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燕府勢大

第71章 燕府勢大

“國公,我來了!”

未時三刻,朱高煦還未走進練武場,馮勝便已經聽到了他的聲音。

只等他轉過頭去,便看到了一身華貴盤領袍的朱高煦朝他走來。

馮勝將手中練功所用的長劍歸鞘,上下打量了一眼朱高煦:“你倒是很高興。”

“算是吧。”朱高煦挑了挑眉,然後從兵器架上取下一根五尺鐵棍練習,同時與馮勝聊起了宮裡的事情。

只是他這邊纔開口,馮勝便打斷了他:“你家的事情,我不想摻和了。”

顯然,馮勝被朱橚坑出來陰影,對於朱家子弟的事情,他已經摻和夠了。

“我不聊那些。”朱高煦笑着迴應,同時說起了沐春和越巂蠻叛亂的事情。

“國公您當年帶兵去了雲南,那您覺得若是國朝屯兵雲南,出兵安南或緬甸等地可行嗎?”

朱高煦詢問馮勝,馮勝也在練劍的同時氣定神閒的迴應他:“我當年僅出征雲南曲靖一府,滇西和滇南的事情你還是問穎國公比較好,不過……”

馮勝頓了頓,瞥了一眼朱高煦:“以國朝的情況,即便打下這兩塊地方,也很難守住。”

他一邊練劍,一邊告訴朱高煦他所瞭解的西南情況:

“雲南之地複雜,移民三十萬而逃遁數萬,若是想要出征安南、緬甸,無三十萬民夫供給,很難能深入。”

“當地之漢民不過二十餘萬,少民百餘萬,想要徵得三十萬男丁作爲民夫極爲困難,也很難給養。”

“強行從此地出兵攻打安南、緬甸,恐怕雲南男丁要死傷十之五六,數萬戶人家披麻戴孝。”

“現在伱還想對西南用兵嗎?”

馮勝反問朱高煦,朱高煦則是坦然反問:“若是騾馬充足,民夫可否酌情減少?”

“國朝的土地已經夠多了,不用再勞民傷財了。”馮勝雖然是武將,但他並不支持朱高煦,甚至還教導道:

“善戰者不言戰,你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

“嗯”朱高煦沒有反駁,但他很快又笑道:“小子所謀的不是眼下,而是二三十年後。”

“國朝軍戶子弟往往只需要二十年便長成一代,而如今已經開始第二代,二十餘年後便是第三代。”

“以國初軍屯田數量來看,九千餘萬畝軍屯田,屆時只能勉強維持衛所生計,而軍戶的餘田恐怕已經分的七七八八。”

“小子在想,如果想要軍戶不逃籍,那便只有一直維持着他們的軍餉及餘田,其中餘田最爲重要。”

馮勝已經聽過了朱高煦關於“衛所制崩潰”的論調,但這次的朱高煦加上了保證軍戶餘田的這一條。

之所以這樣,是他發現瞭如今的軍戶已經開始依仗餘田來養活全家了,一旦餘田不夠,那軍戶逃籍便會成爲常態。

只有保障軍戶的餘田,才能讓軍戶安心在邊疆紮根。

“二三十年後的事情太遠了,你要謀劃的不是那個時候,而是眼下。”

馮勝瞥了一眼朱高煦,似乎有意提醒他:“我且問你,你自考校得了封賞後,可曾去過東宮?”

“未曾……”朱高煦皺皺眉頭,他並不想去迎合朱允炆,因爲他知道那是無用功。

從朱允炆讓朱高熾勸他重新寫一篇《削藩論》開始,朱高煦就不再幻想能改變朱允炆的削藩方法了。 既然是這樣,兩人遲早要在戰場上刀兵相見,那又何必刻意討好他?

他臉上的表情藏不住,馮勝看出了個七七八八,但只覺得是少年人的好強心,因此對他勸解道:

“你親近於他,並不是爲了討好他,而是爲了讓陛下安心。”

馮勝解釋,朱高煦也疑惑擡頭。

瞧着他不解的模樣,馮勝也很是不解。

有的時候他覺得朱高煦的眼光看得十分長遠,但有的時候他又顯現得目光短淺。

“此子長於國事,短於人情……”

馮勝在心底給出了朱高煦一個評價,隨後才反問道:“你覺得你燕府勢力如何?”

“這……”朱高煦遲疑,片刻後又猶豫道:“表面上看,晉府尚能壓我父親一頭,但實際上是我父親不願意理他。”

朱高煦道出朱棣與朱棡的真正關係,並繼續剖解北方局勢:

“我父親自孤軍北上迫降乃兒不花開始,晉府就難以在軍功上蓋過他,只得依附於東宮,成爲東宮制衡北地的棋子。”

“先太子薨逝後,雖然晉府屢次對陛下說我父親壞話,但陛下看得清楚。”

“眼下與其說是以我燕府制衡晉府,倒不如說是以晉府、寧府、代府、遼府來制衡我燕府。”

他如實分析局勢,但卻遭到了馮勝的反問:“你既清楚,爲何還不知道你應當如何面對太孫?”

