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浙江實況

“賣報賣報!齊王代天子狩,巡狩山西三省!”

“賣報賣報!”

“給我來一份!”

“我也要!”

天啓十七年的時間過得很急,但是卻也過得很匆忙,在經過短暫的休息過後,朱由檢選擇在正月十七日代天子狩山西三省。

幾乎是在他選擇出發的這一天清晨,早早準備好的國報局就下令讓《大明報》刊印朱由檢出巡的事情。

這樣的刊印看似很蠢,因爲這暴露了朱由檢的行程,但這樣的事情卻是朱由檢開口下令的。

他之所以弄的那麼高調,其一是想告訴三省官員,自己要出巡了,你們都給我小心些。

其二是爲了告訴百姓們,自己要出巡了,並且是“代天子狩”,皇帝很在意百姓。

第三,也是爲了吸引朝中官員的注意,變相分擔廟堂之上燕山派的注意力。

她帶着兩個女婢,女婢手上端着木盤,盤上託着幾碗湯圓。

他們不由的有些拘束,進城之後找了可以停車的驛館,放好了行李,緊接着纔出門逛起了街。

兩丈寬的幹道上走動着往來的行人,所有人的步伐都很快,這讓已經適應了慢生活的朱慈燃等人有一種回到了北直隸的感受。

一些前來幹活的力工都沒還沒表明身份,便被一些穿着綢緞的人抓住,僱傭成了自家力夫,被拉去卸貨了。

朱由檢着重了陸百戶三個字,讓少年人有些不自然。

權力無節制的取用帶來的瘋狂砍伐,甚至還影響到了明朝的邊防安全。

“新書到貨!”

“嗯?”聽到錦衣衛的彙報,朱由檢瞥了一眼這人。

“叮鈴——”

“賣包子了……新鮮出爐的肉包子!”

對此,朱由檢笑着解釋起來了沙漠和沙地、草原、樹林的關係,並引經據典的說明了北京沙塵暴由來的時間。

由於福建通往浙江的道路太繞,因此朱慈燃他們選擇的是在福建北部的福寧府秦峪鎮乘坐船隻渡海前往十幾裡外浙江溫州府麾下的蒲門鎮。

這並不奇怪,畢竟陸元高年長朱慈燃幾歲,朱慈燃經歷的、想擁有的,都是他曾經幻想過的,因此他懂得投其所好。

山西平陽府的百姓們在各縣叫苦,與他們一樣的還有山西三省的各地百姓。

萬曆年間許多百姓都會不顧路引,帶上盤纏就前往江南三省打工。

這些歸根結底,倒是百姓們想讓朱由檢看看他們生活所致。

“讓一讓!讓一點!”

當然,朱由檢之所以會是這種態度,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突然響起的汽笛聲把朱由檢拉回了現實,他看着趴在桌上看地圖的四個小子,臉上的笑意很難藏住。

僅嘉靖一人,便從雲貴等地運來了不下三萬根大楠木。

在這之前,河北北部並沒有遭遇過什麼沙塵暴,而在這之後,沙塵暴雖然時有出現,但也並不頻繁。

四小隻聽說有湯圓,連忙起身接過湯圓,端着湯圓吃得滿口香甜。

如果齊王篡位了,他憑着陸文昭之子的身份也不會被牽連。

隆慶年間,大臣龐尚鵬便上奏說,北京周邊的薊州和昌平一帶因爲嘉靖年間無節制砍伐導致“蹊徑日通,險隘日夷”。

因此,朝中燕山官員雖然人在京城,但注意力卻得放到朱由檢即將出巡的各個府縣去。

只是進入元朝後,由於元朝在建設元大都時對北京周邊地區森林的瘋狂消耗,因此北京周邊地區森林植被髮生明顯轉折,數量驟減。

這一查之後朱由檢才發現,在陸文昭帶着沈煉等人在各省抓捕貪官污吏的時候,不過八歲的陸元高就動用陸文昭的關係,把自己送到了李定國所處的官學中,並且和李定國成爲了同學。

儘管只是一個集鎮,但由於靠海,這裡成爲了浙江最南部的沿海港口,因此在這裡常住着許許多多的商賈。

“得益於這些年的植樹進展不錯,臣妾記得天啓一朝僅有三次沙塵吧?”

