 大戰(七)第356章 鏖戰(九)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212章 策對(二)第374章 妥協(二)第447章 刺痛(五)第241章 遠征(五)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161章 綢繆(八)第42章 驕兵第36章 爭鬥(一)第390章 迴歸(十)第41章 老兵第355章 鏖戰(八)第136章 長江(一)第173章 衝突(五)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97章 大戰(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100章 大戰(五)第81章 收官(一)第461章 結局 (1)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58章 登陸(一)第30章 意外(一)第284章 殺戮(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452章 終結(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40章 報復第267章 孤城(八)第142章 虎狼(二)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450章 終結(二)第333章 ,南進(九)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169章 衝突(二)第434章 貴族第452章 終結(四)第250章 美援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371章 叛軍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416章 準備(七)第329章 南進(四)第119章 圍獵(一)第18章 彼身(一)第325章 南進(一)第233章 西進(六)第52章 前輩(一)第57章 絞殺(一)第91章 改變(四)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379章 “棧道”第5章 阻截(二)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333章 ,南進(九)第103章 大戰(八)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7章 長江(二)第45章 援兵第236章 謀劃(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191章 攻防(三)第43章 疲兵第100章 大戰(五)第191章 攻防(三)第127章 秘密第145章 火併(二)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277章 調整第26章 東線(三)第412章 準備(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194章 攻防(六)第447章 刺痛(五)第356章 鏖戰(九)第385章 迴歸(五)第41章 老兵第290章 殺戮(八)第169章 衝突(二)第123章 籌碼第198章 攻防(十)第283章 殺戮(一)第379章 “棧道”第313章 暗戰(二)第348章 鏖戰(一)
第162章 綢繆(九)第311章 交易第252章 戰端(一)第446章 刺痛(四)第102章 大戰(七)第356章 鏖戰(九)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422章 南方(三)第212章 策對(二)第374章 妥協(二)第447章 刺痛(五)第241章 遠征(五)第201章 攻防(十三)第161章 綢繆(八)第42章 驕兵第36章 爭鬥(一)第390章 迴歸(十)第41章 老兵第355章 鏖戰(八)第136章 長江(一)第173章 衝突(五)第409章 迴歸(二十九)第97章 大戰(二)第316章 麻煩(二)第100章 大戰(五)第81章 收官(一)第461章 結局 (1)第112章 大戰(十七)第258章 登陸(一)第30章 意外(一)第284章 殺戮(二)第152章 名聲(二)第452章 終結(四)第130章 風波(二)第12章 序幕(一)第364章 鏖戰(十七)第40章 報復第267章 孤城(八)第142章 虎狼(二)第298章 殺戮(十六)第450章 終結(二)第333章 ,南進(九)第339章 南進(十五)第265章 孤城(六)第169章 衝突(二)第434章 貴族第452章 終結(四)第250章 美援第431章 南方(十二)第371章 叛軍第391章 迴歸(十一)第416章 準備(七)第329章 南進(四)第119章 圍獵(一)第18章 彼身(一)第325章 南進(一)第233章 西進(六)第52章 前輩(一)第57章 絞殺(一)第91章 改變(四)第360章 鏖戰(十三)第287章 殺戮(五)第379章 “棧道”第5章 阻截(二)第272章 孤城(十三)第136章 長江(一)第333章 ,南進(九)第103章 大戰(八)第305章 殺戮(二十三)第137章 長江(二)第45章 援兵第236章 謀劃(二)第121章 圍獵(三)第280章 爆發(一)第191章 攻防(三)第43章 疲兵第100章 大戰(五)第191章 攻防(三)第127章 秘密第145章 火併(二)第300章 殺戮(十八)第166章 綢繆(十三)第145章 火併(二)第277章 調整第26章 東線(三)第412章 準備(三)第436章 分治(一)第194章 攻防(六)第447章 刺痛(五)第356章 鏖戰(九)第385章 迴歸(五)第41章 老兵第290章 殺戮(八)第169章 衝突(二)第123章 籌碼第198章 攻防(十)第283章 殺戮(一)第379章 “棧道”第313章 暗戰(二)第348章 鏖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