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

親信拱手,便去安排軍事事宜。姜野力從城樓上探出蒼白的臉,大聲道:“爲主守土,義不容辭。如今我西和一仗未打,怎可輕言投降!可敢與我打鬥一番嗎?”

骨思朵回首看看高嶽。高嶽點點頭,骨思朵便回首大笑道:“我就怕你不敢出來。”姜野力也不再答話,片刻後,西和南城門緩緩打開,姜野力拎着大刀便衝了出來,身後一千士卒,應是被鼓足了士氣,也皆是手執利刃,洶洶而出。

姜野力是步將。不單是他,氐族軍隊,初期的時候,大部分都是步兵,連將領都很少有騎馬的。因爲羌氐之地多山,其人翻騰跳蕩于山林之間,皆是奔跑迅捷,勇武精悍,戰馬對於這些翻山如履平地的氐人而言,簡直是有些多餘。

高嶽久經戰陣,一望便知,這些兵都真是些勁敵。其實方纔幾百楊萬夫時,他麾下的士卒,也是精銳,但是將熊熊一窩,楊萬夫臨敵惶懼,不戰便降,極大的打擊了軍心士氣,故而高嶽才能迅速得手。

像此時這樣,雙方擺開陣勢,光明正大的來攻鬥以決勝負,隴西軍雖然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勇士,奈何實戰經驗稀少,對敵起來恐有波折。但若是敗了,西和城必定士氣大漲,守城、出戰都將信心百倍,而己方定會鬥志低落,屆時征伐武都一事,不敗也得敗了。

既然如此,唯今之計,兵不利便言將勇。應迅速擊敗敵軍主將,在武力上深深的震懾他,從而進一步打擊敵軍的士氣,動搖他們的信心,方能達到不戰而降的目的。

氐兵越來越近,何成便使弓手射箭,抵住陣腳。對方紛紛亂亂的呼號叫罵,便止住腳步,兩軍相距百步,對峙起來。

姜野力瞋目叫道:“爲何總是射箭,可敢來真刀真*槍的打一次嗎?”

高嶽制止了諸將,高坐馬上越衆而出,昂揚道:“爾等散兵遊勇,哪裡是我隴西精兵的對手!若不是真刀真*槍,你土山之軍,怎會被我打的潰不成軍,”他故意望了望了捆縛如糉子般的楊萬夫,又大聲道,“連主將都束手被擒?”

“你!……”

一提到楊萬夫,姜野力便有些氣沮。就好像脈都被人捏在手裡,自然便有些顧忌。他想了想,也有些急智,抗辯道:“楊小將軍本來只是客軍,並不負責廝殺。況且他身份尊貴,不像我這種只會舞刀弄槍的粗漢,對面可有敵將敢與我鬥?”

骨思朵塞外胡人,生性好鬥。此時手中的大刀早就飢渴難耐。聞聽姜野力挑戰,哪裡還忍得住,跳腳高叫道:“來來,爺爺來好好稱量稱量你!”

姜野力大怒,上前兩步,便叫敵將速速過來受死。卻見隴西軍中,方纔騎馬的將軍攬轡而出,不疾不徐的走了出來。

姜野力此刻滿眼都是骨思朵。他瞟了一眼敵將便嚷道:“你這俊俏的

後生,哪裡是我對手,便叫剛纔那個出言不遜的肥漢出來!”骨思朵身高不過常人,卻頗爲肥碩,故而姜野力蔑稱他爲肥漢。

姜野力粗鄙言語出口,只道骨思朵定會大怒衝出,來與自己拼個死活。可是卻見他臉上浮現出一股古怪的笑容,竟似帶了些嘲弄似的,再仔細看看,除了走過來的這個年輕英俊的敵將,對方一衆將卒,都帶了些這怪怪的笑容。

那馬上騎將,突然縱馬斜斜的奔出五丈之外,然後陡然調轉馬頭,俯身急速衝過來。姜野力連忙招呼軍卒,刀槍並舉,正自緊張時候,那馬已衝到眼前,騎將猛一勒住,那馬竟人立而起,奮鬃長嘶之間,衆人忙擡頭看時,騎將已輕巧巧、穩當當的縱落在地,引來隴西軍上下一陣狂呼喝彩。

此人好靈巧迅捷的身手。姜野力心中既驚且疑。他對那年輕敵將喝道:“你卻叫個什麼名字?執意要來送死。”

那敵將不答,卻將腰間跨刀倉啷拔出,刷的一下指向了身後不遠處迎風飄揚的將旗。

鷹、揚、將、軍、高!

