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

自鐵索橋上兩人兩手相握之時起,至一直到走完鐵索橋,再沿着一條狹小的隧道走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連城傑和葉洲妤都沒有再說過一句話。兩人只是靜靜地走着,連城傑在前,而葉洲妤在後,在這黑暗裡的微光之中,在這漆黑的去路之上。

漸漸地,隧道深處的紅光明亮起來。連城傑和葉洲妤不由地都加快了腳步,可走到隧道盡頭才發現,此處又是一個極大的空間,向上看不到穹頂,腳下卻滿是通紅滾燙的石板。通紅的石板向前延伸不着邊際,似乎石板之下有一隻巨大的火爐,正在不斷地燃燒,把石板都燒紅了。而在石板之上,時不時也露出幾處熊熊燃燒的火焰,兩人定睛一看,那正是從地下涌上的岩漿。

見此情景,連城傑極是驚訝,望向身旁的葉洲妤,而葉洲妤卻是一雙明眸靜靜地盯着前方。連城傑沒有辦法,只好繼續向前望去,想找找是否有出路。但卻在此時,葉洲妤卻是徑直走上前去,一雙纖細的小腳輕踏在了通紅滾燙的石板上。

“不……”

連城傑大吼一聲,但轉念便把聲音收回了自己的喉嚨處,只見葉洲妤的腳雖然踏在通紅滾燙的石板上,卻似走在冰雪之上一般,竟是沒有半點損傷。就在連城傑疑惑之際,葉洲妤轉過身來,一雙冰眸靜靜地望着他,然後從她雪白的貝齒間擠出了幾個字。

“沒事的。”

然後,葉洲妤便繼續向前走。連城傑不明白自己爲何會如此緊張,但見她遠去便也沒有多想,反而加快了腳步追趕了上去。一雙腳踏在這通紅的石板上以爲會異常熱燙,但腳下傳來的卻是微微涼意,竟似溼了水一般。而隨着慢慢走遠,身子周邊卻是異常炎熱的,沒走幾步就渾身直冒汗。

沒走多遠,連城傑便覺得身體表面就像被烈火燒灼一般,額頭也是豆大般的汗水直冒。而面前的葉洲妤停了下來,發間溼透,滿面通紅,氣喘吁吁地看向連城傑,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但是此刻的葉洲妤,在連城傑眼中卻是另外一番模樣,沒有了冷若冰霜,沒有了孤傲。葉洲妤見狀,便疑惑地問道,“你看什麼?”

“沒……沒看什麼。”連城傑說着然後便低下頭去,良久才忍不住問道,“葉姑娘,這到底是什麼鬼地方啊,怎麼越來越熱?”

“這下面便是‘火海’……再往前走一些就好了。”葉洲妤靜靜說道。

“‘火海’?那前面是不是還有‘刀山’啊?”

葉洲妤聽他如此說,側身看向前方,良久後道,“我也不知。”

說着,葉洲妤便繼續向前行去,連城傑無奈只得緊緊跟隨着。他一邊走一邊觀察周遭情況,卻發現葉洲妤領着自己所走的地方似乎是一條道,與周遭的情形完全不一樣,一路走來只覺得酷熱難耐而已,卻看不見地底下突然噴出如舌般的火焰。而周遭呢,地底下時不時的噴出熊熊火焰,並伴着如怪物般怒吼的聲音。

連城傑心想,這破地方完全就是個地獄嘛。

連城傑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因爲他覺得他意識是模糊的,他之所以一直走,是因爲身前的女子一直在走。終於,一道道臺階呈現在他迷糊的視線裡,由火海中陡然升起,慢慢地伸向空中。連城傑則是搶先走上了臺階,沒走上五道臺階,頓覺得渾身熱意消減,他整個人便一下子癱坐在這臺階上。

而葉洲妤也走上來,與她並排而坐,看向走來的一路。只見來路通紅,不見盡頭,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來爲何處。到處都是耀眼的火光,和不定時間噴出的火焰,咋一看還當真是火海一般。

而在臺階左右三丈之外,卻分別矗立着兩根黑色的柱子,似有地下生起,直向空中消於黑暗之中。在火焰光亮的映照下,可見石柱上坑坑窪窪地,似雕刻着些許東西,只是距離過遠而看不清。

“這臺階怎如此奇怪,竟然不是石頭作成的?”

