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可惜

“文淵!”李賢用責備的口吻,拉長了聲調,道:“慎言!”

“唉,是,閣老說的是,學生說話孟浪了。

崔浩心裡滿腹心事,放眼京師,能夠談談的,也就只有李賢了。所以,雖然認錯,但還是把自己心中所擔憂的向李賢說道:“學生總覺得,張佳木會藉此機會,大張旗鼓做起來,到時候,可能就被動了。”

“無非就是抓一些人,甚至殺一些人。”李賢此時已經鎮定下來,回家的路上,在馬背上,他也是考慮的很漬楚。

張佳木無非就是利用現在的權柄,抓人殺人,也好,叫他對付一些不堅定的異已份子,比如趙榮這般的官員,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叫張佳木對付了,也正好替他們自己省事。

二來,就是肅漬淘汰一些無用的貪婪鼠輩,正好是張佳木替他清理門戶。

三來,也就是藉着此事,使得文官更加抱團,同仇敵愾。

現在這局面,就算是太祖高皇帝復生,恐怕也沒有什麼好辦法。他倒不相信,張佳木能用什麼妙法,能把眼前這大局給扭過來。

有見如此,李賢自然是心中安妥,並不慌亂。倒是見崔浩有些慌張的模樣,李賢心中暗笑:年輕人到底沒見過事,遇事便慌了。

在李賢府邸裡盤桓了一個多時辰,李府清儉,但待客用的酒菜還是很豐盛的。有酒有肉,崔浩是廣州人,所以李賢還特別交待廚房把菜做的清淡一些。

天氣又熱,師弟二人小飲閒談,先是說國事,後來就論詩詞,李賢自己的詩賦無甚可觀,但崔浩精通此道,於是說起來,興頭的很。

說到太子的學問,李賢倒是格外注意。問東問西,極盡仔細。

就這一點來說,崔浩也很得意。

“聖學不壞”,他吃了一杯酒,頗有醉意地道:“原本只能寫寫畫畫,天賦好罷了。現在,太子似乎受了刺激,知道學習,所以經史子集,已經講了很多。最近,殿下交待,將過往前朝列代帝王治政的事專門挑出來,做一本書,由他經常閱覽。”

“這麼說,聖學果然進益很多。”

李賢聽說,自然也大爲高興丶置酒向崔浩示意,兩人都是一笑,然後都是一起飲盡了。

飲完,李賢才感慨由之的道:“文淵,太子實在是吾等將來的指望。今上雖然仁德,但畢竟受過些苦楚,對臣下的防閒之心甚重,所以,要開創一代偉業,非得將來新君即位不可。”

以他的身份,還有皇帝對他的信重,說出這樣的話來,對崔浩自然也是極爲推心置腹,是把內心最深的話,也和盤托出了。

崔浩知道深淺,這般話,連彭時這樣的大臣也不能告之。

對他來說,也不能多話。好在,李賢說出來,略有些後悔,所以也不承望崔浩回答,當下只是起身,推窗外望,沉吟道:“無星無月,看來,今夜將有大風暴了。”

從李府醉熏熏的出來,崔浩帶來的僕人忙上前來侍候。他早就成親,但和妻子間關萬里,當時的京師到廣州,除非是極膽大的人,敢在天津衛下海,由海路回去,又省時,也省事。但自從永樂年過後,海禁森嚴,膽敢下海的船和人一年比一年少,想從海路走,就太困難了。

爲今之計,就是從北京起旱,一路到山東德州,再坐船,經淮安、宿遷等地,再過長江,船行數千裡後,再行陸路,關山萬里,時人死於途中的,也真的不知凡已。

以當時的沿途治安,道路情形,衛生,飲食,體弱的人數月奔走於途,一旦得病,就真的很難治了。所以,不是行商或應試的話,想讓當時的人離家數千裡遠行,絕對會被視爲畏途,甚至有一別經年,數年,甚至永決了。

