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節 讀天書

說話間三人入了座,左祭酒身爲一館之長,當然居中而坐,按照隋唐左尊右卑的規矩,於博士比馬周先到廣文館任職,應當坐在左邊尊位上。可他覺得今天的事情做得欠考慮,心裡有愧,非讓馬周坐上位而他坐下位。

馬周覺得初來乍到,自已不宜喧賓奪主,堅持要坐在右邊。

倆人爭執一會兒,互不相讓,都想堅持自已的意見。

左祭酒一笑說道:“又沒其他人,只我們三個,何必推來推去?”

於博士這才作罷,各自入了位。

左祭酒笑着問道:“馬賓正以前所讀何書?有何拿手的本領?不防講一講,使老朽開一開眼界?”

馬周趕忙客氣回答:“在下自幼喪失雙親,家境貧寒,讀書不多,也就史、書、禮儀、春秋而已。後來,到郡城幫掌櫃做工,他祖上任過高官,家中有些藏書,不過都是老古董了。閒暇時節借來抄閱,時間短,精力有限,如今已經遺忘*。僥倖記得一些,無非也是一些坊間少聞的珍奇之事,與日常不大相干。希望這次到廣文館,在左祭酒和於博士的悉心指點下,多讀些有用之書,不辱沒聖賢弟子之名。”

左祭酒聽了捻着鬍子微微點頭:“談吐不俗,看來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你僥倖記得一些珍奇之事,這是讀書治學的必經之路。蓋因你少年心性,對世間所知甚少,對怪異之事卻倍感新鮮。一讀之下,記憶猶新。這屬於初級讀書,全憑一時興趣而讀。”

馬周使勁點點頭,承認左祭酒說得不錯,剛開始讀書,誰不是先產生興趣再廣泛涉獵?

左祭酒又道:“讀到一定程度,自然不滿足得到新鮮之事。一味新鮮下去,再新鮮也不覺新鮮。這時便會主動探索追求‘有識’之書。期望讀到的書有見地,可以指點迷津,解答疑惑,對自已的日常有所幫助。”

馬周和於博士越來越佩服,簡直就是讀書治學提綱契領的高見,便繼續認真的聽下去。

左祭酒卻沒往下說,給於博士使了一個眼色,道:“今天之事,看在老朽的面子上,打住吧?不要再惡化下去?你看好不好?”

於博士忙不迭點頭答應,並主動斟滿酒,自罰一杯,向馬周謝罪。

馬周當然不想再與於博士起爭執,主要他當時辱罵尊長,才決心教訓他。如今他已賠禮道歉,再梗梗於懷就顯得小肚雞腸了。連忙也倒上一杯酒,凌空一舉,與於博士同時一飲而盡。

左祭酒自滿一杯道:“兩位看在老朽的薄面,願意摒棄前嫌,老朽大暢老懷。我也幹了此杯!”說完也喝了下去,把酒杯還倒過來向倆人展示一番。

馬周主動問道:“晚輩對左祭酒講的讀書境界非常感興趣,還想知道這第三重境界又是如何?”

“這第三重境界嘛,既然你要問,我就再囉嗦幾句。世間任何學問,都記載於典冊,可書寫者,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見,不能究天人之學,不能洞悉萬物演變之習常。因此,任何典籍都有漏洞,存在難以履新的不足之處。所以,這第三重境界,就要於無聲之處聽驚雷。懂得置疑還是不夠的,還要解疑釋疑。發現前人沒有發現的,在前人基礎之上創立學說,自立門戶,自成一派。”

馬周覺得這種境界似曾相識,與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十分接近,只不過此時還沒宋詞,左祭酒才總結得不如王國維簡練而深刻。便道:“在下也有三個感悟,想班門弄斧一下,還請左祭酒指點一二。”

“但講無防,都是讀書人,趁此機會相互學習,也未嘗不可。”左祭酒覺得馬周能在自已講完以後,還敢提出不同的看法,肯定有更深刻的認識,便想聽一聽他是否有真才實學。

“那晚輩就獻醜了。”馬周客氣道:“晚輩讀書,初時全憑興趣,無論是針頭線腦還是黃鐘大鋁,只要有趣有識,言之有物,都拿來翻閱。這是第一重境界,必需先培養讀書的興趣,無趣則不讀書。讀書是一時之事,興趣則是一世之事。憑着這份興趣,則廣泛涉獵前人典籍。

