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避暑

馬周正精心地安排着長遠計劃的步驟,一場出人意料的突發事件,打亂了這個計劃:淮安王李神通突然駕鶴西去。

消息傳開,前去弔孝的人來往不絕。馬周聽說他去世的消息時,心裡非常惋惜。雖然淮安王的戰績一塌糊塗,像一隻紙老虎只能嚇唬人。畢竟在初唐時期,李家的勢力還處於弱小之中,多一個人幫着吆喝,也能壯大聲勢,功勞還是有的。

與李世民接觸一段時間,馬周發覺他暗中查過自己的身世,與淮安王李神通在博州接觸的事,可能也被調查清清楚楚。舊觀朝以來,李神通不問政事一心尋仙問道,馬周忙於政事很少去淮安王府當面拜請,於情於理有些說不過去。

他生前的事不管如何,現在人去樓空,又是大唐的李姓王爺,去弔孝的人數不勝數,馬周覺得自己必需去,不然肯定被人說三道四。

精心準備一份豐厚的禮品,馬周誰也沒帶,獨身一人來到淮安王府上。王府內搭着寬大的靈棚,紅氈從府門口直鋪到靈堂前,兩側擺滿各級朝臣送來的輓聯,大多數都是“榮登仙境”“脫離苦海”“身滅人存”之類的悼辭。

走到禮品登記處,馬周把禮品交給王府的人,寫下自己的名字。

那人看到馬周的名字,臉色微變,恭敬地起身說道:“馬中書請這邊來……”

馬周不知他何意,也只好隨他一起離開靈棚,來到一處單獨的會客室。

會客室內空無一人,那人讓馬周稍候。然後快步離開。過了半柱香的時間,一名披麻戴孝的三十餘歲中年男人,手裡捧着一個小木盒,步履沉重走進會客廳。見到馬周,出於禮節。那人行了一禮,然後悲慼問道:“閣下是馬中書馬周馬賓正?”

馬周知道,眼前的中年男人一定是李神通的大兒子,現在是膠東王的李道彥。憑着宗親封王的李道彥,本不用向自己這名從四品下的官員行禮,因爲馬周與李神通關係不錯。是李道彥的長輩,又到府上吊喪的原因,纔不得不施了一禮。

馬周趕忙還禮,勸他保重身體,不要過度傷悲。淮安王如今登臨仙界。也是他生前所願。

膠東王李道彥打開小木盒,從盒裡取出紅綢包裹的一束東西,解開紅綢綾,原是年代久遠的竹簡書。李道彥說:“父王生前交待,若哪天見到你,把這本竹簡當面送給馬中書。本王任地方官,一直沒有機會遇到馬中書。藉此機會,了卻家父一個心願。”

在大唐建國之時。李道彥不像他的父親一樣,是個屢戰屢敗的王爺,也是有一定的功勞的。李世民登基以後。曾任相州等幾個地方的刺史和都督。確實不常在長安盤桓久住。可是李神通一直呆在長安,爲何生前不把這本書親自交給自己,而是要他的兒子代轉?

從李道彥手裡接過那本書,馬周瞟了一眼,見上面用小篆寫着《道德經》三個大字,當時不以爲然。這本書自己倒背如流,有何重要的作用?礙於情願。仍然再三感謝王爺贈書留懷念。

李道彥說:“外面廳堂客人來往如織,本王不能在這裡久呆。而冷落那些爲家父弔孝的人,還請馬中書原諒。”

馬周把書簡收好,客氣地說:“僕也正要前去悼言。”

二人一起離開單獨的會客室,來到靈堂前。

按照禮節,馬周悼言一番,然後,退到一邊,揣着那本竹簡書,心裡七上八下。淮安王李神通臨死前送自己一本書有何深意?很想當場打開仔細看一看,可是廳前官員來往不絕,人多眼雜,十分不便。

喪禮好不容易告一段落,吃過午飯,藉口還有要事,馬周離開淮安王府。回到自己的府上,馬周走進書房,迫不及待打開那本小篆《道德經》。

這本竹簡書內文是工工整整的漢隸體,從模糊不清的字體上分析,大概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書的內容是,張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對《道德經》的詳細註解,其中不泛方士修真,煉符煉丹的方法。

