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

第124章 十六衛軍十二拱衛營

“願文皇帝保佑弟弟可以安全的長大,保佑大明……”

春風輕輕地吹拂着山崗,天壽山上,朱由校帶着諸多臣工,在騰驤左衛的拱衛下開始對一座座皇陵祭拜。

別的皇帝祭拜,都是對祖宗述說功績,以及希望保佑朝廷, 倒是朱由校,首先便是請祖宗保佑朱由檢能活着長大。

這一幕、要是被朱由檢看到,估計會百感交集。

或許對於朱由校來說、連續五個弟弟的夭折,已經讓他心中疲憊了。

眼下他只剩下了一個弟弟,而這個弟弟還一直爲了他的皇位和天下,盡心盡力的辛苦着, 他實在很害怕上天連這一個弟弟都要奪走。

在他祭拜的同時, 英國公張維賢也走進了明成祖朱棣長陵的祾恩殿,看着掛有朱棣畫像的祾恩殿,張維賢也跪在了蒲團上,低頭稽首。

這時、朱由校也擡起了頭,隨後看了一眼張維賢,等張維賢起身後纔開口道:

“老國公,他們是怎麼說的?”

說完、他也不等朱由檢說些什麼,轉頭看向魏忠賢道:

在行走時,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更是知道這樣做之後,需要面對些什麼。

“叫孫應元帶着羽林三衛護送皇兄南下,順帶裁撤天津三衛和通州衛、以及上直二十六衛的其他幾衛。”

他難得用上了朕這個自稱, 這也說明了他並不是在商量, 而是在通知張維賢。

“面對御馬監四十八個千戶的出動,他們是斷然無法阻擋的。”

他的話說完,殿內又陷入了平靜之中, 只是過了一會兒, 朱由校纔開口道:

朱由檢不是說笑的,四騎衛一共22400人,清一色的騎兵。

其中包括武功三衛、永清三衛、天壽山皇陵十一衛、順天府和永平府的十三衛六所。

“到時候御馬監出銀子,會在京城內給他們安置宅邸,但是會取消官職。”

“哈……”朱由檢見狀,深吸了一口氣,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便向着御馬監衙門走去。

“裁撤了衛所的兵馬,不得耽誤,即刻前往長城各隘口接管長城。”

“奴婢領命……”聽到朱由檢的話,王承恩走了進來,帶着人將聖旨接過後,又退了出去。。

想到這裡、朱由檢繼續回答第三個問題:

“我只調動了四萬八千人,還有七千餘人,而他們要去做的,便是接管山海關、董家口、喜峰口、石門城、二頭城、榆林口、建昌營等三十七處重要的關隘。”

不過瞧自己弟弟的模樣,看來自己只有下苦功夫,看看能不能把謊話圓回來了。

“臣弟所想,便是將他們分爲千戶,分爲四十八支,分別向四十八衛進軍。”

文臣的彈劾、衛所軍官的上疏、南方勳貴的不滿……

這時、滿桂策馬前來,並對朱由檢作揖道:

“殿下、新軍的軍官一直在吵鬧,說要和老軍的兄弟一起接管薊鎮和衛所。”

“在御馬監別太操勞,一些事情就讓下面的人去做,別累到自己。”

說罷,他帶着魏忠賢離開,而朱由檢則是等他走後片刻,才走到了夯土女牆的背後向下眺望。

“至於京城內部的外城則是交給京營,皇城則是將守衛皇城的金吾四衛,府軍五衛,燕山三衛、虎賁左衛等人馬裁汰,最後編練出龍虎、飛熊、儀鸞三衛”

“不過暹羅國那邊傳來消息,柚木最少五月才能運到廣州,廣州水師最少七八月才能運到天津,所以急不得……”

“殿下放心,孫指揮使已經帶着人在南邊十里的大道上等待了。”王承恩作揖回了一句,而朱由檢聽後也走下了選鋒樓。

“勳貴、指揮使等軍戶官員,侵佔普通軍戶屯田久矣、普通的軍戶被他們視爲自己的奴僕,苦他們已經不是一天兩天。”

這幾個太監手中,都擡着一盤盤堆好的聖旨,總共六十多份。

以他的作風來說,他最希望乾的是把這羣人裡面,所有作奸犯科的人都弄死,抄家來補充御馬監。

至於朱由檢,他繼續交代道:

“裁撤各衛所時,也可以選擇招募一些不錯的男丁參軍,告訴百姓,參軍者、每戶多分田十畝。”

