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內閣

彭時發了一陣牢『騷』,也就繼續把頭低下,埋首在公文堆裡。

到了下午三四點鐘的光景,他終於又擡起頭來,很隨意的打了個呵欠,再又伸了一下懶腰,接着看看窗外的光線……春日遲遲,天氣極好,如果皇宮裡能種樹的話,還能感受到徐徐吹拂來的輕風。

確實是很讓人覺得愜意的天氣。

今日不用去文華殿上值,公務也差不多了,於是彭時向李賢問道:“怎麼樣?不如散值了事吧?”

“可以。”

首輔和次輔都有一致的意見,於是各人紛紛起身,預備下值回家。

內閣事情很忙,而且,不論是否早朝,內閣總是在凌晨時分就入宮,然後一直參加早朝這樣的朝會,再和皇帝進行午朝,真正商議國事,而首輔或某個閣員,基本上隔幾天就會有獨對的機會。

很多國朝大政,皇帝會當面問他們的意見。

這樣的制度,也是從永樂年間就傳下來,當然,勤政這一條,是太祖高皇帝的遺風。

只是堅持下來的,也就是到本朝皇帝爲止了。當今皇太子,也就是後來的成化皇帝,不再舉行午朝和會見內閣成員,後來內閣請求見面,所謂的萬歲閣老萬安等君臣問好之後,便即山呼萬歲,成化帝愕然,但萬歲聲一出,內閣也就只能告退了事。

事後彼此都覺得無趣,然後皇帝和大臣見面日少,就算是和內閣成員也是如此。哪怕就以是英明著稱的孝宗皇帝,在見大臣辦事這方面,也遠遠不如他的祖父。

現在內閣很忙,從早晨辦事到現在,閣員們已經覺得對得起這份俸祿了。

現在散值,還來得及到王府井或是東西兩市轉轉,換上便服,看看古董字畫,或是買個硯,看看今年的新紙如何。

一天之中,只有在這個時候,內閣大學士們纔是真正的有點兒悠閒時光。

等回到府中,當然還有沒完的公務,門前有一長溜等着召見的大臣,身爲大學士,這也是必不可少之事了。

於是起身的起身,喝茶的喝茶,整個內閣三間通透的大房間內,氣氛都開始輕鬆起來。

內閣之中,輔助的閣僚和小吏都很多,這會兒看到大學士們都準備走,他們便很默契的進來,靠牆而立,等一會兒,大學士們一走,那些文書和雜物,自然就歸他們收拾整齊,等明天大佬們再來了,然後可以直接上手就開始辦公。

正在這會兒,外頭有個青衣盤領的小吏進來,先到一名內閣中書面前,低語幾句,那中書一皺眉,臉上是老大的不情願,但也只能到李賢跟前,身形略躬,用着一種不大樂意的語調向着李賢道:“閣老,外頭有兵部尚書年富,還有戶部尚書趙榮,一併來求見。”

“咦?”李賢很是奇怪,道:“他們這會來做什麼?”

“不用問,”彭時接話,“一定是邊軍有什麼事,這兩人才一起來了。我看,左右就是要撥款,不然,兵部和戶部一起來做什麼?”

“老前輩說的極是。”大學士呂原站起身來,笑道:“應該是如此了。”

他是正統七年的進士,論起來是李賢和彭時隔了好些科的後輩,所以對兩人說話不僅是官職上的差距,也是科場後輩與前輩之間的那種特別的尊重。

呂原此人,溫厚守禮,從翰林編修,到翰林學士,再到通政司左參議,宦途順利,特別是任職侍講之後,得在御前和文華殿講授經典,他是浙東人,但官話說的很不壞,人品也很得皇帝和太子賞識,所以入內閣加左春坊大學士,一切都是順利成章的事。

不出意外的話,此人在天順年間已經入職內閣,等將來太子即位,此人也會是一個要角。

所以,彭時對呂原也很客氣,點頭笑了一笑,便又問道:“那麼,依逢原所見,該怎麼處是好?”

“人既然已經來了。”呂原笑道:“似乎也不便不見?萬一要是有要緊的事……似乎也不便耽擱了?”