但是,後來東漢末年,被曹操等人派兵鎮壓,張角投降東漢朝廷,教義卻在民間繼續流傳。這本書就是“五陵道派”祖師傳來的經典。不知李神通從哪裡得到的這本書,視爲珍寶,不輕易讓人知道。

大概這裡面藏有極爲重要的消息?馬周猜測着翻開幾頁,但見上面寫着:道家無爲,又曰無不爲。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爲本,以因循爲用。無成勢,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爲物先,不爲物後,故能爲萬物主。

看情況確實是修道之術語,李神通留這書給自己,難道要自己與他一樣修仙行道?

現在自己被陛下重用,官職節節攀升,怎麼能在這時候去遁世修道?馬周就把那本書放在一邊,過了很久都沒有管它。

這天早朝時,李世民下旨,要馬周隨他一起出長安,到九成宮避暑。隨行的人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位就是太上皇李淵。

隋文帝太極宮修建的時候,處在一片窪地之中。夏季的太極宮又熱又溼,宮內不宜居住。每年夏天,李世民都要離宮避暑。本來是一件極爲常見的事情,因爲李淵不願意同去,讓李世民的心情整個夏天都悶悶不樂。

如今的大唐天下,在李世民勵精圖治下漸趨平穩,李世民的名聲越來越響亮。因了玄武門之變的不光彩影響,李世民在親情這一方面非常愧疚,對太上皇李淵非常孝順,想以此引消彌民間對他的種種不利的傳言。

可是,李淵卻與李世民的想法並不一致,因爲據傳,隋文帝楊堅就是在九成宮被兒子楊廣害死的。玄武門之變以後,李淵與李世民形同陌路。現在李世民要李淵與他一起到九成宮避暑,李淵自然就想起了前朝的事,所以纔沒有同去。

馬周看李世民悶悶不樂,便找個機會勸他:“太上皇既然不願意隨陛下出城避暑,陛下何不在長安北邊,再建一座宮殿,專門用來給太上皇避暑用?工程一旦啓動,必然徵發大量百姓參與其中,這樣以來,天下百姓都知道陛下事親至孝的名聲了。”()

...??

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79節 吵架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48節 高人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73節 對決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22節 刺探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59節 天機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51節 避暑第2節 虎跳崖第173節 對決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7節 出氣筒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94節 風滿樓第153節 祛疾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9節 強人所難第49節 陽謀第58節 啼笑皆非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84節 誅心殺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74節 暗中調動第63節 誰告秘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48節 高人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29節 一次邂逅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50節 學霸第173節 對決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58節 啼笑皆非第6節 借刀殺人第166節 刺殺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51節 避暑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42節 護犢子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3節 真相第94節 風滿樓第183節 繫鈴人第159節 天機第29節 一次邂逅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節 出氣筒第94節 風滿樓第189節 歸位第9節 敵我不分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
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58節 道士攔路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79節 吵架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48節 高人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187節 深藏功與名第173節 對決第150節 竹躺椅的象徵第73節 化敵爲友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22節 刺探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59節 天機第59節 眼都紅了第151節 避暑第2節 虎跳崖第173節 對決第133節 險鬥兇僧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61節 意外補償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25節 一種手段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7節 出氣筒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94節 風滿樓第153節 祛疾第35節 一吻定乾坤第19節 強人所難第49節 陽謀第58節 啼笑皆非第41節 純屬意外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第184節 誅心殺第139節 奉旨完婚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74節 暗中調動第63節 誰告秘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148節 高人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29節 一次邂逅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50節 學霸第173節 對決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58節 啼笑皆非第6節 借刀殺人第166節 刺殺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03節 恍惚如夢第151節 避暑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08節 一鳴驚人第142節 護犢子第112節 縮頭烏龜第180節 龐然大物第3節 真相第94節 風滿樓第183節 繫鈴人第159節 天機第29節 一次邂逅第40節 痛打落水狗第127節 身處漩渦第39節 一敗塗地第17節 出氣筒第94節 風滿樓第189節 歸位第9節 敵我不分第182節 萬萬沒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