“這樣做、便可以拔出他們在當地的根基,卻又不至於讓其他各省都司的衛所官員認爲朝廷絕情。”

哪怕是眼下的努爾哈赤帶着十萬後金兵馬從天而降,也不可能將上直十六衛軍全殲。

“其中純騎兵的機動性衛軍有四個衛,分別是驍騎衛、天策衛、羽林衛、龍驤衛。”

儘管他不認爲這羣人能鬧出什麼花樣,但大明已經經不起太多折騰了。

“殿下放心,這點末將已經再三告知麾下軍官了。”滿桂懷着沉重的心情點頭,而朱由檢卻還是不放心道:

“也要小心有人徇私舞弊,侵吞田畝。”

作揖說這話的時候,滿桂翻身下馬,而朱由檢也深吸了一口氣道:

“編制的事情皇兄也同意了,估計不久後聖旨就會下來。”

“三日後吾會抵達京城,弟弟可以在這三日內雷霆出手,將四十八衛六所盡數裁撤。”

“但在裁撤前,我還需要問弟弟一件事……”朱由校直視朱由檢,難得對他露出嚴肅的表情道:

“弟弟準備怎麼裁撤?又準備如何處理二十七萬餘軍戶?薊鎮能否順利的換防?會不會讓北虜或者土蠻趁虛而入?”

“是一百六十三萬兩千兩銀子,另外每年要吃一百二十萬石糧食,還有許多的肉食和油鹽、菜。”

“衛所的事情,臣弟早早就讓陸文昭探取了情報,四十八衛六所的軍官家丁,全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千三百餘人。”

朱由檢一說到私鹽的事情,朱由校就無語了,他面無表情,甚至帶着一點嫌棄道:

“不過、之前官職上,屬於他們的軍屯田依舊屬於他們,不過田地會被打亂。”

“順天和永平的衛所事情,已經敲定了。”

“他人做這私鹽行當,總是偷偷摸摸,反倒是弟弟你,不以爲恥反以爲榮。”

朱由檢沒有說假話、他不是木頭、也不是泥塑,哪怕是一隻貓,養了半年也會有感情,更何況是一直護着他大半年的皇兄?

“弟弟又爲我解決了一件難題……”

張維賢退了出去,而朱由校過了一會兒後也起身走出了祾恩殿,隨後在天壽山的行宮休息了一夜後,第二日才返回了燕山大營。

“三天後一半教習先回來,其他教習繼續丈量。”

“中旨就挺好的,有名頭就行。”朱由檢笑着開口,隨後對門口站着的王承恩道:

“承恩,把聖旨接下,按照昨夜我說的,將聖旨發給各千戶官,明日點卯出發,三日後卯時動手。”

朱由檢自信的笑容,讓朱由校點了點頭,心中倍覺安全之餘,也擔心道:

“十二營守衛永平和順天會不會太少了?”

這牽扯的,一共是二十七萬四千八百軍戶,涉及軍屯田一千三百七十四萬畝,牽連上百萬人口的大改動。

難以想象、張維賢看的這麼開,居然連裁撤京營的話都敢於說出來。

“弟弟雖然這麼說,但是偌大京城如果只有這三衛二營守備,豈不是……”

朱由校看着聖旨,轉頭對朱由檢道:

“這些都是未經內閣和六科批紅的中旨,雖然是中旨,但想必弟弟不會不敢用。”

說到這裡、朱由檢也在內心嘆了一口氣。

消化他們需要多長的時間,朱由校自己也不清楚, 他只能選擇相信自己的弟弟。

“以及保護京城的通州營、霸州營、涿州營、大沽營、宛平營、大興營……”

“你倒是敢想。”朱由校笑着搖了搖頭,而這時選鋒樓門也被敲響:

“順天府和永平府的衛所,以及上直二十六衛的其他衛所,朕希望都能裁撤。”

“四十八衛六所,所牽連的絕對不止一千三百餘萬畝軍屯田,只要按照五軍都督府中的衛所田清查,將他們侵佔的衛所田地查回,就有足夠的耕地發給軍戶。”

“嗯、吾知道了,忠賢你把聖旨拿進來吧。”朱由校對門口說話,而魏忠賢聞言,便推開了房門,隨後示意幾個太監走進來。

“上直十六衛軍的名字,從南北直隸的上直二十六衛中選擇,拱衛營則是用駐守地爲營名。”

