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會盟(下)

盧植倒是絲毫不意外黃琬會舉薦他,以他們的身份地位,若是沒有另一人,自然是當仁不讓的做了盟主,不會把主動權交到其他人手上。

而此時兩人皆在,心中卻是同一個想法——讓賢。

並非虛情假意,而是真真切切的認爲對方比自己更適合做盟主。

如黃琬所言,盧植文武兼備,可謂當世第一流人物,若非一向剛硬,又無強大家族助力,此時絕不會僅僅是一箇中郎將。

此前朝廷議盧植之功,便想拜其爲三公,然而由於袁術擅權,盧植自然不會接受這一任命來授人以柄。

而在盧植眼中,黃琬也是極適合盟主之位的人,他有原則有擔當,素有清名,政績亦是斐然。

更兼處事之道略偏中庸,藏鋒於匣、待時而發,很適合作爲盟主來統合羣雄。

此時黃琬舉薦於他,於情於理,甚至算上官場潛規則,盧植都該略略謙遜一番,再行舉薦黃琬。

然而盧植的腦中剎那間閃過李澈的話語,一時有些怔怔,羣雄皆默不作聲的看着他,場上一片寂靜。

過了不知多久,盧植心中天人交戰已畢,他默嘆一聲道:“子琰兄過譽了,植才學淺薄,地位低下,擔不起盟主之位。”

所有人都怔住了,謙遜的話沒毛病,然而剩下的呢?盧植居然沒有舉薦黃琬,這確實大大出乎人的意料。

黃琬眼中閃過一絲錯愕,繼而釋然一笑,再道:“子幹何以如此自謙?在座諸君,可有人比你更通兵法?可有人能在經學上與你一較高下?

本官自認不如子幹之才學,諸君可有毛遂自薦者?”

曹操湊趣的道:“兵法或可一較,若比經學,操甘拜下風。若是再比德行,操還是掩面而走爲好啊。”

一時鬨堂大笑,張邈李澈等人皆是指着曹操虛點,張邈笑道:“曹孟德何時這般自謙了?”

韓馥也跟着假笑了幾聲,心裡一陣恨恨。他雖然也是一州刺史,然而強鄰在側,兩郡離心,大姓背離,尚還不如劉岱手中勢力強大。

顯然大家都對盧植當盟主沒什麼意見,畢竟天高皇帝遠,盧植也管不到他們。然而他韓文節卻是正在盧盟主身邊,此前還背後陰了盧植一手,韓馥實在難以相信盧植會不計前嫌。

但在大家都沒意見的情況下,他跳出來反對,那不僅加深了與盧植的裂痕,更是會惡了黃琬,此時的韓馥也只能假笑幾聲附和羣雄了。

繼曹操之後,其他人也紛紛表示才疏學淺,地位低下,不敢與盧植相爭,在一片推舉聲中,盧植坐上了正中的盟主座位,拱手道:“承蒙各位同僚擡愛,植愧領盟主之位,只爲剿滅國賊,救國救民。

凡我同盟,皆需勠力同心,上報國家,下安黎庶,有違此言,天人共戮!”

“謹遵盟主之令!”

不管內心打着什麼樣的小九九,此時的同盟確實是一副勠力同心、誓言報國的模樣,加之高壇之下軍容齊整,當真是一番以順誅逆的上佳氣象。

“國賊袁術,專權擅政,以臣子之身廢立君王,可謂大逆不道!同盟第一要務,便是剿除國賊。本官此前與京兆尹蓋元固、濟陰太守曹孟德三方並出,最終由於涼州事變,導致功虧一簣。

如今涼州叛軍異動,三輔不安,函谷關的方向恐怕是難有義軍,單從東面夾擊,縱然我軍勢大,難免也會曠日持久,天子安危難測啊。不知諸君可有良策?”

曹操正待上前,卻見李澈拱手道:“在下有一策奉上。”

盧植挑眉道:“計將安出?”

“如今西方義軍散亂,袁術倚王室之重,據二週之險,東向以臨天下,雖以無道行之,仍可爲患。但雒陽禁軍終歸有限,如今舉義兵以誅暴亂,大衆已合,可以無憂。

使盟主引精銳之師並河內之衆臨孟津,酸棗諸君守成皋,兵壓旋門關;使黃豫州將豫州之衆西向陽城,據伊闕、大谷、轘轅三關;京兆尹以偏師近函谷關。皆閉營堅守,示天下之形式,則雒陽必然震盪,以順誅逆,可立定矣。”

曹操頓時愣住了,有些驚訝的望着李澈,半晌後默然一聲暗歎。

盧植等人亦是有些怔住,黃琬最先反應過來,擊掌讚道:“此乃妙計,上兵伐謀,攻城乃下下之計。如今我等義師聚天下人望,有煌煌大勢,自可以勢相迫,令國賊首尾不能相顧,一戰可定矣!”

