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節 一字之差

李白璧離開馬莊村後,第二天夜裡太守王薄被人刺死。博州郡沒了太守,茌平縣沒了縣令。唐高祖李淵提拔原地人做太守和縣令。

馬周辭去廣文館祭酒,在家專心經營交椅店。短短三年時間,一躍成爲博州郡首富。這個首富是隱形的,沒多少人知道,除了馬莊村村民。

這一天,博州市坊,馬周正閒坐無聊,忽然見到一隊府兵開過來,張貼告示說,博州郡改名爲博州,太守更名成刺史,新任刺史姓李名如意,是潭州刺史李義滿的侄子。

馬周找到一名府兵,打聽新任刺史的相貌如何。一問之下,與李白璧十分相似。馬周坐不住了。三年時間,不知李白璧怎麼運作的,逃脫行兇殺人的罪行不說,搖身一晃還做了刺史!

按二人的約定,離五年的期限還有兩年。眼見就要輸給李白璧了,怎麼辦?

雖說李白璧現在掌管政務,馬周影響一郡經濟,可馬周這個富豪是隱形的,外人並不知道,更談不上一言九鼎,舉足輕重。要想做大官,要想一言九鼎,必需到長安去。到了長安才知道官小,進了皇宮才知道錢少!

然後,馬周做了近似瘋狂的一個決定:散盡萬貫家資,給馬莊村所有村民新蓋豪華的房子。在馬周的帶領下,馬莊村的村民基本走出自足自滿的小農經濟,步上收入豐裕的商業化道路。新建的房屋一排排整齊如列,寬敞的大路鋪上石子,偏僻的小山村變成了交椅商業中心!

楊筱紫在馬大哈一直幫忙,她與馬周雖然情投意合,也沒住在一起。郭霄天和楊氏明白郭化元的種種非人行爲,也放棄向馬周尋仇,在馬莊村定居下來。老族長作媒,她與馬周訂了婚,只差拜堂成親了。

因有五年之約,馬周纔沒同意拜堂。馬周的想法是,要麼不娶,要麼一次娶倆。楊筱紫嫺慧可愛,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不忍放棄。

天下相對太平了,茌平的店鋪交給天官打理,博州的店鋪交給黃掌櫃打理。處理好一切後事,馬周離開馬莊,隻身一人趕赴長安,把萬丈美名遠遠拋在身後,任人添油加醋述說。

臨行前交待馬大哈等人,最多一年時間,一定把他們全部接到長安的豪華大宅去!

雖然帶了很多的錢上路,馬周十分低調,從不炫富比闊,沒引起任何歹徒的覬覦,因此平平安安抵達長安附近的新豐鎮。

一路走來,帶的錢幾乎花光光。馬周才華橫溢,又寫得一手好字,沒錢的時候,便在坊門口開一個小攤,給人寫婚喪嫁取的對聯,有時還到廣文館講幾天課,也混了一個肚圓,沒怎麼吃苦。

到新豐鎮找一家客棧住下後,手裡的錢所剩無幾了。馬周重操舊業,又到市坊幫人寫對聯,得到不少收入。心裡一高興,便讓客棧老闆搬來一罈陳年佳釀,一個人坐在那裡,獨飲獨酌。

那掌櫃也是酒中君子,關中漢子生性豪爽,一見馬周獨自喝酒,酒癮涌上來,笑稱:“小郎倌好大的酒量!我再送你一罈,你若是一個人喝完,兩壇酒錢全免了!”其實,他的意思是,你一個人喝沒意思,我陪你喝幾杯怎麼樣?但與馬周不熟悉,不敢冒然過來,才用激將法,讓馬周主動請他入座對飲。

馬周哪有聽不明白的,心中一時激盪,豪爽說道:“別說一罈,再加兩壇,馬某也能喝個底朝天。”

“哦?如此海量,實在少見。今日就讓本掌櫃大開眼界?”說着,他讓小二給馬周搬來滿滿的兩壇酒。

一罈酒約五斤,三壇酒十五斤。古代雖以十二兩爲一斤,三壇也超十斤重。就是三壇水,一口氣喝光,一般人也咽不下去。

馬週一個人卻喝得一乾二淨。

掌櫃的大驚失色:面前的小郎倌不是凡人!不是大將軍也是大詩人!不然,焉能如此海量?因此心生結交之情,每天與馬周坐而對飲,酒錢全算他自已的。

這天,客棧裡的客人突然激增,來人全着便裝,但從整齊的隊列看,似乎保護着一名重要的客人。此人一張國字臉,劍眉星目,英氣逼人。來到客棧巡視一圈,衆護衛趕忙低頭,不敢直視他的臉色。

正在與掌櫃暢飲的馬周心中一動,納悶道:這張臉好生熟悉!在哪裡似乎見過!一時便留意多看了兩眼。

那人發現馬周後,不動聲色走過來,在坐榻上坐下,客氣地問道:“兩位好高的雅興,來來來,讓枼某人陪你們喝幾杯如何啊?”