現在他說完了,便要回答第二個問題,那就是怎麼處理二十七萬餘軍戶。

這些種種難題,都不用他面對,而是皇兄去面對。

“如上直十六衛軍,每衛5600人,一共89600人”

只要背靠朱由檢,有着皇帝的支持,御馬監的軍卒就是天底下最滋潤的那批。

“額……”聽到朱由檢的話,朱由校有些尷尬。

不過、雖然朱由檢很有底氣,但朱由校還是猶豫道:

“行了、弟弟這段時間估計會很忙,我也就不催你回宮了。”

或許是他知道,朱由校不會裁撤京營,因此纔會這麼說,又或者是他真的對大明忠心耿耿,哪怕利益損失也全然不怕。

坐在選鋒樓桌上的朱由檢看着自己低垂眼簾的皇兄,有些坐立不安。

“奴婢領命……”王承恩老實迴應。

朱由檢這話很有底氣,不是他看不起京營和五城兵馬司,而是他們真的不是這三衛的對手。

“除此之外,作爲天子渡口的天津衛會駐紮三個水衛軍,分別是水軍衛、龍江衛、橫海衛。”

“叫他按照我昨天所說,裁撤了衛所後,金吾四衛,府軍五衛,燕山三衛、虎賁左衛等人馬裁汰,編練成三衛軍。”

“不僅如此、在發完耕地後,還需要將四十八衛六所總旗以上的所有軍官,全部遷移到京城去。”

“走吧……”

“自然!”聽到這話,朱由檢笑道:

朱由檢說的、是能不能順利裁撤四十八衛六所的問題,這個問題也並不難。

被詢問的朱由檢,只能繼續解釋道:

“步騎混合的衛軍一共九個衛,分別是金吾衛、虎賁衛、神策衛、豹韜衛、鷹揚衛、神武衛、盧龍衛、武驤衛、騰驤衛。”

張維賢也清楚,因此作揖道:

官窯的茶壺倒出貢茶茶水,在茶杯之中翻滾後平靜,慢慢飄香。

對於這個問題,朱由檢乾脆的回答道:

“呵呵、又還能說些什麼呢?萬歲的兵馬就在他們身側,怕是有什麼話,也不敢說出來。”張維賢無奈的苦笑着。

“包括以前老軍的將士,除了以前的田畝,這次也可以更換田畝到其他地方,並多分田十畝。”

“呵呵、哥哥放心。”見皇兄擔心這個,朱由檢便笑道:

“這是在城內的兵馬,上直十六衛裡的驍騎衛、天策衛、羽林衛、龍驤衛等四衛騎軍會駐守在京城四面。”

不想丟面子的他,只能咳嗽道:

“咳咳、水師三衛軍倒是不錯,弟弟給我的圖紙,我已經吃透了,甚至親自造出了它的模型。”

“在他們接管後、臣弟準備將御馬監的兵馬分爲上直拱衛營和外徵衛。”

想到這裡、他看向了就要天黑的天色, 起身後嘆息道:“行了、今日在天壽山別宮休息一夜吧。”

他們總有一天會強大到皇太極那個時期,而朱由檢要做的,就是遏制住他們,並擊潰。

“末將領命!”聽到這話,滿桂心中振奮,心中對朱由檢更是無上的尊敬。

“其他衛裁撤衛所後,叫他們去接管,丈量土地就行了,燕山所的教習停課三天,跟着一起去丈量土地。”

歷朝歷代的王朝後期、少有朱由檢這種把他們這羣泥腿子當人看的親王。

“每畝地三成交租御馬監,田賦和加派、雜項都由御馬監爲他們繳納。”

“是!”滿桂再次點頭,而朱由檢也擺手道:“去忙吧。”

總之、他的話被朱由校聽了進去,但朱由校卻知道,以眼下的局面,裁撤永平府和順天府衛所,以及更換薊鎮,就已經是極限了。

說到這裡、朱由檢抓住朱由校的手道:“對於我來說,哥哥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便是把京營一同裁撤, 也是應該的……”

“按你這麼說、每年的軍餉豈不是最少一百六十萬兩?”朱由校突然開口,而朱由檢回過神來後解釋道:

“眼下水軍三衛還沒有着落,也就是說只需要養十六衛軍和十二營,一共是10萬8800人。”

朱由校站了起來,最後交代道:

朱由校看着朱由檢,笑着用另一隻手握住了他的手道:

“只是十六衛軍加十二營,這麼多兵馬,御馬監能養的過來嗎?”

