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節 高人

馬周做的第二把龍椅,被李世民指明擺放在兩儀殿,接受朝臣以及外邦使者參見,等隆重時刻專‘門’使用。

涉及到大唐在不同國家使者面前的顏面問題,馬周沒有按照皇帝寢宮立政殿那把大如‘牀’榻的龍椅設計,而根據朝堂的有限空間,設計出一個大小合適,高低恰當,顏‘色’鮮明,又凸顯出皇帝獨一無二,大氣豪邁的龍椅風格。

龍椅做得初具規模時,馬周讓長‘腿’和熊貓停止繼續打磨,到工部施工的場地上,把將作大匠閻立德請到家中,二人坐而長酌,闊談文史,不亦樂呼。

閻立德身材‘精’瘦,臉上顴骨頗高,但眼神非常厲害,常常瞟一眼,不論什麼人物、房屋、器具,甚至是憑空想像出來的人和物,都能用他的生‘花’妙筆描摹出來。而且,形神兼備,栩栩如生,使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酒席間,馬周向閻立德請教,自己爲皇帝做的龍椅,造型如何,請他幫忙品咂品咂,指點指點。

事先,閻立德並不知道馬周從李世民那裡得到這樣的任務,以爲馬周違反了儀禮,苦苦推辭,不敢進行評點。

馬周向他說明真像以後,閻立德才放了心,繞着龍椅轉了幾圈,不住的點頭表示滿意。看完以後,閻立德歉然地說:“既然馬舍人請在下品評,在下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不迴避任何‘毛’病,若是講得不得你的法眼,還請多多海涵。在下就是這樣的脾氣,一輩子也改不了。”

“哪能呢?!”馬周客氣地說:“得到將作大匠的指點。定然減少失誤。畢竟這是放在兩儀殿內,讓陛下接見衆臣御用。你我同爲陛下效力,都有不可推辭的責任,還請不吝指教。”

閻立德走到龍椅跟前,用手比劃着尺寸說:“根據現在的尺寸。放在兩儀殿正前方,不大不小非常合適。可是,馬舍人忽略一個重要的因素。這龍椅靠背不能太高,太高使陛下的身軀襯托得瘦小,在朝臣以及使者眼中,不夠雄偉。不夠大氣,無形中減輕了聖言的份量。”

“還有一點,龍椅是要讓人坐的,尤其是陛下這種身份尊貴的天下唯一的一個人來坐,就要突出身份。因此上,再把龍椅四條‘腿’增加三尺,使者和臣工們只有仰望的份,這就達到了目的。”

馬周聽得頻頻點頭讚許,心中又驚又喜,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閻立德果然識盡天下器材。所說都非常有道理!幸虧自己想到他,讓他悉心指點,直接擡到兩儀殿。被滿朝文武指責,有損陛下的威嚴,這自己罪責就大了。

“還有哪些不合適的地方?還請閻大匠多多指教啊!”馬周誠心地說。

“現在這把龍椅只是初具規模,不知道馬舍人準備給龍椅用什麼漆敷在表面?”閻立德問。

馬周想了想,說:“陛下當然合適用黃‘色’。”

“嗯——”閻立德點頭同意馬周的意見,然後又說:“黃‘色’有很多種。明黃‘色’、土黃‘色’、赭黃‘色’、火黃‘色’……但不知準備用哪種黃‘色’?”

“閻大匠的意思是?”這一次馬周沒有直說,試着導引閻立德主動說出來。

閻立德如進入癡‘迷’的創作的狀態。渾然忘掉四周的環境,繞着龍椅又走了圈。才恍然有所悟地說:“這龍椅若是放在寢宮,無論哪種顏‘色’都不算過份。若放在兩儀殿,則必需用赭黃‘色’。陛下的龍袍是明黃‘色’,龍椅的顏‘色’必定不能與龍袍一個顏‘色’,不然就顯得人椅一體,不能突出陛下的威儀。

“明黃‘色’和赭黃‘色’,雖然都屬於黃‘色’,但赭黃‘色’呈現紅‘色’烏‘色’,顯得更加端莊,更加穩妥,取大唐一統江山,皇權永固之意。《道德經》有言,上善若水。這水在池塘裡,表面是淺綠‘色’、青碧‘色’,水越深顏‘色’也就越重,便是取水的重重疊加,子子孫孫無窮盡的意思。”

