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本感言

晉安大帝 完本感言 79 網 /手機

完本感言

五個半月時間,一百零幾萬字,成績雖然差強人意,但總的來說,要比上本強多了,在這裡,半瘋要特別感謝那幾位一直在給半瘋捧場,卻從未留過一句的朋友們,還有那些投過票的朋友也沒說過一句話朋友。

半瘋感謝你們,正是你們的默默支持,纔給了半瘋寫下去的動力,說實話,這麼點字數,這樣的成績,半瘋都覺得對不起你們。

在這裡,半瘋要深深的對你們說聲抱歉。

半瘋的新書不是歷史類,有都市也有傭兵,還不知道怎麼歸類,要看編輯怎麼安排了,希望屆時新老書友看在半瘋還算勤快的份上,給予更多的支持,半瘋會盡最大努力把下本書寫好,力爭取得一個好成績,不讓好朋友們失望。

最後再次感謝你們的支持,下本書再見!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第一章建康有雪

一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道盡了歷史的必然和殘酷。

當三國的硝煙散盡,天下雖有了一個短暫的統一時期,不過很快就隨着晉朝司馬氏的內訌,再次變得‘混’‘亂’不堪。

而隨着北方長期受氏族壓迫的少數民族的憤起南下,中國歷史也進入了最爲黑暗的五胡‘亂’華時期,隨之而來的則是江南東晉與江北十六國的並立......

公元403年冬,東晉末年,姑孰城。

江南的冬天顯然無法同北方相比,天氣如同江南多情的姑娘般溫柔,也根本談不上什麼酷寒,許多地方甚至連雪都看不到,不過今年的氣候似乎有些反常,進入十一月以後,江南地區就稀稀落落地飄起雪‘花’來,尤其以建康附近的雪最大。

姑孰距建康不遠,連續幾天的大雪已經將整個城市變成一片銀白‘色’。

雪對於已經習慣暖冬的江南百姓來說,可是個稀罕物,不過由於時局的動‘蕩’,人們雖有心賞雪,卻更擔心自己的安全,所以儘管有難得一見的雪景,可大多數人還是老老實實地待在家中。冷冷清清的街道,死寂的城市,更凸顯天氣的寒冷。

同外面的清冷相比,楚王宮的書房卻彷彿是另一個季節,殿角幾個大號的火盆把殿內烘烤得有如‘春’天般溫暖。

此時躊躇滿志的楚王桓玄,正透過窗戶看着殿外漫天飛舞的雪‘花’,滿臉盡是得意之‘色’。北方人常說瑞雪兆豐年,江南這麼大的雪可不多見啊!這莫非也是一個吉兆?

桓玄從不否認自己是個有野心的人,這顆野心或許是繼承於他的父親,也可能他天生就是這樣的人。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老爹雖有篡位之心,卻始終沒有膽量真正嘗試過,以至於到死也沒有蹬上那個位置。而他自己則不同,明天就可以在百官的簇擁下,踢開那個白癡皇帝,坐上夢寐以求的皇帝寶座。

人生至此,夫復何求?

是啊!短短的十幾年中,桓玄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太子洗馬,歷任‘侍’中、太守、都督中外諸軍事、丞相、州牧、相國、大將軍等等官職,差不多晉朝的官職都讓他當遍了,直到現在權傾朝野的楚王,一切都順利的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或許這就是天意,三十幾歲的年紀,桓玄就已經掌控了這個國家,而明天,他更將名正言順地成爲這個國家的主宰,所以他有理由驕傲、有理由目空一切。

就在桓玄以雪抒情、壯懷‘激’烈的時候,他的好心情突然被一個略顯嘶啞的聲音打破了。

“爹、死啦...爹、死啦...”

聽到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303章 中原鐵軍第45章 人心之變第182章 風滿樓第315章 雙使第295章 歸宿第138章 聰明人第229章 一個月第88章 應對之策第41章 暗夜圍殺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16章 人才第75章 就差一點第62章 廣武將軍第295章 歸宿第2章 原來如此第118章 舉措第256章 必死之道第88章 應對之策第109章 心跡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317章 風雪漫神州第63章 託付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67章 江陵陳家第292章 又見魏軍第137章 謀而後動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65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結個仇敵第323章 茅山行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138章 聰明人第81章 暗流第288章 回家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81章 暗流第204章 皇親第187章 喜事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06章 緋聞主角第289章 欺人太甚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277章 出海第293章 洛陽城下第172章 中山暗流地二百八十二章 所謂聯軍第95章 不再相見第9章 裝神弄鬼第139 是兵是匪第128章 挑撥離間第63章 託付第112章 沒完沒了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20章 夜色深深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193章 再戰潯陽第179章 太順利了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81章 暗流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153章 戰書第221章 奇兵第219章 雙皇第9章 裝神弄鬼第113章 劍指廣州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325章 開戰第310章 大戰之前第324章 雲動第94章 夜佔潯陽第143章 密謀第294章 甕中之鱉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148章 殺蟲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93章 江州攻略第34章 一箭之功第150章 朝發白帝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37章 重逢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20章 夜色深深第46章 衝冠一怒第276章 抉擇第146章 內鬼第217章 中原鐵騎第200章 水面之戰第100章 大捷第18章 何其壯觀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231章 應對之策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73章 引蛇第128章 挑撥離間第12章 誰的貴人第133章 踏浪而來
第303章 中原鐵軍第45章 人心之變第182章 風滿樓第315章 雙使第295章 歸宿第138章 聰明人第229章 一個月第88章 應對之策第41章 暗夜圍殺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16章 人才第75章 就差一點第62章 廣武將軍第295章 歸宿第2章 原來如此第118章 舉措第256章 必死之道第88章 應對之策第109章 心跡第172章 中山暗流第317章 風雪漫神州第63章 託付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67章 江陵陳家第292章 又見魏軍第137章 謀而後動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65章 大兵壓境第22章 結個仇敵第323章 茅山行第21章 老婆那去了第138章 聰明人第81章 暗流第288章 回家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81章 暗流第204章 皇親第187章 喜事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06章 緋聞主角第289章 欺人太甚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277章 出海第293章 洛陽城下第172章 中山暗流地二百八十二章 所謂聯軍第95章 不再相見第9章 裝神弄鬼第139 是兵是匪第128章 挑撥離間第63章 託付第112章 沒完沒了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20章 夜色深深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147章 害蟲來了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193章 再戰潯陽第179章 太順利了第214章 皇帝也爲難第81章 暗流第160章 垂死掙扎第153章 戰書第221章 奇兵第219章 雙皇第9章 裝神弄鬼第113章 劍指廣州第123章 百年大計第325章 開戰第310章 大戰之前第324章 雲動第94章 夜佔潯陽第143章 密謀第294章 甕中之鱉第241章 路強的手段第148章 殺蟲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93章 江州攻略第34章 一箭之功第150章 朝發白帝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37章 重逢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20章 夜色深深第46章 衝冠一怒第276章 抉擇第146章 內鬼第217章 中原鐵騎第200章 水面之戰第100章 大捷第18章 何其壯觀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231章 應對之策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73章 引蛇第128章 挑撥離間第12章 誰的貴人第133章 踏浪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