崔浩中進士,不過兩年餘,而且先只是小吏,現在才做到翰林學士,場面漸漸鋪排開來,收入也慚漸增加。

如果是以新科進士時授給的官俸,養活自己都嫌困難,更加不必提養活家人。

開初的俸祿,只是一年四十五兩銀,當然,這銀子不會全部實發,官越小,打的折扣越低,但仍然是有折扣。

把銀子換成蘇木,香料、寶鈔,當然,更多的是打好的米。崔浩一年實領,最多能有四十兩左右丶一個月幾兩銀的收入,自己一個人也就勉強過活,再有僕傭之類的必不可少的開銷……因爲官體要緊,穿着官服,就不能步行,只能騎馬或坐車,所以必須得有一個貼身的近僕拿衣包,到了地方再把官服換上,不然的話,花費還得更高,要養馬,得有馬料,照顧馬的馬大,至於豐,開銷就更高了。崔浩至今,也就是剛剛置備了一匹口外買來的菊花青馬,僱了一個馬伕,還添了一個僕人,平時出門丶一個持拜帖叫門,所以人很機靈,一個就照顧行李衣包,老實木訥。這會辰光已經不早,天色在似昏非昏之間,街市之間的行人,已經有人提着燈籠在行走了。天氣熱,白天路上人不多,但這麼黃昏時候,太陽落山了,街道上的人反而多起來了。

粵地炎熱,廣州人反而是習慣了炎熱的天氣。而且,京師這裡,早晚很涼快,所以對崔浩來說,倒沒有什麼感覺。

只是行走之時,不時有人家往門前潑水,然後搬出椅凳來,就着油燈的燈光吃飯,這一點,倒是教崔浩頗有鄉愁了。

當時正是一天兩餐往三餐改進的過程,上推一百多年,漢人還是以兩餐爲主的,到現在,也不一定全是三餐,貴人是習慣在兩餐之間加一餐點心,平民百姓,如果沒有勞作,或是天氣不熱的冬天,仍然兩餐,早早吃畢了就上牀歇息,哪有功夫拖延多吃一餐,白費糧食?

夏天就不同了,再儉省的人家,也要睡的遲些,飯自然也多吃一餐的多。

崔浩此時,就是騎馬慢異,聞得沿路人家飯熟之香,再看兩邊油燈昏黃,不少人家鋪席中堂,男女老幼席地而坐,相對而談,這一下,確實是有與廣州大爲相同之處。

鄉愁一起,就很難遏止,當下只暗下決心:現在就修書託人送回家,然後請父母派家人老僕,送自己的妻兒一併來京師團聚!

想起這個,倒是教他又想起張佳木來。

京師之中,已經嘖有傳言,張佳木的郵傳已經開辦的極好,當然,大明通天下有過萬鋪遞,就是步行的鋪夫,用來送邸報和公文。

驛站也極多,通天下有數千驛站,十幾萬驛夫丶數萬匹馬。當然,驛站需要地方供應馬匹草料丶一年耗費的糧食也在過百萬石之間,但國家不設驛站也是絕無可能,沒有驛站,則政令不通,調度不靈,也走了不起的大事。

但驛站除了自己耗費極大外,被來往官員騷擾也是常事,當時官風已經開始敗壞,地方官員過境,則必定會打地方官的秋風,索要盤纏銀子。而地方官,特別是州縣一級,也必須接受這種騷擾,視爲當官成本的一種。

如果拒絕應酬,得罪的人當然就不在少數,能不能順順當當的把官兒當下去,可就難說的很了。

而驛站原本就耗費極大,來往官員和親屬也要應酬,這就很難乎爲繼了,更何況,送信和取家屬來,費時費力,一路驚擾驛站的話,以崔浩現在的權勢,倒末必罩的住。

“這麼看來,此人行事,竟是頗多可取之處了。”

這麼點功大,想起來的事也並不多,不過是很短瞬間,崔浩便大生感慨了。國家驛站用度有常,確實也不能隨便動用,而驛夫人數有限,驛馬更不能過於勞累,公務軍務丶都需使用,這麼一想,張佳木的郵傳局不僅送物,送信,保證送到,而且亦是開展了馬車送人的業務,聽說車身夠大,也不大震動,還分爲幾等。

最高等的,是四人車,空間大,車身內舒適,沿途的郵傳站還可以包飯,所以也最貴。這種檔次的,自然就是富裕的商人才會使用,要不然,也是貪圖舒服的士紳舉子。

然後就是六人車,十二人車等等。

但就算是最爲擁擠不適的十二人車,聽說也是比京師內現在最常用的後檔車舒服十倍。現在整個北方平原,以京師爲基點,輻射甚廣,東至山海關,北至薊鎮、宣府、大同等地,往南,則一路到德州、開封、歸德、潼關等地。