聽得連城傑如此一說,葉洲妤立馬細細打量了一番,只見臺階質如玻璃般透明,清澈、清涼甚至冰冷,雖然吸取着周遭火焰的光芒,卻一副“出淤泥而不染”的樣子。葉洲妤再沿着臺階走向,向上看去,臺階向上再十四五道的樣子便到了盡頭。

“這是寒玉,我們走到上邊去看看吧。”

葉洲妤說着便站起身來,繼續滿上走去。連城傑也站起身來,繼續緊緊跟隨,一邊走一邊問道,“寒玉?那是什麼鬼東西?”

葉洲妤一邊走向前,一邊轉頭疑惑地看向連城傑,說道,“就是翡翠的一種,不過我看腳下的這玉並非是中土所有,而應該是出自崑崙或者北方極寒之地。”

“誰會不遠千里萬里,把這些石頭運過來,難道就是爲了修建這臺階嗎?”連城傑疑惑地問道。

葉洲妤聽連城傑如此說,心裡疑惑也油然而生,卻是不再多言,而是加快了步子,趕向臺階的盡頭。但是臺階盡頭並沒有什麼,只有一條也是寒玉鋪建的懸空之橋,繼續向前延伸到遠處。

“真奇怪,怎麼不直接把寒玉撲在火海的石板上,卻建在這五六丈高的空中,難道還會有人來此間欣賞風景不成?”

連城傑一邊走,一邊道,像是極爲不滿的樣子。而葉洲妤卻是沒有半點言語答於他的,這讓身後的這個男子一下子更加疑惑起來。其實連城傑主要是疑惑沒處解答,心裡憋得慌,要知道自從來到這永安鎮,所見所聞都是他平生第一次所見,心裡雖然興奮異常,卻也驚恐異常。

這火海本來就酷熱無比,而那寒玉又有驅熱之效,可爲何不再這火海中鋪成一條道來麼?而是在這火海深處才憑空生出一個臺階,還建什麼懸空橋麼?難道這火海中有什麼兇險異常的東西,可這橋也不定能有什麼抵擋作用吧?

但其實他不知道,前面的女子也是與她一般地疑惑,也一樣地驚恐,因爲此處的兇險也是她平生僅見。她之所以不答語連城傑主要是由於心中的害怕,她心底裡其實是想與連城傑交流的,但往往話到嘴邊又深深地嚥到心底去。

她竟也是不明白,這究竟是何原由。

連城傑一邊想着,一邊跟着葉洲妤向前走。走完橋之後,又是一條寒玉鋪成的空中走廊,建得極有氣勢,延伸向遠處。只是走在空中走廊上,連城傑分明看見腳下的岩漿火焰越噴越多、越噴越高。連城傑心想,若是被觸及到身體,只怕片刻便沒有命在了。而那如怪物怒吼的聲音,也漸漸大了起來,很不規則,有時像是狗吠,有時又像是熊吼。

連城傑和葉洲妤再沿着空中走廊向前走了許多時候,終於走完了寒玉鋪成的道路,來到一塊有黑石堆砌成的巨大平臺之上。這個平臺是由火海中建起的,呈四方形,方圓十丈左右,四角均立有一參天黑柱,如臺階入口處的那兩棵般大小。平臺中心是一口井的樣子,只是井中有火焰竄出,火勢極大。

連城傑見那黑柱異常奇怪,便走到左邊的一棵黑柱下,只見黑柱與平臺相接的地方壓着一隻石雕神獸。那神獸雖與黑柱一般大小,卻能承受住整棵黑柱的重量,看來那神獸應該是在石柱上雕出的。神獸體形似犬似熊,六足四翼,卻並無面目。神獸之上的石柱雕刻着各似各樣的花紋、圖案和文字,卻是沒有一點連城傑是看得懂的。

“這是上古時代的凶神混沌①。”葉洲妤站在他身後靜靜地道。

“混沌?”

