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海納百川

第68章 海納百川

“若是遠征,輜重應該怎麼配置?”

在討論之中,朱由檢問起了遠征行軍的輜重問題。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實則整個大明也找不出幾個將領能回答。

因爲自從李如鬆、李化龍等人死後,大明軍隊之中,鮮少有人能出關掃北。

而戚金、便是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其中一人,因此他輕鬆回答道:

“大軍遠征行軍、需要按照路程推算天數、再以一人一月一石糧食爲主,這是最基本的輜重糧草。”

“除了這個、出征前、每人還要隨身攜帶炒黃米二升。”

“這裡二升黃米、一升碾爲碎末、一升另包,另外還需要帶一升五合面粉。”

“其中五合做成香油蒸餅,五合做炒麪用燒酒浸曬,五合做炒麪用鹽醋浸曬,各自包好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

“若是南方遠征,軍隊遇到大河阻擋,如果水深無船,那麼就派善水者攜帶軍中粗大繩索游到對岸,然後兩岸把繩索立起固定。”

戚金爲朱由檢做着解釋,或許在他看來,這些知識並不算什麼幸秘,但在眼下的大明朝,能找出將行軍知識說的這麼簡單通俗的人,已經不足一掌之數了。

“等到了敵境,要是地理不熟,就需要尋找當地居民作爲嚮導,有時候找不到居民也會讓俘虜充當。”

“若是領數萬大軍出征,如何保證各部調動正確、得到的信息不會有誤呢?”

“因此在經過這種地方時、要變換隊形爲連珠倒卷法。”

“等他們過河後、擺好陣型警戒保護後邊渡河的部隊,然後每過一隊,就佔領有利地形擺一隊陣勢,依次過河。”

“因此、早年在薊鎮時,叔父的規定是傳遞信息不可廢話連篇需精簡重點,內容不能超過三句,然後層層傳遞。”

“這時候各部只能堅守營寨,用弓弩火器射擊,然後挑選精銳騎兵,悄悄出營尋找敵人後背攻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一旦遇伏,必然會首尾不相連,斷成數個部分無法統一指揮。”

果然、朱由檢一開口詢問,戚金就沉默數秒,隨後道:

“末將沒有領兵數萬的戰績,最多也就是領兵萬人。”

對於他的問題,戚金也不緊不慢的解釋道:

“如果附近沒有樹林,那麼就用長槍作爲臨時材料,捆起來放在繩索上,然後在上邊鋪設衣甲作爲路面應急。”

這問題很重要,朱由檢印象中、後金軍就經常夜襲明軍,所以他迫切的需要知道該怎麼做。

這樣的治安戰就導致了,很多時候,明朝的小仗打的有聲有色,到了數萬人的大仗就是一團糟。

“但爲了避免這些人提供虛假信息,不能只聽一人所言,要多多尋找,然後把這些人分開詢問,看最後提供的信息是否一致。”

朱由檢叫人記下,自己也想了想、隨後又繼續提問道:

“行軍途中、若是紮營遇襲應該怎麼辦呢?若是在黑夜又該如何?”

“嗯……”聽到這解釋,朱由檢想了想,記下後再度詢問道:

“爲了避免被半渡而擊或者敵人設伏,吊橋造好後不會全部過河,而是先派選鋒精銳部隊過河。”

“然後第二哨越過第一哨前進到第二塘位置,如同第一哨對山列陣警戒,其餘各哨按此順序依次前進。”

這樣的傳遞、遠比大軍使用旗幟旗語要高明,簡潔。

“雖然這樣處處小心,但也不得不考慮中伏的應對辦法,畢竟佈置的再好也不能避免所有事件。”

有的東西看似簡單,但實戰起來卻很難,因爲他需要高紀律和意志的軍隊。

“固定之後、士兵們砍伐竹木,製作成木筏擺放在繩索上做成吊橋。”

熊廷弼雖然不錯,但主要是防守,以守爲攻。

不過這簡潔並不代表簡單。

“在行軍途中,要是有事需要暫停三五天或一段時間,除了安營紮寨佈置工事之外,還要在營寨外一二里距離內修建烽墩,作爲明哨預警。”

“嗯……”聽到這話,朱由檢點了點頭,沒有想到戚繼光是用這麼簡單的手段傳遞消息。

“這樣一來步步爲營,就算敵兵伏發也能有了準備。”

