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公子責問宋錚,宋錚便請圍觀者說項。衆人自然紛紛響應,數落那兩個下人的不是。那位最先站出來的書生則對着紫衣公子一拱手,將剛纔的事說了一遍。自然是宋錚百般忍讓,直到最後也沒有出手,這兩名下人都是自傷。這名書生口才不錯,把宋錚說得比竇娥還冤,把那兩個下人說得比惡霸還惡。明裡暗裡地,書生還指責紫衣公子沒把下人教育好。
此時,辛羽走到那兩名下人面前,將這兩人拉了起來。那個被打掉牙齒的,上嘴脣腫起老高,鼻頭也塌着,可見這一拳力量之大。辛羽伸出右手食指,將其已經被打得移位的鼻頭軟骨,掰正過來,算是做了一個簡單的整形手術。至於另外一個胳膊脫臼的,也被辛羽一抻然後一頂,將胳膊回位。
宋錚靜靜地看着。辛羽這幾下乾淨利落,一點也沒有拖泥帶水。看其年齡比自己大不兩歲,卻能有此身手,看來是經常動手打架的主兒。
紫衣公子那邊,以書生爲主在訴說,其餘的人則一齊聲討,弄得紫衣公子的臉青一陣白一陣。這兩個下人蠻橫倒可以理解,可爲何去罵孔老夫子呢?這可是惹衆怒的事啊。特別是這次超然臺開放,本來就是文壇的一件盛事,來的又都是書生,這兩個狗奴才竟然辱罵文壇的老祖宗,簡直活得不耐煩了,沒被人捉去見官,就是便宜的了。連同紫衣公子,也成了不敬先賢的粗鄙之人。
即便如此,紫衣公子又何曾受過這麼多人指責,他冷喝一聲,“都閉嘴!我的奴才,還輪不到你們說三道四。哼!”
紫衣公子一句話,立時惹得羣情激憤。也不知是哪位老兄,壯着膽子將一把紙扇扔了過去。有人帶頭,別的人便不再客氣,書本、饅頭、紙傘,一齊衝着紫衣公子等人招呼過去。辛羽與那兩名下人連忙衝上前,保護着紫衣公子等人向人羣外衝去。這也多虧人羣中絕大部分是文人,手中沒有“重武器”,否則的話,紫衣公子等人非得受重傷不可。即便如此,紫衣公子等人還是被紙扇、雨傘之類的打得狼狽異常。
正所謂“雞多不下蛋,人多瞎胡濫,”有了這種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人人都願意摻上一腿。書生羣中也不缺少創意,甩鞋、扔臭襪子都是稀鬆平常。一位老兄氣憤不過,竟然丟出一錠二兩重的銀子,不偏不倚,正擊中被打塌鼻子的下人,那人的鼻子重新又塌了下去。還有一個竟然甩出一根紅腰繩,看來今年正是他的本命年。最過分的是一個老兄,竟然把內褲甩了出去,也不知道在衆目睽睽之下如何脫下來的。
衆人將紫衣公子等人“追殺”出二十餘丈,方纔罷休,臉上都是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宋錚看到,紫衣公子等人逃的速度極快,一直跑出一百多丈,才停下來,喘着粗氣向這邊張望。
羣衆的力量果然不同凡響。任憑你紫衣公子身份再尊貴,辛羽功夫再好,還不是讓一羣文弱書生給收拾了?宋錚站在原處,着實有些得意。只有武院的三名學生才明白,小宋教習爲何一直示弱躲閃,還一直嘴裡唸叨‘子曰’,就是爲了引誘那兩名下人說錯話。本來這兩名下人找碴,就引起了人們的不滿,被宋錚引誘得竟然說出大逆不道辱罵孔老夫子的話,徹底地激怒了人羣。不用小宋教習和武院學生出手,這羣書生們就把紫衣公子一夥人收拾了。
其實,這三名武院學生不知道,宋錚早就聽到了那兩個下人的談話,知道紫衣公子出身不凡,也怕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纔沒有立即痛毆那兩個傢伙。而是作了一番表演,進行曲線救國。
三名武生相互看了一眼,一齊上前施禮,其中一人道:“小宋教習,那人還扔了一錠十兩重的銀子在這裡,應該怎麼辦?”
宋錚笑了笑,指着一邊胡統學題寫的碑,“知州大人都寫了,還用我教你們嗎?”
收錢的那名學人倒也伶俐,立即找了一張白紙,上面寫着“救孤扶幼捐贈榜”,第一行便是“紫衣無名氏,捐銀十兩。”
有了這個捐贈榜,一些家境不錯的文人紛紛慷慨解囊,有多人拿出好幾兩銀子,買下一張參觀券。捐贈的收入,竟然比賣券高出許多,這是連宋錚也始料未及的。
宋錚和茗兒沒有再理會紫衣公子等人,而是徑直進了武院。說實話,宋錚每天都來武院,但要說參觀,還真沒有過。今天有閒,所以,他看得非常仔細。
花了半個時辰,宋錚終於把超然臺和蘇公祠仔細欣賞完。其實也沒什麼可看的,不過是鐫刻一些蘇軾在密州期間寫下的名篇,再加上密州乃至山東路的文化名人題寫的詩句。宋錚的老子宋珏,便在這裡留下了一首應景的詩。
至於宋小郎本人,名聲雖然大,卻不過是個少年而已,而且這個名聲還不是文名。走在此時的武院中,還真沒有幾個人知道這個嘴角上翹的少年就是宋小郎。在蘇公祠前,擺有書案,專門供前來觀賞的遊人題詩。宋錚也沒這個心情,仔細看了一遍陳設後,便安靜地離去了。
令宋錚意外的是,當他走出武院,來到文院門口時,卻看到了辛羽。宋錚對這個人還是比較欣賞的,便衝着他點了一下頭,然後舉步就要進文院回家。辛羽卻衝着宋錚一拱手:“請問,公子可是宋小郎?”
宋錚只好停下腳步,同樣回禮道:“在下正是宋錚,不知公子是哪一位?”
“在下姓辛名羽,來自歷城。早就聽說宋小郎才智無雙,令尊宋先生又名滿天下,所以在下特地慕名前來特來拜訪。”辛羽雖然是武生打扮,但說話卻文縐縐的,給人以好感。
“哦,原來是辛兄,些許微名,倒讓辛兄見笑了。”宋錚接着道:“既然如此,那就請辛兄跟隨在下回宅,你我到家中一敘?”