“相傳上古時期的三苗、驩兜、鯀與共工,他們因反抗權力者而被殺,死後精神不滅,成爲了四大魔獸,分別是饕餮②、混沌、檮杌③和窮奇④。混沌因既混且亂故名,是一種形似狗或熊一樣的動物,人類不可聞見。此獸若遇聖人便會大肆施暴,若遇惡人便會聽其指揮。”葉洲妤說着便看了一眼黑柱之上的花紋圖案,卻也是不能認得,又繼續說道,“此處應該是上古神人封印四大凶獸的地方,其它三柱分鎮的應該分別是饕餮、檮杌和窮奇。”

葉洲妤說着,便走到另一根柱子之下,連城傑急忙跟上。此次出現在眼前被黑柱壓着的石雕神獸,沒有身體,只有一個猙獰的大頭和一張滿是利齒的大嘴,嘴略彎曲內勾。還未等連城傑來得急細看,葉洲妤又轉身走向平臺右邊的兩顆黑柱,連城傑也緊緊跟在身後。另外兩顆黑柱之下壓着的神獸,一隻外形象虎、披有刺蝟的毛皮、長有翅膀,另一隻其狀如虎、人面、虎足、豬口牙。

看畢四顆黑柱之下的神獸石雕後,葉洲妤只是靜靜地站在平臺之上,望着平臺中央的那口噴出火焰的井。連城傑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望着她。她的樣子很是正定,在火焰紅光的照映下,再瞧不出了先前那冰冷之色,儘管神色依然冷漠。

“走吧,慕容師兄他們去往祭壇深處去了。”

葉洲妤說着便起步向那口井走去,只見那進口處滿是刻痕的黑石上有一條前細後粗的刻線,那是最新刻上去的。其實她站在遠處時便已注意到了,現在走上前來,只是爲了確定這刻痕是否是之前四人約定好的記號。葉洲妤當下確定之後,便沿着刻痕細頭所指之處走去。

在她身後的連城傑也走到了噴出火焰的井口,只見那井口的黑石依然是如黑柱之上的花紋圖案,心下也是亂作一團,便加快腳步跟上葉洲妤。只是剛走上五步,連城傑卻是受到召喚一般回過身來,看向那口井。

只見那口井面朝他的黑石上,陰刻這三個篆體字:“黃龍⑥井”。

連城傑見狀,心下不禁一陣狂跳,但見葉洲妤已慢慢走遠,故而心下沒有多想則是快步趕了上去。

祭壇盡頭,是一面黑乎乎的石壁,石壁之中又是一條筆直的小隧道。只是走在隧道之中,連城傑和葉洲妤分明感覺這隧道有向下的坡度,不過卻是很緩的樣子。行至隧道深處之時,連城傑和葉洲妤便都能聽到刀劍碰撞的聲音,正是仙劍碰撞發出的轟鳴。

兩人不由得加快了腳步,走向隧道深處。在此黑暗之中,詭異之地,能碰上同類,哪怕是敵人那也是好的。至少連城傑是這樣想的,因爲那種內心對於黑暗的恐懼,比之於河陽城那夜的嗜殺還讓人心驚膽戰。

光亮漸漸大變大,整個隧道的盡頭也漸漸近了。終於,葉洲妤和連城傑一起站在了隧道口的石臺上,石臺之下是一道道黑石臺階,臺階盡頭是一塊巨大的空曠之地,其間樹木叢生,傳來陣陣神兵碰撞的聲音。平地穹頂是一片紅色的岩漿,卻是懸空而不掉下,周遭的石壁上,也佈滿了紅色岩漿,把整個空間照得通紅。

連城傑和葉洲妤沒有來得急驚歎此處的世間造化,而是把目光都投向了森林盡頭的點點人影,有的橫亂在空中,有的相鬥與地上。各色光芒大亮,和着洞中的山石樹木,混在紅色裡,竟有些不倫不類的感覺。

“是慕容師兄他們,我們快去幫忙。”

葉洲妤說着便祭起仙劍“朱雀”,引劍而去,一下子整個人便攜劍立於森林盡頭的空中。再看向連城傑時,他卻也引劍很是笨拙地趕至,只是他的劍此刻散發的顏色不再是青色,而是土黃色。葉洲妤見此情景,眉頭突然一皺,頓時心下又疑惑了起來。

兩人凌空而立,只見森林盡頭的平地之上,兩方人對峙着,卻是停了手。站在連城傑他們這邊的三個人正是連城傑在永安鎮見到的陸正中三人,而在那邊卻也站着四個人,當中有男有女,卻是沒有荊琳兒的身影。

就在連城傑再四處搜尋荊琳兒的身影時,葉洲妤突然引劍而下,當連城傑看向她時,只見她以立於陸正中三人身邊。連城傑也急忙從空中引劍而下,站在了葉洲妤身邊,終南玄門的其他三人卻是投來不同目光。

“葉師妹,你怎會遇見此人?”