第二境界在於會悟,晉陶淵明曾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則欣然忘食。’這時體會的不是趣,也不是識,而是昧,是頓悟,是思想。期望通過讀書提升境界,達到更廣闊的天地。

第三境界則在於體察萬物,由天而人,由人而天,由已而他,推演規律。在第三重境界裡,能見自已,見天地,見衆生,這是一種的悲憫情懷。世間萬物,綜歸一處,源自同門,抓住了演變規律,則事半而功倍了。換個說法,第三重境界不再是讀有字之書,而是讀人,讀天地,讀社稷,讀萬物,讀無字之書。天地不言而有大美,四季不議而有明法,萬物不說而有成理,達到第三重境界,則世間萬物沒有不可以分析閱讀的!”

“好一個讀無字之書!”

於博士被驚得目瞪口呆,端着酒也無心再喝,被馬周說得心悅誠服。不得不說馬周這番話體察至明,達到了讀書的至高境界。就憑這份心胸,已把左祭酒提出的讀書三境界甩到星空外面去了。

左祭酒吃驚也非同小可,竟然把世界萬物的演變規律拿來閱讀,這纔是做學問的終極境界!此子將來必能穿紅掛紫,貴不可言。自已剛纔還暗示他,不要到郭明府面前告狀,實在是太小看他了!後生可畏,後生可畏,慚愧實在是慚愧啊!

馬周講完以後,有些不好意思,扭捏稱道:“這是晚輩無事的時候瞎想的,還不知道說得對不對。左祭酒你給點評下?”

“唔——可是不敢,我沒有能力點評這個!你所說的已經遠遠超出我的想像,我只有洗耳恭聽的份。哪還敢點評你的感悟?”左祭酒發自肺腑稱讚馬周,沉吟一會又問道:

“你爲何不去投奔瓦崗李密?世間流傳一個讖語:桃李子,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莫浪丶語,誰道許?據傳得楊氏天下者,是姓李之人。瓦崗李密在中原一帶做得風聲水起,憑你這份才幹,將來必定登堂入室啊!怎麼委屈在這小小的書館裡做助教呢?”

……

弱弱問一聲,有打賞的壕麼?咱的粉絲榜第一頁還不滿吶!

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6節 第一桶金第87節 人間妖孽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4節 靈異事件第9節 敵我不分第19節 強人所難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20節 原來如此第71節 敲竹槓第43節 讀天書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節 血火山村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44節 拼酒第38節 文人決鬥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7節 貓膩第71節 敲竹槓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66節 刺殺第46節 送子觀音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95節 別開生面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51節 避暑第165節 奪鏑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65節 奪鏑第171節 道德經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89節 歸位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2節 虎跳崖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61節 意外補償第43節 讀天書第98節 一波未平第73節 化敵爲友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72節 培養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31節 橫刀奪愛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2節 地包天第151節 避暑第70節 真真假假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77節 馬跳鍋第87節 人間妖孽第6節 借刀殺人第11節 竹林約會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28節 開門見紅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9節 歸位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6節 第一桶金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9節 敵我不分第50節 學霸第162節 刺探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
第126節 枯木盤根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6節 第一桶金第87節 人間妖孽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14節 靈異事件第9節 敵我不分第19節 強人所難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20節 原來如此第71節 敲竹槓第43節 讀天書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28節 開門見紅第1節 血火山村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44節 拼酒第38節 文人決鬥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7節 貓膩第71節 敲竹槓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66節 刺殺第46節 送子觀音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95節 別開生面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19節 皇宮鬧鬼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51節 避暑第165節 奪鏑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65節 奪鏑第171節 道德經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89節 歸位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2節 虎跳崖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61節 意外補償第43節 讀天書第98節 一波未平第73節 化敵爲友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72節 培養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14節 一樁奇案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31節 橫刀奪愛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82節 地包天第151節 避暑第70節 真真假假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77節 馬跳鍋第87節 人間妖孽第6節 借刀殺人第11節 竹林約會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28節 開門見紅第37節 鼠狼霸道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9節 歸位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6節 第一桶金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9節 敵我不分第50節 學霸第162節 刺探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