“……”馮勝一句話讓朱高煦停住了手上的動作,他略皺眉頭,而馮勝也停下手中動作,轉身看着他教導道:

“眼下東宮懼塞王而勸陛下剪除塞王羽翼,諸如藍玉等人便是因此而獲罪。”

“你燕府雖因中山王薨而沒了外援,但依舊與魏國公府交密。”

“本來這還沒有什麼,畢竟魏國公親近東宮,當不得你之外援。”

“可如今你異軍突起,若是日後陛下讓你鎮守一方,那是否要削燕府三護衛給予你一護衛?”

“若是削了,你燕府兵權分散,諸藩皆以爲是陛下想要削藩。”

“若是不削,給了你一護衛兵馬,那你燕府便有四護衛,兵馬二萬有餘。”

“加之燕王深扎北平、遼東、大寧多年,北平及大寧遼東二十餘萬兵馬皆歸他節制,一旦朝廷拿你燕府不下,燕王順勢便可號召二十餘萬北地兵馬南下,東宮何能不懼?”

馮勝說罷,轉身繼續練劍:“短於人情者,難以在廟堂立足。”

馮勝似乎在說朱高煦,又像是說他自己。

朱高煦聽後也明白了馮勝的意思,眼下的自己最應該做的就是向朱允炆靠攏,哪怕朱允炆給了自己一張老虎椅,自己也得硬着頭皮坐下。

自己坐下不是爲了讓朱允炆高興,而是爲了讓朱元璋高興。

想到這裡,朱高煦對着馮勝擡手作揖,而後繼續練武。

不過在練武的同時,他也在想到底怎麼樣才能讓朱元璋和朱允炆同時高興,以此不會針對自己。

(本章完)

第93章 謹言慎行第12章 天下糜爛第55章 道德者死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64章 丁酉新政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508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第598章 後記永曆(1)第551章 父析子荷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90章 燕府三寶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380章 白手起家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72章 小鬼難纏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408章 新老更替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97章 洪熙八年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老丈難當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486章 爲人三思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86章 爲人三思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81章 孝陵之上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25章 人君姿態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第75章 魏國公府第362章 後事之師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383章 河中風雲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22章 《削藩論》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594章 後記隆慶第114章 東宮三傑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22章 《削藩論》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68章 武英理政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15章 天家無情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97章 哀毀骨立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15章 武英殿中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77章 北地難安第497章 洪熙八年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469章 建元洪熙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73章 平倭論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565章第342章 開港招撫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42章 環球航行
第93章 謹言慎行第12章 天下糜爛第55章 道德者死181.第181章 關外尚安240.第240章 尷尬境地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464章 丁酉新政258.第258章 楊清水驛之戰241.第241章 歷史變動179.第179章 磨刀霍霍第472章 瓦剌西遷第407章 永樂十年第428章 其勢可謂第508章 快馬加鞭未下鞍第598章 後記永曆(1)第551章 父析子荷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557章 各方局勢第569章 安西北庭第90章 燕府三寶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434章 皇明宗規第380章 白手起家313.第313章 老子多心第72章 小鬼難纏第548章 夜郎自大第408章 新老更替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97章 哀毀骨立第497章 洪熙八年152.第152章 姻緣自天降168.第168章 茁壯成長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156.第156章 兵臨城下第62章 老丈難當321.第321章 南北夾擊第486章 爲人三思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484章 把控輿論第486章 爲人三思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519章 長治久安第81章 孝陵之上第417章 京都保衛戰第89章 孤家寡人第425章 人君姿態150.第150章 戰火再起251.第251章 望兵止渴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第75章 魏國公府第362章 後事之師139.第139章 萬事俱備第339章 帖木兒東征第383章 河中風雲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22章 《削藩論》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446章 滅其國更其主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594章 後記隆慶第114章 東宮三傑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220.第220章 着手燕藩第22章 《削藩論》第134章 以待天時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68章 武英理政214.第214章 建文削藩第552章 各抒己見第515章 天家無情180.第180章 另尋他路第591章 後記正德(2)第95章 身不由己第397章 哀毀骨立290.第290章 沿海商幫第541章 重登吉林城第15章 武英殿中182.第182章 坐井觀天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350章 朝日孝子第593章 後記正德(嘉靖)第77章 北地難安第497章 洪熙八年263.第263章 馳騁淮南第469章 建元洪熙246.第246章 末路盡忠第73章 平倭論279.第279章 永樂新政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498章 萬國來朝第565章第342章 開港招撫第346章 永樂五年第573章 恩威並施第336章 未竟之業第504章 各懷鬼胎第103章 亂我家者第390章 皆爲利攘第442章 環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