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爛柯悟道

辰胤建元十一年,九月。

辰胤國都,上京南街,悅來酒樓外。

“快走!”

一老頭被兩一胖一瘦的年輕店小二趕出門來,他連連後退,竟是摔倒在門口的石階上。他手中一個陳舊的酒壺脫了手,滾向一邊。

“你這老頭,怎天天來騙吃騙喝的?”那胖的店小二聲音極是大聲地說道。

“我的酒……”

那老頭滿頭蓬垢,衣衫襤褸。只見他也不理會那兩店小二,卻自顧滿地找那同他一起被趕出的酒葫。他找到酒壺之後竟是笑了起來,然後靠着石階坐起,繼續悠然地喝他的酒。

“你快些到別處去吧,別整天在這礙了我店的客人,要不等老闆回來了,怪罪下來我們可是擔負不起。”

那瘦的店小二說着,便和同伴走進店去了。

老頭繼續喝着酒,一副滿足自在的神情。許久,他擡頭看了看天,只見黑雲密佈,疾風乍起,一派暴雨驟至的氣象。於是,他站起身升了個懶腰,便延着漸漸稀疏的街道,混在人羣中,逍遙地向南門而去。

而這一幕,卻被坐在酒樓二樓的連城傑看得明白。

連城傑一邊喝酒,一邊看向混跡在人羣中遠去的老頭的背影,眼中盡是羨慕之意。他想着自己到了老了時候,假若也這般自在快活,也不失爲一人生美事。但轉念,他看向這黑雲壓制下的城池,商鋪林立,行人接踵,他經不住搖頭嘆氣起來。

兩年以來,連城傑一直遵照着師父師孃的囑託,北至蕭關,南至武關,西至日月關,尋遍關中三關八十一縣,都沒有關於師姐的半分線索。他從日月關東進,卻因連日大雨,在這上京又停留了三日,緩了東進函谷河陽城的腳步。今又突逢暴雨,心中多少有些悵然。

而悅來酒樓內,沒一刻鐘的功夫,便擠滿了人。連城傑從二樓看下,只見有衣着華貴者,也有粗布麻衣者,更有衣衫襤褸者。店小二也沒有再去趕走那些衣衫襤褸者,而只顧着招呼已坐上桌的客人。連城傑看着他們那滿頭大汗來回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恨不得自己多長几隻手腳。

“往年的關中到了九月已不再有雨,可是今年怎麼陰晴不定的,而且雨量是越來越多,還越下越大。”

“是啊,這鬼日子也不知何時是個頭啊!”

“再這樣一天一場大雨地下下去,我們那些貨物可就真算完了。”

客人們坐定之後,望向窗外,不禁都低頭嘆息。對於這連日的暴雨,多數客人與連城傑一般,心裡充斥着抱怨,但卻又都是無可奈何。

暴雨如期而至,整個世界只有驚雷、狂風和雨水落入青石板的聲音。

“江山爲主,來人作客。各位客人,且讓小老兒說些故事與大家聽聽,以遣此無聊時光或添些酒意吧。”

不知何時,一老頭立於離連城傑十丈開外的樓梯口,向樓上樓下的客人拱手道。連城傑望去,只見他花甲之貌,着裝樸素,卻精神健碩。他慢步而下,走到樓梯正中間的位置,便倚着樓梯酒樓樑柱站着。

“周老頭,你今天又說些什麼故事啊?”

一忙得滿頭大汗的店小二,站在樓梯正下方的出口,一臉無奈地看向上方,說道。

“就說這上京南門外山中的那石壁的故事吧。”

那被店小二稱作周老頭的老人慢慢說道。

“那只是個傳說罷了,都有幾千年了,誰不知哦?你說它作甚麼?”那小二奇道。

“是啊,那些故事都只是個傳說而已,都聽膩了,你說它作甚?”

客人中,也喊出了厭煩的聲音。那周老頭見大多數客人只顧吃酒也不理睬他,便大聲對那店小二道。

“你小子怎知這其中的緣故呢?話說這南山石壁啊,是一書生留下的。此書生名叫趙晨琪,乃一落魄書生,這些你們想必都是知曉的。只是,南山石壁,書跡斑斑,字字深刻,上曰‘:情至真處自傷心,人生若卿一夢中’。你可知卻是爲何啊?”

“爲何啊?”那小二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

客人們也擡起頭來,一雙雙眼睛望向周老頭。那一雙雙眼睛裡,有的透着驚喜,有的藏着期待。其實大家都知道,甚至連連城傑也是知道一些的,那是關於一個落魄書生的,但也只知僅此而已。就像每個人都知道這悅來酒樓是一家千年老店,幾經轉手至今,只知它的創始人姓黃,而關於他的生平卻一概不知一樣。

周老頭看向衆人,又看向那店小二,微微笑了,仿若一個超凡脫俗的仙人。

“周老頭,這個我還真是不知的。”

那小二說着看向周老頭,臉頰有些紅了,再看向衆人時便慢慢垂了下去。

“此句是趙晨琪書不假,還是爲了一女子。女子乃城中李家二小姐,單名一怡字。”周老頭道。

“李二小姐?”