由於國中沒有監國,朱由校沒有辦法在燕山大營逗留很久,所以他來到了燕山大營後,並沒有進入營中,而是叫朱由檢前往了南門的選鋒樓。

“你退下吧,記得出兵裁撤時,和所有軍戶解釋清楚,他們不再是軍戶了,而是我普通的百姓。”

淅淅瀝瀝……

對於這三個問題,朱由檢胸中已經有了腹稿,深吸一口氣與皇兄對視,隨後沉聲道:

“昨夜臣弟瞭解了一些燕山大營,目前有兵八萬七千四百餘人,其中參軍不足兩月者兩萬二千三百餘人。”

“不少了……”朱由檢搖頭道:

“和京城一樣,外徵九衛主要還是佈置在燕山長城腳下附近,也就是說、實際上長城延邊有九衛六營近七萬兵馬。”

只不過、這些糧食他還需要拿出來養軍,養出一支拱衛順天和永平府的兵馬。

“臣弟將他們的駐地分別分爲沿長城的山海營、永平營、遵化營、密雲營、懷柔營、昌平營……”

他雖然最近一直在學,也造出了十幾米的大船一艘,但朱由檢給他的圖紙,他還沒有琢磨透。

相反後金的女真人就不行了,按照赫圖阿拉有諸多鐵匠鋪,並且遼東山脈中有露天鐵礦來看,後金的披甲率在不斷地提高。

“各衛所的屯田,叫他們好好耕種,一個月內將田畝丈量好後,一定會將田分到他們手中。”

永平府和順天府,外加上上直二十六衛中的十八個衛,總計就是四十八衛六所。

“外徵衛?”聽到朱由檢的話,朱由校微微皺眉,而朱由檢也解釋道:

但他不能這麼做、因爲大明還有數之不盡的衛所,他這樣做只會讓一些衛所軍官警惕。

只是這段時間到底是長還是短,所有人心中都沒有一個定數。

“拱衛營全稱上直十二營,每營3031人,一共36372人,每營步騎混合,一哨騎兵,一哨火銃手、一哨火炮手、兩哨長槍、刀牌手。”

他看着朱由校上了大輅,隨後對王承恩開口道:

這看上去是四個問題,實際上是三個問題。

“不過皇兄不用擔心,等裁撤了四十八衛六所後,御馬監也能收入五六百萬兩了,到時候我再弄些私鹽,養軍很輕鬆的。”

“類似十六衛軍要出關作戰,或者前往遼東作戰,軍餉便提高到二十兩,並且斬首建虜一級百兩,斬首北虜一級五十兩。”

說到這裡、朱由檢尷尬笑了笑:

“不過眼下皇兄你還沒有研究出我給你畫的那大船,所以這三個衛暫時擱置。”

他讓了一步,但這步並不大,四十八衛六所的軍官,按照官職給他們分田,頂多分百萬畝,但朱由檢可以獲得上千萬畝,能讓被軍官們盤剝到喘不過氣的軍戶擁有自己的田地。

“你先把七衛一營多出來的新老卒一起編製成衛,老卒多的那幾個衛可以參加,但全是新卒的衛就別想了。”

“末將告退!”聞言,滿桂起身上馬,策馬離開了城下。

“這些人哪怕更換甲冑,調去裁撤衛所也是威懾不足的。”

“天下都是萬歲的, 萬歲要怎麼做, 如何做,都不用告知老臣。”

過了數秒,朱由校回過了神來,擡頭對朱由檢笑道:

如內喀爾喀,可能連五千穿兩重甲的騎兵都拉不出來,十六衛軍對他們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嘿……我怕什麼啊……”朱由檢咧着大嘴笑道:

說到這裡、他伸出雙手拍了拍朱由檢兩側的手臂,笑着道:

“希望下次見面的時候,弟弟能吃胖一些。”

“面子能值幾個錢?如果能值錢,臣弟倒是願意用面子換個幾百萬兩銀子回來。”

“如果九衛調走,那麼一定是出關夷平北虜了,這點哥哥放心。”

“只要訓練得法,天下不會有多少兵馬能擊敗他們。”

“明日再返回燕山大營, 衛所的事情回京之後吾會下旨的。”

“我倒是不急。”聽到皇兄有着“保證”的話,朱由檢笑了笑,而朱由校只能岔開話題道:

“對了、十六衛軍你說完了,那拱衛營呢?”