那陸正中問道,神情中很是驚訝,其間又似有怒意。葉洲妤並不搭理他,只是看向高虎和慕容秋白,再看向連城傑的時候便迅速避開,看向對面的敵人。而那高虎和慕容秋白倒是一臉善意,向連城傑微微點頭,然後相互之間對望了一眼。連城傑也是微微點頭,然後便轉移視線看向對面的四人。

只見那四人之中又多了一人,凡一女四男,女的一襲紅衣委地,長髮翩翩,面若皎月,長得一副傾城絕色。男的除一人書生打扮之外,其他的都作平民百姓打扮。看着那書生,連城傑很容易就能聯想到高仕優來,只是他沒有高仕優眉宇間的那份孤獨落寞,更多的是慢慢的自信。那書生面若暖玉,神情間皆是笑意,右手拿一把白扇不停搖着,那份意氣風發瀟灑之氣並不輸於身旁的慕容秋白。

突然,那紅衣女子說道,“看這陣勢,終南玄門當真不愧爲天下道門正宗,只是今日不知誰纔能有命走出這虎穴龍潭了。”

“我師兄弟三人在此與你等相持了近一日都不分勝負,現有又我玄門中人趕來支援,到底是誰不能走出此處還是難說啊。”慕容秋白一臉笑意,很是輕鬆地說道。

就在慕容秋白與那紅衣女子彼此譏諷之際,陸正中向葉洲妤說道,“那紅衣女子便是魔教五公子之一的‘血公子’林月兒,此人心狠手辣,折磨人的手段頗多,葉師妹你可要小心萬不可着了她的道啊。”

陸正中說着便看了一眼連城傑,見連城傑正看向自己,便很不自在地翻了個白眼,繼續說道:“至於那書生麼,便是五公子之首的‘毒公子’柳顏子,此人擅使毒,特別是‘十里香’,我們也是萬萬大意不得的。”

而葉洲妤卻是不說一句的,一雙明眸只是看向對面的五人,又看向周遭,眼睛又不知怎的就與連城傑相對。而連城傑只是看着她,然後搖搖頭,卻又點了點頭。此刻在外人看來,卻是不知他二人此番何故的,但是他們彼此間都知道對方表達的意思。

因爲,此間少了一人的身影,而那人便是“媚公子”荊琳兒。

“竟是如此,那倒是請慕容公子賜教了。”

對面那書生突然走上前來,滿面笑意地拱手道。

“好說好說,聽聞公子以‘十里香’令西域諸國聞風喪膽,今日慕容倒是要悉心討教一番了。”

“不敢。請”

“請。”

雖是正魔死敵,但是兩人在開戰之前還是以禮相待,倒是給衆人一種彬彬有禮的錯覺。至少在連城傑眼中,這二人是在切磋討教,並不是生死相搏。就是在衆人欣賞他二人風采時,那書生突然將手中之扇拋向空中,頓時風聲響起,疾風向慕容秋白撲來。

而觀慕容秋白則是臉帶笑意,不慌不忙。就在疾風撲至跟前時,突然一柄木青色的長劍憑空而起,橫在了慕容秋白的胸前,在不停旋轉之後,凌空而起一木青色的太極圖案,擋住了疾風。

這便是木劍青龍了!連城傑在心中默默唸道。

那書生臉色微變,突然一面祭起空中之扇加快步伐,一面又滿臉笑意道,“原來是終南‘龍吟劍’到了。”空中之扇在書生的催動之下,竟然在空中旋轉起來,並在旋轉數圈之後直奔慕容秋白而來。

慕容秋白右手一指,“龍吟”便也便如蒼龍一般徑直奔了出去。轉念之後,一聲鐘鼓的碰撞之後,一陣白煙從碰撞出散發看來。然後白扇和“龍吟”分別退開,恢復了最初的樣子,似乎最初就沒有相遇過。

而令連城傑稱奇的不是“龍吟”,而是那白扇,遇到“龍吟”這般的神兵竟然也是完好無損。他心下好奇,便問道,“這扇子是何來歷,怎麼遇到了‘龍吟’居然害能全身而退呢?當真是了不起!”

