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等待

技彬和哈銘老,皇帝面露憂煮。輕輕揮了揮年,所有的古的距離更遠了。

確實沒有人能聽到自己的話之後,皇帝對着皇后輕聲道:“你怎麼看?”

“兩個老實人,被佳木給拱來的。”

“吾意也是如此。”皇帝沉吟道:“石彪這廝吾早就知道,現在用他,也是不得已。不過,這一次他居然敢叫親藩下跪,這真是叫吾爲難了!”

以現在的朝局和邊境的局勢來說,留下石彪是正確的選擇。不過,叫親藩下跪就是蔑視皇權的一種表現,這樣的人久典重兵留於重鎮爲總兵,這個風險確實太大了一些。

“皇上”錢皇后很適時的接話道:“做事就在用人,用人用對了,事情就迎刃而解了。皇上憂心總兵官跋扈不法,臣妾到覺得,越是這樣的人,反而越好防備。”

“唔唔。”皇帝連連點頭。他自然也是這樣的看法,石彪他沒有放在心上,到是張佳木的意思,他想問一下皇后的意見。

不然的話,雖然仇儷情深,但能不讓後宮介入政治,皇帝還是不願意叫皇后置身其中的。當然,錢皇后自己也很防冉,所以帝后之間,在這種事上還是很有默契的。

果然,皇帝問道:“我要問問你,錦衣衛臣這麼做,是有什麼想法沒有?”

“佳木這麼做,怕是自己不好直說吧。”因爲有之前在南宮的交往在,錢皇后對張佳木一直很喜歡,說話時也並不純粹用官腔,當然,她的立場也是很明顯的,並沒有欺瞞皇帝的意思,所以在回答之時,只要順着自己的思路回覆就行,不需要特別的避諱。

“嗯嗯。”

皇帝不置可否,後宮可以用情感來決定好惡,身爲一國之君則萬萬不可。論起私誼來。他自然對張佳木也很喜歡和信任,不然的話,也不會把錦衣衛和幼軍都交給他,而且下力栽培,使得張佳木成爲能對抗石亨和曹吉祥等大佬的權臣。但私誼是私誼,國家政務,豈能玩笑?????“要知道,他也要防人說他結黨。”帝王心思,實在是很難以常理揣瘦的。再明顯的事,也要想個七八回,把淺的深的意思都想一遍,不然的話,心裡很難踏實。

皇帝再三的想,最後終於點頭稱是,張佳木的意思,怕就是如此了。

但這樣也給他帶來了難題,事情是知道了,如何處理,還是要拿出相應的辦法來纔是。

“明兒找他來問問就是了。”錢皇后不問政務,只是看出皇帝頗有點煩心的樣子,於是加以建議。

“嗯,也罷了。”皇聳覺得也只能如此了。

“對了”皇帝對皇后帶着一種警告的語氣道:“最近外廷的事很多,你是六宮之主,內廷的事你就多操點心吧。”

“臣妾份內的事,萬歲又何必這麼不放心呢。”

只有兩人相對的時候,彼此倒是不妨開點小玩笑。皇帝笑了一笑,提醒她道:“這裡頭的人心是最難測的,我覺得你立德是夠了,古往今來,說起皇后來,能和你比肩的大約也就是長孫後吧,不過她也沒有幫李世民納鞋底去換錢,所以你也不必她差。但你立威不夠,剛剛乾清宮外亂糟糟的,不成體統。你這個母儀天下的皇后,實在是有點心太慈軟了。”

“唉。”提起這個,錢後也是有點煩心。在南宮裡頭,因爲伺候的人少,也根本沒有什麼嬪妃在,所以事情簡單,根本沒有什麼爭鬥。現在可不同了,皇帝原本的嬪妃就多,這幾個月又新納了不少,以前最寵的是周妃,皇太子,崇王、重慶公主,都是周妃所生,一個后妃接連生下皇子公主,就是受寵的明證。

太子和重慶公主是寄託在皇后宮裡,所以也算是皇后所出,崇王和德王都還年幼,並沒有就藩,現在也在宮中教養,總得再過幾年,纔在外頭建王府,十餘歲後,或是將來太子即位,諸親王就可以就藩之國了。

周妃之外,還有一個萬妃,生許王,德王,沂王,還有一個尚未封王的皇子,此外最近新納內寵頗多,皇帝已經有命了名的兒子九個,女兒八個”襁褓中的,未命名而天折的,更是許多,諾大後宮,總也得花費很多精神才行。