這個周長六裡的小鎮內部擠了不下萬人,鎮內甚至還有寺廟、涼亭、拱橋、小園林等諸多用於娛樂散心的設施。

許許多多的城池都在光禿禿的城外種上許多小樹苗,只是可惜由於這持續近十年的大旱,許多小樹苗種下後根本無法存活。

他倒要看看,面對這樣的局面,陸元高會怎麼做……

如此則完全可以看出,自行車在浙江有多盛行,而浙江士紳商賈到底有多富碩。

比起劉順,朱慈燃的感嘆卻充滿了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

“這也說不準吧,萬一殿下走北邊的京西鐵路呢?”

走着走着,人羣裡突然響起了募工的消息。

因此當時以高拱、張居正爲首的內閣大臣也批准了龐尚鵬的奏疏,並且發動山西、北直隸的軍民植樹造林,以鞏固邊防。

如此以來,前方道路豁然開朗,朱慈燃等人也不由加快了踩踏的頻率,不多時便騎車進入了蒲門鎮的城牆內。

“只是覺得殿下似乎喜歡逗弄他。”周素潔改了口風,朱由檢聞言也微微頜首,但卻沒說什麼。

朱慈燃不免有些唏噓,將自己一路上從老百姓口中聽到的一些事說了出來。

朱慈燃他們回頭看去,只見一個身騎自行車的賬房先生舉着鐵皮話筒,一邊騎車一邊喊話。

從燕山引下的水被儲存在了水庫裡,並根據當地情況時不時加大水流來保障當地百姓用水。

很難想象,在一個普通的集鎮上,能見到數量如此之多的自行車,要知道即便到了今年,大明在自行車的年產量也不過五萬輛,售出的更是不足二十萬輛。

當他們進入浙江後,首當其衝感受到的就是不同於其它省的稠密人口。

“蒲門鎮在黃冊上是三千九百多百姓,但我現在一看,恐怕不下一萬。”

劉順望着慢慢趕路的車隊,慢慢踩踏自行車的同時,也不免發出了感嘆。

正當朱由檢想着怎麼收拾陸元高,才能讓陸元高認識清自己的時候,南邊的朱慈燃他們也在經過半個月的福建之旅後,緊趕慢趕的進入了浙江地界。

“那我還是住石頭房子吧……”聽到要每年被風沙吹,朱慈烺臉上寫滿了抗拒。

“碼頭募力工!每日二十文!每日二十文了啊!”

當船隻靠岸,朱慈燃等人推着四輪車下了福船,來到了碼頭上。

“這江南怎麼會有這麼多用工的需求?”

每每想到這裡,朱由檢都恨得咬牙切齒。

“卑職告退……”

鎮內皇店的規模,也是按照縣一級的規模建造,其中物價比起福建貴了約一成左右,然而即便價格貴了那麼多,但在皇店裡逛東西的人卻比許多縣城皇店的人還多。

當時的河北北部地區進入了一種“昏霧四塞,日無光”的狀態,一共持續了十七天之久。

後世許多已經成爲沙地的地方,在這個時代還是一片草原,

“爹,您說在這裡種樹,京城就不會有沙塵暴的事情是真的嗎?”

當上次他從朱慈燃口中聽到了陸元高三個字後,朱由檢就派人查了查這小子的底細。

朱棣之後,明朝的皇帝們繼續大興土木,而這其中砍伐最爲瘋狂的兩個皇帝便是嘉靖和萬曆。

“好多人……”

森林的消失,結果就是蒙古騎兵可長驅直入。

“賣報賣報!”

站在碼頭上,相比較福建秦峪鎮不過一兩千人的百姓數量,蒲門鎮的人口幾乎上萬,根本不輸後世的一些小鎮。

“這蒲門鎮的人口,都比陝西、四川、雲貴兩廣的許多縣還多了。”

顯然,這小子覺得自己老爹的選擇不行,準備直接依附皇帝來雙重下注。

“我要吃湯圓!”

