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

一路無話。午時後,遠遠的便望見首陽縣的輪廓。高嶽放緩馬速,不多時到的城門前,馬兒已是踱步小跑了。

守門之人,卻又是高嶽初次進城時那兩個守卒。二人後來也曾聽聞,當初被爲難敲詐之人,竟然在軍中做了司馬,心中惴怕不已。但二人隸屬郅平麾下管轄,並不駐紮在兵營,和高嶽在城中也再沒有什麼接觸,於是便慢慢放下了心。

怎料今日守門,又和高嶽當面撞見。見高嶽下了馬,牽着繮繩大步走來,二人躲都沒地方再躲,只好忍着心中驚懼,硬着頭皮上前施禮道:“見過高司馬。”

“哦?是你二人。”

高嶽本來也沒有在意,待走的近些,打眼一看,便想了起來。

“高,高司馬。上次我二人不曉得好歹,冒犯了高司馬,實在是瞎了狗眼。”當初那個穿灰褂的,哭喪着臉,把腰躬的多深。

另一個曾披件薄坎肩的,慌忙接口道:“是是是。我二人後悔不已,早欲跟高司馬當面謝罪,一直沒有機會見着高司馬大駕。那錢,我二人待存起了,定要還給高司馬,只是萬望恕罪則個。”

高嶽卻未動怒,只淡淡道:“過去的事,就算了。我並未放在心中,也沒有刻意記恨你二人,不必再忐忑。”

二人怔住,擔驚受怕了不少時日,沒想到對方這樣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一時都有些不敢相信。

高嶽見二人傻愣愣的,不由失笑一聲,道:“我知你等,當兵窮苦,自己要填飽肚子不說,家中可能還有一門老小要養活。沒有法子,才做這憑門勒索的腌臢事。日後若是實在有困難,便找與我說,我一定會盡力幫助,但萬萬不可再像從前那般,可知道嗎。”

二人聞言,一下子擡起來頭,直勾勾的望着高嶽。半晌,那灰褂守卒才顫着聲道:“高司馬這樣大度,咱二人簡直要愧死。便是賣身爲奴,也要把當初昧了的錢,還給高司馬。”

“不用了。”高嶽擺擺手,“但有一點。這來來往往之人,大多是窮苦樸實的老百姓。都是討口飯吃,朝不保夕,便如你我家人一般,怎麼忍心再去勒索刁難,苛刻對待。我說的話,你們記在心裡就成。”

言畢,他示意目瞪口呆的二人,仔細站好崗位,自己一拉繮繩,便牽着馬,進了縣城。

沒走得幾步,撞見一人,卻是車鹿回。車鹿回手足無措,面色劇變,他眼睛

在高嶽臉上略掃一掃,乾笑一聲,試探道:“高司馬!探親回來了?你出城的時候是步行,這馬,是從哪裡的?”

高嶽也笑一聲,聽起來冷冰冰的。言道:“勞你掛念。半路之上,有那不長眼的馬匪,意欲謀財害命。本人盡數殺散了,還反手搶來一匹好馬,倒是一筆好買賣。”

“什麼!四十人都不是你的對手?”車鹿回失聲叫道。

“莫說四十人,本司馬全力以赴之時,再翻一倍,也奈何不到我。想要害我,哼,要先付出代價。”高嶽上前一步,目光灼人,車鹿回直咽吐沫,後退了兩步,他通體冒汗,很是驚懼戒備。

高嶽忽而又悠然道:“對了。車隊主是怎麼知道馬匪有四十人?莫非是曾身臨其境或者涉事其中?”