“末將領命!”聽到這話,滿桂鬆了一口氣,想來有了差事之後,新軍的將士也不會鬧事了。

“上直拱衛營,便是以營來拱衛順天府和永平衛,而外徵的衛則是用來在外征戰,平叛。”

“因此,真正能出動裁撤衛所,並且更換薊鎮兵馬的,只有五萬五千一百餘人。”

蒙古人和女真人的差距是兩倍,這並不是朱由檢瞧不起蒙古人,而是眼下的蒙古人,已經被大明針對到了連鐵鍋都造不出的尷尬境地。

“三衛兵馬16800人,莫說守衛皇城,便是哥哥遇到危險時,命他們出擊,都能在一個時辰能掃平京城。”

只是在他離開後,朱由檢對王承恩道:

“告訴燕山所的所有教習,叫他們看好那些軍官,一旦有誰徇私舞弊,侵吞田畝、檢舉則賞田百畝!”

“如永平衛的指揮使有一千三百畝軍屯田,這是官職的屯田,取消軍籍後依舊屬於他,不過田地換到了密雲衛。”

“萬歲、老國公說可以出發了。”魏忠賢的聲音響起。

即便是後金,眼下的騎兵也不過就是兩萬有餘,而且如果真到了需要出動他們的時候,那已經說明分駐在順天、永平的其他外徵九衛已經全滅了。

“臣弟的預想是設立上直十六衛軍,以及上直十二營。”

按照御馬監南場的模式,這一千兩百餘萬畝軍屯田,在爲戶部繳納遼餉和田賦後,還能爲御馬監添收七百餘萬石糧食。

再加上暹羅國還沒有把柚木送到廣東,因此事情就擱置了下來。

“臣弟給他們的軍餉是,平日每人年俸十五兩,若是外調、則每人開拔銀五兩。”

“老臣領命……”聽到這話, 張維賢知道,京營還能屬於勳貴一段時間。

他需要面對的,是如何整頓順天和永平的衛所,如何裁汰薊鎮的老弱,編練薊鎮的新卒。

但這一切、他和皇兄都有了心理準備。

大明要中興,要想解決百姓心中積壓的怨念,就必須革新,變法!

崴腳腫成了豬蹄,不能坐着,躺着也疼。

還好手沒事,躺在牀上一晚上就碼了一章,所以今天只有這一章了。

(本章完)

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68章 海納百川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46章 佈局西南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93章 大仇得報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98章 黨爭再起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90章 後記(十)紹慶新風第78章 葉向高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92章 點醒楊漣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112章 落幕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72章 忠貞秦良玉
第478章 農村包圍府縣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39章 文官多奸詐第217章 遼東大捷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628章 久遇甘霖第320章 皇兄所在即爲家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331章 抄家流放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33章 殘暴嗜殺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622章 燕山傾倒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380章 是齊王黨還是顧黨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406章 有弟必坑朱由校第118章 局勢大好第204章 戰前臺風第223章 諫言廢遼餉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438章 建虜來犯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456章 八里堡之戰第686章 後記(六)永昌承平第272章 大慈大悲洪承疇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327章 陝西民變第147章 私鹽暴利第547章 商貿繁榮第613章 故人再見第546章 齊王擺爛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84章 保住熊廷弼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499章 春光滿面洪承疇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68章 海納百川第375章 想上天的朱慈燃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488章 江南不偏安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371章 風高亮節楊文嶽第476章 義釋兵權第579章 山雨欲來第560章 扶持大侄子第257章 北定河套 南平舊港第505章 解放烏斯藏第46章 佈局西南第422章 均貧富論第310章 三娘子案再起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365章 南洋風起第396章 第一次工業革命第93章 大仇得報第610章 海外態度第592章 徙陵制度第98章 黨爭再起第538章 欲言又止第141章 種植番薯三寶第690章 後記(十)紹慶新風第78章 葉向高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436章 齊王大婚第92章 點醒楊漣第590章 子不類父第594章 滿朝蟲豸第112章 落幕第637章 玩弄人心第151章 西南風緊第583章 北軍西征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83章 後記(三)永昌新政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326章 小日子的好日子第605章 碎葉城西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44章 抓貪官不如殺胥吏第45章 再薅皇兄羊毛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章 新帝第一朝第56章 盡是空餉第443章 風雨前的平靜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117章 閱兵準備第72章 忠貞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