“齊王代天子狩,也不知道會不會經過我們這裡。”

好不容易推着車出了碼頭,他們本以爲碼頭外的人會少一些,然而事實確實來到集鎮邊緣的鄉道上後,鄉道也幾乎擠滿了人。

被稱爲陸百戶的少年人慌忙作揖退去,但朱由檢卻一直看着他的背影。

然而到了朱棣時期,由於北京皇宮的營造,致使京城周邊樹木再次遭遇打擊,而北京城的沙塵暴也由此較之金、元兩代更加嚴重。

很快,他就帶着消息回來了:“主要是桑田、耕地的佃戶,然後是碼頭的力夫,還有各類店鋪的活計。”

也在他笑的時候,火車的汽笛聲再次響起,而這時,一名年輕的錦衣衛走進了車廂,對着朱由檢作揖道:

“殿下,距離延慶縣站只有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了,需要停車區工業區看看嗎?”

北方的氣候從漢代開始,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基本上都處於綠植不斷退化的時期,但在眼下,朱由檢將綠植穩定在了宣府一帶。

近代還是沙地的塞罕壩,在這個時代還是草肥水美的草原,宣府經過恢復後,也與塞罕壩差不多。

“反正等着就是,讓殿下來看看,這糧食價格那麼高,我們怎麼活下去啊?”

周素潔和朱由檢也端着湯圓享用,不過二人都看着車窗外不斷倒退的風景。

“到了!”

意識到朱慈燃不是很高興,劉順也沒有開口說話,而身後兩個稍微勻稱些的錦衣衛見前面兩人不開口,自然也不敢開口。

船隻還沒靠岸,但朱慈燃他們卻已經看到了蒲門鎮碼頭上那密密麻麻的人羣。

可以說,朱由檢不僅得爲自家皇祖父萬曆在政治、軍事上擦屁股,還得在環境上爲他擦屁股。

畢竟三省之地的燕山官員不在少數,萬一誰出了差錯,弄出了什麼醜聞,那燕山派就得連累着倒黴了。

曾經光禿禿的河道兩側也長起了一些細小的小樹,遠處的一些山丘上更是因爲一場春雨而長出了綠色的野草。

只是一進入城牆,他們就直接來到了集鎮的商業街,街上有書店、包子鋪、肉店、花卉店、茶店、還有戲臺、說書檯等等店鋪設施……

從正九品的鎮長到正六品的百戶官,這看似是恩寵加身,然而實際卻是明升暗降。

一些府治可能會達到十五文,但是像蒲門鎮這種一個小鎮就敢給出二十文的工價,足以說明浙江的經濟環境到底如何。

“宣府、朔方府、寧夏府、臨洮府、涼州府、甘州府、肅州府、鳳翔府、西安府、平陽府、太原府、大同府、順天府……”

這時旁邊的周素潔也注意到了他的目光,不由問道:“這就是陸指揮使的長子陸元高吧?怎麼感覺殿下不是很喜歡他?”

這樣心思縝密的人,朱由檢自然不可能讓他如願,因此他乾脆釜底抽薪,把陸元高分配到了錦衣衛,擔任錦衣衛的一名百戶官。

蒲門鎮明明只是一個鎮,但它的人口卻遠遠不止《黃冊》上的規模。

“我表露的這麼明顯嗎?”朱由檢笑了笑,但他這一笑,周素潔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

然而事實是這樣的場景不僅出現了,甚至這個數量後續還上漲到了三十幾的規模。

“嗚嗚——”

“就是就是!”

