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金戈鐵馬

汾陽宮的輪廓,於呂梁山中遠遠可見。

而汾陽宮的城圍之下,那層層的白sè穹帳,猶如雲海一般鋪蓋到天邊。

朔氣北來,胡騎啾啾而鳴,突厥二十萬鐵騎雲集在此,殺氣沖天!

各郡諸侯七八萬聯軍到此,見此一幕目瞪口呆,當年漢高祖白登之圍時的景象亦不過如是。

衆人皆是心驚膽顫,不敢再行,而樊子蓋採納李世民之建議,虛設旌旗,綿延數十里,使得突厥人不知隋軍底細,這才令衆諸侯,距離突厥大軍三十里之處,遠遠立寨下帳。

悠遠的胡笳聲,隨着驟起的北風,飄入隋軍營帳之中。

“zhong yāng的金狼大纛之下,就是始畢可汗的牙帳,若是斬下此人頭顱,我李世民就可以娶到公主了。”

李世民手持馬槊大聲言道。

此一番話,可謂驚世駭俗,隋軍上下爲突厥鐵騎聲勢震懾,如王仁恭,雲定興這樣的大將,猶只敢言自守,李世民卻想斬下始畢可汗的人頭。

李重九聽了不由莞爾,言道:“世民兄好志氣,不過……”

“不過什麼?”

李重九嘲諷般笑道:“我聽聞你已經娶妻了。”

李世民聞此不以爲意地一笑,言道:“那ri救下長樂公主車駕,公主肯出來相見,說不定對我有意,若不盡力嘗試下,我不會甘心。”

李重九一愣,沒想到李世民居然對長樂公主動心了。

李世民笑道:“李兄,若是以世民眼下的成就,斷然是娶不了公主,但是眼下天下大亂,羣雄四起,未必不是機會。”

李重九聽了訝然。

李世民笑了笑,舉起手中馬槊,指向遠方的呂梁山,言道:“你看河山萬丈,江山如畫,試問哪個人不想擁之,而傾國傾城的美人,令人愛不釋手,天下英雄,何不想將千里江山拱手送之,博紅顏一笑。”

李重九點點頭言道:“江山與國sè,誰不想要,世民兄,是愛江山,還是愛美人呢?”

李世民一笑,不答反而言道:“我四歲時,有書生對我爹言云,說我有龍鳳之姿,天ri之表,其年幾冠,必能濟世安民。故而因此爹將我取名爲世民。”

這橋段李重九聽得好幾次,但聽這位唐太宗自己來說不一樣。

李重九言道:“濟世安民乃是大抱負,奪取江山易,濟世安民難。”

李世民聽聞此李重九這麼說,神sè一震,言道:“重九兄,果然是我知己。天下大亂之後,平定天下難,而由亂至治,更難。”

“眼下羣雄割據,突厥虎視眈眈,你說若我眼下拔劍而起,至天下平定需有多少年?”

李重九心道李世民,真是‘高瞻遠矚’,不說別的,你似乎將你老哥給忘記了,這麼快就想玄武門之變了。

不過李重九想了想,以歷史書上來講,言道:“大約三十年吧。”

李世民將馬槊,一插言道:“若如你所言,若有那麼一天,我當以十年平定天下,十年生養百姓,十年天下大治足矣!此吾平生之志。”

李重九點了點頭。

李世民這時,言道:“李兄,那ri你在我父親面前,敢於直言天子乃是昏君,我就知道你是大志的,故而坦陳相告。父親還一心,想將你收入我李家門下,但我知道以閣下志在四方,恐怕是不會受人驅策。”

李重九看了李世民一眼,心道不愧是未來大唐天子,一下就看破了自己眼下想借李家之勢,扶搖直上的野心。

不過李重九,亦非堅決,奪取天下,談何容易,若是大事難成,對於他而言,依附李家,將來落個萬戶侯,也是不錯。

李重九當然自不會在面上承認,言道:“在下一心經商,別無大志。但是爲商若無權,不過是權貴圈養的肥羊,隨時被人宰殺。故而希望令尊大人,能夠照拂一二罷了。”