姜野力大驚失色,一時竟自張皇失措。高嶽之名,他也有所聞,據說不到一年便暫露頭角,控有隴西一郡之地,是漢人中新近迅速崛起的一方勢力。只是萬萬沒有想到,這隴西之主,卻是如此年輕,甚至還有些俊秀,和他想象中四十餘歲粗莽濃須形象,相差甚遠。

見姜野力頗有些瞋目結舌,高嶽傲然冷笑,道:“我舍馬棄槍,便與你步戰一場,定讓你曉得我漢家兒郎的手段,也讓你輸的心服口服。”

姜野力收攏精神,再不答話,咬牙舉刀便砍來。高嶽毫無懼色,不慌不忙使刀來迎。羌氐之人的刀法,講究的是快速靈巧,與那中原抑或北疆胡人又有所不同,走的不是大開大合、剛猛無匹的路子。姜野力也算是楊茂搜麾下有數的使刀高手,他抖擻精神,全力施展開,刀法卻是靈巧機變快如閃電,那刀光彷彿只在身邊籠罩,冷不丁卻砍出來刁鑽毒辣的一刀,防不勝防。

高嶽心中稱奇。便也隨機應變,以快打快,霎時,兩團凜冽光影撞在一處,卻好似點點星芒從天落下,兩把刀交接撞擊時,鏘鏘金聲大作,凌厲殺氣卷着呼嘯風聲直衝雲霄,彷彿旁人稍微靠近一些,就會被那鋒利勁風,刮的皮開肉綻。

兩邊的軍卒,同已看得癡呆,皆是鴉雀無聲。骨思朵心中凜然,自忖若是捉對廝殺,縱然自己膂力過人,怕是多半也戰不過這個樣貌平凡的氐人。但看他身手如此了得,卻仍然被高嶽壓制住,自家主公的高超武技,實在是驚爲天人。

寒風肅殺,呼嘯着捲起枯葉,擦過沉默無言的厚重城牆,慢慢將人的心吹得冰冷。姜野力自幼學習刀術,長成後武技過人,是氐人中很有些名氣的高手,楊茂搜看重他的武名,又得了次子楊堅

頭的推薦,便特意任命他爲武都最北疆的城主,希望以他過人武功,來阻擋住漢人南侵的腳步。

但是姜野力的性格,很是刻板內向,遇事又容易自擾般焦急躁怒。單純以刀法切磋比武,他尚能心態平穩;若是打鬥之時,摻雜着守土之責、卻敵重任等等,便是沉重的包袱,讓他患得患失,情緒波動起來。嚴格地說,這不是一個合適的能獨當一面的主將人選。

此刻姜野力戰不到四十合,已是有些不支,他心中焦急,不由叫起苦來。高嶽敏銳的捕捉到對手的情緒變化,便鼓足精神,手中戰刀舞的愈發快捷凌厲,姜野力左支右絀了三五合,再也支撐不住,嘶聲大叫道:“都給我上!”

一衆氐兵如夢初醒,愣愣片刻便大呼涌上。城下也射下箭來。這邊,隴西軍早在何成一聲將軍無敵的高叫和骨思朵攘臂怒吼下,挺起戈矛,亦是齊齊呼號奮勇向前。

姜野力的戰敗,無形中動搖了氐兵的士氣。此消彼漲,隴西軍這邊,被高嶽無敵的神話,刺激的血脈賁張,每個人都不自覺把自己代入成了高嶽,只想一衝而前,狠狠擊潰任何敢於阻攔的對手。

兩軍在城下一陣混戰,隴西軍勢頭兇猛,姜野力便忙不迭收軍回城。出戰吃了虧,他此刻竟覺得有些難以支撐下去,只想楊茂搜儘快派來援軍,解救這困難的局面。姜野力甚至在心中暗自想好,等援軍前來,趕跑了這驍勇無比的漢軍後,自己便辭了軍職解甲歸田,從此不再理這等煩憂之事。

見氐人一股腦的退守城中,高嶽便下令將城四面圍住,集重兵於南城下。

中軍大帳中,骨思朵甲冑未去,忍不住道:“將軍,我看敵軍失落的很,爲何不一鼓作氣,將西和城攻下?咱們帶有廂軍,攻城梯半天時間就能組裝起來,咱老骨願意第一個登上城樓,爲將軍拿下西和!”

不少隊主聞言,都摩拳擦掌,圍攏過來,紛紛主動請戰。

高嶽端坐正中,昂然四顧道:“諸君士氣高昂,忠勇敢戰,我很是高興。但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兵家不二法則。西和城早晚在我手中,我如今圍而不打,原因有兩點。”

“一則,西和城若是無糧卻有士氣,那麼至少能撐上三個月,那樣時不我待,我則必須要選擇強攻。現在他城中無糧,又且新敗,上下惶惶,人心不穩。不要看他城牆高聳,實際上這已是一座危城。少則半月,多則二十天,城中必然會有變動,我又何必浪費兵力去攻?諸君先且拭目以待。”

“二則,西和現在是一塊肉。狼捨不得丟棄這塊家門口的肉,必然回來搶奪,卻被猛虎以逸待勞,兜頭迎擊,結果肉沒搶到,自己卻還被老虎咬死了。”見有些人撲棱着迷惑的眼睛,高嶽笑道:“如今,下辯便是狼,咱們便是那老虎。”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統一回復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
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統一回復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四百二十一章 奔走串聯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上架感言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三十章 陌生堂弟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