劉岱嘆道:“盛名之下無虛士,李府君短短半年名傳四海,果然有獨到之處,岱佩服。”

曹操亦是讚道:“此計近乎與操所想一般無二,可見英雄所見略同啊。”

張邈無奈的搖搖頭道:“曹孟德,你這究竟是在誇李府君,還是自賣自誇?”

李澈厚着臉皮接下了所有讚賞,拱手道:“此乃小計,諸君日理萬機,不似澈一般整日無所事事,是以未曾想到。諸君只需少許時日靜思,自然能有高策,卻是澈班門弄斧了。”

一片讚揚聲中,韓馥有些猶疑的問道:“如此堅壁不出,雖有大軍壓境,豈不正如六國故事一般?若袁術如強秦之法,各個擊破,又該如何?”

李澈撫須笑道:“韓使君此言謬矣。袁術如何能比強秦?秦衛國土,上下一心,自君王至吏民個個死戰不退,方能盡退六國之軍。

袁術無道,暴虐殘忍,其毫無人心根基,雒陽百姓無不對其切齒,禁軍所服從的亦是天子詔令,而非袁術之命。

如此上下離心,又豈能如強秦一般自如轉圜,各個擊破?”

見韓馥欲要再言,李澈繼續道:“袁術不比強秦,吾等義軍更是勝過六國之師。六國心懷鬼胎,皆有隔岸觀火之心,心不齊,自然力未盡。

吾等義軍皆爲勤王而來,心意一致,全力以赴,自然不會如六國一般散亂,諸君以爲然否?”

河內太守王匡連連點頭道:“正是正是,凡我同盟,皆勠力同心,爲天子國家、蒼生黎民而來,又豈會如六國一般互相算計?”

“李府君此言甚善,此計亦妙啊。”

一片附和讚歎聲,韓馥也似乎隨之釋然,連連點頭,表示義軍同心,合力報國。

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十章 憤怒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關於劇情推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零三章 城門第四十章 崩第九十一章 開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七十章 迎駕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闕上(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
第二百六十四章 背叛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七十章 薊侯(上)第五百三十七章 平定關中(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末路(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辦學(下)第八十三章 贈劍第一百三十六章 速斷第五百四十三章 平定關中(八)第十七章 鴻德門前第四百一十一章 奉天子以討不臣(四千字)第十章 憤怒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刺第五百七十章 荒唐一夢第三百零一章 戰後雜事(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四百一十八章 徐州(上)第二百四十章 廢立(終)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八十一章 許女第一百零八章 出京(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鄭玄(上)關於劇情推進第一百二十三章 中秋第四百四十六章 開陽之戰(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荒唐一夢(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怒火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原烽煙第三百九十二章 衝突第四十二章 仁義第三百四十章 青州之治(上)第四十七章 定計第二百零三章 城門第四十章 崩第九十一章 開幕第二百九十九章 火化第三百零七章 任峻(中)第一百六十八章 亂象(元旦快樂)第三十六章 興趣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二百八十二章 清查土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七十四章 罰罪第一百三十三章 爭辯第三百一十五章 虎牢關(上)第九十章 猛士雲集第二百二十七章 終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人生三大鐵第五百五十四章 西域(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動亂(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諜中諜第四百七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五百八十三章 中原僵持(一)第三百二十七章 賞罰(下)第二十章 包頭呂布第三百二十五章 賞罰(上)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第一百零二章 濟陰太守第二百八十七章 甄府(下)第七十章 迎駕第四百九十四章 狗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變(七)第九十九章 悟而能執第四百一十九章 徐州(下)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十四章 八及弟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外力與齊心第一百五十六章 亂起(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羣雄起(上)第一百章 長史第一百二十九章 官與賊第四百七十七章 陪都(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第五百四十五章 平定關中(十)第一百四十三章 救命稻草(第二更,求首訂)第三百零九章 風水輪流轉(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心之變第八十四章 孫慎第二十二章 蹇碩伏誅第二百四十三章 站隊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定關中(一)第二百九十五章 常山之戰(七)第五百五十六章 演技第一百四十九章 驚變(上)第三百零三章 戰後雜事(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闕上(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臨戰決議(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關中動亂(四)第九十七章 比試(中)第一百六十四章 戰端(下)第三十四章 兵法第三百三十章 算計(中)第一百六十章 動亂(中)第四百三十章 少年天子(四)第三百八十六章 決斷(上)第四百八十章 暗流涌動(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改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