衆人眼中透着驚奇的目光,連店小二也擡起頭來看向周老頭,滿懷期待他即將述說的故事。只見,周老頭走下樓去,走進客人中間。連城傑也站起來,走到二樓廊邊,向下望去。只見,周老頭端起桌上的茶杯,輕啜了一口,然後又望向衆人,卻不再說話。

衆人疑惑,便問:“這李二小姐爲何人,那趙晨琪與她又是怎樣的關係?”

“這我就不清楚了。”周老頭道。

他這一句回答,着實嚇了衆人一跳,也很是掃興。連城傑手拿酒杯,喝下一杯,又看向了樓下的周老頭。他真不知道這老頭爲何會這般說,好似故意在賣關子,但他更想知道的是周老頭將會講什麼樣的故事。

“你這老頭,怎的這樣,話說開頭,卻沒有了結局。”

“就是就是。”

一滿臉胡腮的漢子吼起,衆客人也附和着。

只見周老頭又輕啜了一口茶,看向那滿臉胡腮的漢子,又看向衆人,微微笑道。

“我雖不知這趙晨琪與李二小姐有何故事,但關於趙晨琪此人,我還是知道一些你們不知道的故事。”

“那說來聽聽吧,快快說來。”

此時,酒樓外驚雷響動,暴風驟雨。周老頭看了一眼窗外,又望了一眼衆人,說道。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輕書生很有才氣,但屢試不第,遂上終南之山隱居。後來書生名氣漸大,朝廷徵辟①入朝爲官,書生便滿心歡喜地下山,夢想着光宗耀祖,飛黃騰達。但下山途中,書生路遇一山洞,見洞內有兩位年長者正在下棋,書生便立於一邊觀棋,黑白之間精妙的對弈使其忘了時辰。後經老者提醒,書生才欲匆忙下山,臨走時卻發現自己的書籍已經朽爛,一老者見此情狀,便從袖中取下一卷竹書贈送。書生下山後,所見卻令其一片茫然,發現原來的城郭、村莊早已變換。經打聽,書生方知時過千年,說起下詔徵辟的朝廷,百姓已多不曾聽聞。書生苦思冥想,悟出下山時必是誤入了仙境。後書生再去尋時,卻是不得見,只得從懷中抽出老者贈與的竹書,卻見書中文字不是今文,艱澀難懂。”

“這那跟哪啊,怎做官又下棋的?還有這故事聽起來怎麼那麼耳熟啊,周老頭?”那店小二又撓着頭看向周老頭,一臉疑惑。

“你這老頭,怎可用古人的‘爛柯故事’來欺騙世人呢?”一書生樣子的客人道。

“對對對。”那店小二道。

“是啊!”衆位客人亦是附和道。

“老人家,你可不能用王質砍柴的故事來欺瞞世人啊!”連城傑微微笑道。因爲這個王質的故事他是再熟悉不過了,小時候他總是偷偷去翻閱家中收藏的那些奇聞異事的書,父親還以爲他刻苦專研追求功名,還很是欣慰。只是他的父親並不知曉,他的這個兒子啊卻是不熱衷於功名,卻對一些奇聞異事感興趣。

“對,就是王質砍柴的故事。”客人們紛紛附和道。

“衆位客官,此言差矣,此言差矣。”周老頭看向連城傑搖了搖頭,然後滿臉嚴肅,一本正經的樣子,突然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神州之上,上京之南七十餘里處,一東西走向連綿幾百裡的巍峨山脈高聳入雲端,虎踞關中,向東俯瞰中原,此山謂之終南。其山之北有辰胤上京自不必說,上京往東有大河,亦稱‘黃水’。沿黃水向東,水之陽乃是中土重鎮‘河陽鎮’,亦名河陽城。河陽城依函谷關而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西入關中必經之地,扼天下之咽喉。至於山南之地則爲萬里深山,世人多將其由西向東各稱爲:蜀地、巴地和楚地,荒無人煙,人跡罕至。終南之山,最高有九峰,毅然高聳入雲間,常年浮雲遮掩環繞山腰,世人不得窺見山頂真容。終南山峰巒起伏,山林密佈,奇巖飛瀑,異獸珍禽,無所不有,景象奇峻、幽險、絕美,天下聞名。千百年來,世代相傳,遠端之上乃天宮福地。曾有好事者欲探其虛實,攀山而上,卻是不得而終。其實,當世之人都能知曉,雲端之上爲一道家修仙門派,號終南,亦稱玄門。”

周老頭說道這裡,正欲繼續,忽聽客人中有人道。

“終南玄門聞名於神州浩土,揚名於海外夷島。故此,慕名而往者絡繹不絕。及至今日,終南門下弟子已近兩千餘人,高手如雲,聲威顯赫。與‘久天寺’、‘歸樂谷’、‘無音閣’並稱當世四大門派。而掌門玉機子,修道極深,功力超凡,更是當世一等一的絕世人物。”