“此扇名曰‘五明扇⑦’,乃是上古帝王舜所作也,通靈,可呼風喚雨,變化萬千。據《終南志•神兵篇》載:‘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

陸正中見連城傑問道,雖然心中對他頗有不快,但還是忍不住把自己這些年在終南山上所瀏覽的古籍經典展示。只是言畢之後,他又衝連城傑翻了個白眼,冷哼了一聲。

“那如此聖人之物,怎又落到了邪魔手中呢?”

連城傑問道。因爲在他小時候,他的父母就跟他講妖魔都是猙獰的鬼怪,所以他心中也認定魔教妖人所使用的法寶應該也是至邪至惡之物。可自從看見荊琳兒使用上古名琴“繞樑”之後,他內心就很是疑惑爲何魔教之人所使的是正派之物,加之此刻所見那“五明扇”,心中便不由得更加迷惑起來。

“這個我又怎的知道?”

陸正中微怒道,心想此人怎這般不識好歹,老是問個不停,而且竟然問自己不知道的。就在陸正中看向連城傑之際,高虎一隻大手拍在了他的肩上。高虎一臉笑意道,“陸師弟,我去會會那妖婆子,你可要照顧好葉師妹和這位小師弟啊。”

陸正中卻是冷哼一聲,並不搭理他,只是笑着對一旁的葉洲妤道,“葉師妹,有我在你不用擔心的。”說着見葉洲妤不搭理他,便看向葉洲妤身邊的連城傑,也是冷哼一聲,像是一個頑皮的孩子。

“佔師兄小心。”連城傑道。

“小師弟記住了,以後不許叫我佔師兄,要叫高師兄。”

高虎笑道,然後走向前去,大聲吼道,“唉,那妖婆子,我來會會你可好啊?”

“你這廝說什麼?”那紅衣女子大怒道。

“我說你是死妖婆子啊。”

“你這廝太過於大膽了,想我林月兒行走天下五十年來,都沒有人敢如此與我說話。你且等着,待我活捉了你,非讓你把古今刑具都嚐個遍,方解我心頭之恨。”紅衣女子大聲吼道,身子早已氣得直髮抖。

要知道以前天下之人大多是罵她妖人魔人之類,卻不想今日這濃眉大眼的漢子竟膽敢罵她婆子,如何不氣得她渾身發抖嘛。

而看着她生氣的樣子,高虎卻是哈哈地大笑起來,聲音迴盪在這空間之中,很是奇怪。

“高師兄啊,都什麼時候了,你還不忘呈口舌之快。”陸正中說着也是大笑起來,很是得意,很是瀟灑。

“陸師弟,且看我收拾這死妖婆子給你看。”

高虎說着,便手握劍訣,祭起一柄白色仙劍——“虎嘯”。只見“虎嘯”凌空而起,竟如猛虎一般直奔紅衣女子,整個空間頓時發出虎嘯之聲,震耳欲聾。那紅衣女子見“虎嘯”飛至,不敢怠慢,忙從身後取出一隻兩尺短笛,觸到嘴邊。頓時,整個山洞空間之中便響起一陣陣悅耳笛聲。

而那神兵“虎嘯”竟是凌空停於紅衣女子面前一丈之處,半寸也進不得。

“柯亭笛⑧。”葉洲妤突然大聲道。

“高師兄小心,那是柯亭笛!”陸正中大聲吼道。

“何爲柯亭笛?”連城傑問道。

“相傳古時一高士因對國家大事進行批評,觸犯了宦官被判罪充軍,流放到千里冰封的遙遠的北方去。後來朝庭大赦,被獲釋回家,不料在中途又得罪了太守,只好轉道南行,過着無家可歸的流浪生活。在流浪時期,他竟製作成了兩件流傳於世的古樂神兵——‘柯亭笛’和‘焦尾琴⑨’。”