後人常奉承明朝的大學士就是宰相,當然,很多時候,連明朝皇帝和大學士自己,亦是如此認爲。

但以實際來說,不必說禮儀,在禮儀上,明之大學士已經比真正的宰相差的老遠。在初設時,纔是五品的低官,品階上更是差的太遠太遠。

所謂服朱紫,執天下之衡,禮絕百僚,這纔是唐宋時宰相的威風和權力,明之大學士,從開始就先天不良,後來雖然提級到正一品,但先天不足,還是差的太遠了。

比如唐宋時,三省各有長官,位列三省長官者,才爲宰相。

真正的辦事機構,不論是中書,尚書、門下,都爲宰相的直接下屬。至於六部,就是尚書省左右僕『射』的直接部下。

在唐初,只有侍中、中書令、左右僕『射』爲真宰相,而其中以左僕『射』爲最尊,房玄齡,便是任左僕『射』二十餘年。原因也極簡單,因爲僕『射』執掌尚書省,直接的最有力的六部做爲行政機構的下屬,國家政務,都賴左僕『射』領六部施行,所以左僕『射』爲最尊,遠在中書令和門下省的侍中之上。

至於大明不設宰相,當然也沒有三省制度,所謂的內閣,和唐之三省的任何一省都不能相比,最少就六部來說,品級相當,權責不屬,明朝又沒有清朝所謂大學士管部的說法,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彼此分庭抗禮,根本不相統屬。

而六部之中,吏部最重,號稱天官,吏部尚書權責之重,早期的內閣大學士根本無法相比,就算是中後期內閣權重了,吏部尚書仍然可以藐視普通的大學士,根本不必把對方看在眼裡。

原因也很簡單,吏部負責官員選拔,任命,調遣,最要緊的,就是考成。是卓異還是下下,官員的命運握在吏部尚書手中,時間長久,吏部尚書當然權力極重,威望極高了。

現在的吏部尚書是元老重臣王直,此老脾氣梗直,『性』烈如火,資格只在胡瀅一人之下,象李賢、彭時之流,根本就是後生晚輩,所以六部之中,內閣輕易也根本不敢招惹吏部。

好在,王直是文官的自己人,隱然也是座主核心,和胡瀅一樣,都算是文官們真正的後盾。除了這兩位,六部之中算是可靠的自己人還有前兵部侍郎馬昂,因爲曹石之變立了大功,馬昂加太子少保,遷工部尚書,此人能力品『性』都是一等一的,忠實可靠,算是文官集團可堪信任的一員乾淨。

至於剛上任的刑部尚書陸瑜,此人行跡不顯,尚且說不準。而兵部尚書年富,從工部尚書調任戶部的趙榮,便是不折不扣的張佳木的私黨,文官中的叛逆者了。

其實文官依附宦官,在王振用事時已經不乏其人,就算是現在功成名就的王驥老兒,當年也是依附過王振,倒也沒有人說什麼。

在文官看來,王振不過一閹人,與政權無礙,一時爲禍,長久必亡。

而張佳木這樣的勳戚武官權臣,全身都充滿了危險的味道,必欲除之而後快。年富和趙榮依附張佳木,真真是壞了大事,所以在文官看來,這兩個異類也是必須除之而後快的。

可惜,張佳木的權勢越來越高,想除這兩個尚書,看來也是遙遙無期了。

除不掉,可以不合作。內閣之中,平時就很少和這兩個尚書打交道,基本上是彼此不見面的狀態。

適才彭時的意思,乾脆就回絕不見。正要下值的光景,兩個厭物過來,真真是討厭。但呂原的意見雖未直言,但也不可忽視。

畢竟是國朝大臣,體制相關,所以不能孟浪。

而且,此時前來,必定是軍國大事,不能因爲一時意氣,以壞國事。

彭時畢竟是方正的人,雖不及嶽正,但也並非以私怨壞國事的人,當下便吩咐道:“就依逢原所說,請他們進來!”

