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

數日後。

人說世事難料,上一刻還是開開心心的,下一刻就可能有什麼事的發生,讓人轉喜爲怒。此刻,高嶽正自端坐在大堂上,身體前傾,雙臂下意識的用力撐在案几上,目光凜凜的細細觀瞧案几上一張薄紙,他劍眉挑起,面色也明顯愈發陰冷下來。

“既如此,這件事情應該是確有發生了。”

大堂之內,一共兩人。高嶽擡起頭,淡淡的向面前另一人發問道,那人正是內衙都指揮使馮亮。聽聞高嶽的聲調,雖然沒有大發雷霆,但已然是壓抑着怒氣,馮亮提起精神趕忙應答。

“大哥,李豹酒後聚賭,雖然是在他自己的府衙裡,不甚公開,但因輸贏賭資數目問題,借酒毆打參賭士卒葛老栓,造成葛老栓有所受傷。這件事,乃是我內衙密探偶然知曉,後來見士卒間頗有怨言,影響有些惡劣,才細細調查了事件經過後,跟我彙報的,確屬無誤。”

“砰!”

高嶽一拳擂在了案几上,巨大的聲響將馮亮嚇了一跳。卻見高嶽轉過身來,面色鐵青怒道:“我調他往臨洮去做主將,讓他獨當一面,也算是煞費苦心有意栽培於他。可他是怎麼回報我的!”

“此前和孫隆一同修繕城池的時候,李豹還算用了點心。結果沒過多久,又逐漸懈怠了起來。此人本性難掩,歷來眼高手低,本事沒有多少,脾氣倒不小,且還生性跋扈刻薄,好像誰都不放在眼中一般,與李虎真乃是截然不同。”高嶽怒氣上涌,難以抑制,在堂內揹着手來回急速踱步,靴子在地上踏的擦擦作響。馮亮肅立在旁,面色儼然,無言地望着。

“我因顧及李虎之面,有所隱忍,此番又竟然敗我軍紀,壞我名聲,哪裡還好再任由他如此非爲!去!將他立即召回來,待我親手處置!”

馮亮上前一把抱住了高嶽的臂膀,慌忙出聲打斷了高嶽的連連怒吼,“大哥,大哥!你先冷靜一下!”

費了好大勁,纔將高嶽連勸帶拉的按坐在椅上,馮亮轉頭沏了一盞茶水,遞了過來:“大哥先消消氣,聽我說兩句。乍聞李豹在臨洮這般胡搞,我也很是生氣。雖然我與李家兄弟自小便耍在一處,但眼下從公道上來講,李虎對大哥一直忠心不貳,恭謹有加,在首陽也乾的有聲有色,如今已是我隴西軍的重要人物。大哥常誇讚說他時有進步,平日裡也很是倚重他。如果驟然殺傷了他的親弟兄,他會如何自處,上下人等又會如何看他?”

李虎從一個粗莽的山間獵戶子弟,逐步成長爲隴西軍重要將領,除了高嶽在各方面的悉心指教和刻意栽培外,他自己也確實毫不浮誇,肯用心,肯鑽研。平日裡爲人處事,也很有些沉穩厚道之感,在首陽與曹莫二人,一文一武相處得當,使高嶽很是欣慰。

奈何李豹相比乃兄,很有些不堪。一念及此,高嶽禁不住頭痛,依他的脾氣,真要將李豹立時招至面前,不說當即處死,也要重打三

百鞭。但世間畢竟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公平,想到李虎的勤懇和忠誠,高嶽又有些爲難起來。

見高嶽面色稍動,不再暴跳,馮亮曉得多少有些說動了他,於是又道:“大哥,說句私心話,上回你親手殺了龔福,眼下若是又要處置李豹,咱們白嶺村的父老鄉親和子弟,會不會從此就害怕了你?再說,舅舅又如何在村裡呆下去!大哥,李虎方纔娶了親,還算大喜之日,總不好讓他家樂極生悲呀,再說李豹與龔福不同,並沒有犯下什麼嚴重罪責,你是不是就饒過李豹這一回?”

高嶽默然良久,嘆了一聲:“我一再要求軍紀,卻也有難以處置的時候,可笑可嘆。罷了!你說的也有道理,便就饒他一次,但臨洮城主將就先暫時不要做了,革去校尉職銜,降爲都尉,也不要來見我了,叫他去首陽,跟在李虎後面多學學,看看兄長是怎麼做人做事的。記着!告訴他一聲,若是日後再有如此,便莫怪我翻臉無情了。”

過了幾日,李豹接到了高嶽嚴詞斥責的申令,只好悻悻然離開臨洮,心事複雜的去了首陽。由於事先並未得到消息,李豹的不告而來,倒把李虎嚇了一跳,待問明瞭事情的緣由後,李虎也對李豹氣憤不已,不住的埋怨兄弟太不懂事。思來想去,終究是一母同胞,不好不管,李虎還專門寫了封信給高嶽,再三求情賠罪,高嶽回信好言撫慰李虎,卻對李豹卻隻字未提。