葉洲妤靜靜地說道,而她的雙眸卻不曾離開過場中纏鬥的四人。慕容秋白和那書生依然難分上下,雖然險招連連,但卻是舞蹈一般優雅。而反觀高虎與那紅衣女子,雖是相持,卻是一副生死相搏之象。

卻在這四人相持不下之際,連城傑看見對面的黑暗之中隱約走出一白貂女子,正是荊琳兒。只見她席地坐於紅衣女子身後不遠處,連城傑心裡不由得一愣,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起來。

只見荊琳兒將一把古琴放於膝上,一雙玉手在琴絃間撥舞起來,頓時整個似無邊的山洞裡響起了悅耳的琴音。而就在她指間琴音響起片刻之後,那紅衣女子手中的短笛吹彈的笛音驟然變了,變成了似與那琴音相合之曲,時而急促,又時而輕緩。

頓時,衆人只覺耳中唯有美妙音樂,似乎忘了置身於何處險境,身心很是安靜地享受。也是在此時,高虎整個人身子顫了一下,那凌空抵於紅衣女子面前的“虎嘯”突然失去光芒,“鐺”地一聲掉在了溼漉漉的石板上。

註釋:

①混沌。《神異經》雲:“崑崙西有獸焉,其狀如犬,長毛,四足,似羆(音皮)而無爪,有目而不見,行不開,有兩耳而不聞,有人知性,有腹無五臟,有腸直而不旋,食徑過。人有德行而往牴觸之,有凶德則往依憑之。名混沌。空居無爲,常咋其尾,迴旋仰天而笑。”

《山海經•西次三經》,“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爲帝江(江讀作鴻)也。”

②饕餮。傳說軒轅黃帝大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爲饕餮。亦傳說龍生九子之一。

《山海經•北山經》有云:“鉤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銅。有獸焉,其狀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齒人爪,其音如嬰兒,名曰狍鴞(páoxiāo),是食人。”根據晉代郭璞對《山海經》的註解,這裡說的狍鴞即是指饕餮。《神異經•西荒經》中有云:“饕餮,獸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呂氏春秋•先識覽》有云:“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左傳•文公十八年》有云:“縉雲氏有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天下謂之饕餮。”《史記•五帝本紀》引用了這一說法,並補充道:“天下惡之,比之三兇。”

③檮杌。《神異經•西荒經》記“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犬毛,長二尺,人面,虎足,豬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攪亂荒中,名檮杌。”

根據《左傳》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詘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囂,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

④窮奇。《神異經》雲:“西北有獸,其狀似虎,有翼能飛,便剿食人,知人言語,聞人鬥輒食直者,聞人忠信輒食其鼻,聞人惡逆不善輒殺獸往饋之,名曰窮奇。”言此爲大惡之獸。《山海經•西山經》道:“(邽guī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胃(同蝟)毛,名曰窮奇,音如獆háo狗,是食人。”《山海經•海內北經》道:“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首始,所食被髮,在蜪犬北。一曰從足。”

還有一種說法說窮奇是神名,《淮南子•墬形訓》:”窮奇,廣莫風之所生也。”高誘注曰:“窮奇,天神也。在北方道,足乘兩龍,其形如虎也。”在天之痕中,仙山島上全身火紅,狀如牛的怪獸就是窮奇。《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了窮奇的來歷,“少昊氏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窮奇。”舜將其流放,“遷於四裔,以御魑魅”。

⑤《神異經》。是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集,一卷,舊本題漢東方朔撰。所載皆荒外之言,怪誕不經。共四十七條。全書分東荒經、東南荒經、南荒經、西南荒經、西荒經、西北荒經、北荒經、東北荒經、中荒經等九章,顯然是模仿《山海經》的。“然略于山川道里而詳於異物”(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而且文字也不象《山海經》那樣古樸。書中保存了不少神話傳說,尤其是關於東王公、窮奇、崑崙天柱、扶桑山玉雞等的記載,更是珍貴的神話資料。