“高司馬說笑,說笑了。我是猜的,碰巧而已。依着高司馬的身手,四五十人都不在話下。那個,我還有要事稟報潘都尉,告辭。”

車鹿回匆匆一拱手,拔腿就走,一溜煙的跑遠了。高嶽冷眼盯着他的背影,重重哼了一聲。

一路穿街走巷,直入兵營,待與韓雍等人相見,又是一番激動熱鬧景象,不必細說。一番七嘴八舌,高嶽便讓大家散去,叫韓雍等幾人心腹,留了下來。

馮亮搶先道:“大哥,舅舅身體還成,日常吃穿也有人幫襯,他叫你不要掛心他,下次有空再回去。”

高嶽想起了胡老漢,心中一陣愧疚。他道:“舅舅身體安康,我也放了心。前幾日特殊情況,下回,說什麼也得回去探望一番。”

李虎笑道:“亮子說你有公務,沒敢說你去了匪窩。這兩日,我和亮子在村裡,睡都睡不安穩。今天上午我回來的時候,聽說你沒跟我們一起,而是去了鳥鼠山,韓司馬平日裡那麼面無表情的人,一下子也有些變了色。”

他拍了拍腰間跨刀的刀把子,又向衆人大剌剌道:“還好主公平安歸來。否則,咱們無論如何,也要將那馬匪碎屍萬段。”

幾人大聲贊同。何成拍着大腿道:“馬匪麼。唯利是圖,殘暴貪婪,誰知道安沒安好心?主公日後萬萬不可再這樣冒險。我倒聽說一句話,叫君子不涉,不涉,誒不涉什麼來着。”

李豹突然接了一句,“行了你別射了。”

一陣鬨笑後,韓雍微笑道:“叫君子不涉身犯險,君子不立圍牆之下。孔子這句話,講得其實是做人的

道理和方法。要防患於未然,預先覺察潛在的危險,並採取防範措施;還有就是一旦發現自己處於危險境地,要及時離開。

“老何這話,雖然沒有想起來,但是放在這裡很是恰當,還望主公謹記我等拳拳之心。”

高嶽肅容謝道:“衆位兄弟關愛之情,高某銘記了。”

韓雍也還一禮,他面色儼然,目光四顧道:“主公既然平安歸來,那麼,現在問題的重點是,潘武都已經開始下毒手了,這次失手,還會有下一次,我等如何應對,大家說說罷。”

在高嶽這個小團體裡,韓雍不知不覺地便成爲了二把手,自高嶽以下,一衆人等,便是包括李豹這種吊兒郎當又自視甚高的人,也不自覺地就服從和默認了他。

聽他發問,骨思朵道:“毒蛇再兇殘,也敵不過蒼鷹的利爪。要依着我原來部落上的規矩,直接帶兵過去,打敗他,然後砍下他的腦袋。”

骨思朵是鐵弗匈奴部落之人。鐵弗匈奴居於塞外河套地區,十年前,被代地的拓跋鮮卑擊潰,元氣大傷,部落首領劉虎,帶着殘兵遠遁河套之北,餘衆或者投降拓跋,或者四散逃離,骨思朵便是那時候隨着族人南下流浪到雍州的。

大家一致附和,李豹也頻頻點頭,表示老骨這話,說到大家心坎裡去了。他跳將起來,滿面猙獰道:“他孃的,狗賊一而再再而三的,沒完沒了。欺人太甚,咱們一次了結他,叫他下輩子收斂一點。”

彭俊極度厭恨潘武都,當下按捺不住激動,臉紅脖子粗道:“主公,你下令吧,給我做前鋒,絕不會叫你失望!”

高嶽把手往下壓了一壓,噓了口氣,劍眉一揚便看向韓雍,道:“韓兄,有何指教?”

“不敢。衆位士氣高昂,對主公忠心耿耿,甚好,且如今這叫是可忍孰不可忍。但依我之見,目前先不要聲張,找準時機再致命一擊,不可如此冒冒失失,打草驚蛇。”韓雍坐的端正筆直,望之儼然。

“你們的意思,我都知道了。你們放心,我高嶽可曾是那種,被人無端欺辱而甘願忍氣吞聲之人。總是以德報怨,那麼何以報德?”

高嶽慢慢站了起來。韓雍以下,便都站起。高嶽掃視一遍部下,堅定的說道:“無端凌辱和蔑視我們的,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不過韓兄說得對,要從長計議,捕捉最合適的機會,以求戰之必勝。”

(本章完)

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
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三百四十五章 代國被平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百姓父母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八十四章 何處聖旨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兩百五十一章 瞻前顧後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三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六十九章 主從相商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