且說袁老三,世代居住在首陽縣轄下的花溝村,如今雖然年歲大了,身體倒還很是硬朗,自家剛從官府手中分得的十畝田地,他並不打算請人幫忙,盤算和兩個兒子一起,也能從頭到尾先鬆鬆土。這會,他正坐在田壟間休息,望着遠近春耕一派熱乎景象,心中感慨這是不是在做夢。

花溝村是個大村落,人口最多時,有一百二十來戶人,端的是熱鬧無比,能比得上一個小鎮子。但自從前些年朝廷內亂迭起,又加上樹機能等胡人作亂,各地烽火連天,兵禍不止,多少城郭都淪爲廢墟,多少人民都死於非命。

兵來匪去,花溝村也無法承受,於是一茬茬的村民,偕老帶幼出村逃難而去。袁老三眼睜睜望着一戶戶的鄉親慢慢離開了他的視線,也見證了花溝村迅速衰落凋零下來。袁老三眷戀故土,不願離去,堅定的表示,就算死也要死在家中,死在村子裡。他的老伴早逝,兩個兒子倒很是孝順,願意陪他留守村中。但到了半年前,村裡只剩下老弱不足三十戶了,袁老三心灰意冷,時常感覺他自己和花溝村一樣,都已經活不長久了。

正在一意等死的時候,聽說縣裡來了個曹縣令,很快頒下法令,招攬來流民,重新分劃無主土地,由官府分發農具,根據具體情況,按不同比例借貸出種子,並派來掾吏幫襯指導,全力扶持和鼓勵農業生產的恢復發展,並解說按不同比例繳納賦稅和承擔兵役的稅法。據說還明文約定,各家耕田過得十至十五年之後,便歸其所有,使百姓成爲自耕

農後,便轉變爲官府編戶。

於是村裡南來北往口音各異的人家,漸漸多了起來,甚至連從前逃出村中的熟面孔,也逐漸回來了不少。不論新人舊人,袁老三都發自肺腑的笑臉相迎,他是真心不願意生於此葬於此的故鄉,就此衰敗消亡。現在村中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田間地頭的人也越來越多,袁老三看在眼裡,似乎覺得自己都年輕了好幾歲。

此刻,他的目光並未停留在仍在勞作的兩個兒子身上,而是看着遠處一個老農。如今村中居民,不說全都熟識,最起碼也能認出來大半,這老農卻從未見過,實在面生得緊。只見他一大把亂蓬蓬的鬍鬚,穿着粗布衫,卷着褲卷,低下身子抓起把土,用手搓了搓放在鼻子下嗅着,接着又走到這邊看看,晃到那邊瞧瞧,還不斷和人問問說說。

不一會,那老農便邁開步子朝這邊走來。袁老三見他在土石凹凸的田道上步履如飛,不禁點點頭,想到這老農的一雙腳掌,怕是和他一樣,也已磨成了一雙鐵板了。

“老哥,身子骨還穩健哪?”

人還未至,一把宏亮熱情的招呼聲已傳過來,袁老三忙站起身來,“老兄弟,你的腰桿子也直挺的很嘛。”那老農已走到近前來,兩人一樣渾身沾滿了黃泥點子,不由相視大笑。

袁老三見那老農,黧黑的臉上,歲月辛勞犁出的道道皺紋,就像深深的溝壑一般,正要問他是哪個村的,那老農已一屁股坐在了田壟上,將硌人的土坷垃麻利地扒散開,笑着示意袁老三挨在身邊也坐下。

“老哥今年多大歲數啊?”

“五十二了。”

“喔喲,比我足足大了七歲,喚你一聲老哥,實在不虧。老哥,縣裡分發的農具借給的種子可收到了?今年都種的啥?”

老農一拍大腿,笑呵呵的,精氣神十足。

“種的麥子。好東西啊,一年兩熟,回頭交了稅賦,家中還能存些餘糧。”袁老三指了指兩個兒子,笑道:“我這兩小子也算勤勞肯幹,再加上年前冷天這土翻得好,農時把握的也好,還有我這把老手,今年的收成應該是沒有問題。”說到這個,袁老三自信滿滿,把瘦筋筋的胸膛拍的撲撲作響,老農頻頻點頭,又是一陣善意的笑。

“如今這世道,難得還能遇見能爲咱們着想的好官府啊。”袁老三感慨道,“我在這住了大半輩子,以爲等不到我閉眼,村裡也就沒了。哪成想縣裡來了好官,有這般好心,大家都說那曹縣令妙手回春,將咱們大小村落都給治活了。”

老農哈哈一笑,“依我說,咱們隴西郡,自從來了高太守做主之後,那真是越來越興旺。最起碼,老百姓再不會無家可歸,再不會飢寒交迫。其實這道理也簡單,老百姓都跑光了,還要你這光桿司令的官府有何用?老哥說那曹縣令妙手回春,其實他不過是一味藥罷了,真正的良醫,是郡裡的高太守纔對。”

(本章完)

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
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二十七章 志願終成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九章 氐王盛情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四十章 議定奇襲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四百零六章 功虧一簣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三百二十四章 駐兵陳留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