⑥黃龍。黃爲中央戊土之色,黃龍爲其獸,實陣中央。按照古籍記載,黃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黃龍的化身。王充《論衡•驗符篇》載文:“黃爲土色,位在中央,故軒轅德優,以黃爲號。皇帝寬惠,德侔黃帝,故龍色黃,示德不異。東方曰仁,龍,東方之獸也,皇帝聖仁,故仁瑞見。”《淮南子•天文訓》亦有云:“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其神爲歲星,其獸蒼龍;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其神爲熒惑,其獸朱鳥;中央土地,其帝黃帝,其佐后土,其神爲鎮星,其獸黃龍;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其佐蓐收,其神爲太白,其獸白虎;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其神爲辰星,其獸玄武。”

⑦五明扇。古扇名,傳說爲虞舜所作。晉崔豹《古今注•輿服》:“五明扇,舜所作也。既受堯禪,廣開視聽,求賢人以自輔,故作五明扇焉。秦、漢公卿、士大夫,皆得用之。魏•晉非乘輿(皇帝)不得用。”盧思道《美女篇》:“時搖五明扇,聊駐七香車。”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天下神霄,皆賜威儀,設於殿帳座外面南東壁,從東第一架六物,曰錦繖、曰絳節、曰寶蓋、曰珠幢、曰五明扇。”《古今小說•遊酆都胡母迪吟詩》:“絳綃玉女五百餘人,或執五明之扇,或捧八寶之盂,環侍左右。”[1]

⑧柯亭笛。傳爲漢蔡邕用柯亭竹所制的笛子,後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後漢書》卷六十下的《蔡邕列傳下》記載:邕前在東觀,與盧植、韓說等撰補後漢記,會遭事流離,不及得成,因上書自陳,奏其所著十意,分別首目,連置章左。帝嘉其才高,會明年大赦,及宥邕還本郡。邕自徙及歸,凡九月焉。將就還路,五原太守王智餞之。酒酣,智起舞屬邕,邕不爲報。智者,中常侍王甫弟也,素貴驕,慚於賓客,詬邕曰:「徒敢輕我!」邕拂衣而去。智銜之,密告邕怨於囚放,謗訕朝廷。內寵惡之。邕慮卒不免,乃亡命江海,遠跡吳會。往來依太山羊氏,積十二年,在吳。唐?李賢注引張騭《文士傳》曰:「邕告吳人曰:『吾昔嘗經會稽高遷亭,見屋椽竹東閒第十六可以爲笛。』取用,果有異聲。」伏滔〈長笛賦序〉雲「柯亭之觀,以竹爲椽,邕取爲笛,奇聲獨絕」也。

《晉書•桓伊傳》亦有記載:“﹝桓伊﹞善音樂,盡一時之妙,爲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

⑨焦尾琴。《後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爲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後因此也稱琴爲焦桐。

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
第六十章 五劍合一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九章 石橋退敵第五十四章 神秘婦人第五十八章 生死與共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二十六章 李村義莊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三十六章 歸樂無疆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四章 一封書信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十章 夜遇書生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五章 俠盜聖手第八章 河陽重逢第二十二章 冥海黃龍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二十三章 龍骨天書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十五章 八荒瓊玉第四十九章 獨秀之巔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六十五章 絕壁摩崖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二十九章 張莊除妖第四十八章 河陽大戰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十九章 土劍天芒第六十七章 連葉慘案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十二章 朱雀玄武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三十章 帝都陽城第六十四章 生有何歡第六十六章 曠世棋局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十八章 青龍白虎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五十一章 青梅煮酒第三十八章 太湖重逢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二十章 忘川河邊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六十三章 天下大勢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五十五章 縹緲之上第七章 河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無音閣主第三十二章 西郊解圍第二十四章 神鳥海青第一章 爛柯悟道第五十六章 三清殿前第六章 終南山下第四十五章 道門鉅變第二十七章 久天神僧第十四章 永安異象第四十六章 廬山聖境第三十四章 帝都大雪第二十八章 桃源聖境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四十二章 天柱山崩第四十三章 歸樂後山第四十七章 各安天涯第二章 竹林怪事第六十二章 塞外邊城第五十三章 黑白無常第四十一章 軒轅神劍第三十七章 洪澤之濱第三章 山中小榭第五十二章 終南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