不過平時皇帝是不會提起這種話的,所出必定有因,所以皇后並不貿然說話,只是靜靜的等着皇帝的下文。

“重慶還”皇帝說到正題,斟酌着道:“佳木也不大,看看再說吧。

我知道彭城伯夫人找過你,連太后也說動了。我到也沒有什麼可反對的,但事緩則圓,我看不必急小也不要把風聲露出去,你覺得如何呢。”

重慶公主說是周妃親生,但自小是抱養在皇后宮中,皇后也是視她爲已出,所以格外疼愛。擇一佳婿自然就是最大的疼愛,張佳木當然什麼都好,少年英雄,長相也很不壞,家世清白,現在又是宣力大臣,樣樣都挑尖的。但就是太過得力了,皇帝的意思反而是不敢太快決斷了。

看到皇后用有點不解的神情看向自己,皇帝不覺嘆口氣,搖頭道:“外面的事,你婦道人家也不大懂,也不敢叫你太懂。總之,有些事,就算是身爲帝王,也不是能夠一意專行的。總之,看看再說,再說吧!”

“是,臣妾知道了。”

彭城伯夫人進宮說項的事,連周妃都不知道,處於嚴格保密的階段。既然皇帝如此說,皇后雖然心裡熱切,也只得答應下來。

第二天早朝之後,皇帝先傳見張佳木。

“這什事,你們錦衣衛不知道麼?”皇帝一副震怒的樣子,問張佳木道:“如此失職,豈能姑息?”

“是!”張佳木答應一聲,答道:“駐大同的錦衣衛官全部拿捕下獄,嚴審拷問處置。鎮守中官非臣能處斷,臣不敢妄言。”

這件事,當然是鎮守中官責任最大,他是駐當地的皇帝親信。是內廷的代表,這麼一宗嚴重侮辱皇家尊嚴的大事,當地的鎮守中官居然沒有回報,論起責任來,當然是司禮監最倒黴,因爲各地的鎮守中官都是從司禮監派出去的。

在場的司禮大佬們都是面無人色,大同的鎮守中官原本就是司禮監的一個少監,在宮中呆的無聊,喜歡出去走走,結果就運動了一下,上頭一羣大佬覺得讓他出去也沒有什麼,就一起決定把他給派出去了。結果捅出了這麼一個大漏子出來,現在就只能一起下跪認錯了。

從曹吉祥到牛玉等一起跪下,大家叩頭道:“奴婢等用人不當,請皇爺重重責罰。”

“各人說各人的賬,先派錦衣衛把人抓回來再說。”皇帝面無表情,吩咐道:“但事機要密,比如巡按御史也沒有報來,但此人就不要追查了,由錦衣衛設法,將來想辦法治他的罪就是了。你們司禮監自己的人,暗中處置了吧,今天的事,誰若泄密出去,聯重責不饒!”

在場也就是張佳木和幾個司禮大佬,連皇帝身邊伺候的小宦官都被趕的遠遠的,一旦事機不密泄露了,總歸就是這幾個人的責任,所以大家都是一起躬身,凜然答道:“是,請皇爺放心就是了。

皇帝揮手斥退諸人,只留下張佳木一個,這會兒,皇帝露出點疲憊的表情來,他看着張佳木,問道:“你怎麼看呢?大同總兵官勇武過人,是個好將軍。但如此跋扈不法,聯該拿他怎麼辦?”

“皇上不如說,拿忠國公又怎麼辦?”張佳木一語中的,答道:“忠國公畢竟是京營總兵官,如果皇上要治大同總兵官的罪,則忠國公也難逃國法。但忠國公現在畢竟無大過,皇上也無心如此。既然這樣,臣的意思,不如姑且待之吧。”

張佳木的話,也並沒有直吐胸臆,皇帝用忠國公壓曹吉祥,也在暗中壓他,現在是三方角力,皇帝不願任何一方再繼續強大,要維持這種平衡,所以不願輕易動手。總要等他的忍耐到了最後關頭,再忍下去可能會危及皇權的時候,他纔會選擇動手的。

所以,一進不如一退的好。

果然,皇帝很欣慰的道:“卿果然是公忠體國,也知道聯的心意。”????“是,皇上過獎了。”

“那麼”皇帝俯過身去,問道:“卿覺得,處置這件事的時機在什麼時候呢?”