姓枼?馬周在心裡揣摩道:眼前此人是不是李世民?以前在歷史書曾見過年輕的大唐皇帝,就是這副尊容。一張嘴卻說姓枼!這枼字拆開不就是李世民的前半部?馬周客氣一笑,不經意的問道:

“敢問客管以何爲營生?”

“哪敢稱營生,混口飯而已。葉某江南人氏,以經營絲綢爲業。聽說長安笑納八方來客,到這裡走一遭,想試試深淺。一見二位雅緻頗高,便想見識一下關中漢子的豪邁作風。”葉姓客人仍然十分客氣。

客棧老闆也生意人,見到同行自然高興,讓小二又搬一罈酒,給葉姓客人滿上。

葉姓客人喝了一杯後,把酒杯放下,讚道:“好酒!也只有關中才有這樣的烈酒!——聽口音,這位小郎倌似乎不是關中人氏啊!”

馬周端着酒正準備喝,一聽這句話“噗”一地聲把酒全噴到地上:尼瑪會不會說話啊!聽口音不是本地人,這可是放屁的委婉說法啊!夸人呢還是損人呢?不管你是不是李世民,馬周也要教訓教訓你!

“馬某確實不是關中人氏,乃從山東遠道而來。一路之上見識諸多異土風情,對這華夏文化略通一二。據馬某推測,這位客管姓‘枼’,把這字拆開的話,就是‘世’和‘木’兩個字。閣下難道就是貴爲秦王的李世民不成?”

那葉姓客人臉色微變,哈哈一笑,說道:“還以爲馬大郎也是生意人,原來是個算命測字的。不過你測得還不算準,和袁天罡天師比,還差着一大截。實話告訴你,葉某確實姓‘葉’,並不姓‘李’。況且,你就算測準了,這‘李世’二字後面難非得是‘民’字麼?大將軍李世績不也姓李,名字中也帶一個世麼?”

……

因爲收藏不理想,本書從現在開始,把所有情節壓縮,大概六十萬字完本。壓縮以後只講最重要的內容。情節更爽了,人物更出彩了,也讓大家在短時間內領略歷史的真像。

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84節 誅心殺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161節 佈局第94節 風滿樓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8節 高人第63節 誰告秘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6節 第一桶金第81節 疑無路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8節 兩隻活寶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57節 告御狀第37節 鼠狼霸道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84節 誅心殺第39節 一敗塗地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52節 大明宮第7節 貓膩第189節 歸位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44節 考較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77節 減法第78節 倒貼第66節 交椅之變第32節 投送懷抱第39節 一敗塗地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63節 誰告秘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7節 出氣筒第32節 投送懷抱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21節 念念不忘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167開藥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0節 狗啃屎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7節 貓膩第183節 繫鈴人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72節 培養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63節 誰告秘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45節 咄咄怪事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83節 繫鈴人第76節 狗男女第78節 倒貼第148節 高人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62節 刺探第167開藥第63節 誰告秘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25節 一種手段第71節 敲竹槓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94節 風滿樓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44節 拼酒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35節 與人分享
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84節 誅心殺第123節 解甲歸田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84節 誅心殺第161節 佈局第94節 風滿樓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8節 高人第63節 誰告秘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16節 第一桶金第81節 疑無路第29節 一次邂逅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8節 兩隻活寶第70節 真真假假第13節 原來是她第157節 告御狀第37節 鼠狼霸道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84節 誅心殺第39節 一敗塗地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52節 大明宮第7節 貓膩第189節 歸位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44節 考較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77節 減法第78節 倒貼第66節 交椅之變第32節 投送懷抱第39節 一敗塗地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63節 誰告秘第56節 誰下的手第17節 出氣筒第32節 投送懷抱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21節 念念不忘第36節 冰火兩重天第167開藥第47節 雙料忽悠第15節 約法三章第10節 狗啃屎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7節 貓膩第183節 繫鈴人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72節 培養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63節 誰告秘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45節 咄咄怪事第52節 搭戲臺賣線頭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83節 繫鈴人第76節 狗男女第78節 倒貼第148節 高人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62節 刺探第167開藥第63節 誰告秘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25節 一種手段第71節 敲竹槓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35節 與人分享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97節 火爆混戰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94節 風滿樓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44節 拼酒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24節 一雙繡花鞋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35節 與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