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好粗的腿

一幫文武大臣感到馬周咄咄逼人的氣勢,嚇得心裡直發毛,一見宇文士及不讓馬周做監察史,都站出列紛紛支持他。讓不怕權勢的愣頭青馬周做不成監察史,對他們纔是有利的。

長年跟隨李世民,堅決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問題的秦王府老臣,以及與馬周同鄉近鄰的大臣,如魏徵等人站在朝堂上卻默然不動,並不反對李世民任命馬周做監察史的決議。

這部分大臣只有二十幾位,在滿朝文武中仍屬少數一部分。

局勢對馬周不利,對李世民也極爲不利。新帝登基需要立威,一個任命被頂回去,再有任命又被頂回去,以後的任何任命都沒了力度。

不論支持的,還是反對的,雙方爭執的焦點都落在李世民身上。

李世民一意孤行,力排衆議,非要得罪大多數朝臣而維持馬週一人,大家心裡雖有怒氣也不敢表示。可是,李世民還要通過他們這幫人管理廣袤的國家,在朝堂上吃了癟,他們就拿下面的人出氣,最終吃虧的是老百姓。老百姓不安穩,國家就不安穩,自下而上形成倒逼局勢,迫使李世民改變原來的主意。

收回剛纔的任命,李世民的決議等於沒說,又形成說話不算數的局面。

支持難,不支持也難!

“今天天氣很晴朗,散朝以後,大家出去走走,散散心情,可不要浪費大好時光啊!”

李世民根本不提雙方爭執的焦點,顧左右而言它,說了一句莫明其妙的話。

衆人一頭霧水,一臉愕然,在心裡紛紛猜測:陛下說這句話有什麼深刻含意?得好好揣摩揣摩,千萬不要領會不出話外的寓意,說出莽撞話辦出莽撞事,而給自已臉上抹黑。

宇文士及和大家同樣的心思,費力揣摩聖意,不知不覺淡化了對馬周的牴觸情緒。

“好了,今天朝議就告一段落,大家出去走走,明天再議。”李世民虛晃一招,起身閃人。只留下朝堂上一幫大臣們摸不着頭腦。

出了兩儀殿,七彎八繞來到東宮,見到長孫皇后,李世民放下了皇帝的威儀,喜道:“長孫,長孫,猜猜孤今天遇到一個什麼樣的人物?”

長孫皇后洛陽人氏,父親長孫昇,在隋朝做官,後來不幸病逝,便跟着舅舅高士廉長大。性格賢淑通達,十三歲與李世民結婚,如今生下三子四女。三子分別爲太子李承乾,先封楚王后改封吳王的李泰,以及最小的兒子晉王李治。四個女兒分別是,長樂公主李麗質,晉陽公主李明達,以及新城公主和城陽公主。

雖人到中年,長孫皇后天生麗質,風采依然。聽到李世民喜悅的聲音,長孫皇后猜到,夫君肯定遇到非常有才華的人,準備重用他,才這般開心,便向李世民屈身施禮道:“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一擺手讓她起身,李世民說道:“你就不想知道,這個人有什麼特殊之處麼?”

“回陛下,朝堂之事,臣妾不便過問。”長孫客氣稱道。

“皇后與孤自幼生活在一處,什麼事瞞得過你?說不過問也知道個七七八八,又何必介意這一件事?”李世民道:“實話告訴你,這人膽量非常之大,大到官職還沒拿到手,便將了中書令宇文士及一軍,使他顏面盡失,無臺可下。更奇怪的是,這人與皇后都是開皇二十年所生!”