雖然還沒有涵蓋整個北方,不過消怠靈通的人已經知道,下一步,就是直到南京,由南京再開通至浙江、湖廣的線路。北人騎馬,南人坐船,所以南方的線路要比北方簡單一些,但仍然足夠顯示出張佳木的勃勃雄心了。

“可惜,還沒有開通至廣州的線路。”

想到這裡,連向來立場分明的崔浩也覺得可惜了。嗯了一想,自己也是啞然失笑。

雖然是仇視張佳木,但張佳木做事的本事,在這一瞬之間,連崔浩也是佩服不已了。因爲他自己亦是知道,現在張佳木興辦的事業,如若是交給官府,或是給自己這樣的書生來辦,恐怕十年也辦不成這個規模出來。

“可惜丶可惜。”至此時丶唯有感嘆可惜,心中只道:“聰明沒有用到正道上,到底還是吃了沒讀書的虧,太過可惜了!”

第229章 震怒第370章 學校第70章 贈馬第69章 太上皇第682章 破局第174章 賜宴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491章 消息第516章 報效第351章 秘事第656章 關節第7章 百戶威風第631章 出迎第646章 議曹第663章 部院第331章 慈寧宮第415章 曹福來第487章 強弩第576章 家人第534章 聘禮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521章 伏兵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172章 結納第41章 意外收穫第428章 不留手第665章 農桑第628章 所見第101章 妙人第425章 叔侄第86章 商議第667章 播弄第244章 說礦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562章 內閣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541章 新旨第594章 仁德第249章 新聞第246章 勸慰第351章 秘事第589章 決斷第334章 暴打第113章 排擠第229章 震怒第150章 不簡單第269章 基地第258章 賀喜第125章 奪門第262章 夫妻第255章 納悶第188章 辣椒第219章 校閱第484章 城頭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287章 心腹第643章 忠奸第565章 人選第397章 撐腰第7章 百戶威風第269章 基地第125章 奪門第175章 提醒第7章 百戶威風第381章 太平侯第244章 說礦第38章 投壺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614章 規則第209章 破府第349章 送信第202章 告急變第76章 衝突第154章 提人第154章 提人第580章 學堂第317章 傳奇第535章 姐弟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482章 西朝房第25章 打臉第502章 宮保第60章 品評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391章 收服第193章 販苦賊第368章 金山第660章 鑄錯第687章 周妃第123章 迎駕第253章 急遞第314章 同車第371章 收益第183章 世家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605章 肅貪第280章 一未來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70章 學校第542章 太保
第229章 震怒第370章 學校第70章 贈馬第69章 太上皇第682章 破局第174章 賜宴第227章 簡單粗暴第491章 消息第516章 報效第351章 秘事第656章 關節第7章 百戶威風第631章 出迎第646章 議曹第663章 部院第331章 慈寧宮第415章 曹福來第487章 強弩第576章 家人第534章 聘禮第148章 大義名份第521章 伏兵第292章 用人之道第172章 結納第41章 意外收穫第428章 不留手第665章 農桑第628章 所見第101章 妙人第425章 叔侄第86章 商議第667章 播弄第244章 說礦第116章 後浪前浪第562章 內閣第434章 第三條路第541章 新旨第594章 仁德第249章 新聞第246章 勸慰第351章 秘事第589章 決斷第334章 暴打第113章 排擠第229章 震怒第150章 不簡單第269章 基地第258章 賀喜第125章 奪門第262章 夫妻第255章 納悶第188章 辣椒第219章 校閱第484章 城頭第240章 不虛此行第287章 心腹第643章 忠奸第565章 人選第397章 撐腰第7章 百戶威風第269章 基地第125章 奪門第175章 提醒第7章 百戶威風第381章 太平侯第244章 說礦第38章 投壺第143章 錦衣都督第614章 規則第209章 破府第349章 送信第202章 告急變第76章 衝突第154章 提人第154章 提人第580章 學堂第317章 傳奇第535章 姐弟第五卷權傾天下第四百三十六三章 秘器第482章 西朝房第25章 打臉第502章 宮保第60章 品評第170章 經營收納第391章 收服第193章 販苦賊第368章 金山第660章 鑄錯第687章 周妃第123章 迎駕第253章 急遞第314章 同車第371章 收益第183章 世家第161章 人生百態第605章 肅貪第280章 一未來第16章 楊大老爺第370章 學校第542章 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