街道上,時不時能看到一兩輛自行車,騎着它們的人都身着絲綢,腰佩玉帶,看起來非富即貴。

作爲主料的大楠木都需要三萬根,那作爲常規木料的其它樹木更不用多說,因此京城周邊的樹木驟減到出城十餘里都見不到一片樹林。

他們都認爲他們過得很苦,因爲事實也是這樣的。

興許在旁人看來,山西三省多年大旱,眼下還有糧食吃就算不錯了。

當然,那是山西和陝西,宣府相比較這兩地來說,稍微還是比較“潮溼”的。

簡單來說,北京城最早遭遇沙塵暴的時間是金國的貞元三年四月,也就是公元1155年5月前後。

朱慈燃好奇開口,劉順聞言則是連忙去找路人打聽。

據他了解,廣州城的募工工價也就這樣,正常的集鎮工價都是八到十文不等,縣城略高,但也不會超過十二文。

碼頭上,來來往往的百姓幾乎將這個用水泥新修不久的碼頭佔滿,朱慈燃他們只能被人羣擠着。

他這模樣,逗得朱由檢笑的合不攏嘴。

“二十文?!”聽到募工的工錢價格,朱慈燃有些咋舌。

販賣商品越多,皇店才能獲得更多的商品自主選擇權。

朱慈烺端着湯圓一邊吃一邊好奇詢問,這引得其它人也看向了朱由檢。

後宮不得干政,這可不是皇宮裡纔有的規矩,齊王府也是一樣。

如果齊王就藩了,他則是憑藉太子發小的身份,成功擠進大明權力中心,一點不虧。

儘管歷經數年的植樹造林,以及隆慶和議後的明蒙和平給京城帶來了一片森林,但在張居正死後,萬曆也下令開始營造宮室,對京城周邊的樹濫砍濫伐。

面對這樣的變故,陸元高只能裝傻充愣來避免自己得罪齊王,而朱由檢則是也假裝不知道,好似他就是看中了陸元高的身份,才故意讓陸元高成爲隨行百戶的。

這樣的景象,從北虜被徹底驅趕到漠北後變得更多。

說着,朱由檢看向朱慈烺說道:“日後去了齊國,營造宮室可不能濫砍濫伐,不然你每年也要被風沙吹,聞土腥子味了。”

ωwш_ Tтká n_ ¢ ○

火車在前往張家口的曠野上緩慢行駛,朱由檢和周素潔坐在窗邊,眼中是無窮無盡的山。

不過,這並非在說大明的種樹很成功,成功到已經征服沙塵暴,而是宣府、燕山的植樹造林讓京城遭遇風沙的可能變得更小了。

“我也要!”

人是折中的生物,但也是得寸進尺的生物。

之前朱慈燃認爲是百姓吃不飽飯才背井離鄉來打工,現在看來、恐怕隨便在浙江找幾個工打上一年,其收穫也能超過十幾畝耕地的產出。

他剛準備繼續看報,這時身着常服的周素潔也從另一節車廂車門走了過來。

周素潔畢恭畢敬的行禮,朱由檢聞言卻笑了笑,扶着她坐在了自己的一旁。

“殿下,早膳簡陋……”

二十萬輛聽上去很多,但對於擁有一千七百多個縣,一萬五千多個鎮的大明來說並不算多。

來來往往的馬車佔據了兩丈寬的鄉道,車子堵了數裡,半天不見一點挪動。

他們本以爲車隊會一直駛入蒲門鎮,卻不想他們在進鎮的前面拐了個彎,紛紛行駛到了縣道上。

儘管自行車的價格並不貴,但每個皇店對自行車的販賣指標都是有限的。

似乎是發現李定國這條路行不通,陸元高幹脆找上了朱慈燃,並且和朱慈燃相處的很好。

每個時辰行駛八十里的速度並不算快,但火車的平穩和玻璃窗給人提供了觀賞風景的機會。

這樣的現象,一直到了洪武年間明朝收復北方,並且在關外建立軍事衛所才得以遏制。

如此了兩年,陸元高和朱慈燃的關係才被朱慈燃說漏嘴,而朱由檢也順藤摸瓜的把這小子摸了出來。

就這樣,朱慈燃他們隨着車隊的大流鄉蒲門鎮進發。

“不必了,直接前往張家口吧,陸百戶……”

但是對於山西三省的百姓來說,由於戶籍制度和鐵路的放開,許多百姓都去過隔壁省打工、討過生活,因此嚐到了其他地方低物價的甜頭,所以覺得自己過得苦。

“給我留一碗!”

“嗯,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天啓元年,天啓六年和天啓十四年。”

或許是工作太久了,當朱由檢不需要再工作後,他反而不知道幹嘛了。

於是,從萬曆二十六年開始,幾乎每年春天,北京城都要遭遇嚴重的沙塵暴。

不過,周素潔的話也確實說明了朱由檢對陸元高的態度過於古怪,不如對別人一樣,如沐春風。

“爹,這就是我們去的路線嗎?”