長孫皇后聽了也覺得驚訝,稍一考慮道:“取人的標準要以才爲重,不要因爲他與臣妾同一年所生,便不顧衆的反對而越格提拔。讓人知道真相,會笑話陛下的。”

李世民一樂,笑道:“果然被皇后猜中,那人非常有才華,上書的二十一條條條切中利弊,對晉陽地震做了全面的安排。有了他,這次難度就能渡過去。只是朝堂上那幫草包並不支持他,聯起手來反對孤讓他做監察史的任命。”說到這裡,李世民有些不爽。

長孫皇后從李世民細微的變化裡聽出來他心情不樂,便問道:“那陛下是怎麼做的?同意了還是堅持意見?只要利國利民,就要力排衆議做到底。否則就要從諫如流,不可由着性子來。”

哈哈一笑,李世民道:“知孤心意者,非皇后莫屬!孤沒有同意他們的意見,也沒反對他們的意見。而是盪開一筆,擺了他們一道,說今天天氣好晴朗,有空多出去走走。”

長孫皇后也笑了,她明白:今天天氣很晴朗這句話非常有意思。面對滿朝反對的大臣,不接他們的招,就是對那人最大的支持。下了朝就得按朝議的規矩去辦,不然就是抗旨不遵,這可是要掉頭的大罪。

下朝以後,在宇文士及的帶領下,一幫朝臣魚貫而出,對跪在殿門口的馬周看都不看一眼。隨後,魏徵、秦瓊、程咬金、李世績、羅士信、劉黑闥,以及秦王府老臣都來到馬周面前,把他從地上扶起來。只有孫長無忌冷冷瞧了一眼,轉身走掉了。

所有人全走完以後,羅士信讚道:“馬周做了監察史,是我們關外人氏的大事啊,可喜可賀啊!”

馬周趕忙正色稱說:“諸位都是朝堂重臣,又是在下的同鄉。能認識你們,是在下的榮幸。不過在下爲陛下辦事,心裡裝着百姓,不管關內的,還是關外的,都應恪盡職守,盡心盡力。不徇私,不枉情,不開通,不避嫌!”

按照正常的歷史走向,李世民登基以前,羅士信和劉黑闥都死於非命。因淮安王李神通聽取馬周的意見,才使他們二人性命得保。但這件事,李神通並沒對任何人說,把功勞攬在自已身上。羅劉二人當然也不知道,只是出於同鄉情誼才向馬周道賀。

結果,馬周卻軟硬不吃,水火不進,把羅士信的話又頂了回去。

魏徵看出,馬周這人非同一般,嘴上不管他怎麼說,心裡非常向往這幫同鄉的。不然也不會把公正辦事的話放在後面講。便道:“今天諸位是初次見面,天氣又這般晴朗,不如大家一同到坊間酒肆暢飲一番,如何?”

衆人紛紛表示同意,馬周也欣然同意,面對這麼一堆大粗腿,誰還會拒絕啊!

...??

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29節 一次邂逅第78節 倒貼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78節 焦點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50節 學霸第96節 短兵相接第43節 讀天書第166節 刺殺第167開藥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89節 歸位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77節 減法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49節 陽謀第99節 惡戰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81節 陰謀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72節 培養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79節 吵架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54節 倉猝之事第62節 告秘第165節 奪鏑第179節 爭執第2節 虎跳崖第64節 爬升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99節 惡戰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64節 武才人第183節 繫鈴人第3節 真相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48節 一波三折第73節 化敵爲友第58節 啼笑皆非第94節 風滿樓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42節 護犢子第6節 借刀殺人第41節 純屬意外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節 血火山村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67開藥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65節 奪鏑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9節 天機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44節 考較第164節 武才人第184節 誅心殺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65節 奪鏑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65節 奪鏑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4節 考較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7節 貓膩
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29節 一次邂逅第78節 倒貼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78節 焦點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50節 學霸第96節 短兵相接第43節 讀天書第166節 刺殺第167開藥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89節 歸位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77節 減法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49節 陽謀第99節 惡戰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81節 陰謀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72節 培養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79節 吵架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54節 倉猝之事第62節 告秘第165節 奪鏑第179節 爭執第2節 虎跳崖第64節 爬升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99節 惡戰第91節 暗室密謀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64節 武才人第183節 繫鈴人第3節 真相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48節 一波三折第73節 化敵爲友第58節 啼笑皆非第94節 風滿樓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42節 護犢子第6節 借刀殺人第41節 純屬意外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1節 血火山村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67開藥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65節 奪鏑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59節 天機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44節 考較第164節 武才人第184節 誅心殺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65節 奪鏑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65節 奪鏑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4節 考較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7節 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