整個萬曆年間、有能力指揮數萬人野戰的只有寥寥數人,分別是李成樑、李如鬆、戚繼光、麻貴、李化龍等人罷了。

天啓年間、更是連一個能指揮數萬大軍野戰的將領都沒有。

“比如說以一千人爲例,將這一千人分爲十哨,每哨百人。”

戚金不一定可以、但他在薊鎮從軍時,見過戚繼光的指揮,而戚繼光以車兵三萬野戰,正面擊潰三萬蒙古騎兵,自然會兵團級別的指揮。

朱由檢的這個問題,是經過考慮才問出來的。

“我還有一些問題,俗話說“一人過萬,無邊無際”,行軍時,數萬乃至十萬大軍甚至能長達數十里。”

“不過如何領兵數萬而不亂,甚至能進能退,這點末將的叔父告訴過末將。”他解釋道:

“由於隊伍距離過長金鼓不相聞旗幟不可見,只能依靠塘騎或士兵言語傳遞信息,而塘兵有二十四層,層層傳遞很容易出現錯漏。”

“比如說在經過幽谷密林、狹窄山路的時候,裡邊塘騎搜索完畢,也有可能疏漏沒有發現。”

“過山路時第一哨先進,走到第一塘位置,看塘兵舉的什麼旗,沒有危險信息後就在此處對山列陣警戒。”

“如果敵人來攻寨時,遇上大風沙天氣,能見度低,那麼主將就會三令五申不得各部出寨應戰,主要是避免出營後各部被風沙阻礙無法配合,被敵人用騎兵挨個擊破。”

“看到有敵軍來攻寨,按照人數點燃烽火,一般十人點小炬火、一百至二百人點大炬火、三百至四百人點兩個炬火、五百至一千人點三個炬火併照此增加。”

“傳遞的時候還要複述一遍確認,然後回答“知道了”繼續向後傳遞。”

大明朝由於和北方蒙古陷入上百年的治安戰,因此將領雖然名義上有數萬大軍,但實際上他們往往只攜帶數千部隊出征。

說白了、古代軍隊是達不到後世軍隊的紀律和意志的,稍微精銳的軍隊,三天操練一次已經算是精兵了。

便是明初、三日一操練的軍隊已經算不錯了,到了明末,十日一操練都屬於盡忠職守了。

然而戚家軍在這樣的時代中,卻能堅持每日一操,堪比後世的強度,自然能將軍令堅守。

“一切還是得看訓練啊……”朱由檢嘆了一口氣,而後繼續眺望起校場下的大軍訓練,久久不語……

(本章完)

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66章 終末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96章 扶弟魔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68章 海納百川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90章 師徒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78章 葉向高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136章 出塞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554章 書不如人
第487章 苦練內功第193章 以勢壓諸王第314章 貧者越貧,富則越富第519章 閒來無事第672章 番外(二十) 國策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526章 糧食就是民心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401章 天降正義第51章 勳貴亦是蛀蟲第161章 投石問路第146章 遼事落幕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第92章 點醒楊漣第466章 終末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126章 御馬監變化第545章 社交達人朱慈燃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229章 漩渦中心的黔國公府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283章 興京城的垂死野豬第339章 巡撫天下孫傳庭第666章 番外篇(十四)第六案第632章 齊王待我第418章 稱孤道寡第221章 戰後功賞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96章 扶弟魔第324章 收復交趾第470章 精打細算虎墩兔第382章 土地兼併第517章 走山訪水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68章 海納百川第415章 南征北討敢當先第11章 噩夢開局第230章 謀求開疆拓土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419章 籌備犁庭第25章 古代社會福利機構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208章 各自出擊第460章 北線無戰事第4章 一年換三帝第577章 五國會談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532章 蒙古西遷第187章 白蓮教造反第35章 魏忠賢的獻媚第543章 雙璧隕落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103章 蜂窩煤的火爆第21章 清算御馬監第701章 後記(終章)太陽照常升起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336章 仕途誘惑第423章 英勇的賤民第506章 蒙古西遷第557章 平凡的人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490章 師徒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638章 交趾逸事第520章 北方大旱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16章 驕兵悍將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472章 不偏不倚楊文嶽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407章 積讒磨骨朱由檢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42章 搬空盔甲廠第452章 明金對峙第227章 改革五軍都督府第78章 葉向高第681章 後記(一)新時代第586章 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第53章 領兵要點第197章 西南援遼第593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暗流蟄伏第692章 後記(十二)齊光同塵第94章 新朝第一大案第136章 出塞第109章 五黨讓利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89章 銀子不夠花第432章 再苦一苦瀛洲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516章 拔高標準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104章 淮北開端第554章 書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