“應該會吧,平陽府是通往陝西最近的地方啊。”

這樣的消耗持續到了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從這個時候開始,北京地區開始經歷每隔幾年就有一次沙塵暴的苦楚。

從天啓四年命令禁止大批砍伐樹木,並且將一些需要打板子、鞭撻的刑罰換成種樹後,大明北疆開始出現一些稀疏的樹木和小樹林。

當朱慈燃他們進入蒲門鎮的那一刻,如果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或許會把這裡當成一個經濟不錯的小縣城。

這人年紀十七八歲,長得有些魁梧,相貌高鼻寬面,濃眉大眼,似乎從相貌來看是鐵鐵的忠臣,然而如果僅憑面相來用人,那世間就不會有那麼多動亂了。

這小子畢業後準備進入仕途,甚至在陸文昭趕回京城前夕就動用好了關係,準備把自己派到燕山縣的大定鎮擔任鎮長,而大定鎮背後就是大定宮。

這種感覺,和前世辭職狂歡過後的迷茫有些類似,不同的是朱由檢知道自己是短暫的休息,未來還有很長的道路要他去走。

不過,讓平陽府百姓失望的是,平陽府並不在朱由檢出巡地點的前幾站。

周素潔的話讓朱由檢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她的身上,並且接着說道:

這五年他試圖和李定國打好關係,不過李定國對陸元高的出現是有戒心的,因此二人的關係也不過止步於點頭之交罷了。

“難怪各省百姓之前都會跑到江南來打工……”

在吭哧吭哧的火車上,當朱慈烺帶着三個弟弟,指着地圖上的字詢問朱由檢時,坐在旁邊看着報紙的朱由檢也放下了報紙,對他們露出笑容:“嗯……”

朱慈燃他們走了十個月,在沿路的九個省裡所看到的自行車,大多都出現在縣城中,很少有在集鎮中出現,更不可能像蒲門鎮這種一刻鐘就見到不同人乘騎的二十幾輛自行車的場景。

如果從《明實錄》中算起,明朝從有記載的第一次沙塵暴算起,到明朝滅亡爲止,北京一共經歷了九十七次沙塵暴。

“殿下,這蒲門鎮的百姓自己都說鎮內的人口幾近萬人,這《黃冊》上只有四千不到,這……”

“好了……”劉順還想繼續說下去,卻被朱慈燃打斷道:

“《黃冊》人口的事情不着急,我們只要心裡有數就行。”

說罷,朱慈燃掃視了一眼這繁華如小縣城的蒲門鎮。

他真不敢想象,一個小鎮就能隱匿數千人口,那整個浙江、整個江南,到底有多少朝廷不知道的人口在私下活動……

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37章 浙兵戚金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536章 和碩特歸順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8章 狂攬人才第620章 國債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106章 愚民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75章 回京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466章 終末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121章 備戰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95章 京城風雲
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518章 時不我待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347章 《平倭事宜》第649章 自古以來第37章 浙兵戚金第655章 番外篇(三) 小國難爲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552章 浙江實況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457章 斬首上萬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23章 兵部又來要銀子了第319章 平安南之役第120章 天啓元年第668章 番外(十六) 侄不忍叔第689章 後記(九) 鹹嘉之盛第475章 兩門三侯四伯爵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268章 鹽茶官營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96章 後記(十六)報團取暖第700章 後記(二十)隆武新年第392章 開幕在即第83章 老粗鄙的熊廷弼第28章 紅丸案後續爆發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13章 天啓犁庭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536章 和碩特歸順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652章 齊王東渡(終章)第137章 訓喀喇沁第402章 南次亞的大亂鬥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12章 伸手錦衣衛第269章 以宗制藩的國策第277章 開誠佈公第138章 直搗巴約部第222章 西北難題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591章 狠辣遷移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48章 狂攬人才第620章 國債第427章 四下無人第485章 大勢所趨第106章 愚民第502章 京中軼事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75章 回京第226章 收拾內賊第525章 培養大侄子第466章 終末第482章 小民營生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17章 皇五弟知兵第484章 烈屬安家第201章 發展迅猛的市舶司第239章 出兵南洋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121章 備戰第440章 籌備犁庭(加更 感謝XuS大佬的盟主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571章 古井無波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278章 鹽茶國營第491章 百姓賴安第196章 理念不同第66章 泛江南勢力第107章 巡撫徐淮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08章 大慈大悲楊文嶽第398章 齊王選妃第325章 天啓八年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295章 京城風雲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510章 天啓通寶發行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565章 父債子償第69章 滿桂到來第633章 世代更迭第500章 古來白骨無人收第368章 暹羅求救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446章 天啓第三次北伐(犁庭掃穴)第218章 犁庭掃穴第298章 大災不斷第132章 波流涌動第82章 黃口小兒有蠻力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522章 朝氣蓬勃的齊國第295章 京城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