“臣覺得再過一兩年吧。”張佳木答道:“臣的錦衣衛會注意保喇和蒙古諸部的消息,現在保喇已經狗急跳牆,臣推論,這一兩年內總會有大戰發生,到時候一戰而定北疆之後,皇上要怎麼做,就都從容的很了。”

“嗯,對!”皇帝對張佳木簡直就是讚賞有加的樣子,他笑一笑,向着張佳木誇讚道:“就是這樣,卿真是可謂算無遺策矣。”

“其實這些皇上也想到了。”張佳木倒並不是很高興,只是道:“臣不過是提醒一下罷了,聖明不過天子,臣算不得什麼的。”

如此君臣對話,自然是從容的很,彼此氣氛也是很好,在敷衍皇帝的同時,張佳木自己也是在想小這一兩年內,政局上的事是可以放一放了,大家都在等待。

但自己手中要做的事,倒是太多太多!

第390章 縣衙第686章 肅清第89章 請客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141章 慶功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196章 進場第498章 決死第9章 赴宴第357章 三線第410章 力士第323章 編號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382章 石府外第368章 金山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531章 衙門第31章 升官第468章 承諾第58章 賦詩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361章 葉宗留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607章 可惜第295章 行宮第285章 森嚴第169章 送行第341章 集體第28章 巧遇第300章 零四章聽政第512章 封侯第660章 鑄錯第59章 相國心思第62章 買田第665章 農桑第53章 彈劾第234章 道別第91章 徐有貞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369章 休沐第388章 約定第674章 賞格第640章 舊事第471章 對撞第574章 內助第91章 徐有貞第383章 異客第685章 做絕第413章 哪一天第310章 不識趣第399 十團營第285章 森嚴第679章 探聽第7章 百戶威風第651章 錢糧第378章 示威第653章 編制第326章 鹽引第414章 消息第408章 軍制第111章 請示第507章 仁政第151章 攬事第615章 喉舌第544章 收發第660章 鑄錯第99章 沂王第192章 連鎖第224章 嶽正第364章 特科第78章 窯廠第72章 逼債第527章 先聲第579章 仁德第530章 大格局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513章 喜事第7章 百戶威風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576章 家人第88章 威風殺氣第5章 驚變第569章 推手第94章 斷手第202章 告急變第349章 送信第229章 震怒第415章 曹福來第284章 請罪第30章 處理意見第29章 重慶公主第40章 鬥技第364章 特科第398 兩心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338章 同年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370章 學校第397章 撐腰
第390章 縣衙第686章 肅清第89章 請客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176章 手腕心機第141章 慶功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196章 進場第498章 決死第9章 赴宴第357章 三線第410章 力士第323章 編號第144章 文武之爭第382章 石府外第368章 金山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531章 衙門第31章 升官第468章 承諾第58章 賦詩第191章 掄才大典第361章 葉宗留第120章 誓殺于謙第607章 可惜第295章 行宮第285章 森嚴第169章 送行第341章 集體第28章 巧遇第300章 零四章聽政第512章 封侯第660章 鑄錯第59章 相國心思第62章 買田第665章 農桑第53章 彈劾第234章 道別第91章 徐有貞第213章 因禍得福第369章 休沐第388章 約定第674章 賞格第640章 舊事第471章 對撞第574章 內助第91章 徐有貞第383章 異客第685章 做絕第413章 哪一天第310章 不識趣第399 十團營第285章 森嚴第679章 探聽第7章 百戶威風第651章 錢糧第378章 示威第653章 編制第326章 鹽引第414章 消息第408章 軍制第111章 請示第507章 仁政第151章 攬事第615章 喉舌第544章 收發第660章 鑄錯第99章 沂王第192章 連鎖第224章 嶽正第364章 特科第78章 窯廠第72章 逼債第527章 先聲第579章 仁德第530章 大格局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七章 叫陣第513章 喜事第7章 百戶威風第221章 積善衍慶第576章 家人第88章 威風殺氣第5章 驚變第569章 推手第94章 斷手第202章 告急變第349章 送信第229章 震怒第415章 曹福來第284章 請罪第30章 處理意見第29章 重慶公主第40章 鬥技第364章 特科第398 兩心第158章 陰霾四合第338章 同年第156章 太子露臉第370章 學校第397章 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