李世民哈哈一笑,不置可否。

次ri隋軍上黨郡的兩萬援軍趕到,樊子蓋上下皆是士氣大振。

雖裝備簡陋,又缺乏訓練,隋軍卻依舊向突厥二十萬鐵騎,展開突擊。

而汾陽宮方向,楊廣親自坐鎮指揮,率領大隋兩萬禁衛軍,乘勢突圍,隋軍兩下合擊。

頓時三十萬軍馬,在此方寸之地大戰。

草原之上,旌鼓動天,萬騎奔騰。

李重九因被樊子蓋革出大帳後,李淵亦不好意思,再叫李重九上陣,只讓他看守大營。

故而李重九十分有空閒,在一旁作壁上觀。

這三十萬大軍的廝殺,場面遠勝過ri後指環王等科技製作出的大片。

當戰鼓響動,看着隋軍上下千軍一呼,高唱大角歌,向突厥鐵騎衝陣時,令李重九不由熱血沸騰。

金戈鐵馬方乃男兒意。

各郡集結的十萬隋軍苦戰了整整一ri,傷亡近萬,換來的結果,卻是全線被突厥軍擊退,毫無寸進。

而任誰都看出,突厥仍未用全力,拱衛始畢可汗帳下,最jing銳的附離軍,今天一ri動也沒動。

僅僅如此,隋軍已是頂不住了。

眼下隋軍軍帳之內,一片哀鴻遍野,白ri作戰而負傷的隋軍,哭喊連天。

在這個沒有抗生素的年代,負傷的命運,甚至慘於直接戰死沙場。

連李淵,李世民,李芷婉,柴紹等人,返回軍帳時,李家軍上下亦是一臉垂頭喪氣的模樣。

戰鼓方纔停歇,樊子蓋又將李淵等人,招去大帳,進行商議。

但是從李淵的眼神上看去,戰局根本不是商議就可以解決的。

汾陽宮之內。

隋朝禁衛軍突圍失敗。

楊廣一面脫去金甲,一臉頹sè地坐在龍椅上。

宮內服侍楊廣之人,誰都知道皇帝在盛怒之下,殺人從來不問情由,故而早早退下。

無人之下,楊廣不由呼道:“來人!來人!。”

左右無人應答,楊廣盛怒正要拔劍。

“陛下莫要動怒。”

這時一名絕美的女子,盈盈走到楊廣面前。

楊廣看了這名女子,心底涌起一絲歉意,言道:“皇后,突厥人勢大,恐怕我們是突圍不出了。”

這名絕美的女子,自是蕭皇后了。

蕭皇后規勸言道:“陛下乃是一國之君,負天下之望,如何能說此喪氣話。”

“我知陛下不能捨棄宮女,我等婦孺突圍。請勿要以我們爲念,陛下不會是楚霸王,但臣妾等人,卻皆肯作虞姬。”

楊廣聽蕭皇后如此說,一時鐵石心腸,登時化作繞指柔,不由垂淚,確實他方纔正有此意。

楊廣長嘆言道:“國難思良將。若是楊素,長孫晟仍在,突厥焉敢南下牧馬!”;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五章 古武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
第一百一十七章 胡馬渡陰山第三百六十三章 重地晉陽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七百零三章 河陽攻防戰上第六百六十八章 凱旋還師(第一更)第六百四十八章 踏破烏桓(第一更)第一百八十九章 俟斤之位第三百一十五章陳兵於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陸並進第兩百一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太原郡攻略(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二郡第五百五十七章 再會第四百三十章 議和?第七百章 秦下軹道則南陽動(第二更)第四百二十章 運籌帷幄第四百六十八章 契丹人見世面第兩百三十三章 蓄勢待發第七百六十五章 萬衆一心第七百八十九章 已成困獸第兩百九十八章 花郎道第八百五十二章 策略第三百八十八章 黎陽城內第八百一十章 草原分封第五百五十九章 歷史借鑑第五百八十九章 柳絮第四百六十章 震懾第八十三章 建城大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教諭第八百二十章 司徒丘第八百零八章 皇權第六百四十章 宮闈(第一更)第六百九十二章 校閱(第二更)第五百七十四章 攻陷洛陽第六百六十七章 國破(第二更)第五百六十章節 戎馬倥傯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淮名將第七百九十五章 重建秩序第兩百三十章 河北諸強第八百四十章 先入關中者爲王(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貴女嬌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腹之患第兩百八十七章 名臣相助第四百三十九章強大的門下省第六百七十章 百濟稱臣第五章 古武術第三百九十六章 恆山之役(第一更)第三百零八章 新羅動向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陽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永年城降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攻心爲上(第一更)第六百一十七章 賞與罰第五百七十六章 老臣蘇威(第二更)第五十五章 詩中翹楚第六百六十一章 火油彈發威(第一更)第七百零五章 河陽攻防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婚事第三十九章 首席俗家弟子第四十章 少林寺總教頭第三百零四章 置身其中第五百七十一章 少林武僧第七十二章 只爲了活着第八百二十二章 已有決斷第六百七十二章 胸懷萬里第八百三十二章 伐唐決策(第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一百三十五章 韻書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六百九十三章 殿議第六百一十三章 爲了陛下第三百二十二章 帥旗江山國色 第三百七十七章 李世民之邀第七百二十二章 人質要挾第三百零五章 涿郡二三事第三百一十一章彼此傾軋第三百五十六章 大風第一百零五章 鐵騎無懼第四百五十一章 各路人馬第六百二十一章 徐圓朗的心思第八十八章 長弓在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勢不可擋第兩百三十五章 兵指遼西第五百八十八章 情深意重第七百五十章 問話第五百五十章 聯樑第兩百六十一章 藏身第五百七十三章 襲城第五百七十二章 前門去虎,後門進狼第七百五十二章 唐卒第四百一十五章 渡海作戰第四百四十一章趙第四百三十六章天時人和第兩百零一章 尉遲恭出馬第七百三十一章 第一道埋伏第五百一十七章 滅國第兩百七十六章夜襲第八百零三章 溫泉宮內的暗鬥第三百一十七章 矛和盾第六百三十一章 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