“是,下官就去辦。”

一團歡喜,又被打斷,各人都是鬱鬱不樂的坐下,打量着門前的動靜。

誥敕房、制敕房的中書舍人們也都過來,伸頭探腦的打聽着。適才說要下值,他們已經收拾東西,但一聲令下,要見兩位尚書,沒準還會有請旨的事,雖然他們負責擬誥、制,但有時也要代勞奏書,所以,一時半會也走不得了。

內閣所在,便是在文淵閣內。

而文淵閣在文華殿後,以浙江寧波範氏天一閣爲樣式仿造,上下兩層,青磚黑瓦,與宮中別處截然不同,寓意是以黑水壓火,畢竟,這裡是原本的皇家藏書處。

此閣面闊六間,高軒闊堂,前廊設回紋欄杆,檐下倒掛楣子,閣前鑿一方池,引金水河水流入,池上架一石橋,石橋和池子四周欄板都雕有水生動物圖案,靈秀精美。閣後湖石堆砌成山,勢如屏障,其間植以松柏,歷時二百餘年,蒼勁挺拔,鬱鬱蔥蔥。

在此辦事,自是福氣,而此時此刻,就在衆人的注視之下,年富在前,趙榮在後,兩位穿着大紅官袍常服,烏紗帽,玉帶官靴的尚書繞過閣前的水池假山,昂然而入。

| |

第99章 沂王第15章 攪動風雲第588章 通風第404章 麥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6章 楊大老爺第45章 挑人第114章 問話第615章 喉舌第380章 羣狼第258章 賀喜第581章 生態第17章 查案第7章 百戶威風第479章 曹府第314章 同車第174章 賜宴第538章 胡鬧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319章 分潤第311章 守業第276章 動手第565章 人選第602章 工匠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594章 仁德第422章 風雷起第106章 啞巴虧第515章 君恩第231章 滿足第86章 商議第6章 開荒任務第635章 震動第621章 加薪第183章 世家第612章 治亂第502章 宮保第569章 推手第22章 亂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262章 夫妻第598章 詢問第34章 用人問題第381章 太平侯第543章 和買第615章 喉舌第495章 埋伏第30章 處理意見第334章 暴打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635章 震動第204章 滅火第620章 解套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285章 森嚴第105章 設計第688章 王增第636章 銀幣第95章 夜行第115章 姑且待之第536章 演禮第91章 徐有貞第596章 德王第372章 相約第468章 承諾第547章 京營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618章 祖孫第40章 鬥技第524章 襲殺第219章 校閱第二百四十三章第497章 堤壩第80章 會客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513章 喜事第341章 集體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82章 重臣第618章 祖孫第537章 打趣第288章 定計第607章 可惜第241章 造勢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204章 滅火第173章 兼併第543章 和買第376章 愛好第542章 太保第621章 加薪第252章 臣不密第40章 鬥技第125章 奪門第592章 流言第415章 曹福來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
第99章 沂王第15章 攪動風雲第588章 通風第404章 麥子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67章 生死由命第16章 楊大老爺第45章 挑人第114章 問話第615章 喉舌第380章 羣狼第258章 賀喜第581章 生態第17章 查案第7章 百戶威風第479章 曹府第314章 同車第174章 賜宴第538章 胡鬧第五卷權傾天下第五百八十七章第137章 東宮復位第319章 分潤第311章 守業第276章 動手第565章 人選第602章 工匠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594章 仁德第422章 風雷起第106章 啞巴虧第515章 君恩第231章 滿足第86章 商議第6章 開荒任務第635章 震動第621章 加薪第183章 世家第612章 治亂第502章 宮保第569章 推手第22章 亂第129章 卿意如何第262章 夫妻第598章 詢問第34章 用人問題第381章 太平侯第543章 和買第615章 喉舌第495章 埋伏第30章 處理意見第334章 暴打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第635章 震動第204章 滅火第620章 解套第108章 心有山川之險第285章 森嚴第105章 設計第688章 王增第636章 銀幣第95章 夜行第115章 姑且待之第536章 演禮第91章 徐有貞第596章 德王第372章 相約第468章 承諾第547章 京營第235章 侯府盛宴第618章 祖孫第40章 鬥技第524章 襲殺第219章 校閱第二百四十三章第497章 堤壩第80章 會客第226章 風水輪流轉第513章 喜事第341章 集體第216章 甲胃在身第82章 重臣第618章 祖孫第537章 打趣第288章 定計第607章 可惜第241章 造勢第274章 宮闈舊事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五章 意氣第204章 滅火第173章 兼併第543章 和買第376章 愛好第542章 太保第621章 加薪第252章 臣不密第40章 鬥技第125章 奪門第592章 流言第415章 曹福來第181章 忠臣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