這是顏‘色’的層次感啊!馬周在心裡不住的感嘆。自己讀書有非常深入的體會,有他人發現不了的決竅,對畫畫和顏‘色’所懂並不算深也不算多。聽閻立德講得頭頭是道,有理有據,把‘色’彩簡直講成一‘門’藝術!不由得佩服起閻立德來。

這閻立德在史冊中並不如他的弟弟閻立本聞名,不聞名的兄長已經這般厲害,讓人產生高山仰止的感覺,其弟弟又是何等的逆天?馬周便產生與其兄弟二人‘交’往之心。

馬周說:“工部將作少監閻立本與閻大匠是何關係?據聞,他的繪畫可是大唐一絕啊!”

閻立德恬然一笑,道:“閻立本是乃是家弟,他在繪畫方面的天份,遠遠超過我這爲兄長的。不過他醉心於人物繪畫,對這器具以及工程並不十分‘精’通。”

馬週一聽,來了‘精’神,‘激’動地說:“實不相瞞,在下自幼喪失雙親,現在追隨陛下身邊,見多識廣,大開眼界。可惜兩位老人家沒能看到這一天,使在下心裡非常遺憾。一直想請國手爲雙親畫像,懸掛在廳堂之上,日日睹之,聊解懷念之思,略進不孝之心。能請閻匠作幫忙從中牽線嗎?”

閻立德十分自豪回道:“這個嘛,比較方便。不過,需要等長安城溝渠工程完工以後,才能安下心仔細研畫。馬舍人的雙親畢竟已去世多年,需要依據馬舍人的印象,細細勾勒,反覆修改,才能畫出使你滿意的雙親畫像。但不知,馬舍人有這份耐心麼?”

馬周表示當然有,多長時間也等得起。然後,馬周又坦誠地說:“關於陛下下令工部挖掘排水溝渠的工程,閻將作想不想知道一些,在下的幾個建議?若是依據在下的建議,可以一勞而永逸,陛下一定大力提拔你擔任工部尚書。”

“哦?”閻立德十分感興趣。馬周任中書舍人,在陛下身邊經常書寫詔書,領略陛下的旨意比一般人更爲清晰深刻,聽一聽馬周的意見,興許有出人意料的奇詭計策來。Q

第19節 強人所難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23節 必有迴響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88節 石化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3節 對決第189節 歸位第76節 狗男女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45節 咄咄怪事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64節 爬升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6節 借刀殺人第11節 竹林約會第71節 敲竹槓第72節 掌櫃聽房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66節 刺殺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96節 短兵相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49節 陽謀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72節 培養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42節 護犢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28節 開門見紅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84節 誅心殺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43節 讀天書第19節 強人所難第74節 暗中調動第72節 掌櫃聽房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49節 陽謀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79節 吵架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6節 借刀殺人第31節 橫刀奪愛第21節 念念不忘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51節 避暑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83節 繫鈴人第77節 馬跳鍋第71節 敲竹槓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節 狗啃屎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46節 送子觀音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64節 武才人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25節 一種手段第99節 惡戰第50節 學霸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66節 刺殺
第19節 強人所難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23節 必有迴響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88節 石化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73節 對決第189節 歸位第76節 狗男女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45節 咄咄怪事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64節 爬升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45節 咄咄怪事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46節 送子觀音第105節 英雄落淚第6節 借刀殺人第11節 竹林約會第71節 敲竹槓第72節 掌櫃聽房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66節 刺殺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75節 虛僞的儒家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96節 短兵相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49節 陽謀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172節 培養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42節 護犢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28節 開門見紅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16節 馬踏飛燕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84節 誅心殺第4節 堂兄的陰謀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58節 啼笑皆非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43節 讀天書第19節 強人所難第74節 暗中調動第72節 掌櫃聽房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49節 陽謀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79節 吵架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6節 借刀殺人第31節 橫刀奪愛第21節 念念不忘第92節 佈下天羅網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51節 避暑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183節 繫鈴人第77節 馬跳鍋第71節 敲竹槓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0節 狗啃屎第106節 李代桃僵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49節 開發礦山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34節 滿載而歸第46節 送子觀音第98節 一波未平第164節 武才人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25節 一種手段第99節 惡戰第50節 學霸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66節 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