“周老頭,你方纔在說趙晨琪,怎的又扯到終南去了?你怎麼每次都是這樣,說着說着都能扯到海外仙山仙道去了。”那店小二似乎很是知道周老頭這侃大天的本事,便笑着說道。

“是啊,方纔說趙晨琪,你怎又扯到終南了?”衆客人也齊問道。

“各位可知,終南的開派祖師是誰?”周老頭問道。

連城傑看向周老頭,自己也是不自主地搖了搖頭。因爲他也不知道這終南的開山祖師是誰,他也知當世掌管終南的是玉機真人而已。除此之外,對於終南的大致情況他卻也是一無所知的。

周老頭見無人應答,又繼續道。

“世間相傳終南開派祖師本是一落魄書生,潦倒半生,鬱郁而不得志。然在其三十九歲那年,偶遇一白髮道人,兩人一夜長談之後,他便立志遠隔塵世,拂袖隨白髮道人修道煉仙而去。忽忽三十年,書生潛心修習,頗有成就,乃出,幾番江湖風雨之後,獨霸天下。在書生七十九歲那年,雲遊至此終南之山,觀其山之象數,鍾靈奇秀,聚天地靈氣,乃一絕好之地。遂登山,餐風飲露,愈加刻苦修真煉道。爾後,於終南之山最高峰‘縹緲峰’上,開宗立派,名曰:終南。書生自號‘重陽子’,後世子弟多尊之爲‘重陽真人’。”

“重陽真人?”衆客人道。

“重陽真人未出家之前,本名趙晨琪。老者贈送的竹書是一上古神兵古卷,期間蘊含着拯救滄桑衆生的力量,卻也是能都毀天滅地的力量。趙晨琪便是依靠這本古卷創立的終南,並使之成爲幾千年來的玄門正宗的。”周老頭繼續道。

“這怎麼可能?”衆客人很是疑惑。

“連玄門中人恐怕對此都知之甚少,你怎會知道?”

“你這老頭該不會是胡謅的吧!”

“是啊,你怎知道的?”那小二也問。

只見,周老頭不理睬衆人,繼續輕啜一口茶水,站起身來,走向酒樓門口。然後轉身,看向站在二樓的連城傑,微微笑着,良久才說道。

“是也不是?”

連城傑一臉茫然地看向周老頭,不知他何意。連城傑心想難不成這老頭把自己看成是終南的門人了?連城傑雖一臉疑惑,但轉念一想,這老頭肯定是胡謅的,隨即也便不再多去看周老頭一眼。

“世人聽我言皆爲慌,卻非要尋根問底,那又何必相詢呢。”

說着,周老頭便要走出門去。

“周老頭,這大風大雨的,你這是要去哪?”那店小二問道。

“小夥子,這三個月來多謝你的關照了,可真是到老朽該走的時候了。記住我的話,好好在這家酒樓幹,五年後就能娶房漂亮媳婦了。”

“嗯,我記下了。”那店小二點頭道。

“來時風雷去時雨,世間飄零真逍遙。天南地北五十年,卻是無言對終老。神仙天降多磨難,朝野正邪不分明。情難斷處冤魂駐,江湖相望亦長安。”

周老頭一面吟詩,一面走向雨中,向南門而去。只是他的言語雖是明快,卻在明快之外,連城傑聽得滿是淒涼。

“啊——”

“原來他是仙人。”

“那可不好說,有可能是魔人。”

突然樓下衆人個個稱奇,議論開來。連城傑聞之,立即從二樓看下,只見衆人圍在酒樓大門,看向外邊大雨滂沱的街上。連城傑走到窗前,向外看去,只見周老頭不曾撐傘,但走的過路,雨水竟似從天上分開,竟溼不得他半點。

直到周老頭消失在暴雨中,消失在街角,連城傑才緩過神來。連城傑快步下得一樓,推開還未散去的衆人,奔出門去,向着大雨深處,向着周老頭所去的的上京城東方向。

連城傑心想,也許這老頭知道師姐在哪裡。不由地,他心裡異常興奮,加快了追趕的腳步。

註解:

①徵辟制,是漢武帝時開始推行的一種自上而下選拔官吏制度,分爲“徵”和“闢”兩類。

②終南捷徑,語出《新唐書·盧藏用傳》:“(盧藏用)與兄徵明偕隱終南、少室二山,……始隱山中時,有意當世,人目爲‘隨駕隱士’。晚乃詢權利,務爲驕縱,素節盡矣。司馬承偵嘗召至閾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嘉處。’承須徐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藏用慚。”

③爛柯,語出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原文載:“信安郡石室山,晉時王質伐木至,見童子數人棋而歌,質因聽之。童子以一物與質,如棗核,質含之而不覺飢。俄頃,童子謂曰:‘何不去?’質起視,斧柯盡爛。既歸,無復時人。”

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章 以酒論道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
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章 以酒論道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十六章 虎穴玄駒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三章 夜裡傾心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五十章 思過堂前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五章 河陽告急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一章 情關萬劫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一章 彼岸花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二十五章 千金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